【徵稿】生物活性蛋白質和生物活性肽 | BMC Journal

2021-02-13 知社學術圈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生物活性蛋白質和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roteins and peptides)是功能食品和藥物中重要的成分。它們具有獨特的生理活性,如抗氧化、抗菌、免疫調節、降血壓、抗血栓、鎮痛等。國內外研究的生物活性蛋白質和肽的主要來源是動植物,例如肉製品、蛋類、大豆、玉米等。近年來,生物活性蛋白和生物活性肽成為了食品領域熱門的研究課題。Food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Nutrition 特別開設新專輯,旨在發表能夠反映這一領域內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綜述。基礎研究和技術應用論文都可以投稿。

◆  生物活性肽的鑑定和製備

◆  生物活性蛋白和生物活性肽的生理活性功能     

◆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調控機理

◆  生物活性蛋白和生物活性肽在食品和保健品中的應用

投稿網址: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fppn/default.aspx  

投稿截止時間:2020年9月30日

投稿時在Additional information一欄裡選擇yes (要將論文投到專輯);

並將article collection選擇為Bioactive proteins and peptides

所有專輯的論文不收文章處理費(APC)

Food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Nutrition

Food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Nutrition

Food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Nutrition 是發表與食物生產、加工與營養相關的最新研究和學術觀點,同時關注食品科學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的專業學術期刊,由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Fereidoon Shahidi教授出任主編。

FPPN是開放獲取期刊,目前所有的稿件處理費用(APC)將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負責,作者無需支付任何費用

2020年2月,該期刊被DOAJ收錄(點擊了解詳情)。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徵稿詳情。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媒體轉載聯繫授權請看下方

相關焦點

  • 人民國肽集團李建琪:生物活性肽產業,下一個萬億級「產業風口」
    李建琪:其實,肽這種物質一點都不神秘,它存在於我們每個人身上,是一種介於胺基酸和蛋白質之間的生化物質,比蛋白質分子量要小很多,可以直接被人體所吸收利用。另外細胞的更新、代謝、生長、修復都離不開肽,幾乎所有的細胞都要受到肽的功能調節。
  • 【肽科普】專業講解:小分子活性肽
    >21世紀人類營養革命肽健康已在世界興起,肽具有極強的活性和多樣性,是世界生物學界、醫學界、藥學界研究開發的熱點,生物活性肽——一個被現代生物學界極力推崇給予極大關注和讚譽的生物活性物質,隨著近年來研究的逐步深入,它的越來越多的生物學功能被發現,給予國際生物學界以極大的震撼和喜悅。
  • 大有可為的飼料添加劑—生物活性大揭秘!
    目前國內較為關注的主要有生物活性肽、飼用酶製劑、益生菌、寡糖等。其中,生物活性肽是當前飼料行業研發和應用的熱點。,是根據分子生物學理論,應用現代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技術,獲得的具有生物活性並可促進動物生長和保健的有機物質,對於節約蛋白質飼料,提高動物生產性能具有重要意義。
  • 小分子活性肽的十一大臨床結論
    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胺基酸以肽鏈相連的化合物,是介於大分子蛋白質和小分子胺基酸之間的一段最具活性、最易吸收、最能激發人體再生系統的功能性營養。肽是構成人體內酶、激素、抗體、神經間質等活性物質不可替代的材料,是生命之源。小分子活性肽具有原蛋白質和單體胺基酸不具備的獨特的生理活性和醫療保健作用,具備營養、調理、輔助治療三重功能。
  • 中國生物活性肽「第一股」正式入駐東湖高新集團園區
    10月27日,武漢九生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入駐東湖高新集團旗下園區武漢光谷國際生物醫藥企業加速器,籤約儀式在加速器展廳舉行。  武漢九生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6年,公司創立之初是由」三九集團」出資,公司主要從事生物活性肽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是世界生物活性肽領域第一個用酶法獲得多肽,並實現工業化、產業化的企業;是酶法多肽的原創、創始企業。
  • 太愛肽冠名的第三屆生物活性肽技術研討會盛大閉幕,為產業發展注入...
    由中食藥科技合作中心、北京凱晟中食管理諮詢中心主辦、太愛肽集團冠名支持的第三屆生物活性肽產品創新、功能研究與生產應用關鍵技術研討會暨生物活性肽健康產業聯盟第一次籌備會,於10月22日——24日期間在上海成功舉辦。
  • 第三屆生物活性肽技術研討會上演「華山論劍」,太愛肽的這項技術亮...
    健康產業的快速爆發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 在行業發展不斷加速的同時,一大批「潛力股」也開始逐漸出現,以生物活性肽產業為例,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在這一領域搶灘登陸。在這樣的背景下,活性肽行業如何聚力發展、良性發展,怎樣更好地實現技術轉化等問題飽受關注。
  • 基因表達是基因經過轉錄、翻譯,產生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的過程
    合成蛋白質分子的每個胺基酸首先要在特異的氨基醯tRNA合成的酶的作用下,與特異的tRNA結合,形成氨基醯tRNA,這就是胺基酸的活化。核蛋白循環過程中的起動階段,首先要形成由起始因子,GTP、mRNA和大、小亞基構成的70S起始複合物,肽鏈延長時,每進入一個胺基酸,就按進位,轉肽、脫落、移位、重複這四個步驟。終止時,在終止因子參與下,轉肽酶將合成的肽鏈水解離開核糖體,核蛋白體也從mRNA脫落,重新進入又一個循環,蛋白質合成時,在一條mRNA鏈上,同時結合著多個核糖體,同時合成相同的多條肽鏈。
  • 精準腫瘤學——跨期刊專題系列徵稿 | BMC Journal
    原文連結:https://www.biomedcentral.com/collections/precision-oncology?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_media_organic&utm_content=DaiDen-MixedBrand-multijournal-Oncology-China&utm_campaign=ORG_USG_BSCN_DD_PrecisionOncology_Collections_Wechat 微信連結:https
  • 小分子活性肽對醫療的輔助作用
    生物活性肽從細胞層面還可以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有利於骨重建的正向平衡,從而保護骨的微觀結構。老年痴呆是高級認知功能障礙為特徵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包括大家熟知的阿尓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來臨,老年痴呆的知曉率和發病率也逐年上升。老年痴呆的發病機制很複雜,目前認為和遺傳、環境、代謝和基因突變等有關。
  • 小分子活性肽如何鋪墊養生之道?
    近年來,小分子活性肽產品就受到了很多養生人士的熱捧。此處,就得詳細的介紹下小分子活性肽。過去的科學研究認為,蛋白質經消化道酶促水解後,主要以胺基酸的形式被吸收。近兩年的科學研究認為,人體吸收蛋白質的主要形式不只是以胺基酸,還有以小分子活性肽的形式吸收的,這是人體吸收蛋白質機制研究的重大突破。
  • 小分子活性肽:腫瘤營養代謝劑
    小分子活性肽是分子量介於胺基酸與蛋白質之間一種物質,是一個蛋白質的片段。10-15個以上胺基酸的組成為多肽,由2至9個胺基酸組成的就叫做寡肽,2至15個胺基酸的組成就是小分子肽。小分子肽的結構特點決定了其直接用於細胞的作用原理,吸收機制優於其他營養物質,人體健康意義重要。
  • 肽重要:蛋白質進入肽時代,補肽=補生命
    事與願違,效果並不理想,蛋白質粉已經是蛋白質含量很高的物質了,但仍然存在吸收利用方面的不足的問題。生物科技領域和市場一直在尋找更好的產品更新換代。在全球各大知名院校、實驗室、研究院孜孜不倦的探求之下,肽科技逐漸揭開了它的面紗。
  • 小分子活性肽已編入大學教程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醫療衛生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人類的平均壽命在不斷延長。然而,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現了一種被專家稱之為「健康悖論」的現象。我們看到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富貴病」,並呈年輕化發展趨勢,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 體外模擬胃腸消化及鹼性蛋白酶處理後蛋清肽抗氧化活性差異及肽...
    近幾年來,諸多研究成果表明功能蛋白及蛋白肽往往具有極其重要的生物活性,尤其是功能蛋白水解後得到的活性肽片段,對機體功能環境有重要作用。    蛋清蛋白作為優質的蛋白質來源,通過口服的方式進入人體,在胃和腸道中進行轉化。有研究表明,胃和腸道中的蛋白酶、pH值等均會影響蛋白質在人體胃腸道中的吸收與釋放。
  • 科學家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二元蛋白質
    科學家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二元蛋白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4:32:56 美國華盛頓大學David Baker和英國劍橋大學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manuel Derivery團隊合作研發出具有生物活性的二元蛋白質二級結構
  • 天肽生物將建中國最大肽物質研發中心和培訓基地
    如此神奇的肽,到底是什麼?肽是分子結構介於胺基酸和蛋白質之間的一類化合物,是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片段。胺基酸是其基本構成單位,由2個或3個胺基酸脫水縮合而成的肽分別叫二肽和三肽,以此類推為四肽、五肽。一般說來,肽鏈上胺基酸數目在 10 個以內的叫寡肽,10-50 個的叫多肽,50 個以上的叫蛋白質。肽是生命存在的基礎物質,比胺基酸的活性要強,比蛋白質的分子量要小。多次獲得國際生物學獎項的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李勇介紹,肽類物質是我們人體當中的一種內源性物質,能對細胞產生抑制、激活、修復和促進的多元化作用。
  • 新成員BMC Materials開始徵稿啦 | BMC系列邁入材料學
    utm_source=other&utm_medium=other&utm_content=null&utm_campaign=BSCN_1_DD_BMCMaterial_Scinet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jnONvn84qU8ahjuizB91BQ 2019年1月,BMC家族又迎來了新成員:
  •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翻譯)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翻譯)   考點:  遺傳密碼的生物特性,氨基醯 -tRNA合成酶的催化活性及特異性,三種RNA在蛋白質合成中的功能;  原核生物翻譯起始的過程,真核生物翻譯起始的特點,原核生物肽鏈延長的三個步驟及延長因子的作用;  翻譯後加工的形式及意義;
  • 生物活性玻璃
    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glass,BAG)是一類能對機體組織進行修復、替代與再生、具有能使組織和材料之間形成鍵合作用的材料。BAG在1969年由Hench發現,由SiO2,Na2O,CaO和P2O5等基本成分組成的矽酸鹽玻璃。生物活性玻璃的降解產物能夠促進生長因子的生成、促進細胞的繁衍、增強成骨細胞的基因表達和骨組織的生長。是迄今為止唯一既能夠與骨組織成鍵結合,同時又能與軟組織相連接的人工生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