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救災需求,營地被劃分出指揮部、倉儲區、辦公區、受災民眾安置區等。 韋亮 攝
中新網太原3月29日電 (範麗芳)在開闊平整地帶,印著「中國紅十字會標識」的帳篷已經搭好,指揮部、宿營區、救災物資發放區等功能明確;帳篷外,救援隊志願者正在向「受傷」民眾了解情況。29日當天,山西、陝西、河北、重慶、四川、甘肅和內蒙古自治區等七省市自治區紅十字賑濟救援隊聯合舉行救援實戰演練。
29日,山西、陝西、河北、重慶、四川、甘肅和內蒙古自治區等七省(市、區)紅十字賑濟救援隊聯合舉行救援實戰演練。韋亮 攝
本次演練災情設定為當地遭遇7級地震,共設置行前準備、營地建設、災情和需求評估、物資發放、臨時安置點規劃與建設、志願者招募與培訓、裝備使用培訓、臨時物資庫建設管理及物資調撥、營地撤收等科目。模擬救援為期兩天,救援隊員需在演練場地露營1個晚上,自己解決就餐、用水、如廁等問題。
救援志願者正在搭建帳篷。 韋亮 攝
山西省紅十字會賑濟救護部副部長牟方軍介紹,根據救災需求,營地被劃分出指揮部、倉儲區、辦公區、受災民眾安置區等,「救災一般是幾個省或者十幾個省在一塊,協調是很複雜、很難的,必須有一個指揮部來統籌安排,其他功能區主要是滿足受災群眾的吃穿住等基本需求」。
來自內蒙古隊包頭市紅十字會業務科科長於河帶領隊員負責此次救援的供餐環節。 韋亮 攝
中國西北部自然災害多以旱災、洪災、地震為主,此次聯合演練活動針對上述災害發生特點進行。賑濟救援隊主要是在災情發生後,第一時間深入災區,對災情進行評估,並根據需求配備一定的物資、搭建帳篷等,及時地保證受災民眾的安全和生活所需。
在開闊平整地帶,印著「中國紅十字會標識」的帳篷已經搭好,指揮部、宿營區、救災物資發放區等功能明確。 韋亮 攝
來自內蒙古隊包頭市紅十字會業務科科長於河帶領隊員負責此次救援的供餐環節。於河介紹,地震發生後,根據受災群眾的需求,首先會提供方便麵、壓縮餅乾、礦泉水等,應急供餐主要保證有開水,讓大家能吃得飽飯、喝得上熱水,大概在兩天之後,後續的隊伍和補給將會陸續達到。
山西省紅十字會會長張建欣等在營地視察指導。 韋亮 攝
此次演練是中國紅十字賑濟救災隊(山西)培訓內容之一。「這既是一次災害發生模擬演練,也是一次工作經驗總結交流。」山西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鄭紅介紹,通過演練,將理論應運用實際,提高山西及周邊地區紅十字賑濟救援隊的應急救援能力,為中國災害應對儲備力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