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頻家電這個領域,大家最常接觸的肯定要數變頻空調,現在市面上的空調,80%都是變頻的。相較於定頻空調,變頻空調更靜音、更節能、更省電、更舒適,也因為這樣,如果要買空調,人們更願意選擇變頻空調。
不過,很多人在選購的時候會陷入一個選購誤區:品牌還可以,價格便宜,是變頻的就行了,認為所有變頻空調都一樣。結果,花錢把變頻空調買了回家,才發現品控用料一般,質量還不如同檔次的定頻空調,到頭來只能吃啞巴虧。
其實,變頻空調的選購,不能只看價格和品牌,不同的變頻空調,它們之間其實有很大區別,有一些參數,多數人都不會關注,但卻是影響變頻空調好壞的關鍵,在選購時,大家要看清楚,問清楚。
全直流變頻
很多商家都會強調自家的空調是變頻空調,用的是變頻壓縮機,畢竟「變頻」是這類型空調的核心技術。但是,能夠變頻的可不只有壓縮機,空調除了壓縮機外,還有兩個風扇電機可以實現變頻。
壓縮機是變頻,風扇風機是定頻的空調,一般被稱為「直流變頻」,只有壓縮機、室內外風扇電機都採用變頻的,才能稱為「全直流變頻」空調。
直流變頻空調,只有壓縮機是變頻,哪怕能改變頻率,但因為風機定頻,風機無法按照壓縮機運行情況來改變頻率,所以在舒適度、節能效果上,它都比不上全直流變頻的空調。
很多商家會混淆這兩個概念,單純用「變頻」來矇混過去,但兩者其實是有區別的,大家在選購時,一定要區分清楚。
循環風量
很多人在選購變頻空調的時候會忽略循環風量這個參數,也不知道這個參數代表什麼。循環風量,單位為m/h,代表了空調每小時能夠在多少體積的空間裡實現冷氣循環。
同匹數的兩臺空調,製冷量一樣,理論來說製冷能力是一樣的,但因為循環風量不一樣,所以在製冷效果上會有不同——循環風量越大,空調的製冷速度就越快,製冷速度快了,製冷效果會更好一些。
因此,在選購變頻空調時,同匹數下,我們應該選擇循環風量更大的。可能循環風量只相差20-30m/h,但對於需要連續開啟幾個小時的空調而言,就會產生很大的差距。
製冷/制熱量峰值
我們知道,空調的匹數大小是按照額定製冷量來劃分的,匹數(製冷量)越大,空調的製冷能力越強。變頻空調的壓縮機功率能夠改變,所以在製冷/制熱的效果上,不像傳統定頻空調那樣固定不變。
所以,變頻空調的製冷/制熱量都會有一個區間,有區間,就會有峰值。不同的變頻空調,區間數值不同,峰值也不一樣,最大製冷/制熱量越大,代表空調在極限狀態下的製冷/制熱能力越好(有些1.5匹變頻空調,製冷量甚至媲美2匹空調)。
區間數值跨度越大,代表空調的變頻效果越好,能夠適應更多不同的頻率,這對變頻空調的技術要求特別高。
能效等級
商家總是宣傳變頻空調「一晚低至一度電」,導致很多人把變頻空調與節能省電對等,認為所有變頻空調都是節能省電的。無法否認,變頻空調最大的優勢是節能、省電,但卻是有前提條件的,並非所有變頻空調都能打上「節能省電」的標籤。
判斷變頻空調是不是節能省電,還得看能效等級和綜合耗電量。在選購變頻空調時,當然是選擇綜合耗電量更低,能效等級更低的好一些,如果變頻空調的能效等級是三級,還不如選擇定頻空調,在節能上差別不會太大。
另外,要注意的是,哪怕同是一級能效的變頻空調,它們的能效比(APF)也有高低之分。有一些變頻空調,能效比遠超一級能效(APF4.5)的國標,這種變頻空調更節能。所以在選擇變頻空調時,儘可能選擇能效比更高的。
換熱器、節流裝置
同樣是變頻空調,品牌一樣,匹數一樣,能效一樣,但價格仍然有區別,為什麼呢?主要是用料上的不同,而這些用料,也對空調質量好壞產生一定的影響。
變頻空調最喜歡「偷工減料」的地方有兩個:換熱器、節流裝置。
空調的換熱器是蒸發器和冷凝器,作為空調的核心部件之一,它承擔著交換熱量的作用。換熱器的散熱材料主要是銅,技術含量不高,但用量大,好的變頻空調,用料不會縮水,散熱效果自然更好。
有一些變頻空調,用的是單排銅管,也有的變頻空調,用的是雙排銅管,散熱效果誰優誰劣?不言而喻。選購時,當然是選擇雙排銅管散熱的變頻空調更好。
空調的節流裝置起著調節冷媒流量的作用,節流裝置好,冷媒能夠根據壓縮機變化而調整,除了能夠起到更好的控溫效果外,還能提高變頻空調的能效比。
市面上的變頻空調,節流裝置無非就是毛細管和電子膨脹閥兩種,毛細管成本低,電子膨脹閥成本高。毛細管對冷媒的調節能力較弱,無法適應變頻壓縮機的的需要,所以採用毛細管的變頻空調都被稱為「假變頻」。
電子膨脹閥能夠精確調節冷媒流量,穩定節能,所以高端的變頻空調應該採用這種節流裝置。
判斷變頻空調好不好,還應該看它採用什麼節流裝置,變頻空調之所以價格差別這麼大,往往會在節流裝置上「縮水」,選購時,最好認準帶有電子膨脹閥的。
說到底,變頻空調的選購其實有很多「貓膩」,真正影響變頻空調質量好壞的,除了品牌、價格,其實還有以上的這些參數。因此,大家在選購變頻空調時,可不能只關注「變頻」這兩個字,大家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