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胡枝子(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
華胡枝子(臺灣植物志)
Lespedeza chinensis G. Don以上照片為同一植株,拍攝於2010年9月10日
以上照片拍攝於2020年7月11日,地點西山坡。
以下內容來源於《中國植物志》。
小灌木,高達1米。全株被白色伏毛,莖下部毛漸脫落,莖直立或鋪散;分枝斜升,被柔毛。託葉鑽狀,長3-5毫米;葉柄長約1釐米;羽狀複葉具3小葉,小葉倒卵狀長圓形、長圓形、卵形或倒卵形,長1.5-4釐米,寬1-1.5釐米,先端截形、近截形、微凹或鈍頭,具小刺尖,邊緣稍反卷,上面無毛或疏生短柔毛,下面密被白色伏毛。總狀花序腋生,不超出葉,少花;總花梗極短;花梗長1-2毫米;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小苞片2,長2毫米,被伏毛;花萼長為花冠之半,5深裂,裂片狹披針形,長約3毫米,被伏毛,邊具緣毛;花冠白色或黃色,旗瓣橢圓形,長約7毫米,寬約3毫米,基部具瓣柄及2耳狀物,翼瓣狹長圓形,長約6毫米,具長瓣柄,龍骨瓣長約8毫米,閉鎖花簇生於莖下部葉腋。莢果卵圓形,長約4毫米,寬2.5-3毫米,先端具喙,基部稍偏斜,表面有網紋,密被白色伏毛。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產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省。生於海拔2500米以下的灌木叢中、林緣、路旁、山坡、林下草叢等處。
興安胡枝子(東北木本植物圖志)
達呼爾胡枝子(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
毛果胡枝子(雲南植物名錄)
Lespedeza daurica (Laxm.) Schindl.
興安胡枝子(原變種)
var. daurica
小灌木,高達1米。莖通常稍斜升,單一或數個簇生;老枝黃褐色或赤褐色,被短柔毛或無毛,幼枝綠褐色,有細稜,被白色短柔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託葉線形,長2-4毫米;葉柄長1-2釐米;小葉長圓形或狹長圓形,長2-5釐米,寬5-16毫米,先端圓形或微凹,有小刺尖,基部圓形,上面無毛,下面被貼伏的短柔毛;頂生小葉較大。總狀花序腋生。較葉短或與葉等長;總花梗密生短柔毛;小苞片披針狀線形,有毛;花萼5深裂,外面被白毛,萼裂片披針形,先端長漸尖,成刺芒狀,與花冠近等長;花冠白色或黃白色,旗瓣長圓形,長約1釐米,中央稍帶紫色,具瓣柄,翼瓣長圓形,先端鈍,較短,龍骨瓣比翼瓣長,先端圓形;閉鎖花生於葉腋,結實。莢果小,倒卵形或長倒卵形,長3-4毫米,寬2-3毫米,先端有刺尖,基部稍狹,兩面凸起,有毛,包於宿存花萼內。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產東北、華北經秦嶺淮河以北至西南各省。生於幹山坡、草地、路旁及沙質地上。朝鮮、日本、原蘇聯(西伯利亞)也有分布。
為優良的飼用植物,幼嫩枝條各種家畜均喜食,亦可做綠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