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友在南通拍到的黑白扇尾鶲 網友供圖
原本遠在澳大利亞的鳥兒,卻在江蘇的草叢裡出現。這兩天,有觀鳥愛好者在南通拍到了黑白扇尾鶲的身影。據了解,這種小鳥在澳洲屬於常見的「菜鳥」,但在大陸境內卻沒有分布。不少鳥友猜測,小鳥應該是隨船「偷渡」,或是從走私者手中「越獄」逃出來的。
鳥友在南通野外拍到澳洲黑白扇尾鶲
一身漆黑的羽毛,肚皮卻是雪白,眼睛上方一抹細長的白色「眉毛」,嘴巴周圍有一圈淡淡的白色絨毛,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生氣的「白眉大俠」。這和遊戲「憤怒的小鳥」裡那隻黑色小鳥有些相似。小鳥的翅膀和尾羽長而分明,張開時惹眼而有氣勢。站立時,尾巴高高翹起,精神抖擻。幾天前,江蘇觀鳥會的鳥友「V明」在南通拍到了它的身影,鳥兒正站在草叢中的一塊巖石上,黑色的毛髮與橘橙色的草稈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V明」猜測,這可能是黑白扇尾鶲,與他亮出的雲南白喉扇尾鶲鶯的照片對比,能夠發現最大的不同,就是黑白扇尾鶲缺少了脖子上一抹白色的「圍巾」。
據介紹,這種黑白扇尾鶲,體型比其它扇尾鶲大一些,喜歡在開闊地面而不是在樹林中活動,停落的時候尾巴會不停擺動。這種在澳洲非常常見,屬於當地的「菜鳥」,分布遍及澳洲各地,在城市和荒野都非常常見,幾乎有城市綠地的地方,就能見到它們的身影。而這種在澳洲像麻雀一樣常見的鳥兒,在大陸卻從沒有觀察記錄。
飛行本領不強 不可能是飛到江蘇的
本應在澳洲安然度過夏天的黑白扇尾鶲,卻出現在冬風凜冽的江蘇,這未免讓鳥友們激動和好奇,紛紛探究起鳥兒的來歷。據了解,這種鳥兒的飛行能力非常糟糕,基本不會遠飛,要讓它們從遙遠的澳洲漂洋過海抵達江蘇境內,基本是「天方夜譚」。鳥友們主要有兩種猜測:也許是跟著遠洋商船或貨運船「偷渡」來的,另一種更大的可能就是鳥販子將其當做寵物鳥走私過來,從籠中逃逸出來的。
據資深鳥友範明介紹,由於很多國外的鳥兒長相抓人眼球,又在國內難以見到,加上養「稀奇寵物」風氣的流行,每年都會有人從國外走私各種鳥類入境,「在花鳥市場上經常能夠發現」。而其中最受青睞的,莫過於各種熱帶鸚鵡,其中最火的是金剛鸚鵡。由於毛髮鮮豔,色彩斑斕,因此備受喜愛。此外,陸龜、文鳥、蜥蜴等「進口」動物也是海關部門每年都會攔截下來的品種。然而,走私這些野生動物,不但在捕捉的過程中會造成大量同類動物的誤傷與死亡,運輸旅途的遙遠、兩地生活環境的差異也會導致動物的大量死亡。此外,走私而來的動物沒有經過檢疫,可能存在傳染病菌,危害市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