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不管男女,動不動就喜歡說自己「蛋疼」,網上還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是「蛋疼相當於生160個孩子」。
雖然姬哥沒有體會過一口氣生160個孩子是什麼感覺,但是這次我決定講講蛋疼是怎麼回事。
明天(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希望年輕的你以後慎用「蛋疼」,別再隨便說自己蛋疼了。
蛋疼相當於生160個孩子?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
人可以承受45del單位的疼痛,而媽媽生孩子的時候,疼痛會達到57del單位,相當於斷了20根骨頭;但如果踢到蛋蛋,可能造成9000del單位的疼痛,相當於同時生160個孩子,或者斷3200根骨頭。
看到這裡,很多生過孩子或者有機會生孩子的女性朋友可能就不高興了,「怎麼可能和生孩子比呢!?」。
嗯,首先告訴大家結論:這是個謠言。
打臉力度最強的證據就是這個所謂的疼痛單位「del」壓根兒不存在。
疼痛是沒辦法客觀描述的
上世紀40年代,倒是有美國科學家嘗試用一個叫「dol」的單位來衡量疼痛,但並沒有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可。
其實科學家設計過很多試圖客觀描述疼痛的度量系統,但都失敗了,因為疼痛不僅僅是一種生理反應,也和主觀認知有關。
- 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程度不一樣,小張覺得很疼的情況下,小李不一定這麼覺得,你覺得蛋疼的情況下,你的女朋友不一定這麼覺得。
- 對小張自己來說,他當時的情緒、清醒程度甚至過去的經歷等,也可能影響他對疼痛的感受。
蛋疼,你為什麼這麼疼?
蛋蛋分布著大量痛覺感受器,對疼痛非常敏感。這裡插一句,請大家不要隨便彈男友的蛋蛋,你們的關係可能經不起這種考驗。
而且蛋蛋還連著胃部神經和嘔吐中樞,蛋疼的時候,疼的不僅僅是蛋,嚴重的會波及整個腹部,隨之而來的是噁心想吐、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直冒冷汗……
既然這麼容易疼,為什麼蛋蛋非要長在外面呢?這不科學啊!
如果你摸一下自己的蛋蛋,會感覺涼涼的。不是因為他看到這篇文章受到了驚嚇,而是因為蛋蛋保持稍低於體溫的溫度更有利於精子的生長,所以必須得掛在外面。
蛋疼不要忍,可能出大事
不久前有個新聞:
一個15歲多男孩小李凌晨突然因為蛋疼醒來,可他還是忍痛起床、上學,直到9小時後才趕到醫院。醫生發現他右側的蛋蛋已經扭轉壞死,不得不為其摘除。
小李蛋疼的原因是一種叫「睪丸扭轉」的病。睪丸發生扭轉時,精索、睪丸動脈也會擰成一條麻花,時間長了就可能萎縮、壞死。
所有年齡的男性都可能發生睪丸扭轉,但12~18歲的青少年最常見。
睪丸扭轉的發病機制還不是很明確,多數也沒有明顯誘因。有一部分是發生在睡眠或剛睡醒時;也有一些是在劇烈運動、性生活或外傷之後發生;另外,寒冷季節或天氣突然變冷時也容易誘發。
前面提到,蛋蛋還連著胃部神經和嘔吐中樞,所以發生睪丸扭轉時,除了蛋蛋本身的痛,這種疼痛還可能蔓延至腹部,並伴隨噁心、嘔吐、發熱等,容易被誤認為是「肚子痛」。
姬哥很難理解小李到底有多愛學習,才會忍了9個小時。如果哪天你蛋疼了,答應我,千萬不要忍……
關心自己,關愛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