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和雲真的有關係嗎?

2021-02-23 威寧氣象

好氣。

因為我昨天的預報錯了。

言之鑿鑿的跟大家說今天以陰天為主,結果。。

雖然從事天氣預報工作都三年了,我卻依舊沒能習慣預報出錯的結果。

自責和愧疚像兩塊巴掌,在我的臉上打的啪啪作響。

算了,說這麼多有什麼用呢。

反正預報這種事情,對了9次也不如錯了1次讓人印象深刻。

還好,昨天的預報閱讀量並不怎麼高。

我們還是說說九寨溝和新疆精河的地震吧,希望災區的同胞們平安。

首先,地震和氣象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地震是由於地殼內的能量釋放,大陸板塊之間相互的擠壓、碰撞而產生的自然現象,發生在地球陸地表面

而氣象,研究的是大氣層中的天氣現象,發生在陸地表面以上、外太空以下

它們發生的空間不一樣。

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地震後都會有「地震雲」的說法冒出來。

不斷有人澄清,卻也不斷有人傳播。

吃瓜群眾們說了,「磚家」的話都不能信,地震和雲沒有關係是因為研究的姿勢不對,水平太低。

嗯,我也覺得有道理。

也許確實是因為人類現在的科學水平還無法發現地震和雲之間的某種超自然的聯繫。就像我今天胃有點疼,也許是因為去年在百草坪放過一次風箏吧。

昨天地震後,網上馬上出現一大堆「地震雲」的照片。

你們看↓

一個個信誓旦旦,白天因為天上的雲好看就掏出手機狂拍。到了晚上一看新聞,哎呦地震了。一拍腦袋,你看!今天我拍的這是地震雲!

拜託,這些雲雖然樣子比較奇形怪狀,卻也是很常見的好嗎。

尤其是咱們威寧地處雲貴高原屋脊,這種雲就更多了。

要是出現這種雲就預示著要地震,那不知道我們一年要震多少次?

也許在大眾的普遍認知中,只要是奇形怪狀的,不怎麼常見的雲應該都是地震雲吧。畢竟古人都說,天有異象,必有反常。

而嚴謹的官方說法是,以目前的認知水平並沒有發現兩者之間有聯繫的理論和依據。

所以,我們雖然不敢確定的說地震和雲沒有任何關係,卻也不應該說這些奇形怪狀的雲就預示著要地震。

網絡時代,一條微博,一條朋友圈都有可能被傳播的非常廣。

這樣不負責任的言論不僅沒什麼用,反而會迷惑大眾,甚至造成恐慌。

謠言止於智者。

希望我們威寧氣象的用戶都能不造謠,不傳謠,網絡上的東西太過虛幻,大家要學會明是非,辨真假。

那麼這些奇形怪狀的雲在氣象上究竟叫什麼?

額。。今天老編有點累了(是真的胃疼啊),感興趣的同學,且聽下回分解。

現在我們還是老老實實看天氣預報吧。

介於昨天剛把天氣報錯,今天的預報就說小聲一點。

預計明天天氣以多云為主,午後到夜間有分散性的陣雨或雷雨。11日下午至12日早上,有一次較強降雨天氣過程,過程雨量中到大雨,個別鄉鎮有暴雨。13日轉晴好天氣。具體預報如下:

天氣預報


10日,多雲,午後到夜間有分散陣雨或雷雨,氣溫15℃—23℃;


11日,多雲轉雷陣雨,氣溫16℃—24℃;


12日,陣雨轉陰,氣溫15℃—23℃;


13日,多雲到晴,氣溫16℃—27℃。


老編建議:

明天天氣還行,下午出門的話記得帶傘。

字這麼小也把預報看完的人是真愛。

真愛們,今天的推送請轉給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地震雲」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
    並沒有可以提前預測地震的雲,目前尚無準確定義。同時我們雖然說在部分時候被解釋為正常的自然現象,但是部分時段也不被氣象專業或地質專業所認可,壓根就是「無中生有」的一個事情。地震雲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很明顯這個問題不用回答,大家都知道,壓根就沒有科學依據,也是如今沒有任何一個機構可以證明的。
  • 「地震雲」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
    地震雲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包括在我國四川九寨溝出現一次地震的時候,朋友圈源源不斷地湧出一批「事後諸葛亮」們,聲稱各地民眾碰巧拍攝到的「放射雲」「排骨雲」「魚鱗雲」就是能夠預測地震的「地震雲」。那麼,「地震雲」真的存在嗎?很明顯也只是弄虛作假,根本沒有的事情。
  • 問地震來臨之前,動物和天空出現異常的現象,是否正確會發生地震
    動物的異常行為 一些動物在地震前夕表現出的異常行為大多數都是人類地震之後發覺的,因為對於動物的異常行為人類很難去定量的判斷。一些動物因為環境的變化、求偶季節的到來、或者天氣變化都可能有異常表現。
  • 地球的地震和月球引力有什麼關係?
    到目前為止沒有科學證據證明月球的引力與地球上發生的強烈地震有必然聯繫,同時科學家們設在全球各地的地震監測設備也在固體潮發生期間探測到震顫異常波,這種複雜的地球脈動信號已經被證實與一些慢地震的發生有關聯。地月系統我們都知道地球有一個天然的衛星,那就是月球。
  • 真的跟地震有關係嗎?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1月06日14時53分在臺灣嘉義縣(北緯23.40度,東經120.29度)發生4.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真的和地震有關係嗎?
  • 發生地震一定會發生海嘯嗎,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發生地震不一定會發生海嘯,但發生海嘯更多地與地震相關。一般情況下,地震級別在6級以上才容易發生海嘯,低於6級的地震能量小,產生海嘯的能量不足,即使有一些海浪,也不會對人類造成太大破壞。 那麼6級以上地震,每一次都會發生海嘯嗎?
  • 南京玄武湖現群魚跳躍,江蘇可能地震嗎?和墨西哥地震有關聯嗎?
    南京玄武湖公園現群魚跳躍奇觀,墨西哥剛發生7.4級大地震,江蘇有大地震的可能嗎?觀點一、南京和墨西哥距離「十萬八千米」,群魚跳躍和墨西哥地震並沒有什麼必然聯繫,只是時間上的巧合。墨西哥全國都感受到明顯的振動,首都墨西哥城人民紛紛到戶外避險,墨西哥城部分建築也在地震中受損。此外震中地處墨西哥西南部海岸線,美國發布預警多國的海岸線將出現3米高巨浪。墨西哥地震和南京群魚跳躍有什麼關聯嗎?
  • 真有大地震嗎?日本再次地震,核電站停運,與地震魚有關嗎?
    本身來說,日本就是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地區,所以出現地震是一個正常的情況,並且日本才過了東日本大地震的「紀念日」,所以很多人確實擔心地震的影響。日本地震與地震魚有關係嗎?是大地震前兆嗎?而針對這個情況,日本東海道大學和靜岡縣立大學於2019年成立聯合調查小組也進行了相關性的研究,通過對地震魚出現的實例與地震事件進行了聯合分析,最終得出來結論是「這些魚的出現是大地震前兆」一說實屬「迷信」。日本心理學專家也指出了,這在心理學上叫做『錯誤相關』」。
  • 闢謠「地震雲」 地震和雲沒有關係!
    經吉林省地震局了解,震中位於松原市寧江區毛都站鎮,松原市寧江區、前郭縣、大安市震感強烈,長春、四平、白城、哈爾濱等地有明顯震感。瀋陽有震感好在不強烈而松原也暫無人員傷亡報告這真的是太好了!在這裡,小編再強調一下地震和雲沒有關係!
  • 跟地震有關係嗎?
    >有網友在齊齊哈爾龍沙公園看到天空出現了「兩個太陽」這名網友在現場拍的照片↓↓照片來源:齊齊哈爾歷史文化群 李鐵軍啥?在天空出現的半透明薄雲裡面,有許多飄浮在空中的六角形柱狀的冰晶體,偶爾它們會整整齊齊地垂直排列在空中。當太陽光射在這一根根六角形冰柱上,就會發生非常規律的折射現象。下午出現幻日現象晚上就地震二者之間有什麼關聯嗎?
  • 火山噴發和地震互為因果關係?針對這波火山傳言,院士有話說
    溫室效應還是陽傘作用,要看噴發類型和規模  火山噴發的很多氣體中包括二氧化碳,有人說這是造成溫室效應的元兇之一,這種說法是有依據嗎?  在劉嘉麒看來,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火山噴發時,特別是在噴發前,經常會「冒煙」。
  • 福建會不會發生大型地震?離臺灣省的地震帶這麼近有關係嗎?
    福建發生過大地震嗎?在哪裡?但是,臺灣省境內發生的地震,截至目前並沒有對福建帶來明顯影響,畢竟地震對鄰近區域的影響力主要取決于震級大小和震源深度。福建會受到臺灣省境內地震帶的影響嗎?福建和臺灣省的近,客觀來說也只是一個相對意義上的近,但直線距離的公裡數還是過百。
  • 和石油有關係嗎?
    一、為什麼會有地震?其實地震的成因很多,比如有構造型地震 、火山地震、誘發地震、塌陷型地震以及人工地震等,這些成因不一,大都根據名詞我們也能了解到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當然我們今天就討論佔全球地震90%以上的地震-構造地震!
  • 火山熔巖噴發與地震關係初探
    更不能否認這一理論對地震解釋的合理性。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否認其他的地震理論呢?或者說,可以因此而不必要再創立新的地震理論嗎?這應該取決於地震發生的誘因和原因。如果地震的發生只有一個客觀原因,這個原因必屬「板塊說」和相關的「大陸漂移說」理論。那麼,科學的任務也就只在於對「板塊說」和「大陸漂移說」進行更深入、更細化、更專業的研究。而不必再研究其他不存在的原因。
  • 安徽地震帶多不多,有可能發生大型地震嗎?為什麼?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安徽是含有兩大地震帶區域,分別為華南地震區,華北地震區,發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只是不大。並且在歷史上的大小地震都有,我們看下數據就明白了,所以嚴格的來說,只要存在地震帶的區域都可能發生大小不一樣的地震,這裡面就跟地震活動情況存在關係,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安徽的地震說明,看看為何說,發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
  • 土木吧丨地震加速度和地震影響係數是啥關係?
    0.065g,和7度區Ⅲ類場地在地勘資料中給出的地震加速度是0.125g,在工程設計的計算書中一般給出的水平地震影響係數最大值0.04和0.08,和6度0.05g,7度0.1g的水平地震影響係數最大值沒有變化。
  • 地震預警和地震預測有什麼區別?地震是可以預測的嗎?
    日本氣象廳有大約一千多個硬體傳感器,分布在日本的四個主要島嶼上。但即使有這樣先進的預警系統,日本氣象廳也不可能對地震做出更長期的預測。地震預測是根據對地震規律的認識,預測未來地震的時間、地點和強度。實現地震預測的基礎是認識地震孕育的物理過程及在此過程中地殼巖石物理性質和力學狀態的變化。
  • 日本強震與雲南地震關係不大 但不排除連鎖反應
    羊城晚報:日本此次地震的特點是什麼?  張珂:這次地震有三個特點,一個是震級特別大,美國報該次地震震級為芮氏8.9級,屬於特大地震;二是震源非常淺,中國地震臺網說它的震源為20公裡;三是它是垂直運動,威力特別大,所以地震發生後即刻引發了海嘯。  羊城晚報:此次地震震級為什麼在不斷修正?
  • 日本地震波及5縣,地震魚與地震有關嗎?真是大地震前兆?
    這些地震看似非常的小,但是波及到了茨城縣、櫪木縣、群馬縣、埼玉縣、千葉縣等5縣地區,多地均有震感,所以影響還是存在的,到底地震有多頻繁?而上面我們也說了,從板塊構造來看,日本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正好處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太平洋板塊俯衝到亞歐板塊下方,這種地質劇烈變動的地區極易發生地震,所以這是日本出現地震的主要原因之一,也不算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這種地震出現原因也是如今主要解釋地震發生之後的一個「原理機制」。地震魚與日本地震有關嗎?
  • 關於地震和天氣?
    天氣和地震有關係嗎?有木有》?專家呢?       幫全市人民求解???轉載新華社專家01由於地震是空中的粉塵數量大增,加上地磁地殼中金屬礦物的加熱影響使地面水份快速蒸發,也就是說在地震發生前應該有一段悶熱的天氣,而地震發生後地面和地下能量大面積釋放加速了天空水氣的飽和度,同時巨大的能量使這部分水氣上升速度和高度大增而進入高空低溫區域,這些水氣和粉塵就凝結為水或冰散落下來,這就是地震後形成下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