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強震與雲南地震關係不大 但不排除連鎖反應

2020-11-30 搜狐網

  記者從廣東省地震局了解到,日本「3·11地震」為其歷史上最強地震,也是世界上第七大地震,而且大震統計數據表明,全球已進入地震活躍期。此次地震引發廣泛關注,為此記者除了專訪廣東省地震局專家之外,還專訪了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鄒和平與張珂。

  日本歷史上震級最高

  羊城晚報:3月11日日本發生的芮氏8.8級地震,是不是全球歷史上震級最高的地震?

  省地震局專家:此次地震是日本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也是世界上排名第七的大地震。歷史上最高震級的地震是1960年5月21日發生於智利的芮氏9.5級地震,當時引發了海嘯及火山爆發,致5000人死亡,200萬人無家可歸。

  羊城晚報:日本此次地震的特點是什麼?

  張珂:這次地震有三個特點,一個是震級特別大,美國報該次地震震級為芮氏8.9級,屬於特大地震;二是震源非常淺,中國地震臺網說它的震源為20公裡;三是它是垂直運動,威力特別大,所以地震發生後即刻引發了海嘯。

  羊城晚報:此次地震震級為什麼在不斷修正?

  張珂:因為不同的臺站,受到的感應程度不太一樣,報告震級的數值會有誤差。日本離得最近,誤差反而最大。發生大地震,離得越近反而容易不準,因為地震強度過大,可能超出地震儀的反應範圍,導致它出現更大的偏差。大地震震級,不同的臺站給出的震級相差0.2、0.3,是很正常的。而且,全球最後也不一定能夠得出統一的震級定論。

  受災建築物比較抗震

  羊城晚報:日本歷史上地震情況怎麼樣?

  鄒和平:日本是世界上最常發生地震的地區之一,20世紀以來就發生過多次芮氏7級以上的地震。因為日本處於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邊界交際處,板塊活動比較活躍,導致日本及其海域常有地震發生。

  羊城晚報:日本此次地震哪些東西值得關注?

  鄒和平:我從電視畫面上看,第一是發生這麼大的地震,但是他們的房子、橋梁等建築物雖有扭曲,倒塌的卻比較少,說明他們的建築物抗震強度比較強;第二是當地老百姓在地震後秩序比較好,他們的地震科學素養、心理素質都比較高。因為地震作為一種自然災害,目前科學上還不具備預報能力,但我們可以在防災上做出努力,此次地震再次說明日本的防震經驗值得借鑑。

  地震活躍期已經來臨

  羊城晚報:日本地震與中國雲南地震有沒有關係呢?

  省地震局專家:雲南盈江地震跟日本地震沒有因果關係,二者一個是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碰撞引起的,一個是環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引起的。

  張珂:不能說完全沒有關係,但關係不大。日本此次地震,跟紐西蘭地震一樣,都屬於太平洋板塊,由太平洋板塊往西運動所致;而雲南盈江則位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俯衝帶東側,所處板塊不一樣,但也可能是不同板塊之間發生碰撞產生「碰碰車」式的連鎖反應,如太平洋板塊衝擊澳大利亞板塊,澳大利亞板塊衝擊印度板塊,印度板塊衝擊歐亞板塊。

  羊城晚報:全球地震在增強嗎?

  張珂:現在還不敢肯定全球地震是否有增強的趨勢。紐西蘭的地震屬於餘震,它的強度比不上主震,但因為餘震比較靠近市中心,帶來的傷害、損失反而更大。雲南盈江靠近騰衝地震帶,構造運動激烈,每年都會發生芮氏4級、芮氏5級的地震,但因為發生在國內,所以受關注度高。但是這不能成為判斷地震增強的依據,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觀察。

  鄒和平:需要更多的資料來證明。

  羊城晚報:有人說最近全球處於地震活躍期?

  省地震局專家:全球平均每年有18次芮氏7級以上地震、一到兩次芮氏8級地震、200多次芮氏6級地震,這是一種正常能量釋放。2004年以來,全球發生了多次芮氏8.5級以上的巨震。大震統計數據表明,全球已進入地震活躍期。

  □羊城晚報記者 陳強 通訊員 何曉靈

(責任編輯:UN021)

相關焦點

  • 北海道強震原因幾何?日本地震調查委:與斷層帶無關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6日,日本北海道發生芮氏6.7級地震,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於6日召開臨時會議,員長、東京大學教授平田直稱,此次地震並非發生在震源附近南北走向的活斷層
  • 日本大坂強震只是開端 「2018為大地震之年」
    日本大坂18日發生規模6.1強震,釀4人死亡、數百人受傷災情,去年曾有學者發表研究,預言2018年會是"大地震之年",若此預測屬實,今年地球總共將遭遇
  • 6級、6.1級、6.9級,日本3天3次強震,真有大地震發生?
    地震在短時間可以說是真的頻繁,當然這是從數據上來說的,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在2020年4月18日,日本小笠原群島附近發生了兩次強震,等級大小為6級和6.9級,這兩次地震都未產生海嘯。而時隔1天,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再次發生了強震,等級大小為6.1級。
  • 全球連發地震 國內專家:不意味我國會發生強震
    自今年3月以來,全球已先後發生5次震級在7級以上的地震。昨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潘懷文表示,當前全球強震連發態勢,並不意味著我國短期內會有強震。  據介紹,3月以來,全球7級以上地震多發。
  • 超5級較強地震突襲日本,日專家擔憂:不排除更大地震風險
    當地時間9月27日中午,日本本州島不少地方的民眾突然感受到強烈的震動,這是地震了——據監測數據顯示,這次地震震級為5.6級的較強地震,震中位於日本本州島南部沿海,位於愛知縣和靜岡縣交界,日本關東的東京都等地也有震感,在長野,靜岡和愛知縣觀測到最大地震烈度4,屬於有比較強烈感覺的地震
  • 科普:為何日本和厄瓜多地震多發?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日本九州14日、16日兩次強震的救援工作還在進行,太平洋對岸的厄瓜多在北京時間17日早間發生7.8級地震。為何日本和厄瓜多是地震多發國家?這些地震之間是否存在關聯?
  • 日本大阪地震,氣象廳:一周內或還有同程度強震
    日本中部多地被突如其來的地震警報驚醒,在距離日本大阪城區約30千米的位置發生了芮氏6.1地震,震源深度僅10千米。由于震源深度淺,震級強,大阪又是日本名列前幾位的大城市,造成的影響極其巨大。據日本氣象廳消息稱,此次地震帶能量釋放就高度集中在大阪一帶,震中附近的最大震度達到日本地震標準的6弱。
  • 6月全球總計6級以上地震16次,日本1次海嘯,頻率最高1天3次強震
    作者:文/虞子期6月結束了,可以說我們經歷了一個不一樣的6月,特別是在自然災難方面我們可能看得比較多,特別是地震,在6月下半月的時候,我們幾乎連續性的幾天看到了全球的地震發生,並且這個強度也不低,當然一般情況來說,地震的發生是屬於正常的自然現象
  • 日本東北強震最新信息匯總,疑為311大地震餘震
    當地時間2月13日23時8分,日本東北地區福島縣、宮城縣附近發生7.1級強震。地震震中位於福島縣和宮城縣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約60公裡。
  • 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 日本30年內或發生7-8級地震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近日發布預測稱,今後30年日本發生芮氏7~8級地震的可能性高,提醒人們不能放鬆警惕。根據預測,東北到關東地區的日本海溝附近海域今後30年內發生芮氏7~8級地震的可能性高,其中部分地區發生地震的概率在90%以上。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 平田直:居住在東北地區太平洋沿岸的民眾,千萬不要以為地震不會來了。要充分認識到,可能會再次發生強震和大海嘯。希望大家做好準備,避免遭受重大損失。
  • 雲南又地震了!西藏3天5次地震,最強4.5級,2020年怎麼了?
    肯定在不同時間點有地震的,雲南也有地震帶分布,並且在7月21日,雲南普洱市瀾滄縣又發生了一次地震,這次地震的等級強度相對來說不大,大小為3級,震源深度為8千米,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怎麼感覺到,但是地震的發生確實是事實。這次地震影響應該不大,所以在外地的朋友也不用過於擔心,小地震在全球範圍之中每年都有很多,雲南這次不大也不用擔心。那雲南會不會又出現較大地震?
  • 日本熊本大地震預言帝?
    據日本氣象廳官網消息日本當地時間2016年4月16日01時25分在日本熊本縣熊本市附近發生7.3級地震【修訂後的數據,速報時是7.1級】,震源深度為
  • 美國強震這麼多?又出現一次6.4級強震,附近總計已出現19地震
    地震在地球上可以說是一個常見的現象,但是地震的強度大小對附近區域的影響很大。2020年5月以來,關於全球的強震數據並不多,而在北京時間5月15日19時03分。
  • 墨西哥發生8.1級強震 盤點近年來全球重大地震災害
    中新網9月8日電 綜合報導,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本月8日12時49分左右,墨西哥南部海域發生8.1級強震,此後1小時內又連發多次餘震。此次地震還引發了海嘯,目前已經造成人員死傷,約4700萬人有震感,部分地區停電。據墨西哥民防機構消息稱,這是1985年導致數千人死亡的強震以來,墨西哥遭遇的最強烈地震。
  • 日本大阪6.1級強震!關西地區顯示及半導體供應鏈影響有限
    (美聯社)日本第二大都會區大阪都市圈18日上午7點58分(臺北時間6點58分)發生芮氏規模6.1,最大震度6弱的強烈地震,造成至少4人死亡及376人受傷。震央位於大阪府北部,震源深度僅13公裡,屬極淺層的「直下型地震」。大阪府北部其後相繼傳出餘震,日本氣象廳警告,今後2、3天至1周,仍要留意震度6弱的強震。
  • 實用口語:日本9級強震:與地震相關的英語表達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實用口語:日本9級強震:與地震相關的英語表達 2012-09-26 22:04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日本地震波及5縣,地震魚與地震有關嗎?真是大地震前兆?
    根據公開的科學數據顯示,日本氣象部門通過從本月22日開始統計,以日本長野縣中部為震源的地震就已經接連發生40次以上,所以是高度頻繁,其實在這之前,日本還出現了兩次強震,發生在日本小笠原群島地區和本州東岸近海,等級大小分別為6.5級和6.2級,所以這個強度非常大。而這些小地震相當於就是在強震之後,特別是上面提到了日本東部地區的地震相對較為活躍。
  • 全球又出現一個6.1級強震,地震能夠預測嗎?
    按照強震的數據來看,這次地震也是3月以來第5次強震,所以強震(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數據已經是超過2月兩次了,也就是比2月強震多了,在2月我國地震監測網監測的數據為3次6級以上地震,最強為千島群島的7級大地震,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本次的6.1級強震暫時沒有看到影響。
  • 7月貴州畢節1天兩次地震,有沒有異常情況出現,還會有強震嗎?
    作者:文/虞子期 7月上旬才開始,貴州就發生了兩次地震,可以說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同時很多人也在擔心會不會有強震發生,這裡我們得先給大家來一顆「定心丸」,那就是地震在科學之中無法精確預測,所以有沒有強震發生我們不知道,我們只能做好地震預警以及地震防禦措施就行。
  • 中國大陸接連發生強震 地震專家答疑解惑
    中新社北京8月9日電 題:中國大陸接連發生強震 地震專家答疑解惑  中新社記者 張素  8月8日四川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8月9日新疆精河發生6.6級地震,中國大陸連續兩日發生強震。中新社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就兩次地震是否有關聯,中國大陸是否處於地震活躍期等外界關注的問題進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