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連發地震 國內專家:不意味我國會發生強震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自今年3月以來,全球已先後發生5次震級在7級以上的地震。昨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潘懷文表示,當前全球強震連發態勢,並不意味著我國短期內會有強震。

  據介紹,3月以來,全球7級以上地震多發。具體來看,3月2日,蘇門答臘發生7.8級地震;4月10日,阿富汗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200km);4月13日,緬甸發生7.2級地震(震源深度130km);4月16日,日本九州發生7.3級地震;4月17日,厄瓜多發生7.5級地震。

  潘懷文表示,在頻次上,這已經超過了1900年以後全球年均18次7級地震的活動水平。從區域來看,主要分布於喜馬拉雅地震帶東西兩端及環太平洋地震帶。

  就我國來說,今年至今,我國大陸地區先後發生5級以上地震5次。

  潘懷文說,總體來看,我國大陸地區的地震活動狀況較往年相比不算太高。

  地球是否進入「震動模式」?

  專家:8天4次強震並不罕見,不必擔心

  潘懷文介紹,1900年以來,像類似這種在短短8天時間內發生4次7級以上地震的情況,曾出現過37次。「這意味著這種現象不是一次很罕見的地震活動。」並不標誌著地球進入了一個地震非常活躍的時段,也不代表今後還會有大量的更大震級的地震發生。

  潘懷文說,從2004年至今這十幾年的時間,全球進入了一個8級以上巨大地震相對活躍的時段。所謂「相對活躍」,是從上世紀前半段和後半段的比較差異來看的。最近這十幾年地震活動的特徵,和上世紀上半葉地震活動的特徵類似,有多次8級以上的地震發生。

  而在上世紀下半葉,1964年以後,直至2004年,全球發生8級以上巨大地震的頻次明顯減少,沒有發現有8.5級以上巨大地震的記錄。「所以這是一個基本的活動特徵,表明2004年以來全球一直處於一個8級以上巨大地震的活躍時段,這種活躍預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強震頻發對中國有無影響?

  專家:不意味我國會發生強震

  地震部門分析認為,自1900年以來,8天時間內全球發生4次7級以上地震的情況,共出現過37次,其中僅3次在之後的3個月內中國大陸有7級地震發生。

  潘懷文說,這表明全球地震密集活動和中國內部發生7級以上地震之間的關聯程度不大,當前全球強震連發,不意味著中國大陸很快就要發生7級以上地震,這兩者間看不到必然聯繫。

  不過,潘懷文同時表示,周邊地殼構造的劇烈活動會影響大陸內部的應力積累。例如,4月10日阿富汗的7.1級地震、4月13日緬甸的7.2級地震,兩次中源地震發生在印度板塊向青藏高原擠壓碰撞的西、東兩個構造部位,表明印度板塊向北擠壓作用在持續增強。

  而4月16日日本發生的7.3級地震,以及2015年東海的7.2級地震,表明菲律賓海板塊向西俯衝的動力作用在增強。

  京津冀區域地震形勢如何?

  專家:看不到有短期內的危險

  昨日,有記者問到對京津冀地區未來一段時間地震形勢的預測情況。對此,潘懷文表示,對該區域目前看不到有短期內的危險。

  潘懷文說,北京是我國的政治中心,京津冀地區也是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人口非常稠密,「所以一直是我們開展地震觀測和研究,以及採取有關防震減災措施的重點區域。」

  潘懷文介紹,從中國地震局發布的新一代地震動參數區劃圖上可以看到,這個區域是處在我國高烈度的地區。對於這樣的區域,我們看不到有短期內的危險,但是從長期看,這是一個高風險的區域,必須要把防震減災的各項準備工作做在前面。「這個區域內的一些重要建築物,也包括現在大家所住的民用房屋,都要按照一定的抗震等級要求來設計和建造。」這也使得這個區域的抗震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新京報記者 李丹丹

相關焦點

  • 中國大陸接連發生強震 地震專家答疑解惑
    中新社北京8月9日電 題:中國大陸接連發生強震 地震專家答疑解惑  中新社記者 張素  8月8日四川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8月9日新疆精河發生6.6級地震,中國大陸連續兩日發生強震。中新社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就兩次地震是否有關聯,中國大陸是否處於地震活躍期等外界關注的問題進行解答。
  • 強震連發態勢對中國大陸地震形勢沒有明確短期預測意義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潘懷文(趙一帆 攝)  2016年4月18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如何看待近期全球地震多發態勢等情況新聞吹風會。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潘懷文在介紹相關情況時表示,強震連發態勢對中國大陸的地震形勢沒有明確短期預測意義。  潘懷文指出,經過地震部門分析研究認為:從4月10日到現在不到8天的時間內,全球連續發生了4次7級以上地震。
  • 北京房山發生非天然地震 專家:與全球近期地震沒關
    中新網北京4月19日電 (記者 曾鼐)近期,全球多地發生強震。19日,北京房山區發生2.7級「非天然地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蔣海昆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非天然地震是由於塌陷、暴雨、人為活動等原因導致的,非天然地震不會導致天然地震;本次地震也與近期多發的全球地震「完全掛不上鉤」。
  • 墨西哥發生強震 盤點近年來全球重大地震災害
    中新網9月8日電綜合報導,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本月8日12時49分左右,墨西哥南部海域發生8.1級強震,此後1小時內又連發多次餘震。此次地震還引發了海嘯,目前已經造成人員死傷,約4700萬人有震感,部分地區停電。
  • 專家:墨西哥位於板塊交界處,容易發生地震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9日,墨西哥發生7.1級地震,包括首都墨西哥城在內的多個地區遭受重大損失。截至本報今日凌晨截稿,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已升至248人。墨西哥處於地震多發地帶,本月7日,該國近海剛發生8.4級強震,造成近百人死亡。
  • 墨西哥發生8.1級強震 盤點近年來全球重大地震災害
    中新網9月8日電 綜合報導,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本月8日12時49分左右,墨西哥南部海域發生8.1級強震,此後1小時內又連發多次餘震。此次地震還引發了海嘯,目前已經造成人員死傷,約4700萬人有震感,部分地區停電。據墨西哥民防機構消息稱,這是1985年導致數千人死亡的強震以來,墨西哥遭遇的最強烈地震。
  • 智利連發兩次強震,最強6.8級,為何這麼多地震?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9月第1天,沒想到全球就出現了一個強震,根據我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9月1日12時9分,位於智利中部沿岸遠海海域,發生了一次6.7級強震(自然資源部數據),最後調整為6.8級(地震網),而美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為7級大地震(後調整為6.8級),過後再次出現
  • 汶川地震為何會波及北京 專家詳解強震深層原因
    汶川地震為何會波及北京 專家詳解強震深層原因 2008年05月13日 15:26 來源:北京晚報 根據史料記載,1920年12月16日寧夏海原曾發生8.5級地震,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上的十字架都被震了下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出現災情的省市便包括遼寧、河北、山東、天津、北京、山西等地,波及範圍遠比這次地震更大。  問:為什麼汶川發生地震,北京也會出現震感?  答:此次地震屬於淺源地震,是使其波及範圍較廣的原因之一。
  • 全球9成地震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圖)
    地震專家:全球進入地震高發期本報訊 對於近年來強地震的頻繁發生,地震研究員孫士鋐3月11日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全球已經進入地震高發期。他分析說,自從去年智利發生芮氏8.8級強震後,追溯到2004年12月印尼發生8.7級強震的情況,他的推斷結論是:全球可能進入「地震高發期」。
  • 專家:對我國大陸的地震形勢沒有明確的短期預測意義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1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吹風會上,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介紹了近期全球地震活動情況。2016年3月份以來,全球7級地震多發,近一個半月時間先後發生3月2日蘇門答臘7.8級、4月10日阿富汗7.1級、4月13日緬甸7.2級以及4月16日日本九州、4月17日厄瓜多等5次7級以上地震,從頻次上超過了1900年以來全球年均18次7級地震的活動水平。7級地震主要分布於喜馬拉雅地震帶東西兩端及環太平洋地震帶。
  • 美國加州連發強震為何損失不大——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
    新華社記者 檀易曉 攝  新華社洛杉磯7月7日電  專訪:美國加州連發強震為何損失不大——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震學專家  新華社記者譚晶晶 黃恆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4日、5日接連發生6.4級和7.1級地震,是加州20年來最強地震。此後還發生了數千次餘震。
  • 專家回應北川連發3次地震:發生大地震能量條件不存在
    10月23日凌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再連發3次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消息,10月23日01時12分、01時41分、02時24分四川北川分別發生了3.0級、2.8級和3.0級地震,震源深度均為18千米,且三次發震的位置幾乎完全重合。
  • 全球又出現一個6.1級強震,地震能夠預測嗎?
    又地震了,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23日6時38分左右,位於東太平洋海隆中部海域又發生了一次強震,震源深度為10公裡,我國地震監測網沒有顯示這次地震。 按照強震的數據來看,這次地震也是3月以來第5次強震,所以強震(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數據已經是超過2月兩次了,也就是比2月強震多了,在2月我國地震監測網監測的數據為3次6級以上地震,最強為千島群島的7級大地震,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本次的6.1級強震暫時沒有看到影響。
  • 中國地震局專家:我國大陸進入新地震活躍期
    今年以來,我國大陸地區發生5級以上地震已有9次。我國地震形勢究竟如何?為何我國地震頻發?全球地震活動是否已進入活躍期?昨日是汶川地震7周年紀念日,也是全國第七個防災減災日,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我國地震形勢如何?
  • 地震九成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圖)
    地震專家:  全球進入地震高發期  本報訊 對於近年來強地震的頻繁發生,地震研究員孫士鋐3月11日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全球已經進入地震高發期。他分析說,自從去年智利發生芮氏8.8級強震後,追溯到2004年12月印尼發生8.7級強震的情況,他的推斷結論是:全球可能進入「地震高發期」。
  • 全球3月第2個6.1級強震發生,本月第5個6級以上地震
    又地震了,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23日6時38分左右,位於東太平洋海隆中部海域又發生了一次強震,震源深度為10公裡,我國地震監測網沒有顯示這次地震。從地理位置來看,該地區在是位於大陸較遠的地帶,所以不太可能影響,同時太平洋海嘯中心也並沒有海嘯,這完全是一次沒有影響的地震,算是比較幸運。從數據上來說,這也是3月第2個6.1級強震,還有一個是發生在萬那杜群島的6.1級強震,而最強的是位於紐西蘭克馬德克群島海域的6.6級強震。
  • 專家回應郯廬地震帶將有大地震:肯定會發生地震
    「近幾年,全球地震確實進入了比較活躍的時期,但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地區能夠實現提前預報,主要是因為人類對地震認知水平所限。」12日在南京大學舉辦的「第四屆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張國偉對記者說。
  • 專家:九寨溝強震與汶川地震成因相同 但無實際聯繫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記者 張尼)8日晚,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引發社會關注。專家分析稱,此次地震和2008年發生的汶川地震沒有實際聯繫,但兩次地震成因相同。圖為九寨溝縣城。圖片來源: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據中國地震臺網官微消息,8月8日21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0度,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對於此次強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向中新網記者分析稱,這次地震並不在汶川地震的餘震期,所以兩次地震沒有實際的聯繫。但孫士鋐強調,這一地區在歷史上地震比較多。
  • 4月以來全球第2個強震出現,等級6.1級,地震魚與地震有關嗎?
    作者:文/虞子期 4月以來,對於地震的消息可以說少了很多,特別是強震方面的數據,但是在4月12日,全球又出現了一次強震,但是本次產生影響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地點是位於中印度洋海嶺,中心坐標南緯36.85度,東經77.50度,等級大小為6.1級,震源深度10千米。
  • 4月25日,全球又出現一個6.3級強震,2020年真的不平凡?
    作者:文/虞子期2020年的地球可以說出現了不少的「問題」,除了我們常說的南極紅雪,北極甲烷爆發等等之外,野火的問題也非常嚴峻,而在這些自然災難發生的時候,不少人也在說今年的火山噴發,地震等問題也比較活躍,是真的這樣嗎?難道2020年真的是不平凡的一年,異常問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