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又出現一個6.1級強震,地震能夠預測嗎?

2021-02-08 騰訊網

作者:文/虞子期

地球有問題了?又地震了,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23日6時38分左右,位於東太平洋海隆中部海域又發生了一次強震,震源深度為10公裡,我國地震監測網沒有顯示這次地震。

按照強震的數據來看,這次地震也是3月以來第5次強震,所以強震(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數據已經是超過2月兩次了,也就是比2月強震多了,在2月我國地震監測網監測的數據為3次6級以上地震,最強為千島群島的7級大地震,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本次的6.1級強震暫時沒有看到影響。

從地理位置來看,該地區在是位於大陸較遠的地帶,所以不太可能影響,同時太平洋海嘯中心也並沒有海嘯,這完全是一次沒有影響的地震,算是比較幸運。從數據上來說,這也是3月第2個6.1級強震,還有一個是發生在萬那杜群島的6.1級強震,而最強的是位於紐西蘭克馬德克群島海域的6.6級強震。綜合情況來看,在2020年以來,全球已經出現了19次強震,加上如今的這一次就是20次了,不過我國地震監測網並沒有顯示,所以大家這裡參考下就行。

而最近5級到5.9級範圍的地震可能相對比較頻繁,從我國地震監測數據網查看已經是達到了21次,並且從16日之後,全球幾乎每天都有5級以上的地震發生,所以從短時間的情況來說,地震還是較為頻繁,不過只要地震沒有產生影響就好,最後來普及下一些地震相關的知識,最常見就是我們說的地震預測和地震預警等問題。

地震能夠預測嗎?

對於地震的預測,我們確實很多時候都在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科學界依然是無法做到地震預測,雖然我們看到日美等機構都在說發生地震的概率,但是對於這樣的數據我們也只能作為參考,他們是利用歷史地震情況,板塊運動或斷層帶滑動的一個動態性數據給予的大概推測結果,所以是「百分比」的模式,但是這都不是精確的數據。

而說生物異常,地震魚,地震雲等情況可能與地震有關,能夠代表地震的一個情況,這裡也可以直接地告訴你,如今科學界並沒有證據表明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所以說地震無法進行預測,各種現象都沒有直接的證據說明與地震之間的關係,大家就不要猜測了,本身來說地震就相當於是一個「活體」,搖擺不定的狀態,我們是無法知道板塊運動或者斷層帶下一步往什麼方向發展,這可能也是難以預測地震的原因之一吧。

如何進行地震防禦?

地震無法預測也就是沒有提前告知我們地震的發生地點和時間,而地震預警在如今確實可以解決一點問題,那就是在地震發生之後可以快速的給人做出一個預警。能夠在地震波傳播到地震破壞區之前發出幾秒到幾十秒的預警,這是人類根據地震波傳播的速度來給予的預警,相當於時間上的一個「競爭」,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地震預警如今在全球也在建立秒級預警機制,這對人類來說確實未來無論任何地震,都可能快速地獲得地震預警信息,以免減少地震帶來的影響。

綜合情況就是,地震幾乎每天都有發生,所以不能說我們地震不穩定了,地震又活躍了等等,短時間的數據沒有辦法說明地震的一個發展情況,如今除了自然地震之外,還有就是人工地震,這種地震主要是建立在地質破壞的一個基礎上,但是整體上來說後者的地震強度不大,所以大家不用擔心。本次6.1級強震暫時沒有相關影響報告,這是一個好消息。

相關焦點

  • 美國強震這麼多?又出現一次6.4級強震,附近總計已出現19地震
    地震在地球上可以說是一個常見的現象,但是地震的強度大小對附近區域的影響很大。2020年5月以來,關於全球的強震數據並不多,而在北京時間5月15日19時03分。
  • 全球3月第2個6.1級強震發生,本月第5個6級以上地震
    按照強震的數據來看,這次地震也是3月以來第5次強震,所以強震(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數據已經是超過2月兩次了,也就是比2月強震多了,在2月我國地震監測網監測的數據為3次6級以上地震,最強為千島群島的7級大地震,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本次的6.1級強震暫時沒有看到影響。
  • 4月25日,全球又出現一個6.3級強震,2020年真的不平凡?
    而在4月25日10時53分,全球又出現了一個自然災難,那就是地震的發生,整體上來說,地震發生也是正常的,所以大家也不用太擔心,而這次也是一次強震,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地震信息網數據顯示,這次地震是發生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附近海區域,等級大小為6.3級。
  • 地球又「抖動」一次,出現一個6.1級強震,2020年怎麼了?
    作者:文/虞子期5月以來,我們看到的地震消息可以說又在多起來了,特別是強震的情況較多了一樣,當然我們從不同時間段看到的強震數量也不一樣,所以大家以科學界公布的數據為主,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在05月27日15時09分,地球又「抖動」一次,全球出現了一次強震。
  • 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了?9月第6個強震又來了,等級6.1級
    作者:文/虞子期 這幾天,我們大多數人可以說都在關注「颱風」的問題,而科學界之中的另外一個自然災難又出現了,那就是地震。環太平洋地震帶又活躍了嗎?
  • 4月以來全球第2個強震出現,等級6.1級,地震魚與地震有關嗎?
    作者:文/虞子期 4月以來,對於地震的消息可以說少了很多,特別是強震方面的數據,但是在4月12日,全球又出現了一次強震,但是本次產生影響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地點是位於中印度洋海嶺,中心坐標南緯36.85度,東經77.50度,等級大小為6.1級,震源深度10千米。
  • 6月全球總計6級以上地震16次,日本1次海嘯,頻率最高1天3次強震
    作者:文/虞子期6月結束了,可以說我們經歷了一個不一樣的6月,特別是在自然災難方面我們可能看得比較多,特別是地震,在6月下半月的時候,我們幾乎連續性的幾天看到了全球的地震發生,並且這個強度也不低,當然一般情況來說,地震的發生是屬於正常的自然現象
  • 1小時內兩次強震,2019年6月以來最強地震發生,最高一個7.2級
    雖然是屬於島嶼位置,但是也為強震的數據添加了兩筆,我們當然不希望地震的出現,地震的影響太大,本次兩個地震都暫時還未看到影響的消息,來得還是比較突然,有點強。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科學數據顯示,兩次地震分別為湯加群島的6.2級地震,時間是6月16日5時56分(南緯21.15度,西經173.95度),震源深度10千米。
  • 2小時兩次強震,最強6.6級,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了嗎?
    作者:文/虞子期 地震又來了!最近的地球又非常活躍了嗎?為何不斷的地震在出現了,在10月我們基本上沒有看到什麼強震的發生,而在11月才過了幾天,全球的強震都不少了,根據地震科學數據顯示,在2小時內,全球總計發生了兩次強震,分別在智利和湯加群島。
  • 6級、6.1級、6.9級,日本3天3次強震,真有大地震發生?
    地震在短時間可以說是真的頻繁,當然這是從數據上來說的,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在2020年4月18日,日本小笠原群島附近發生了兩次強震,等級大小為6級和6.9級,這兩次地震都未產生海嘯。而時隔1天,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再次發生了強震,等級大小為6.1級。
  • 9月全球第13次強震出現,等級6.9級
    地震在科學之中雖然也是歸納於正常的自然災難之中,但是它的影響也是時刻令我們擔心,在9月19日的時候,全球再次出現了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這已經是9月以來,全球第13次強震了,在6級(包括6級)以上的強震之中,等級也是最高的,比智利的6.8級地震還要高,所以從數據上來說,在9月的強震是非常多了,高度活躍狀態,這是不是說明了地球的地震也活躍了?2020年真的多災多難?
  • 疫情下的日本真的地震了,專家預測未來會出現9.1級大地震海嘯
    緊接其後又連續發生兩次強震,最強6.9級,未來真的有大地震?這次日本真的「震」了,同一地區連續出現了兩次強震。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4月18日16時25分和北京時間17時24分,分別發生了6.9級和6級強震。氣象臺未發布海嘯預警。
  • 9月第1天!智利連發兩次強震,最強6.8級,為何這麼多地震?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9月第1天,沒想到全球就出現了一個強震,根據我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9月1日12時9分,位於智利中部沿岸遠海海域,發生了一次6.7級強震(自然資源部數據),最後調整為6.8級(地震網),而美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為7級大地震(後調整為6.8級),過後再次出現
  • 地球還不安寧,克羅埃西亞現6.5級強震,動物異常是地震前兆?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根據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顯示,在當地時間12月29日12時19分,地球還不安寧,又抖動了下,位於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東南方向大約50公裡的小城彼得裡尼亞,又出現了一次6.4級強震(我國顯示6.5級),震源深度10
  • 9月全球出現第10次強震,震級6.3級,是地球變活躍表現?
    在全球範圍內,地震每天都在發生,根據美國USGS地震數據顯示,9月12日已經出現了29次地震,比如9月12日16:34:27,萬那杜出現5.9級地震,9月12日10:50:43,日本大船渡市出現4.9級地震。
  • 同一區域兩次強震,最強6.5級,還出現超千次小規模地震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地震在科學之中是一個常說的自然災難,因為在全球範圍之內,出現的頻率相對來說比其他自然災難高,例如火山噴發,風暴等都還有一個「間隔期」,而地震幾乎是每天都有,並且是一個接一個的出現,整體上來說只要不出現強震還好
  • 全球又一個6.7級地震!未見海嘯預警,我國5個區將實現秒級預警
    作者:文/虞子期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可能都聽到自然現象變化比較多,無論高溫,還是降雨,而全球的地球又在「動了」,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科學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07月14日13時39分,位於澳大利亞西部海域又發生了一次6.7級強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中心坐標位於南緯18.25度,東經120.27
  • 愛琴海出現6.9級強震,5級以上餘震已達170次,什麼原因?
    作者:文/虞子期 地震在10月可以說還是比較多,特別是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還是不少,總計已經出現了6個,其中暫時記錄的最強一次地震為美國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的7.5級大地震,過後就是發生在10月30日19時51分的希臘佐澤卡尼索斯群島6.9級地震。
  • 2020年3月,全球出現第二個6級以上強震,由太平洋板塊收斂製造
    人類航天事業在蒸蒸日上,航天科技先進到驚人地步,但仍有一個看起來十分簡單問題卻無法被現代科技所解決,這不免讓人感到有些遺憾,這個問題就是地震預測,因為無法準確提前預測地震,地震成為了地球最大自然災害之一。
  • 7月貴州畢節1天兩次地震,有沒有異常情況出現,還會有強震嗎?
    作者:文/虞子期 7月上旬才開始,貴州就發生了兩次地震,可以說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同時很多人也在擔心會不會有強震發生,這裡我們得先給大家來一顆「定心丸」,那就是地震在科學之中無法精確預測,所以有沒有強震發生我們不知道,我們只能做好地震預警以及地震防禦措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