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頻繁!同一區域兩次強震,最強6.5級,還出現超千次小規模地震

2020-12-01 悟空科學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

地震在科學之中是一個常說的自然災難,因為在全球範圍之內,出現的頻率相對來說比其他自然災難高,例如火山噴發,風暴等都還有一個「間隔期」,而地震幾乎是每天都有,並且是一個接一個的出現,整體上來說只要不出現強震還好,但是一旦出現強震,我們首先考慮的問題就多了,例如破壞程度,海區的地震會不會引發海嘯等。這些都是地震可能引發的一些列「連鎖效應」,所以說地震的研究在科學界之中都是一個熱門的方向,希望未來我們能夠準確地掌握地震的規律,給人類帶來好處。

而在2020年1月以來,我們看到的地震其實也不少了,特別是在近段時間,我們看到了4次強震的發生,並且在波多黎各附近海域(算是同一區域)已經出現了第二次強震, 最強一次達到了6.5級,也是2020年1月科學記錄之中,最強的一次地震。相對來說地震的強度還是不低,而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官方顯示,該區域在24小時內的地震可以說已經多不勝數,真的是太多,太頻繁了,算是非常活躍的一個狀態,所以說在波多黎各附近地區的人一定要注意下,根據1月12日綜合科學報告顯示,其實在1月7日之後,也就是該地區遭受到了強震之後,就已經發生了超千次小規模地震,並且帶來的影響也出現了,導致數百棟建築物被毀,損失超過一億美元。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地震在該地區已經是非常頻繁了,並且在1月11日的地震後,該地震又出現了6級強震,過後還發生了數十次餘震,最強一次達5.2級。這是什麼情況?這地震的活躍程度應該是2020年最強地震區域了,兩次強震就算了,還有超千次小規模地震。所以如今的情況就是,按照科學報告的說明,有超過4000人住在避難所,有的人害怕回到家中,有的人則因為地震帶來的破壞而無法返家。所以說,這個地區已經對當地人可能產生了一定的「陰影」了,當然這沒有辦法,地震就是在發生,人類是沒有辦法進行預測地震的精確發生時間,這才是最為關鍵的問題。

確實,在科學界之中,如今是沒有辦法進行精確預測地震,地震的發生一般都是因為板塊運動或斷層帶滑動導致,這已經成為了一個公認的情況,而除此之外,還有就是「人工地震」,這種是正常自然現象之外的一種地震方式。一般來說等級大小是比較小,沒有什麼破壞力,所以不用太擔心,並且科學家們也在想辦法減少「人工地震」的發生,在未來可能就沒有多少這種情況出現,所以說科學的發展必然是很好的,至少在一定的潛力上減少了影響,同時最有效的成果就是「地震預警」了。

地震預警也是建立在地震發生之後的,預警可以在地震波到達破壞區之前,給予人類提前提示一段時間,然後我們根據提示的時間進行「地震防禦」,如今不少地區可以提前幾十秒進行預警,當然這個預警時間跟震源存在一定的關係,你離震源地區越近,那麼預警的時間可能就稍微短暫一點,而越遠,那麼防禦地震的時間就越長,這可能是有關係的,未來科學家們將全面實施「秒級預警」,那麼這種差異性就不大了,也就是說在剛發生地震的那一刻,就可能知道地震的具體發生位置,那麼就更加有效的防禦地震情況,具體能夠達到什麼精確度,科學界未來也會進行公布,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2小時兩次強震,最強6.6級,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了嗎?
    作者:文/虞子期 地震又來了!最近的地球又非常活躍了嗎?為何不斷的地震在出現了,在10月我們基本上沒有看到什麼強震的發生,而在11月才過了幾天,全球的強震都不少了,根據地震科學數據顯示,在2小時內,全球總計發生了兩次強震,分別在智利和湯加群島。
  • 1小時內兩次強震,2019年6月以來最強地震發生,最高一個7.2級
    雖然是屬於島嶼位置,但是也為強震的數據添加了兩筆,我們當然不希望地震的出現,地震的影響太大,本次兩個地震都暫時還未看到影響的消息,來得還是比較突然,有點強。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科學數據顯示,兩次地震分別為湯加群島的6.2級地震,時間是6月16日5時56分(南緯21.15度,西經173.95度),震源深度10千米。
  • 全球又出現一個6.1級強震,地震能夠預測嗎?
    按照強震的數據來看,這次地震也是3月以來第5次強震,所以強震(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數據已經是超過2月兩次了,也就是比2月強震多了,在2月我國地震監測網監測的數據為3次6級以上地震,最強為千島群島的7級大地震,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本次的6.1級強震暫時沒有看到影響。
  • 美國強震這麼多?又出現一次6.4級強震,附近總計已出現19地震
    全球又出現了一次強震,這次地震是位於美國內華達州,中心坐標為北緯38.17度,西經117.70度,當然在說這次地震之前,美國今年已經不是第1次強震了,在內陸地區是第二次了。美國的強震還這麼頻繁了?當然從位置上來說並不遠,這就是大概的情況,今年短時間來看,美國的強震相對還是比較頻繁。
  • 6級、6.1級、6.9級,日本3天3次強震,真有大地震發生?
    地震在短時間可以說是真的頻繁,當然這是從數據上來說的,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在2020年4月18日,日本小笠原群島附近發生了兩次強震,等級大小為6級和6.9級,這兩次地震都未產生海嘯。而時隔1天,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再次發生了強震,等級大小為6.1級。
  • 兩天兩次強震,美國加州為何地震頻發
    當地時間7月4日、5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地區相繼發生6.4級和7.1級強震,刷新當地近20年來最強烈地震紀錄。目前,加州裡奇克雷斯特縣和聖貝納迪諾縣都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但未有人員死亡報告。地震專家預計,未來一周不排除再次發生7級及以上地震的可能性。
  • 美國中西部突發6.6級強震,網友:黃石火山要噴發了?
    這兩天,全球地層似乎不太穩定,國內外很多地方都發生了大大小小的地震,比如伊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我國內蒙古等地都突發地震。北京時間今天上午,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美國又地震了!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4月1日07時52分在美國愛達荷州,也就是北緯44.50度,西經115.10度的位置發生6.6級地震,震源深度僅為10千米。
  • 9月第4個大地震出現了!1小時兩次較強地震,最強6.5級
    作者:文/虞子期在科學中,地震的發生幾乎每天都有,在前段時間,我們看到的地震可以說相對較少,而在9月快要結束的時候,似乎最近幾天看到了一些強震的出現,確實,9月第4個大地震又出現了,這次地震也是9月第2個6.4級強震
  • 地球又「抖動」一次,出現一個6.1級強震,2020年怎麼了?
    當然萬那杜本身也是地震較多的地區,主要是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所以該區域在歷史上的地震也是非常的頻繁,幾乎每月都有大小不一樣的地震發生。這就是萬那杜的情況,所以生活在萬那杜的朋友也不用擔心,只有不出現強震就好,如果地震強度過大,很容易產生海嘯。
  • 【七彩陽光】山崩地裂,火山小規模噴發 !日本九州7.3級地震已致上千人死傷
    最強的7等震度意味著室內家具會彈起並大幅移動,人體會被劇烈搖晃甚至無法在地面爬行,室外地面會發生劇烈扭曲,導致大面積的電力和飲水供應中斷,部分抗震能力較強的建築也會嚴重受損並倒塌。 此次地震震度「6強」,僅次於最高級7等。
  • 地球還不安寧,克羅埃西亞現6.5級強震,動物異常是地震前兆?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根據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顯示,在當地時間12月29日12時19分,地球還不安寧,又抖動了下,位於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東南方向大約50公裡的小城彼得裡尼亞,又出現了一次6.4級強震(我國顯示6.5級),震源深度10
  • 14年最強地震發生!強度達5.8級,該區域百年遇3次7級以上地震
    14年最強地震發生!強度達5.8級,該區域百年遇3次7級以上地震 根據羅馬尼亞國家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預報稱,暫時還沒收到相關的影響,EMSC監測的地震數據是5.6級,與我們預報的相差一點,該地震是羅馬尼亞近14年以來的最強地震,所以說該區域發生大地震的整體概率還是相對較低的,上一次羅馬尼亞大的強震還是在2004年10月27日,當時發生了6級地震。這次雖然小了2級,但是影響很大。
  • 4月以來全球第2個強震出現,等級6.1級,地震魚與地震有關嗎?
    作者:文/虞子期 4月以來,對於地震的消息可以說少了很多,特別是強震方面的數據,但是在4月12日,全球又出現了一次強震,但是本次產生影響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地點是位於中印度洋海嶺,中心坐標南緯36.85度,東經77.50度,等級大小為6.1級,震源深度10千米。
  • 1小時內兩次強震!2019年6月以來最強地震發生,最高一個7.2級
    作者:文/虞子期地震屬於地球自然災難其中的一個,在地球上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而在6月上半月,我們幾乎很少看到有什麼強震發生,下半月剛起步就一次性來了2個,實在是有點多,地球在「顫抖」?雖然是屬於島嶼位置,但是也為強震的數據添加了兩筆,我們當然不希望地震的出現,地震的影響太大,本次兩個地震都暫時還未看到影響的消息,來得還是比較突然,有點強。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科學數據顯示,兩次地震分別為湯加群島的6.2級地震,時間是6月16日5時56分(南緯21.15度,西經173.95度),震源深度10千米。
  • 智利連發兩次強震,最強6.8級,為何這麼多地震?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9月第1天,沒想到全球就出現了一個強震,根據我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9月1日12時9分,位於智利中部沿岸遠海海域,發生了一次6.7級強震(自然資源部數據),最後調整為6.8級(地震網),而美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為7級大地震(後調整為6.8級),過後再次出現
  • 全球3月第2個6.1級強震發生,本月第5個6級以上地震
    按照強震的數據來看,這次地震也是3月以來第5次強震,所以強震(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數據已經是超過2月兩次了,也就是比2月強震多了,在2月我國地震監測網監測的數據為3次6級以上地震,最強為千島群島的7級大地震,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本次的6.1級強震暫時沒有看到影響。
  • 10月該區域才發生6.3級地震,又來一個6.6級,不小了
    我們可以說才看到全球出現了超級氣旋的消息,而地震又出現,真的是各種自然災難都在引發影響,只是區域不一樣。當然這些都是屬於正常的自然現象,所以沒有什麼奇怪的,風暴和地震都是時常出現的,並且還是不分時段。就算是冬季海洋區域都可能出現,而地震就不用說了,幾乎每天都有發生,只是強度大小不一樣,小地震我們也不太怎麼關注,所以每次較強地震發生之後,都會有人誤解為何又是這麼強。
  • 美國加州又地震了!3月以來第二個最強地震,未來有7級以上地震?
    作者:文/虞子期3月以來,地震可以說在全球發生相對少了很多,稍微較強的地震都不多。而在北京時間3月9日10時59分,位於美國加州又出現了一次地震,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 時隔1天,日本附近又出現6.2級大地震,為何震動會如此頻繁?
    根據美國USGS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每天都在發生地震,有時一天地震次數多達上百個,不過大多數地震級別都不大,甚至無法被我們感覺到,但是在今天有一次6級以上強震來了,這是時隔1天後,日本附近又一次大地震,為何會如此頻繁?是否還有大地震到來?
  • 9月全球第13次強震出現,等級6.9級
    地震在科學之中雖然也是歸納於正常的自然災難之中,但是它的影響也是時刻令我們擔心,在9月19日的時候,全球再次出現了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這已經是9月以來,全球第13次強震了,在6級(包括6級)以上的強震之中,等級也是最高的,比智利的6.8級地震還要高,所以從數據上來說,在9月的強震是非常多了,高度活躍狀態,這是不是說明了地球的地震也活躍了?2020年真的多災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