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第1天!智利連發兩次強震,最強6.8級,為何這麼多地震?

2020-11-23 騰訊網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9月第1天,沒想到全球就出現了一個強震,根據我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9月1日12時9分,位於智利中部沿岸遠海海域,發生了一次6.7級強震(自然資源部數據),最後調整為6.8級(地震網),而美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為7級大地震(後調整為6.8級),過後再次出現6.3級地震。

所以連續發生兩次強震了,我國第二次也顯示為6.3級,這次的地震不小了,在地震發生之後,我國自然資源部發布說明,通過初步判斷地震可能會在震源周圍引發局地海嘯,但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影響。所以在智利的朋友要多多注意下了,本次地震震源深度為10千米,這就是9月的第1個強震,暫時不清楚會帶來什麼影響。

從時間上來說,9月的第1個強震來的時間還是比較早,比8月要早一些,當然具體接下來還會不會發生強震暫時也不明確,後期有相關說明我們再來看看。

智利為何這麼多地震?

智利發生地震其實也並不奇怪,本次地震就算是美國計算的7級大地震,也不是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智利的大地震是有過9.5級記錄的,所以智利算是一個大地震發生頻率較高的區域,9.5級大地震是發生在1960年5月21日下午3時,這次地震直接將6座死火山都重新引發了噴發,大家要知道,死火山一般就噴發一次,但是這次地震卻引發了它們再次噴發,也可以看得出來地震多強,同時3座新火山也出現了。同時還給太平洋西岸掀起了海嘯。

所以這是全球歷史上巨大的地震,智利地震多當然主要原因還是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同時也是板塊運動較強的區域,智利大地震也是所謂的逆衝地震(thrust earthquake),即在地球大部分表面滑入相鄰板塊下面時發生的地震。而(智利大地震所在的區域是「納斯卡板塊」,這也是世界主要板塊之一。這相當於是一個超級斷層帶的區域,這可能就是智利地震較多的原因之一。

地震發生的原理是什麼?

上面我們也說了,其實就是板塊運動導致的地震偏多,對於這種較強地震,基本都是少不了板塊運動的移動,當一個板塊會水平移過另一個板塊的時候,釋放的能量或者運動的強度等因素,將會決定地震的強度大小,所以板塊運動也經常來進行解釋地震發生的原因。

當然這是自然地震狀態之下說的地震較多,其實還有除板塊運動之外更多的地震誘導,人類對地質條件的改變也會引發地震。

例如人工地震,只不過這種地震的強度相對較小,所以影響也不大,一般我們都只會有感覺而沒有破壞性,這就是地震的情況。綜合情況就是板塊運動導致的較大地震比較多,其他的地震基本上是無任何的影響,這裡就參考下就行。智利這次地震按照情況來看,預計也是板塊運動所帶來的強震,暫時沒有看到相關機構說明,後期有出現我們再來看看。

地震在科學之中能夠預測嗎?

很明顯,地震在科學之中無法進行預測的,如果地震能夠預測,早就做了,就算是我們說的板塊運動也是屬於「活動性」的,所以無法判斷它下一秒是往什麼地方移動,這就是地震預測的難度之一,在沒有辦法精確掌握板塊或者斷層帶移動的時候,是無法精確做到預測。雖然如今不少的科學機構說地震概率問題,但是大家也看到只是概率,並不是精確性的數據。

所以大家不要說如今可以預測,這完全是不可信的。同時對於地震魚,地震雲,生物異常等現象,在如今的科學之中也是不可取的,科學家或者專家們也進行分析過,暫時沒有發現任何相關性的說明,所以是拒絕用這些沒有科學依據的問題來進行判斷。確實生物異常問題在我們生活之中非常常見,但是大多數時間都是人類的一些活動引發了它們的異常產生,所以不可缺。

綜合情況而言,地震在科學之中是無法預測的,所以大家以科學為準。在地震無法精確預測的時候,如今地震預警才是最為重要的,地震預警也不屬於地震預測,是建立在地震發生之後的。

當地震波傳播出來,監測儀器可以快速給予時間預警,在這個時間段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好地震防禦,如今地震預警是在世界範圍內普遍被使用,作用非常的大,所以這才是真正的科學,如今全球都在加速地震預警建設,希望全球實現妙計預警,那麼未來帶來的影響就更低了,這是值得期待的。

相關焦點

  • 2小時兩次強震,最強6.6級,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了嗎?
    作者:文/虞子期 地震又來了!最近的地球又非常活躍了嗎?為何不斷的地震在出現了,在10月我們基本上沒有看到什麼強震的發生,而在11月才過了幾天,全球的強震都不少了,根據地震科學數據顯示,在2小時內,全球總計發生了兩次強震,分別在智利和湯加群島。
  • 墨西哥發生8.1級強震 盤點近年來全球重大地震災害
    中新網9月8日電 綜合報導,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本月8日12時49分左右,墨西哥南部海域發生8.1級強震,此後1小時內又連發多次餘震。此次地震還引發了海嘯,目前已經造成人員死傷,約4700萬人有震感,部分地區停電。據墨西哥民防機構消息稱,這是1985年導致數千人死亡的強震以來,墨西哥遭遇的最強烈地震。
  • 1小時內兩次強震,2019年6月以來最強地震發生,最高一個7.2級
    地震屬於地球自然災難其中的一個,在地球上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而在6月上半月,我們幾乎很少看到有什麼強震發生,下半月剛起步就一次性來了2個,實在是有點多
  • 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了?9月第6個強震又來了,等級6.1級
    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科學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9月27日20時05分,全球又出現了一次強震,發生在紐西蘭克馬德克群島附近(南緯29.92度,西經177.95度),初步預報為6.2級,正式標註為6.1級,暫時沒有看到海嘯預警的情況。
  • 6級、6.1級、6.9級,日本3天3次強震,真有大地震發生?
    地震在短時間可以說是真的頻繁,當然這是從數據上來說的,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在2020年4月18日,日本小笠原群島附近發生了兩次強震,等級大小為6級和6.9級,這兩次地震都未產生海嘯。而時隔1天,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再次發生了強震,等級大小為6.1級。
  • 美國加州連發強震為何損失不大——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
    新華社記者 檀易曉 攝  新華社洛杉磯7月7日電  專訪:美國加州連發強震為何損失不大——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震學專家  新華社記者譚晶晶 黃恆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4日、5日接連發生6.4級和7.1級地震,是加州20年來最強地震。此後還發生了數千次餘震。
  • 9月全球第13次強震出現,等級6.9級
    地震在科學之中雖然也是歸納於正常的自然災難之中,但是它的影響也是時刻令我們擔心,在9月19日的時候,全球再次出現了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根據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9月19日05時43分在中大西洋海嶺中部(北緯0.90度,西經26.90度)發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全球3月第2個6.1級強震發生,本月第5個6級以上地震
    又地震了,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23日6時38分左右,位於東太平洋海隆中部海域又發生了一次強震,震源深度為10公裡,我國地震監測網沒有顯示這次地震。按照強震的數據來看,這次地震也是3月以來第5次強震,所以強震(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數據已經是超過2月兩次了,也就是比2月強震多了,在2月我國地震監測網監測的數據為3次6級以上地震,最強為千島群島的7級大地震,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本次的6.1級強震暫時沒有看到影響。
  • 1小時內兩次強震!2019年6月以來最強地震發生,最高一個7.2級
    作者:文/虞子期地震屬於地球自然災難其中的一個,在地球上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而在6月上半月,我們幾乎很少看到有什麼強震發生,下半月剛起步就一次性來了2個,實在是有點多,地球在「顫抖」?雖然是屬於島嶼位置,但是也為強震的數據添加了兩筆,我們當然不希望地震的出現,地震的影響太大,本次兩個地震都暫時還未看到影響的消息,來得還是比較突然,有點強。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科學數據顯示,兩次地震分別為湯加群島的6.2級地震,時間是6月16日5時56分(南緯21.15度,西經173.95度),震源深度10千米。
  • 墨西哥發生強震 盤點近年來全球重大地震災害
    中新網9月8日電綜合報導,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本月8日12時49分左右,墨西哥南部海域發生8.1級強震,此後1小時內又連發多次餘震。此次地震還引發了海嘯,目前已經造成人員死傷,約4700萬人有震感,部分地區停電。
  • 9月第4個大地震出現了!1小時兩次較強地震,最強6.5級
    作者:文/虞子期在科學中,地震的發生幾乎每天都有,在前段時間,我們看到的地震可以說相對較少,而在9月快要結束的時候,似乎最近幾天看到了一些強震的出現,確實,9月第4個大地震又出現了,這次地震也是9月第2個6.4級強震
  • 美國又地震了!等級5.5級,為何地震這麼頻繁?
    6月以來,關於地震的消息又成為了大家的焦點,確實發生的次數還是比較多,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6月4日9時32分,美國又出現了地震,等級大小為5.5級。震源深度為1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35.57度,西經117.41度。美國地質調查局也顯示本次地震為5.5級,這也是6月全球第6個5級以上地震。
  • 9月全球出現第10次強震,震級6.3級,是地球變活躍表現?
    在全球範圍內,地震每天都在發生,根據美國USGS地震數據顯示,9月12日已經出現了29次地震,比如9月12日16:34:27,萬那杜出現5.9級地震,9月12日10:50:43,日本大船渡市出現4.9級地震。
  • 全球連發地震 國內專家:不意味我國會發生強震
    自今年3月以來,全球已先後發生5次震級在7級以上的地震。昨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潘懷文表示,當前全球強震連發態勢,並不意味著我國短期內會有強震。  據介紹,3月以來,全球7級以上地震多發。
  • 過去100年世界十大最強地震:智利9.5級第一
    大地震往往發生在接近地表的地殼斷層處,從而導致地面發生大震動。1960年發生在智利的9.5級地震是史上記錄到的最強地震。公元132年,中國偉大的天文學家張衡發明了最早的地震記錄儀器——地動儀。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地動儀能夠探測到640公裡之外的地震。
  • 美國強震這麼多?又出現一次6.4級強震,附近總計已出現19地震
    地震在地球上可以說是一個常見的現象,但是地震的強度大小對附近區域的影響很大。2020年5月以來,關於全球的強震數據並不多,而在北京時間5月15日19時03分。
  • 4月以來全球第2個強震出現,等級6.1級,地震魚與地震有關嗎?
    作者:文/虞子期 4月以來,對於地震的消息可以說少了很多,特別是強震方面的數據,但是在4月12日,全球又出現了一次強震,但是本次產生影響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地點是位於中印度洋海嶺,中心坐標南緯36.85度,東經77.50度,等級大小為6.1級,震源深度10千米。
  • 同一區域兩次強震,最強6.5級,還出現超千次小規模地震
    ,但是一旦出現強震,我們首先考慮的問題就多了,例如破壞程度,海區的地震會不會引發海嘯等。而在2020年1月以來,我們看到的地震其實也不少了,特別是在近段時間,我們看到了4次強震的發生,並且在波多黎各附近海域(算是同一區域)已經出現了第二次強震, 最強一次達到了6.5級,也是2020年1月科學記錄之中,最強的一次地震。
  • 全球又出現一個6.1級強震,地震能夠預測嗎?
    又地震了,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23日6時38分左右,位於東太平洋海隆中部海域又發生了一次強震,震源深度為10公裡,我國地震監測網沒有顯示這次地震。 按照強震的數據來看,這次地震也是3月以來第5次強震,所以強震(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數據已經是超過2月兩次了,也就是比2月強震多了,在2月我國地震監測網監測的數據為3次6級以上地震,最強為千島群島的7級大地震,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本次的6.1級強震暫時沒有看到影響。
  • 歷史最強地震有多可怕?9.5級的智利地震,引發海嘯中國都受影響
    這不禁讓人好奇,為什麼別的自然災害能夠控制的這麼好,而地震不行呢?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是什麼樣的呢?什麼是地震?在了解最強地震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下地震!1935年,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裡希特(Charles Richter)設計了一種對數震級,就是我們現在用來表示x級地震的「芮氏規模」。目前,震級範圍是1-10級,地震等級越高,說明它釋放的能量越大,或者說它的破壞力就越大。按照這個尺度劃分,地震從7級開始破壞力就會變得特別令人擔憂。儘管技術進步,但是地震預測仍然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