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現在打開手機,搜索「地震」兩個字,你會驚奇的發現,就在今天或者昨天,或者最近幾天內世界的某個角落在發生地震。
確實如此,地震幾乎無時無刻都在發生,只是有時候它小到我們無法察覺,但是有些大地震的威力卻遠超想像,後續的影響更是巨大。
圖為:世界無時無刻都在地震
在科技革命之前,洪水、乾旱是自然災害死亡的主要原因。隨著我們對自然災害的預防做的越來越好,常規的自然災害死亡率已經變得非常低。但是地震和地震引起的海嘯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這不禁讓人好奇,為什麼別的自然災害能夠控制的這麼好,而地震不行呢?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是什麼樣的呢?
什麼是地震?
在了解最強地震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下地震!
我們的地殼是由不斷運動的構造板塊構成的,只不過這些運動十分緩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難察覺。
當有東西阻礙了這種運動時,大量的能量開始積聚,然後當板塊突然移動時,能量就會突然釋放出來。
當到達地面時,就是我們所知的地震。大部分地震都是這種板塊構造形成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火山噴發導致的地震。
這種地震是由火山噴發引起的,因為火山在活動時,巖漿會衝破周圍巖石,從而引起地震。
地震的強度是力與釋放的能量之間的關係,現在專家普遍都是通過測量地震波的最大振幅來計算的這個強度的。
1935年,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裡希特(Charles Richter)設計了一種對數震級,就是我們現在用來表示x級地震的「芮氏規模」。
目前,震級範圍是1-10級,地震等級越高,說明它釋放的能量越大,或者說它的破壞力就越大。按照這個尺度劃分,地震從7級開始破壞力就會變得特別令人擔憂。
儘管技術進步,但是地震預測仍然非常有限。
因為我們只能使用非侵入性的方法,比如使用掃描儀或超聲波,儘可能多地從地球內部和地表以外的一些地區獲取信息。但就這些信息,很難提前做出足夠多的預測。
所以當巨大的地震來臨時,總是猝不及防,造成巨大損失。但如果只是地震可能還好,畢竟地球上的地震很少超過10分鐘的!
圖為:智利地震的老照片
世界最強地震有多可怕?
如果你曾了解過明朝嘉靖年間的華縣地震的話,你肯定會感到驚訝,這場發生在1556年的大地震死亡人數高達83萬,這算是世界震害之首了,但是這個地震實際上可能只有8.25級。
要說到破壞力最強的地震,應該是1960年5月22日發生在智利的大地震——智利地震,這場地震起源於智利南部海岸,在智利和遙遠的太平洋沿岸地區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和人員傷亡。
地震發生在下午3點11分,距離智利海岸約160公裡,人們普遍認為這次地震的震級為9.5級,但60年代還沒有經歷地震技術革命,所以這些數據主要基於事後分析,但是它的破壞力卻真實存在。
許多智利城市都遭受嚴重破壞,近一半的建築物災後無法居住。不過震動並不是最致命的,大多數人員傷亡是由於15分鐘後發生的海嘯造成的,該海嘯在智利廣闊的海岸線上升至25米。
雖然死亡人數從未完全確定,但是現在的官方數據是1655人死亡,大約3000人受傷,不過這次地震加海嘯的綜合影響使200萬人無家可歸。
海洋是一個統一體,這邊發生如此巨大海嘯會導致巨大的海底位移,換句話說,其他沿海地區同樣會遭殃。
15小時後,海嘯到達10000公裡之外的夏威夷群島,在某些地方的最高落差仍達到近11米,造成61人死亡,以及巨額經濟損失。
22小時後,海嘯到達日本的本州島,這時候它只有5.5高,但還是有1600多座房屋被毀,138人死亡。
中國也一樣,只不過中國外圍的島嶼比較多,這有效阻擋了海嘯,所以中國影響不是很大。
兩天後,智利湖區的Cordon Caulle火山在沉寂了近40年之後再次爆發,一些地震學家認為這一事件與此次地震有關。
最後
現在對於地震的預防措施其實每個國家都做的非常不錯,但是地震並不僅僅是地震,這是它可怕的原因。
正因為地震的不可預測性,以及一系列的後續效應,讓它成為人類目前最難以對抗、最普遍的自然災害。
然而,現在人為導致的地震也已經十分普遍了,比如石油開採等等,在破壞地質前,不要忘了地震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自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