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全球出現第二個6級以上強震,由太平洋板塊收斂製造

2020-12-03 有趣探索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趣味探索訊 在2020年裡,在幾個超級大國的帶領下,人類航天科技又得到了一次「飛升」。今年有不少值得期待的發射任務,美國蓄勢待發的2020年火星漫遊車「毅力號」,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個三器一體的火星探測器「火星1號」,可返回月球樣品的中國「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正載著小行星礦石趕回地球的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歐洲航天局躍躍試射的ExoMars 2020火星探測任務。在今年,航天領域必會有新突破。

人類航天事業在蒸蒸日上,航天科技先進到驚人地步,但仍有一個看起來十分簡單問題卻無法被現代科技所解決,這不免讓人感到有些遺憾,這個問題就是地震預測,因為無法準確提前預測地震,地震成為了地球最大自然災害之一。而在2020年03月18日凌晨0時6分22秒,南半球出現了一個6級以上強震,根據中國地震臺網(CENC)提供數據顯示,地震震級為6級,位置在南太平洋薩摩亞群島地區附近,準確坐標南緯16.05度、西經172.10度,震深為10公裡。

這次地震也被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記錄了下來,顯示的數據和我國CENC數據一致,不過USGS提供了更為詳細的地震信息,比如地震起因,地震造成影響,是否有海嘯產生,附近生活著多少人等。根據USGS數據顯示,距離震中位置177.6公裡遠是湯加國Hihifo地區,這裡住著815人,距離震中239.3公裡遠是薩摩亞西部區塔夫納地區,這裡居住11017人。距離震中243.8公裡遠是薩摩亞的阿皮亞地區,居住著40407人。

也就是說,震中附近100公裡範圍內沒有人居住,不會有人員傷亡。USGS預測,沒有產生海嘯,此次地震直接造成經濟損失幾乎為零。根據USGS說法,澳大利亞-太平洋板塊的東緣是世界上最活躍地區之一,地震時有發生,這是因為澳大利亞-太平洋板塊一直向北收斂,形成一個長達3000公裡的俯衝帶,並且收斂速度在加快,從南部的克馬德克海溝的60毫米/年增加到北部的湯加海溝的90毫米/年。

自1900年以來,紐西蘭附近記錄了15次7.5級以上大地震,有四個最大地震發生在麥格理山脊附近,其中包括1989年的8.2級地震和2004年的8.1級地震。紐西蘭本身記錄的最大地震是1931年霍克灣7.8級地震,造成了256人死亡。

在數千年前,我們祖先早已研究起了地震,但遺憾的是,至今我們還是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發生時間,現在的地震預測基本算不上是精確預測,比如,現在地震長期預測,是根據地球板塊變化情況預測某個時間段可能有地震出現,但至於準確地震時間無法得知。據了解,此次6.0級強震是2020年3月的第2個強震,第一個大地震震級為6.6級,於2020年3月14日出現在紐西蘭克馬德克群島海域,與這次地震相隔不遠。

相關焦點

  • 4月25日,全球又出現一個6.3級強震,2020年真的不平凡?
    作者:文/虞子期2020年的地球可以說出現了不少的「問題」,除了我們常說的南極紅雪,北極甲烷爆發等等之外,野火的問題也非常嚴峻,而在這些自然災難發生的時候,不少人也在說今年的火山噴發,地震等問題也比較活躍,是真的這樣嗎?難道2020年真的是不平凡的一年,異常問題多?
  • 全球3月第2個6.1級強震發生,本月第5個6級以上地震
    又地震了,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23日6時38分左右,位於東太平洋海隆中部海域又發生了一次強震,震源深度為10公裡,我國地震監測網沒有顯示這次地震。按照強震的數據來看,這次地震也是3月以來第5次強震,所以強震(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數據已經是超過2月兩次了,也就是比2月強震多了,在2月我國地震監測網監測的數據為3次6級以上地震,最強為千島群島的7級大地震,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本次的6.1級強震暫時沒有看到影響。
  • 全球又出現一個6.1級強震,地震能夠預測嗎?
    又地震了,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23日6時38分左右,位於東太平洋海隆中部海域又發生了一次強震,震源深度為10公裡,我國地震監測網沒有顯示這次地震。 按照強震的數據來看,這次地震也是3月以來第5次強震,所以強震(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數據已經是超過2月兩次了,也就是比2月強震多了,在2月我國地震監測網監測的數據為3次6級以上地震,最強為千島群島的7級大地震,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本次的6.1級強震暫時沒有看到影響。
  • 地球又「抖動」一次,出現一個6.1級強震,2020年怎麼了?
    作者:文/虞子期5月以來,我們看到的地震消息可以說又在多起來了,特別是強震的情況較多了一樣,當然我們從不同時間段看到的強震數量也不一樣,所以大家以科學界公布的數據為主,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在05月27日15時09分,地球又「抖動」一次,全球出現了一次強震。
  • 4月以來全球第2個強震出現,等級6.1級,地震魚與地震有關嗎?
    作者:文/虞子期 4月以來,對於地震的消息可以說少了很多,特別是強震方面的數據,但是在4月12日,全球又出現了一次強震,但是本次產生影響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地點是位於中印度洋海嶺,中心坐標南緯36.85度,東經77.50度,等級大小為6.1級,震源深度10千米。
  • 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了?9月第6個強震又來了,等級6.1級
    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科學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9月27日20時05分,全球又出現了一次強震,發生在紐西蘭克馬德克群島附近(南緯29.92度,西經177.95度),初步預報為6.2級,正式標註為6.1級,暫時沒有看到海嘯預警的情況。
  • 6月全球總計6級以上地震16次,日本1次海嘯,頻率最高1天3次強震
    作者:文/虞子期6月結束了,可以說我們經歷了一個不一樣的6月,特別是在自然災難方面我們可能看得比較多,特別是地震,在6月下半月的時候,我們幾乎連續性的幾天看到了全球的地震發生,並且這個強度也不低,當然一般情況來說,地震的發生是屬於正常的自然現象
  • 9月全球第13次強震出現,等級6.9級
    地震在科學之中雖然也是歸納於正常的自然災難之中,但是它的影響也是時刻令我們擔心,在9月19日的時候,全球再次出現了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根據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9月19日05時43分在中大西洋海嶺中部(北緯0.90度,西經26.90度)發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美國強震這麼多?又出現一次6.4級強震,附近總計已出現19地震
    2020年5月以來,關於全球的強震數據並不多,而在北京時間5月15日19時03分。全球又出現了一次強震,這次地震是位於美國內華達州,中心坐標為北緯38.17度,西經117.70度,當然在說這次地震之前,美國今年已經不是第1次強震了,在內陸地區是第二次了。
  • 中國地震局: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
    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7日下午至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地震局在會上發布最新完成的《2019年地震年報》顯示,2019年全球共發生119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7級以上地震9次,最大為5月26日秘魯北部7.8級地震。
  • 2020年2月首個強震出現赤道國家,震級6.2,今年怎麼了?
    雖然過去研究認為,地球板塊間相對運動應力最終讓地殼劇變,出現地震,但是對於地震出現時間還是無法做到精確預測,可能很多人希望,要是地震預測能像天氣預報預測那樣準就好了,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地球內部應力以及地殼承受應力的能力是非常複雜的,所以數十年來,人類在地震預測方面沒有什麼大的突破。自進入今年2月份以來,首個強震出現了,等級還不小。今年這是怎麼了?
  • 6月地球「異常」?印尼火山噴發6000米高,23日又發生6.3級強震
    6級(我國監測),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網站消息的等級顯示為6.3級強震,美國地質調查局顯示為5.9級,這裡存在差異大家參考下即可。整體上來說這次地震的強度還是不低,按照我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這也是6月以來第6個強震,當然6月確實已經記錄到了一次大地震,是位於紐西蘭克馬德克群島以南海域的7.3級大地震。只不過也沒有產生什麼影響。火山之後,地震再現所以很多人可能又在懷疑2020年是不是又是什麼不正常的年份了,我們還是那句話,地震的發生是屬於正常的情況,所以完全不用擔心。
  • 9月全球出現第10次強震,震級6.3級,是地球變活躍表現?
    在2020年裡,人類科技無疑又達到一個「新高度」,一下子湧現出現多個聞所未聞高科技,特別是航天科技領域,中國玉兔2號在月球背面移動距離突破了500米,並有多項新發現,三個國家先進太空飛行器先後飛向火星,其中之一是中國天問一號,帶著珍貴小行星礦物的日本隼鳥2號飛船即將回到地球軌道,美國巨型星際飛船
  • 愛琴海出現6.9級強震,5級以上餘震已達170次,什麼原因?
    作者:文/虞子期 地震在10月可以說還是比較多,特別是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還是不少,總計已經出現了6個,其中暫時記錄的最強一次地震為美國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的7.5級大地震,過後就是發生在10月30日19時51分的希臘佐澤卡尼索斯群島6.9級地震。
  • 等級7.3級!6月全球第1個大地震出現,2020年到底怎麼了?
    不過比較幸運這次的地震暫時沒有看到海嘯預警的出現,所以說相對來說好很多了,如果產生了海嘯,那麼產生的影響可能就更大,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是位於紐西蘭奧波蒂基東北684公里海域,還是比較近了。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這次地震是6月以來全球第5個6級以上地震。6月第1個7級以上的大地震。
  • 時隔1天,日本附近又出現6.2級大地震,為何震動會如此頻繁?
    根據美國USGS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每天都在發生地震,有時一天地震次數多達上百個,不過大多數地震級別都不大,甚至無法被我們感覺到,但是在今天有一次6級以上強震來了,這是時隔1天後,日本附近又一次大地震,為何會如此頻繁?是否還有大地震到來?
  • 9月第1天!智利連發兩次強震,最強6.8級,為何這麼多地震?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9月第1天,沒想到全球就出現了一個強震,根據我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9月1日12時9分,位於智利中部沿岸遠海海域,發生了一次6.7級強震(自然資源部數據),最後調整為6.8級(地震網),而美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為7級大地震(後調整為6.8級),過後再次出現
  • 3月以來第二個最強地震,未來有7級以上地震?
    作者:文/虞子期3月以來,地震可以說在全球發生相對少了很多,稍微較強的地震都不多。而在北京時間3月9日10時59分,位於美國加州又出現了一次地震,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 8月以來第三個強震發生!等級6.6級,局部或有海嘯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2020年以來,關於地震的消息可以說並不多,特別是8月的颱風消息已經完全是覆蓋過了地震。但是如今出現了強震我們還是需要了解下。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在北京時間8月18日8時3分,位於菲律賓地區出現了一次強震,等級大小為6.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美國地質調查局顯示為6.7級,自然資源部標註為6.8級,等級差異大家參考下即可。
  • 6級、6.1級、6.9級,日本3天3次強震,真有大地震發生?
    地震在短時間可以說是真的頻繁,當然這是從數據上來說的,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在2020年4月18日,日本小笠原群島附近發生了兩次強震,等級大小為6級和6.9級,這兩次地震都未產生海嘯。而時隔1天,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再次發生了強震,等級大小為6.1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