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山西省寧武縣境內呂梁山脈北段的蘆芽山之中,有著一座全國最大的冰洞結構,人們將其稱之為:寧武冰洞。寧武冰洞是一個嵌入山體的,深度高達85米的保齡球柱狀地下結構,距今已有三百萬年,因此也有人將其稱作萬年冰洞。
當你進入到寧武冰洞時,你會發現它的牆壁和地板上覆蓋著厚厚的冰層,而巨大的冰柱和鐘乳石則從天花板延伸到地面。寧武冰洞最為神奇的地方在於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它也能保持完整的冰凍狀態,哪怕外界溫度上升到三十度,洞中仍可感受到冰冷刺骨的寒意。
事實上,在歐洲大陸、中亞和北美洲也有一些這樣的冰洞,不過這些冰洞大多位於地球上較為寒冷的地區,例如阿拉斯加、冰島和俄羅斯,在那裡往往有更長的時間來幫助這些洞穴保持自然冰凍的狀態。然而,以寧武冰洞所在緯度的自然條件來看的話,能夠擁有如此完整的冰凍結構,實屬不易。
其實,在寧武冰洞之中有著極為精巧的設計,那便是允許冷空氣在冬季進入,而在夏季可以阻擋溫暖空氣進入的「煙囪」或者稱之為氣孔類結構。在冬季,寒冷的稠密空氣進入洞穴,從而取代洞中溫暖的空氣;在夏季,由於相對溫暖的空氣較輕,無法進入洞穴內部,因此寒冷的洞穴空氣仍會停留在原地。
不僅如此,洞內的冰層也起到了冷熱交替的緩衝作用,有助於穩定洞內的溫度。任何進入洞穴的溫暖空氣都會立即被冰層冷卻,然後才會引起洞穴內部的溫度變化。當然,它可能會融化一小部分的冰,但這並不足以使洞穴內的溫度產生明顯的變化。反之亦然,在冬季,當溫度非常低的空氣湧入時,洞穴中的液態水就會結冰,從而釋放出熱量,阻止洞穴溫度驟降,起到穩定洞內溫度的作用。
另外,要形成冰洞,還必須在適當的時間有足夠數量的水注入,因此冬季必須要有足夠的積雪覆蓋外部山體,當夏季的溫度升高以後,雪會融化形成水進入洞穴之中,所以寧武冰洞的形成和維持需要在所有這些因素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
雖然寧武冰洞是我國最大的冰凍結構,但從世界範圍來看最大的冰洞要數位於奧地利維爾芬,薩爾茨堡以南40公裡處的艾斯裡森韋爾特冰洞( Eisriesenwelt)。這個冰洞綿延超過42公裡。
此外,美國愛荷華州的德科拉冰洞(The Decorah Ice Cave)是美國中西部地區最大的冰洞之一。在寒冷的冬季,冷空氣進入洞穴之後會降低其巖壁的溫度,當春暖花開的時候,融化的雪水會滲入洞穴內,當接觸到寒冷的牆壁時水會被凍結,德科拉冰洞在每年的5-6月會達到冰層的最大厚度,洞穴內的冰層通常會持續到8月底,而此時室外的溫度將會突破30度。
然而,無論是我國的寧武冰洞還是國外的一些冰洞,相信都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珍貴禮物,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評論區留言,獲取更多內容,請關注我的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