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畫山水的視頻,通過《快手》闖進來。畫的是大寫意,簡單幾筆出現了遠山近水的畫面。引人入勝,但其配的背景音樂,也優美動聽,令人陶醉。仔細聽聽,才聽出一句歌詞「孩兒出嫁到遠方」,通過百度搜索才知道,這首歌名是《送親歌》。於是就連續找到了幾個版本的曲子聽起來。這個現象說明好的歌曲,首先是旋律優美,伴奏(包括樂器的搭配)、演唱也都必須恰到好處,才能使人喜歡,才能相互傳唱,才能廣為流行,才能成為經典。
一、關於主題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乃人之常情。關於這個類題材,還有王琪創作的《送親》,說的是一對青梅竹馬的兩個人,突然女方成為別人的新娘,那種悲戚、惋惜的心情,成為歌曲的主題。然而《送親歌》,是一個被迎親的馬兒搭乘著少女,漸行漸遠嫁到遠方,開始新的生活,本應非常高興的事,卻有一點眷戀家鄉的情感。這個也是人之常情。作詞作曲,就是抓住了婚嫁出門後,漸行漸遠離別不舍的瞬間,成為作品的主題。《送親歌》通過難捨難離的複雜情感,反映對家鄉的眷戀不舍的心情。孩兒出嫁到遠方,芳草低頭躲秋涼。由此想到了,父母醉人的奶茶,想到美麗的草原,想到了東南坡的花香,看這遠望告別的父母,眷戀家鄉的情感油然而生。其實也是通過這個特別的角度讚揚家鄉——美麗的草原。
二、歌曲之美
筆者聽了,多個版本的《送親歌》,尤其是託婭版、圖雅版,唱的都不錯。但是都沒有找到視頻中的配樂和唱的效果。也許這個就是因人而異,因為同樣的歌曲,不同的人演唱,不同的人觀看,感覺就會出現不一樣的感覺。
這首歌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強烈的馬頭琴演奏的風格。馬頭琴演奏的風格,就是悠揚委婉撕人心腸的感覺。這個特具蒙古族風格的樂器,真的太美了,以至於在表達悽厲、委婉的悲壯情調上,表現力極強。因此,挖掘民族優秀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樂器的挖掘,展示非常重要。
三、歌曲演唱
在搜索《送親歌》時,尤其是託婭版、圖雅版,聽完後,感覺兩個歌手,都唱過這個歌。兩個歌手演唱的風格極其相似。但還是找出一些不同之處。比如,圖雅版唱的通透華麗一些;託婭版唱的就比較高音一些,多了一些飄逸。
四、關於歌詞本身的問題
聽了好幾個版本,都有一句「男兒送我到遠方」。讓人感覺有點迷茫,不知道歌曲在說什麼。就電話問了一下,內蒙古歌手問問,這個是送親的民俗?還是?最後,又搜索了一些簡譜版本,看到了「馬兒送我到遠方」。這樣,感覺這個歌曲要表達的意思,好像更接近作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