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前,1935年10月24~27日,三天時間裡,第一批紅五角星被安裝在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的四座塔樓上。在此之前,那裡安裝有沙俄的象徵——雙頭鷹,起初蘇聯領導人想以旗幟來取代雙頭鷹,但最後他們還是選擇了紅五角星。而這個五角星的故事由此展開了。
其實,十月革命之後,剛剛成立的蘇維埃政府就決定立刻用更加革命的象徵取代塔樓上的沙俄雙頭鷹,但當時的經濟狀況不允許他們執行這個計劃。
後來,在選擇什麼符號放置到克裡姆林宮塔樓上成為大家爭論的焦點。託洛茨基提出放置一顆紅色五角星,另一派則希望放置一個古俄羅斯廣泛使用的神秘符號。最終紅星取得了勝利,在隨後的歷史進程中,它也顯示出自身的力量。
史達林親自審閱了五角星的原始設計稿,並指示做出一些必要的修正。設計師和工人製作了一個模型,用燈光點亮,向史達林等領導人進行展示,很快這個方案得到了批准。數百名不同職業的工人參與了五角星的製作,第一批五角星採用紅銅和不鏽鋼製成,表面鍍金。每個黨徽上還鑲嵌了來自烏拉爾礦山的寶石,總共有7000塊寶石鑲嵌在上面,每個重20~200克拉。這四枚五角星的重量達到了5.6噸。
這是安放到克裡姆林宮尼古爾斯卡婭塔樓頂部的第一顆五角星,由於它的重量太大,工人不得不先加固塔樓頂部的結構。
在這些五角星安裝到克裡姆林宮塔樓上之前,它們首先在莫斯科公園展出。燈光照亮了錘子和鐮刀上的珠寶,讓莫斯科民眾一起觀看新製造的五角星。這是1935年安裝到克裡姆林宮託洛茨基塔上的五角星。
在公園裡,沙俄時代的雙頭鷹與蘇聯的五角星並排展示,標牌上寫著:新與舊——未來與過去。鑲嵌著閃亮寶石的星星看起來更加漂亮,特別是在燈光的照射之下。
1935年10月24日,工人們開始將將這些五角星吊上塔樓頂部,但這個工作並不容易,當時蘇聯可沒有能夠將這些五角星吊到70米高空的機器。
100多人在現場目睹了這個歷史性的時刻。當五角星安裝到塔頂時,所有的人激動地鼓掌慶祝。
平均安裝一顆五角星只需要一個半小時。
能夠親眼目睹這個奇觀,並有幸參與其中,很多人都倍感榮幸。
然而,第一批五角星並沒有安裝多長時間,兩年之後,受到風雨侵襲的五角星不再閃亮。上面的寶石也被汙垢遮擋,不再閃亮。
而且這些五角星太大了,與克裡姆林宮塔樓並不和諧。僅僅一年之後,1936年蘇聯政府就下令開始設計新的五角星。
1937年5月,史達林籤署命令,在克裡姆林宮五座塔樓上安裝帶有內部燈光的新紅寶石玻璃五角星。這些發光的紅色五角星成為那個時代的象徵,至今它們依舊矗立在高高的塔樓頂部。
紅寶石玻璃是按照特殊配方定製的。那些新的五角星可以根據風向旋轉。由於採用了不鏽鋼框架和紅寶石玻璃,它們不受天氣影響和侵蝕。
然而,這也帶來了一個新問題,當逆光看五角星時,它們似乎就變成了黑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在五角星內部安裝了特殊的稜鏡折射系統,讓光線進入五角星,並在內部均勻發散。
1935年安裝在克裡姆林宮塔樓上的一顆五角星,現在安裝在莫斯科河遊船碼頭的尖頂上。
每隔五年,就會請專業登山運動員對其進行清洗。
這些紅寶石五角星內部還有照明系統,安裝了3700~5000瓦(各個塔頂的有所區別)的燈泡。為了防止過熱,每小時每顆五角星會循環600立方米的空氣。同時,這些五角星還有備用電源,即便克裡姆林宮停電,它們依舊會發光。五角星內部有多個燈泡,因此一個燈泡壞了不會影響正常發光,不需要立刻進行更換。通過五角星內部的特殊通道可以調整燈泡的位置並進行更換,只要30分鐘就可以更換一個燈泡。
縱觀整個蘇聯和俄羅斯歷史,這些紅五角星只有兩次熄滅。一次是衛國戰爭期間,為了防止它們成為德軍轟炸機的導航參照物,長時間熄滅,並用布罩住了它們。當布罩拆掉時,發現上面的紅寶石玻璃有破損,是被蘇軍防空炮火震碎的。第二次就是曾經獲得奧斯卡獎的著名導演米哈爾科夫拍攝蘇聯時代的克裡姆林宮電影時,獲得熄滅這些五角星的許可,讓它們看起來就像是戰爭時期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