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是一個萬眾矚目的人,也許你會在意他人的眼光,但是我們必須知道,正確與善良的選擇,我們應該選擇後者,給世界帶來溫暖。
有人提倡說人性本善,也有人提倡人性本惡,但是人性的善與惡不取決於人的本質屬性,它是被人們所選擇的東西。
《奇蹟男孩》的男主角是一個生下來就與眾不同的男孩,奧吉出生的時候就有面部缺陷,在經歷了27次的面部整容手術後,他依靠著自己對生命的渴望和旺盛生命力活了下來,由於面部的特殊奧吉從小待在家裡,由他的母親伊莎貝爾來對他進行教育。
可家庭教育終究代替不了學校,10歲的奧吉第一次脫掉頭盔走進了同齡人的世界中,而這個旅途註定苦難切孤獨。
這部電影並不是一部特別煽情的電影,樸實卻又動人,電影中的每一個人都擁有與眾不同的性格特點,有愛有恨,豐滿而立體。
主角奧吉從出生就註定了他不一樣的命運,米蘭達是奧吉姐姐維亞的閨蜜,米蘭達說:「如果你家是一個地球,那麼你的弟弟奧吉永遠是太陽,你永遠成為不了太陽。」
媽媽為了他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全心全意照顧奧吉,而自己的爸爸一個人養活了整個家,卻也總是逗奧吉開心,姐姐也是毫無理由的愛自己的弟弟。
奧吉從小就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他能感知到一切,他能明白別人因為他的外貌,掩飾不住對他的好奇和滿滿的惡意,他知道自己生來與眾不同,但是還小的奧吉卻不知道怎麼樣克服困難,所以奧吉從小帶著頭盔,在學校始終低著頭不敢面對他人,剛去到學校的奧吉第一次面對這個世界的險惡。
但是這樣的奧吉也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朋友傑米,傑克最初和奧吉交流也是因為老師和母親的要求,他害怕自己也被別人排擠於是在萬聖節說了奧吉的壞話,卻被奧吉聽到,於是這一段友誼也從此被終結。
傷心的他一度討厭和他人交流,然後他有了另一個好朋友叫做莎莫,組建了莎奧俱樂部,迎來了自己第一個真摯的友情,而吉米卻發現奧吉是真的很有趣,自己從最開始的被迫變成了自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但是所有的惡最後都能變成善,他們三人也終於如願以償形成了自己的小團隊,奧吉也對這個美好的世界第一次另眼想看。
維亞身為奧吉的姐姐,是家裡最懂事的一個,但是懂事的孩子往往是最可憐的最孤獨的,維亞四歲的時候層許願,想要一個小弟弟,奧吉出生以後,他意識到弟弟的與眾不同,於是對自己的弟弟加倍的愛,自己也早就習慣了父母將愛全部給了自己的弟弟。
每個人都要經歷一個難忘的青年時代,維亞也不例外。
雖然她不像自己的弟弟奧吉那樣困難重重,但是也有不少煩惱,但是維亞不想再給自己的父母增加壓力,於是就一直將這些事藏在自己的心裡獨自承受。
閨蜜米蘭達離她遠去,最愛自己的奶奶也去世了,於是維亞更加的孤單,他渴望父母對自己的關心,但是他從來沒有討厭過自己的弟弟,還是無微不至的關心奧吉。
我們有彼此,我們是彼此最好的朋友,我會把我所有的糖果都給你。
即使她生氣父母疏於對自己的關心,但還是對弟弟無微不至的關懷。
最懂事的那個永遠是最孤單的那個,筆者自己也有一個最愛的姐姐,所以筆者深深的明白在一個家庭中的愛只給了一個而疏忽另一個這種感覺真的很不好,就像是午夜的街頭你照著月光,那種被全世界都拋棄的感覺。
我和我的姐姐應該都有過那種感覺,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獲得別人全部的愛,維亞是整部劇中最能夠引起我們共鳴的人物,現實中的我們就相當於奧吉和維亞,有些人永遠是人群中的焦點,而有些人永遠是聆聽者。
姐姐的閨蜜米蘭達從小家境不好父母離婚,米蘭達一直都在渴望幸福,希望有一個溫暖的家,米蘭達和維亞從小一塊長大, 因為從小就能感受到維亞家中的溫暖,自己也渴望溫暖和被關懷,於是在高中後把維亞的身世加在了自己身上使得自己變得受歡迎。
但也因為這樣和維亞不在交流,但是終究是搶來的身世,這漸漸讓她不自在也開始想重回和維亞較好的日子。
這個世界所有的不解都會被化解,我們都會得到自己的溫柔。
其實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並不只是因為奧吉坦然面對了這個複雜的世界,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劇中出現的所有人物,他們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特點,講述了每個人的不易。
好比奧吉的校長和老師這一類人,他們沒有看不起奧吉,而是一直在引導奧吉身邊的人如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看人不應該只看到表面,更應該透過表面看到一個人的心靈。
世間的善意不是由一個人組成,惡也不是由一個人組成,破窗效應能很好的解釋這一點,當一個人去作惡,當你被一個人所欺負,周圍的人也就會跟著欺負你,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世間所有的善良都是一點點組成。
《奇蹟男孩》之所以能成為奇蹟,不僅僅是奧吉最後終於接納了自己的容貌與世界握手言和,也是因為這個世界的善意,所有人的善意和溫暖成就了這個奇蹟,了解別人的想法就沒有人是普通的,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別人的掌聲。
正確和善良,我們應該選擇後者,不要帶有色眼鏡去看待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應該摘掉自己的太空人頭盔,去感受這個世界。
這是一個關於善良,關於勇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