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辛雷學習方法》擴充版
你可以以專攻數學或者物理為主,比如專攻數學的話,每天10個小時學數學,50天左右就可以提高40分考110分左右,再專攻物理,20天就可以提高30分到70、80分。
對於數學,第一階段
你可以採用「深入思考長長練 增大思維寬度 自己出題 擴充思維極限」的方法,先把難題的解題思路拿下。
你不是做了很多題目麼?你找一道你已經理解了的綜合性高的難度最大的題目,以此為中心,此題目可稱之為「中心題目」,你每天想10個小時,持續3天,直到想透徹。這就是「深入思考長長練」在此過程中,你要參考和使用你以前積累的題目,把這些你做過的與「中心題目」的知識點或解題技巧類似的30到100題目,僅僅圍繞此中心題目進行聯繫、融合、歸併,直到貫通。此稱之為「增大思維寬度」:以前,一道題目在你心中就僅僅是一道題目,現在,一道題目你可以想到幾十道相關題目。
然後,再每天10個小時學數學,持續5天。你再以這道「中心題目」為突破口,自己出題,在出題過程中,可隨意的、但有感覺的從你做過的幾百道題目中找尋自己出題額方向、解題方法,不要管對錯。這就是「擴充思維極限」:你以前只能模仿者做題,現在呢?你自由的、多個方向的思考。這時,你的數學思維能力,不但遠勝一般同學,甚至遠勝狀元們了。
然後,你的數學進入第二階段。
你可以採用「快看 擴充思維鉤子 形成知識體系和解題技巧體系 壓縮思維鏈為思維思維束」的方法,擴大已有的數學成果。具體如下:
你可以每天學習數學6個小時,剩下的4個小時開始專攻物理。每天6個小時學數學,你要用8到10天內看完500到3000道新數學題目,在此「看題」的過程中,你一定要快,要聯繫的看,由於有了前面的「深入思考長長練」和「自己出題」的基礎,你就可以從前幾天一道題目找到3、5個在知識點和解題技巧類似的題目的聯繫,到幾天後一道題目可以聯繫到幾十道題目,再到8到10天後聯繫到50到200道題目。這就是「擴充思維鉤子」:你思考問題時,一個問題你可以想到幾十、幾百個相關的方面,你的思維就像一個有幾十、幾百個觸手的大章魚,同時勾到幾十、幾百個小魚大蝦。
然後,你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自己的解題技巧體系了。
你可以把以前做過的所有題目放在一起想、總結、找聯繫、歸併、遞推,你的腦中形成一個巨大的知識和解題技巧網絡。這就是「形成知識體系和解題技巧體系」。
然後,再「形成知識體系和解題技巧體系」之後,你再把十幾道到幾十道有聯繫的題目反覆練習,再練習的過程中,繼續尋找聯繫:深層的聯繫和你自己獨創的聯繫,做這些題遍數達到一定程度後,你不但加大做題速度和思考速度,你就可能產生強大的自信心,你的思維銳度就可以得到空前的提高,你的思考力的連貫性大大強化,你就能把思維鏈強行壓縮成「思維束」了:你的思維就有彈性了,以前你思考問題時像一個鏈子,想到一道題目,腦中馬上有幾十道類似題目自動湧現,現在,你得思維變成「鞭子」了:甩開之後,風聲響亮,很有氣勢!因為鞭子有彈性,你的思維也有彈性了。這個,我稱之為「把思維鏈壓縮成思維束」。
原理:
數學要考高分,先要有方向,然後有思路,然後再會做,然後是精準的做出題目,然後是能靈活運用、舉一反三,把類似的題目能做出了,然後就是看似沒關聯但實際有聯繫的題目你也可做出來,然後就是出題人故意誤導的題目,你也可以做出來,然後就是用直覺解題,你能把不但別人覺得你不可能做出來,甚至你自己也覺得你做不出來的題目,你也有可能做出來。
自己出題,這種方法,就是你能有方向,有思路,會做題。不管多難的題目,甚至是出題人自己都很覺得很難的題目,你照樣能有方向、有辦法。
而一旦你有了一道足夠的「自己出題」的經驗後,通過看題、做題等方法,你的方法和知識運用能力就大幅度提高了,再通過「增大思維寬度」、「擴充思維極限」等能方法,你的思路大大開闊,你的視野是遠非常人可比了。再難、再怪異的題目,你總是有方向、有方法、有思路了。
但是會做跟能做出來,還是有很大距離的;會做跟準確的做出來,還是有很大距離的;做對題目跟快速、準確、靈活的做出題目,還是有很大距離的。這時,就需要你有很強的執行力和思考力了。
「形成知識體系」和「形成解題巧體系」之後,你的思維鏈就容易形成了。你的大腦中的「思維海」中有多個由幾道、幾十道數學題目形成一個個鏈子。這些鏈子再相互連結,你就是有多個鏈子再相互連結形成的「知識體系」和「解題技巧體系」了。這樣,你碰到一道難題,只要有了一個方向或者方法或者切入點,就能能馬上想到幾道、幾十道題目類似題目了。如果你發現還是行不通。你就再換一個方向或入手處,那麼,又有幾十道題目想到了,而且這些題目之間還可以連結到。這樣,再難的題目,你也有很大的概率有思路了。
但光有思路還不行。因為還有很多題目是無從下手的。尤其是高考這種大考試中出題人獨創的題目,這時,「思維束」的作用就展現出來了。「思維束」類似於現實世界裡的鞭子、彈簧、桌球和多跟鋼絲綑紮一起形成的鋼絲繩,目前地球上最大的橋梁很多都靠高強度鋼絲繩做最重要的受力載體。你形成「思維束」之後,不但有思維衝擊力,還有回彈力。一道連你自己都覺得不大可能做出來的題目你想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就可能做出來。因為在這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過程中,你的大腦經過很多次「思維回彈」,你就可能做到,把看似不相干的東西給回彈到了,就像騎馬的甩鞭子不小心回彈過來掃到別的地方一樣。
然後,就是專攻物理了。
這時,你的數學就可以一定程度的跟老師走了。參加所謂的模擬考試、大量做題,提高速度、準確性和靈活性了。
你每天數學回到班裡一邊繼續弄自己一邊跟著老師走,把數學時間從每天6個小時逐步減到3個小時,物理從每天4個小時增加到每天7個小時。
本文選自《辛雷學習方法》擴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