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科技館開啟線上主題科普活動
一起來領略璀璨星空的神奇
類地行星
宅家久了,肯定有同學想去科技館了吧!雖然目前各大實體科技館仍處於閉館謝客狀態。不過,科技館的工作人員可沒閒著,這不,3月正值國際天文館日到來,甘肅省科技館在線上開展了「璀璨星空」主題科普活動,讓大家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天文學知識,感受璀璨星空的神奇魅力。
除了地球之外,為什麼水星、金星和火星不能居住人類?古時候,北鬥七星對人們有什麼特殊意義?今天,甘肅省科技館科技輔導員孫瑩和劉暢兩位老師就為同學們一一解惑。
為什麼水星、金星和火星不能居住人類?
地球的直徑約13000千米,不同於其他三個類地行星,地球上有非常重要的東西:水。具體來說,是地表上的液態水 。它們可以流動、蒸發,形成雲層,通過降雨落下,隨後與化學物質混合,使它們能完成有趣又複雜的事情,比如維持生命。地球維持生命的能力,依靠水,同時也依靠大氣層。
作為太陽系中的四大類地行星,為什麼除了地球之外,水星、火星、金星不能居住人類,今天就給大家羅列一下它們為什麼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原因。
一、水星無「水」。首先水星的兩大環境就不適合人類居住。第一是離太陽太近。當它面對太陽時,溫度會高達427℃,而夜晚照不到太陽,溫度又會低至零下173℃。第二是水星上沒有液態水,因為太陽直射的高溫,水星上的水完全被高溫所蒸發。
二、金星太熱。金星不能住人的原因,主要是它的溫室氣候。金星有厚厚的大氣層,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大量的二氧化碳,導致了嚴重的溫室氣候,使得金星表面溫度可以達到可怕的400℃左右。在這樣的高溫下,人類是不可能有生存的空間。
三、火星不「火」。火星不能居住人有兩個原因,一是大氣稀薄。受太陽風暴影響,火星大氣層越來越稀薄,大量紫外線照射在火星表面上,同時因為大氣稀薄的問題,火星沒有辦法形成溫室氣候,和金星表面溫度常年高溫相反,火星表面溫度常年保持在零下,就算是夏季平均溫度都在零下50℃。二是沒有液態水,因為大氣稀薄,火星上的水蒸發到大氣層再也沒有回到地面上,即使是南北極冰蓋在受太陽直射時融化的液態水也很快會被高溫蒸發。不過,去年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在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期望。或許在未來科技發達的時候,我們能夠改善火星的大氣,從而使它成為我們人類的下一個家園。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的宜居行星,所以愛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製圖·許天野
北鬥七星,你確信真的了解?
北鬥七星,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由紫微垣中的天樞(貪狼)、天璇(巨門)、天璣(祿存)、天權(文曲)、玉衡(廉貞)、開陽(武曲)、搖光(破軍)七星組成。在上古時代人們不僅用北鬥七星來定方向,它更是人們定季節、定時辰的標尺。
《天象列星圖》:北鬥七星,近紫薇宮南,在太微北。是謂帝車,以主號令,運乎中央,而臨制四方,建四時, 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北鬥。
古人把這七星聯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故名北鬥。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鬥柄,古曰杓[biāo]。
從「天璇」通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就可見到一顆和北鬥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北極星所在的方位呢,是正北方,而這也就是利用北鬥定方向的原理。
我國古代人通過長期對北鬥七星的觀察,發現了北鬥七星雖然鬥身指向北極星,但是鬥柄指向會發生改變。古籍中記載,天皇氏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幹支曆法以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來確定節氣。鬥柄繞東、南、西、北轉一圈為一周期,始於立春、終於大寒。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最初的來歷。
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活動的指南針,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同時呢,也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由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它的命名也是源自於北鬥七星。可見,北鬥七星現在代表的不僅僅是天空中重要的星象之一,也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
大家不妨在閒暇時,挑一個看得到星星的夜晚,也抬頭試試夜觀星象,看一看你是否能找到北鬥七星?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