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科技館開啟線上主題科普活動 一起來領略璀璨星空的神奇

2020-12-06 每日甘肅網

甘肅省科技館開啟線上主題科普活動

一起來領略璀璨星空的神奇

類地行星

  宅家久了,肯定有同學想去科技館了吧!雖然目前各大實體科技館仍處於閉館謝客狀態。不過,科技館的工作人員可沒閒著,這不,3月正值國際天文館日到來,甘肅省科技館在線上開展了「璀璨星空」主題科普活動,讓大家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天文學知識,感受璀璨星空的神奇魅力。

  除了地球之外,為什麼水星、金星和火星不能居住人類?古時候,北鬥七星對人們有什麼特殊意義?今天,甘肅省科技館科技輔導員孫瑩和劉暢兩位老師就為同學們一一解惑。

  為什麼水星、金星和火星不能居住人類?

  地球的直徑約13000千米,不同於其他三個類地行星,地球上有非常重要的東西:水。具體來說,是地表上的液態水 。它們可以流動、蒸發,形成雲層,通過降雨落下,隨後與化學物質混合,使它們能完成有趣又複雜的事情,比如維持生命。地球維持生命的能力,依靠水,同時也依靠大氣層。

  作為太陽系中的四大類地行星,為什麼除了地球之外,水星、火星、金星不能居住人類,今天就給大家羅列一下它們為什麼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原因。

  一、水星無「水」。首先水星的兩大環境就不適合人類居住。第一是離太陽太近。當它面對太陽時,溫度會高達427℃,而夜晚照不到太陽,溫度又會低至零下173℃。第二是水星上沒有液態水,因為太陽直射的高溫,水星上的水完全被高溫所蒸發。

  二、金星太熱。金星不能住人的原因,主要是它的溫室氣候。金星有厚厚的大氣層,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大量的二氧化碳,導致了嚴重的溫室氣候,使得金星表面溫度可以達到可怕的400℃左右。在這樣的高溫下,人類是不可能有生存的空間。

  三、火星不「火」。火星不能居住人有兩個原因,一是大氣稀薄。受太陽風暴影響,火星大氣層越來越稀薄,大量紫外線照射在火星表面上,同時因為大氣稀薄的問題,火星沒有辦法形成溫室氣候,和金星表面溫度常年高溫相反,火星表面溫度常年保持在零下,就算是夏季平均溫度都在零下50℃。二是沒有液態水,因為大氣稀薄,火星上的水蒸發到大氣層再也沒有回到地面上,即使是南北極冰蓋在受太陽直射時融化的液態水也很快會被高溫蒸發。不過,去年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在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期望。或許在未來科技發達的時候,我們能夠改善火星的大氣,從而使它成為我們人類的下一個家園。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的宜居行星,所以愛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製圖·許天野

  北鬥七星,你確信真的了解?

  北鬥七星,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由紫微垣中的天樞(貪狼)、天璇(巨門)、天璣(祿存)、天權(文曲)、玉衡(廉貞)、開陽(武曲)、搖光(破軍)七星組成。在上古時代人們不僅用北鬥七星來定方向,它更是人們定季節、定時辰的標尺。

  《天象列星圖》:北鬥七星,近紫薇宮南,在太微北。是謂帝車,以主號令,運乎中央,而臨制四方,建四時, 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北鬥。

  古人把這七星聯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故名北鬥。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鬥柄,古曰杓[biāo]。

  從「天璇」通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就可見到一顆和北鬥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北極星所在的方位呢,是正北方,而這也就是利用北鬥定方向的原理。

  我國古代人通過長期對北鬥七星的觀察,發現了北鬥七星雖然鬥身指向北極星,但是鬥柄指向會發生改變。古籍中記載,天皇氏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幹支曆法以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來確定節氣。鬥柄繞東、南、西、北轉一圈為一周期,始於立春、終於大寒。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最初的來歷。

  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活動的指南針,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同時呢,也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由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它的命名也是源自於北鬥七星。可見,北鬥七星現在代表的不僅僅是天空中重要的星象之一,也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

  大家不妨在閒暇時,挑一個看得到星星的夜晚,也抬頭試試夜觀星象,看一看你是否能找到北鬥七星?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夏苗

相關焦點

  • 甘肅科技館線上主題科普活動之三:紅月亮會在什麼時候出現?
    甘肅科技館線上主題科普活動之三紅月亮會在什麼時候出現?在本期「璀璨星空」線上主題活動中,甘肅科技館科技輔導員們將帶領小天文迷們一起去探索月亮的奧秘,了解關於星座的神秘過往。  「鵲橋」讓月球背面不再深不可測  講解員:甘肅科技館科技輔導員 孫瑩  2018年5月21日,中國發射嫦娥4號的中繼衛星「鵲橋」,到地月拉格朗日L2點。鵲橋?是牛郎織女的那個鵲橋嗎?
  • 中國科技館在雲南寧蒗舉辦科普大篷車主題活動
    中國科技館 供圖「小村莊的太空夢」科普大篷車主題活動在雲南省寧蒗縣舉辦。中國科技館 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技館8月25發布消息說,該館當天在雲南省寧蒗縣舉辦「小村莊的太空夢」科普大篷車主題活動,當地200餘名小學生和他們的家長現場參加活動,聆聽科普天文報告,幫助邊遠鄉村青少年種上科學探索的種子、點燃嚮往太空的夢想。
  • 青島社會化科技館體系建設成果展示和海洋主題科普活動正式上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範佳360度實景化參觀,78家海洋科普聯盟成員單位線上成果展示,近50家社會化科技館組成特色二維碼牆……8月10日起,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系列活動陸續開展之際,「青島社會化科技館體系建設成果展示和海洋主題科普活動」
  • 青島社會化科技館體系建設成果展示和海洋主題科普活動正式上線
    360度實景化參觀,78家海洋科普聯盟成員單位線上成果展示,近50家社會化科技館組成特色二維碼牆……8月10日起,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系列活動陸續開展之際,「青島社會化科技館體系建設成果展示和海洋主題科普活動」大型線上科普專題展,作為此次年會的重要活動版塊之一,也於同期正式上線。
  • 科學之光 璀璨之光——「科技列車懷化行」科普活動及「科學之夜」掠影
    華燈璀璨的「科學之夜」讓科技之光點亮懷化。9月4日,「科技列車懷化行」啟動儀式後,一系列科普活動在我市舉行。當天,市民們在科技館裡探索科學,感受科技魅力,夜晚,「科學之夜」 懷化科技館圓形劇場如約上演,這是一場科技的狂歡。
  • 科學館丨甘肅科技館主題線上科普活動之四·快來跟著三位天文大...
    今天,我們就一起通過甘肅科技館主題線上科普活動,長個知識,了解一下那些在天文學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古代中西方科學家們,是如何有了那些偉大的科學成果的。張衡從小聰穎好學,在四五歲時就喜歡仰望星空,數著滿天燦爛的星鬥,常常痴迷到一望就是幾個時辰。在仰望星空的時候,張衡還特別喜歡問一些為什麼:為什麼天上的星星會發光?為什麼有的星星亮,有的星星暗?當然,在當時沒有人能回答出這些問題。張衡在10歲那年看到一本叫《鶚冠子》的書,他被書中按北鬥星定季節的話深深地吸引住了,從此他在仰望星空時又注意觀察北鬥星的變化。
  • 仰望星空 科普展在重慶科技館開展
    7月11日,在重慶科技館,「仰望星空」科普展覽現場,一名小朋友被月亮環繞地球的模擬儀吸引。當日,由重慶市科協主辦的「仰望星空」科普展覽開展。展覽設有遙望深空、漫遊太陽系、巧量天宇3個主題展區,展示了前沿的天文科技知識和信息、數學方法在天文領域中的應用以及天文學家的故事等內容。觀眾通過豐富的展品,將了解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四季星座交替等知識。展覽將開放至11月29日,市民可前往科技館免費參觀。
  • 中國科技館舉辦主題年活動,為化學元素周期表150歲慶生
    科學表演秀、化學元素科普講座、趣味化學實驗……今天(3月24日),中國科技館舉辦「律動世界——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主題年」活動啟動儀式,紀念化學元素周期表150周歲生日,激發公眾對化學元素與化學科學的熱情和興趣。
  • 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突出應急科普、線上線下融合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溫競華)以「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活動19日在全國範圍內同步啟動,活動將持續到9月25日。今年全國科普日將在日常科普內容基礎上突出應急科普,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為公眾獻上一場科普活動盛宴。  2020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分為中國科技館主場活動、北京科學嘉年華活動和2020年全國科普日特別活動。
  • 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突出應急科普、線上線下融合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記者溫競華)以「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活動19日在全國範圍內同步啟動,活動將持續到9月25日。今年全國科普日將在日常科普內容基礎上突出應急科普,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為公眾獻上一場科普活動盛宴。
  • 廣西科技館圓周率線上主題科普之二:圓周率為什麼叫π
    廣西科技館圓周率線上主題科普之二:圓周率為什麼叫π 2020-03-15 0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科普嘉年華「科技活動周」主題活動今日開啟
    2019年科普嘉年華「科技活動周」主題活動今日開啟 2019-05-20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迎接2021年 中國科技館推出元旦系列科普教育活動
    原標題:迎接2021年 中國科技館推出元旦系列科普教育活動   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技館)31日發布消息說,為迎接新一年到來,中國科技館2021年元旦系列科普教育活動已準備就緒
  • 長假去科技館「探索宇宙」將推「來自星空的呼喚」
    中國江蘇網9月29日訊 昨日,記者從市科技館了解到,「十一」期間,該館將推出「來自星空的呼喚」等系列主題活動。市科技館副館長刁國斌介紹,國慶期間,將圍繞望遠鏡製作、觀星等活動展開「來自星空的呼喚」系列主題活動,讓孩子們能了解更多宇宙的奧秘。
  • 「雙節嘉年華,快樂科普匯」防城港市科技館國慶節暨中秋節主題系列科普活動即將開始!
    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豐富市民的假日生活,充分發揮本館作為科普前沿陣地的作用,防城港市科技館準備了「雙節嘉年華,快樂科普匯」為主題的國慶、中秋節科普系列活動。雙節主題系列活動10月1日活動名稱:「探秘宇宙,禮讚祖國」主題活動科普閱讀內容:宇宙是科學的啟蒙
  • 廣西科技館圓周率線上主題科普之十七:圓周率與天文學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們,歡迎進入廣西科技館圓周率線上主題科普之應用篇!有小夥伴問,難道圓周率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大家永不停息地算下去嗎?當然不!我國有個成語叫「鬥轉星移」,用來形容天空中星鬥的輪迴變動,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天文學與數學之間的特殊聯繫。
  • 「律動世界」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主題年活動啟動
    圍繞這一重大科學熱點,中國科技館結合展覽教育特點和公眾科普需求,聯合中國化學會、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面向場館觀眾、學校學生、社區群眾等群體,舉辦全年的「律動世界——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主題年活動」。3月24日上午10點,「律動世界——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主題年活動」啟動儀式在中國科技館恐龍廣場舉行。
  • 全國科普日將至 新疆這些科普活動好看好玩長知識
    9月的第三個公休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科普日,圍繞「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主題,今年新疆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將於9月19日至25日開展。新疆科技館工作人員在進行科學實驗表演9月19日(周六)21:20,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科技廳、自治區水利廳等共同主辦的《天山論道》之「全國科普日」全民一起話科普活動,將在新疆廣播電視臺民生頻道播出
  • 霞子科普講座「神奇的北極動物」大年初六在中國科技館開講
    2019 年 2 月 10 日,中國科學技術館裡聚集了 300 多名家長和孩子,共同聆聽了著名科普作家霞子老師帶來的講座——神奇的北極動物。這是科學童話《北極,有個月亮島》 的創作分享會,也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海洋科普專業委員會的開年第一講。霞子老師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
  • 暑期科普大餐來了!中國科技館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
    中國科技館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光明網訊 疫情期間公眾出行減少,為滿足公眾科普需求,中國科技館積極創新教育活動開展方式,在暑期(自7月16日至8月31日)特別推出「雲享科學」系列活動,每天推出一期,通過圖文、音視頻、在線直播等形式,將展覽展品、科學課、品牌活動等豐富的科普內容移至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