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念念不忘的「內九、外七、皇城四」是什麼意思

2021-01-08 勇哥讀史

「內九、外七、皇城四」,是老北京人懷念老北京城的一句「口頭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它們指的是老北京城的城門。具體而言,就是內城的9座城門,外城的7座城門和皇城的4座城門。

眾所周知,老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進行改建和擴建而成,到明朝時期,已經形成了外城、內城、皇城、紫禁城並存的格局。紫禁城是皇帝及其后妃居住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故宮,大家已經了解得很多了,這裡不再贅述。

我們首先來看「皇城四」。

在許多人看來,皇城不就是紫禁城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在紫禁城的外面,還有一圈城牆,城牆的外面塗上朱紅色,城牆的頂上覆蓋著黃色琉璃瓦。這圈圍繞、拱衛著紫禁城,並為紫禁城提供各種服務和生活保障,這就是皇城。

皇城北到今天的平安大街,南起今天的長安街,東至今天東城區南北河沿一帶,西至今天西城區西黃城根一線。皇城南北長約2790米,東西長約2500米,面積約6.9平方公裡,差不多是紫禁城的10倍。

皇城裡有太廟、社稷壇、祭祀設施,此外還有一批皇家園林,如著名的景山和西苑三海。景山是當年崇禎皇帝自縊的地方,慈禧太后則為了修建西苑三海不惜動用北洋水師軍費。

有城牆的地方,就有城門。老北京的皇城,一共有4座城門,分別是:天安門(一說中華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

接著來看「內九」。

在皇城的外面,又環繞著一層城牆,這就是內城。

老北京城的內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進行改建——往南移動了5裡,這是為了削弱元朝的「王氣」。內城的總面積約為62平方公裡,是皇城的約10倍。

內城一共有9個城門,分別是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阜成門、東直門、西直門、安定門、德勝門。現在,這些城門的名字都還保留著,只是絕大多數城門的城樓、箭樓和角樓已經不見了,消失在歷史的深處。

最後是「外七」。

明朝修建好了內城後,轉眼到了明朝中期。這段時期,蒙古騎兵恢復了元氣,經常南下侵擾。1553年,為了防禦蒙古騎兵,增強北京城的防衛,保障北京城的安全,兵科給事中朱伯辰上提出建議,修建「重城」,即在內城的外面,再修建一層「回」字形狀的外城城牆。

於是,嘉靖皇帝下令,在老北京城修建外城。外城修建工程啟動沒多久,發現財政比較吃緊,嘉靖皇帝便派嚴嵩到工地上去巡視。嚴嵩發現,內城南部的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外面,成為了繁華的商業地帶,有大量的商鋪民居,建議先修建南面的外城城牆,等財政狀況好轉後,再修建北面的外城城牆。

但是,南面的外城城牆建設完工後,明朝的財政情況每況愈下,越來越緊張,到後來連行軍作戰都差錢,再也拿不出錢來修建北面的外城城牆,當初設計的「回」字形狀的外城城牆,變成了非常特殊的「凸」字形。

老北京城外城屬於居民區,規格比較低,因此它的面積比內城還要小。不僅如此,外城的城樓、箭樓、甕城都明顯小於內城,甕城裡也沒有廟宇、閘樓和卷洞。

外城一共有7座城門,分別是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廣渠門、廣寧門、東便門、西便門。其中,永定門規模最大,又位於北京城中軸線最南端,是北京城中軸線的南部起點,附近有先農壇、天壇等景觀。

皇城、內城和外城,一起構成了老北京城的主體,是許多老北京人學習、生活的地方,如今已成為他們難忘的記憶。

相關焦點

  • 北京內城潛力資產大揭底:是什麼賦予了天壇府無可替代的文化符號?
    老北京有句俗話兒「內九外七皇城四」,「內九」和「外七」將北京分為了「內城」與「外城」之分。內外城雖緊密相連,但文化地位和文化風俗卻截然不同。內城文化受到800年建都史的深刻影響,是北京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歷史瑰寶。
  • 「吃瓜落兒」是啥意思?老北京咋給人扎針兒的,別說我沒告訴你!
    世居北京四百年的趙振華老師(網名:一把駁克槍),研究北京文化多年,今後一段時間,趙老師將每周六晚上八點到九點,在「舊京圖說」讀者群中,分門別類地講述老北京文化。古玩商眼最毒。今天,「舊京圖說」為您整理的是第二講「老北京的語言特點」之二。
  • 中國唯一一座被稱為皇城的民間大宅,它牛在何處?
    建築群分內城、外城兩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間,總面積36580平方米。內城始建於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為明代建築風格。尤其是七層百尺河山樓及附屬建築107間藏兵洞,是明代建築的珍品,也顯示出古老古堡的風格。外城則為清代所建。內城以陳氏宗祠為中心東西向布置,外城則以冢宰第為中心南北遞進,東西並列。
  • 皇城相府生態文化旅遊區榮登百強榜單
    邁點品牌影響力指數又是什麼呢 邁點品牌影響力指數旨在通過數據從潛在用戶關注、媒體輿論聚焦、網絡口碑評價、運營能力展現四個方面解讀各主題景區在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影響力,為景區制定戰略方案提升品牌發展賦能。
  • 薦書|走近老北京人眼中的草木蟲魚,感悟城市裡的自然
    老規矩,開始本次薦書前,先來公布下上期的獲獎評論↓↓恭喜「親親寶貝」獲得《費曼手札:不休止的鼓聲》一本,請在後臺留下你的地址,蝌蚪君會儘快把書寄給你~提起北京,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提籠架鳥的八旗子弟養的是什麼鳥,酷愛玩蟲的老北京人鬥的是哪種蟋蟀,公園人工湖裡的小魚又是什麼魚?這些問題都可以在蝌蚪君接下來要推薦的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 做為北京人,老北京你了解嗎?你知道什麼是老北京「十大文玩」嗎
    提到老北京,不得不說就是老北京的文化,而老北京的文玩覆蓋面兒非常的廣,今天咱們單說老北京的文玩,做為皇城根兒的生活的人們,對於文玩有著莫名的喜愛,經常能看到北京的老大爺們,早上起來盤著核桃,遛著鳥,悠然自得的生活節奏,著實讓很多人羨慕,而一說到文玩,老北京的十大文玩,你知道是什麼嗎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教你識人
    說到「老話」,想必很多人從小都有耳濡目染,特別是在農村,家裡的老人總是會用一些俗語勸誡自己的子女,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少走許多彎路。老祖宗:「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古人傳下來的忌諱 ;首先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很顯然跟婚姻嫁娶有關,說到婚姻之事,從古自今,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事情,更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而子女的婚姻是每個父母尤其看重的事情,畢竟婚姻好壞直接影響到子女一生的幸福。
  • 皇城根腳下,能俯瞰故宮全貌的酒店什麼樣?
    我最近一直在看日本女作家鹽野七生的著作《文藝復興的故事》。文藝復興,起源於義大利,擴展到西歐各國,帶來了科學與藝術的革命。她有個冗長的英文名字「Renaissance」,而這個名字,也是萬麗酒店的品牌名。萬豪集團旗下的酒店,大多都帶有濃厚的商務氣息,既然品牌名都叫「文藝復興」了,自然就要走清新的文藝路線。
  • 一百多年前,老北京人比現代人可宅多了!
    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體驗了從未有過的長時間宅家生活。人們居家辦公、帶娃的同時,開始在家裡各種花式找樂子,練廚藝、刷手機、做手工……一百多年前,老北京人比現代人可宅多了。明清時期,閨中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官員、百姓夜晚基本要宅在家裡。清代北京因城市管理和治安需要,施行嚴格的宵禁。
  • 俗話說:「生七不娶,暗九不過」,「生七」和「暗九」是什麼?
    但是在以前可不是這樣,有句俗語叫做:「生七不娶,暗九不過」,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以前的女人地位低下,首先在娘家的時候就沒有地位,如果家裡有兄妹倆,一旦哥哥和妹妹發生爭執,無論對錯,家長在心裡肯定是向著男孩的。而且女孩從小就被束縛在道德的牢籠裡,被灌輸一種「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然後心安理得的不讓女孩上學。
  • 老北京什麼時候興起鬥蛐蛐的?玩家不是一般人
    最後四字的意思是:「我父親親眼見過。」明《御花園賞玩圖》所繪成化皇帝鬥蛐蛐的場景上有所好,下必甚之。萬曆年間人蔣一葵著的《長安客話·鬥促織》中說:「京師人至七八月,家家皆養促織。」作者說,我到郊外,看見大人小孩聚集在草叢裡,側著耳朵,聚精會神地好像在尋找丟失的東西。無論是茅廁還是爛牆,一旦聽到促織叫聲,立刻像貓見老鼠那樣急促地撲上去!
  • 老北京小吃要不要取"洋名"?(組圖)_
    不管這豆汁最後到底會叫什麼,北京小吃要不要取洋名,怎麼取洋名,倒也真是件值得琢磨的事兒。畢竟,這些小吃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的故鄉記憶。「北京可樂」惹出爭議前陣子有消息說,為了讓奧運會期間的「老外」吃個明白,位於北京後海胡同深處的某「小吃」為老北京傳統豆汁想出個備用洋名——「北京可樂」。
  • 俗語「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啥意思?二月沒九年景好嗎?
    咱們中國民眾自古就有對陰陽的信奉和崇拜,崇拜陰陽的思想和做法也早已經滲透到了咱們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裡,成了念念不忘的事情。 咱們之所以要在冬季數九,也是與這種被古來就信奉和崇拜的陰陽哲學傳統有關係的。「九」在咱們國家古代先民的眼裡,不只是「至陽」之數,也是「至大」之數。
  • 古人云:「生七不娶,暗九不過,」什麼意思?老祖宗傳下來的忌諱
    俗語是古人對人生經驗的簡短概括,精闢簡短有意思,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環境改變很多俗語在今人眼裡都有點摸不清其中的含義,在農村還是多見,其實俗語話糙理不糙,非常能體現老祖宗的智慧所在,今天要說的便是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
  • 春節臨近,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俗語有些不懂,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析下。七不出說道七,筆者第一反應就是「頭七」,逝者第一次回家的日子,聽起來確實有些避諱。而今天這個「七」在老話中講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古時候人們出門都會安排好這七種東西,因為在過去春節出門都是靠雙腳走路,一走可能就是幾天甚至十幾天,而這7樣東西是過日子用的必備品,一旦出現損壞,回到家中時就會耽誤過日子,所以人們就會選擇避開這帶七的日子。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什麼意思?這些忌諱可信嗎?
    俗語是古人對人生經驗的簡短概括,精闢簡短有意思,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環境改變很多俗語在今人眼裡都有點摸不清其中的含義,在農村還是多見,其實俗語話糙理不糙,非常能體現老祖宗的智慧所在,今天要說的便是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
  • 瑪法皇城
    瑪法皇城這款遊戲中的精彩的內容,還有一些神秘的寶藏隨時隨地等你來探索,三大職業由你操作,所有裝備無需花費,全靠升級打怪獲得,而且還有超豐富的遊戲任務帶給你各式各樣的神器和神裝,充滿激情的熱血賽場,等你來加入哦!
  •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意思?數字外別有深意
    文/老吳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意思?有人認為農村的俗語也淺顯,根本不需要深入去研究,基本上一聽就知道在講什麼?但農民的智慧真的可以讓你這麼小瞧的嗎?老吳今天說的這句俗語,十個中有八個不懂得內在的含義,不信你來試試。這俗語就是「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 英雄降臨 51《鐵血皇城》與你共寫熱血傳奇
    玩遊戲,上51.com  英雄已經降臨,你還在等什麼?快來51《鐵血皇城》攜手你的英雄一起打造屬於你們的神話吧!  51《鐵血皇城》官網:http://tx.51.com/?
  • 市政協召開《老北京述聞》叢書出版研討會 吉林講話
    原標題:市政協召開《老北京述聞》叢書出版研討會 吉林講話1月13日,市政協組織編寫、歷時兩年精心策劃編撰的《老北京述聞》叢書由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問世,市政協主席吉林出席叢書出版研討會並講話。全書包括歷史典故、人文地理、營國故事等十二卷,涵蓋了北京皇城文化、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等多方面內容。會上,北京出版社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叢書編輯出版情況,楊良志、賀豔、宗春啟等9名專家學者踴躍交流發言,分享編寫心得感悟。全國政協委員、《老北京述聞》叢書總主編黎曉宏講述了叢書裡的北京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