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男子「被愛滋」7年:餐館沒了女友跑了 誰來買單?
「被愛滋」七年,誰來買單
今日關注
「我怎麼還沒死?」
被確診愛滋病7年後,鍾嘯偉懷著這個巨大的疑問走進華西醫院,花了60元錢抽了一管血,拿到了「HIV陰性」的檢測報告。一般人看到結果,應該會輕鬆地吐出一口氣,但鍾嘯偉卻傻了眼。
2008年底,他在成都市疾控中心被確診「HIV抗體陽性」。當時他正打算和女友結婚,好日子剛要開始。但「愛滋病」毀掉了一切,餐館沒了,女友跑了。死亡像一道隨時會落下的黑色鐵閘。面對科技日報記者,鍾嘯偉用一口濃重的四川話說了幾遍「不如死了算了」。
張冠李戴還是「假陽性」?
「出現這種情況,有貼錯標籤、張冠李戴的可能。在工作人員疲勞甚至粗心大意的情況下,類似情況曾經發生過。」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
「還有一種是人為造成的。我們去吸毒比較嚴重的村莊做調查時,曾遇到有人抽血之後故意報別人名字的情況。結果出來通知調查對象時才發現。」吳尊友說。
「因此,研判的標準化以及實驗人員的規範化培訓非常重要。」吳尊友強調。
目前愛滋病確診一般分為兩步,初篩和確認。
在初篩階段,為了提高檢出率,會使用靈敏度高的診斷試劑以避免漏診。在確認階段,則需要通過蛋白印跡技術檢測來自病毒不同基因區的蛋白條帶,按照結果做出研判。
「從目前來說,一般只要感染愛滋病毒,是沒有從陽性轉變成陰性的。」吳尊友的說法和鍾嘯偉得到的解釋基本一致。今年3月,成都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HIV抗體不會從陽性變為陰性,省疾控中心保存的『鍾嘯偉』血樣肯定不是鍾嘯偉本人的,出錯可能與血樣檢測登記信息漏洞有關。」
陽性是表示愛滋病病毒感染在體內產生的變化有一定的結果。相反,陰性則基本上否定或排除愛滋病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然而,由於環境因素、操作因素、實驗方法或者患者自身因素等原因,可能把那些不是「陽性」的人檢測出陽性的結果,也就是「假陽性」。「假陽性」的可能性雖然很小,但也存在。
「一種是檢測技術本身的原因,在查病人血液中的愛滋病毒抗體時,病人所患有的其它疾病產生了與抗體結構相近的物質,也可能產生假陽性。」吳尊友介紹。
還有一種早期確診陽性、晚期又顯示陰性的情況。這是由於感染時間過長,感染者的免疫系統已經被病毒摧毀,檢測時就只能查到病毒而查不到抗體了。
「診斷數據靈敏度不同,10年前的診斷數據和今天的診斷數據不一樣。病人處於不同階段,也會影響結果。」吳尊友說。
誰為被毀掉的7年買單
「如果再查一次,技術上不是特別困難。」按照吳尊友的介紹,愛滋病流行以來,有條件的實驗室都會保存陽性標本,把10年前「鍾嘯偉」的血樣再進行一次鑑定沒問題。
在司法已經介入的情況下,是「貼錯了」還是「假陽性」,也需要更多鑑定數據的支撐。
「首先要通過DNA鑑定確認現存樣本究竟是不是鍾嘯偉本人的。如果不是,權責明晰。如果是,就有可能是當年血樣中的某種蛋白質造成的假陽性,放了10年後混雜的蛋白質發生了改變,造成原來陽性、現在陰性的局面。」吳尊友說,「不過這種概率很低很低。」
如今,鍾嘯偉已經正式起訴成都市疾控中心、四川省疾控中心,要求對方賠禮道歉,賠償從2008年至今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2017年12月12日,成都市武侯區法院受理了案件。
他還在等一個說法。從2008年檢測為陽性至2015年底,13次醫學隨訪他每次都到,「沒有一次成功抽出血,每次都將情況如實反饋給疾控中心,但都沒有下文。」 這也是既讓鍾嘯偉憤怒又讓各方人士困惑的地方:如果鍾嘯偉確實因多年吸毒史導致血管萎縮不易抽血,為什麼沒有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過問?哪怕深究一次,這個錯誤都可能更早被糾正。
2008年的《HIV抗體確認檢測報告單》顯示,鍾嘯偉血樣的送檢單位是成都市疾控中心,檢測單位是四川省疾控中心。目前留存血樣的四川省疾控中心表示,事件發生後,他們立即對鍾嘯偉2008年的血樣進行了複查,檢測結果仍為陽性。實驗室只對送檢樣品負責,當年的樣品檢測流程沒有問題,現在的問題只能找送檢單位成都市疾控中心。
但聽到記者說明來意,處在爭議中心的成都市疾控中心堅稱「不接受對外採訪」。
雖然診斷書已經「陽轉陰」,鍾嘯偉的生活卻還沒有「陰轉陽」,他被長達7年的誤診所耽誤的一切,誰來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