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是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從發現可以減輕疼痛或消除感染的植物,到在不到12個月的時間內為一種新病毒研發出多種高效疫苗。作為一個物種,我們為我們的成就感到自豪。
但是,我們並不是唯一知道自然界中的天然藥用植物可以幫助治療疾病的物種。
北京時間12月8日,發表在《Current Biology(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中國麻雀可以在其巢中使用艾草葉作為預防藥物,減少寄生蟲感染,以幫助它們孵出健康的雛鳥。這是多麼令人驚訝,果然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們竟然都可以知道一些植物在預防疾病方面比其他植物更有效。
當然,動物會利用植物為自己帶來益處的事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如肯亞懷孕的大象會吃一種特定的葉子來引產;還有像熊、鹿、麋鹿和各種食肉動物會偶爾吃草,這顯然是為了自我治療,或者讓自己感覺好一些。
一隻正在自我治療的黑猩猩
但像麻雀這麼小的動物也能具備如此能力確實令人驚訝。
研究通訊作者、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生態學家楊燦朝教授說:「在中國,山麻雀(Passer cinnamomeus)會將艾草葉墊入巢中;而中國南方一些地區的人們也有將艾草葉掛在門上作為端午節的傳統習俗。艾草中含有抗寄生蟲的化合物支持了這種行為可以預防疾病的觀點。因此,將新鮮艾草葉摻入巢中可以對麻雀起到類似的作用。」為了證明這一點,研究團隊進行了兩次野外實驗。他們設置了48個巢箱,其中一些放有5克艾草(治療組),另一些放有5克竹子(對照組)。除此之外,兩組巢箱在其他方面是一樣的。
接下來,為了檢查麻雀是否在巢箱中添加了艾草,研究人員將活動的巢穴分為三組:即添加艾草組、添加竹子組或不添加組。
研究人員發現,麻雀選擇含有艾草組的可能性更大,並且它們會將更多的艾草帶到含有較少艾草的巢中。添加到巢中的艾草量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
當麻雀落腳到鳥巢時,研究人員每天將麻雀自己帶回鳥巢的艾草進行稱重。
研究共同通訊作者、英國劍橋大學動物系生態學家William Feeney說:「通過一系列行為實驗,我們發現這些麻雀會主動尋找離艾草近的築巢地點,並根據艾草的氣味將新鮮的艾草葉補充到自己築的鳥巢中。(見下圖)」
研究人員在麻雀巢中鑑定出兩類體外寄生蟲:粉蟎(87.9%)和原球蟲(12.1%)。已知蟎蟲會對雛鳥的生長特別有害。為了有效地消除它們,研究人員研究了在巢中使用艾草是否會影響蟎蟲數量和雛鳥生長的速度。
研究人員發現,含有更多艾草的鳥巢孵化出的雛鳥體重更重,而且有較少的蟎蟲;而含有較少艾草的巢有更多的蟎蟲和產生更小的雛鳥;而含有竹子的巢穴表現出一種中間態,這可能是由於竹子也具有一定的抗菌特性。
因此,研究結果表明,麻雀對艾草的使用與人類對艾草的傳統使用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不能確定麻雀自己是否知道艾草對它們的寶寶有好處。我們無法與麻雀溝通,也許它們收集這些東西還有其他原因;也許麻雀喜歡這種氣味,因為這種氣味讓它們存活了下來也說不定,並將它們喜歡艾草氣味的基因遺傳給了下一代。
但這項研究確實有力地證明,我們並不是唯一將植物用於醫學目的的物種。
Feeney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山麻雀像人類一樣,使用艾草作為一種預防性草藥來保護它們的後代免受疾病的傷害。人們不禁會想,到底是誰在模仿誰?」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0.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