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在南亞野鯪魚的飼料當中添加殼多糖(甲殼質),可刺激免疫力,增強抵抗力,可降低水生動物寄生蟲的感染率。
南亞野鯪魚,也被稱為Rohu labeo(學名Labeo rohita),屬於鯉科,分布在南亞淡流域,包括印度、越南等地區。因為這種魚類營養豐富、生長迅速,深受消費者的喜歡,因此它成為池塘養殖主要的魚類之一。
南亞野鯪魚是一種習性溫和,生活在底部的魚類,這種魚喜歡在較溫暖的水裡。在小型階段,南亞野鯪魚吃小型浮遊動物,例如原生動物、輪蟲、單細胞藻類、橈足類、昆蟲幼蟲、米糠、穀物、浮萍、蔬菜。南亞野鯪魚的生長速度很快,通常一年體重可以增加0.5公斤到1公斤不等。
但是,在養魚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許多疾病,例如出血症,真菌病,長魚蝨和寄生蟲。這些疾病,會給養殖戶造成嚴重損失。
印度南亞野鯪
在這種情況下,養殖戶經常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但是濫用抗生素不僅對環境產生影響,而且會造成魚類藥物殘留,威脅消費者的健康。因此,越來越多的專家研究某些天然化合物,例如:葡聚糖,甲殼質和多糖以及一些草藥,並將其添加到飼料當中,以增強免疫力並限制水生動物的疾病。
蝦殼中含有大量的殼多糖
在一些研究中,殼多糖已被用作免疫抑制劑,已知能提高南美白對蝦對溶藻弧菌的抗病能力(Wang and Chen,2005)。此外,補充殼多糖有助於預防羅氏沼蝦的肌肉白濁病(Kumar et al.,2015)。
殼多糖是一種天然的生物聚合物,在一些低等植物中被發現,如真菌、藻類(在植物中扮演纖維素的角色)。甲殼素也存在於無脊椎動物的外殼中,如蝦殼、蟹殼、昆蟲的外殼...
因此,今天的這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評估在飼料當中添加殼多糖對南亞野鯪魚的免疫能力,以及對寄生蟲的抵抗能力的影響。
該研究包括兩個實驗。
實驗1:南亞野鯪魚大小(15.43±0.79克),殼多糖在飼料當中補充比例為三種,分別為0.5%,1%和2%,實驗一共持續三周。
實驗結果:每周測量一次超氧化物陰離子的產生,總蛋白含量,髓過氧化物酶和鹼性磷酸酶活性。根據觀察到的結果,最佳免疫刺激劑量為在飼料當中添加1%殼多糖。
實驗2:測試對寄生蟲感染抵抗能力:
將大小為(17.13±1.39 克)的南亞野鯪魚,隨機分為以下三個實驗組:
實驗組1:對照組,不添加殼多糖,且不讓魚感染寄生蟲;
實驗組2:不添加殼多糖,讓魚感染寄生蟲;
實驗組3:添加1%殼多糖,並魚感染寄生蟲。
1、正常餵食兩周後,再讓南亞野鯪魚接觸寄生蟲一個月。結果表明,添加殼多糖組,與不添加殼多糖組相比,添加殼多糖組的超氧化物陰離子,髓過氧化物酶和總蛋白質含量顯著增加。
2、添加殼多糖組,比不添加殼多糖組,寄生蟲感染率大大降低。
3、總之,在飼料當中添加1%殼多糖,可以增加南亞野鯪魚免疫潛能。此外,投餵含殼多糖的飼料時,南亞野鯪魚對寄生蟲的抵抗力會增強。
這項研究中提供的數據表明,殼多糖是一種免疫刺激劑,可預防寄生蟲感染,這也可以是增強水生動物的抵抗力,有助於減少疾病爆發,以及減少治療中化學藥品和抗生素的使用。
本文為《一號水產》獨家稿件!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授權轉載請聯繫微信:yaojing25800
換水產養殖群,請添加微信:yaojing2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