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小王子一樣消失於天際的聖埃克蘇佩裡。
聖埃克蘇佩裡是法國飛行員、作家。26歲從事郵航事業,開闢了多條飛行航道;39歲應徵入伍,赴「二戰」前線參加抗德戰爭;40歲退役後僑居美國,埋頭文學創作。
「執行法國南部高空飛行拍攝任務。未歸。」這是聖埃克蘇佩裡44歲在執行飛行任務時,飛行記錄本上最後的記錄。
至此,一個飛行員作家的傳奇人生至此結束。
《小王子》和聖埃克蘇佩裡的故事
1942年夏天,聖埃克蘇佩裡開始創作《小王子》並親自畫插圖。他用了好幾年的時間在書信中、手稿中,甚至餐館的桌布上,勾勒小主人公的形象。1943年,他43歲,《小王子》在美國紐約出版,這也是他失蹤前發表的最後一部作品。
埃克蘇佩裡,他的一生幾乎都是行和寫作中度過的。
飛行事業上,他是航線開闢者,是利用飛機將郵件運往高山和沙漠的先鋒,是「二戰」中鎮守前線的偵察機飛行員,曾獲得「法國榮譽團騎士」稱號和「十字軍勳章」,有「藍天白雲的耕耘者」之稱。
寫作事業上,他寫下的有關飛行生活的作品《夜航》和《人的大地》,分別獲得了法國極負聲望的「費米娜文學獎」和法國唯一的國家級文學獎「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
如果說凡爾納關於海洋的描繪讓棲居在陸地上的人們了解了深海,那麼聖埃克蘇佩裡關於飛行的書寫則讓人們認識了天空。
「你十歲,說它是奇妙的歷險。你二十歲,說它是親愛的真諦。你三十歲,說它是童真的追憶。你四十歲,說它是愛國的情深。」
「這本美好的小書適合下至八歲的孩子,上至八十歲的老人。」
如果細緻地讀過《小王子》,那麼一定見過「萊昂·維爾特」這個名字(位於書籍題獻頁)。《小王子》就是題獻給菜昂·維爾特的童話故事。
聖埃克蘇佩裡一生中有兩個最為要好的朋友,一個是戰友吉約梅,另一個就是小說家維爾特。維爾特年長聖埃克蘇佩裡23歲,他們是忘年交。
1940年年底,聖埃克蘇佩裡流亡美國,與維爾特告別。背井離鄉的他在1942年的夏天,創作了《小王子》並親自畫插圖。在《小王子》的題獻詞中有這樣一句話:「這個大人住在法國,他在那裡饑寒交迫。他非常需要安慰。」
此時的法國,還受著戰亂的威脅,更令人心焦的是,這個大人——維爾特,他是一個猶太人。當時的德國納粹十分敵視猶太人,對他們進行大肆抓捕,關進集中營從事苦力勞動,甚至殘害致死。維爾特為躲避迫害不得不隱姓埋名。遠在紐約的聖埃克蘇佩裡為朋友的處境擔憂,然而戰亂之中,他幫不上朋友的忙,於是將《小王子》題獻給這個什麼都懂,甚至懂得兒童作品的大人。
寫下《小王子》的時候,聖埃克蘇佩裡已經42歲了,42歲的他又把這部童話獻給了65歲的維爾特,不能不說他們都是保留著孩子氣的人。
《小王子》中狐狸的原型,其實是聖埃克蘇佩裡在朱比角遇到的一種動物——沙漠狐。沙漠狐是狐狸中體形最小的一種,但耳朵確實最長最大的,所以又叫耳郭狐。在炎熱的沙漠地區,它的大耳朵可以有效地幫助散熱。
仔細觀察《小王子》中的狐狸時就會發現,它的確有著小小的身軀和長長的耳朵。
「每當我覺得生活開始變得蒼白僵硬、索然無味,我就一次次開這本書,一邊讀一邊向享受心靈震顫不已的柔軟,拍拍身子上久積的灰塵,我所有貧瘠的想像也漸漸復甦。」
《小王子》這本成人的童話故事時至今日依然暢銷不衰,它的存在提醒著我們:要保持住想孩子一樣的大歡喜、大驚訝,不要長成一個面目可憎的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