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話節氣:2020年為什麼既閏年又閏月?

2021-01-15 中觀國學

今年的公曆2020年2月29日

是一個四年一見的日子

眾所周知,通行公曆中每四年中有一個閏年。閏年的二月共29天,比平年要多一天——這是為了彌補人為規定曆法中的年度天數與地球實際公轉周期產生的時間差。

計算閏年的方法也很簡單,只要用年份除以4,得到了整數而沒有餘數的話,這一年便是公曆裡的閏年了。

其實,我國傳統曆法裡也有「閏年」。現在,我們通常把農曆中帶有閏月的年份稱為閏年了。

那麼傳統曆法中的閏月,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就要從曆法的起源開始說起,我國曆法最初來源於人們對月亮的觀察。月亮圍繞地球公轉一周,會出現一個朔望月,所謂朔望月包括朔月和望月;朔月是月球的暗面完全對著地球的那一天。這一天,肉眼在夜空中看不到月亮。

望月則是月球亮面完全對著地球的那天,也就是月圓之的夜晚。這一晚,天上月亮圓滿如同玉盤冰輪,皎潔無比;朔望記錄著月亮的變化,而當月亮走過十二個朔望時,一年也就過去了。

因此,傳統曆法往往以初一為「朔」,初一的晚上看不到月亮。以十五為「望」,十五晚上的月亮便是最明亮的。十二個朔望走下來,差不多要355天左右,這樣有了一年的十二個月份。

怎樣才能讓曆法與地球,公轉也契合起來呢?

我們的祖先除去觀察月亮,制定「太陰曆」(也就是我們說的陰曆)外,還制定了另一套「曆法」,就是我們平日裡常說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外繞太陽運轉而制定的,由二十四個節氣構成。在這些節氣中,分為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

一般一個月內有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比如立春是節氣,後面的雨水就是個中氣。

在日常生活中,節氣是與農曆相結合的。農曆的每個月必須對應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

如果一個月的節氣在月初,中氣卻落在了下一個月,那就必須置一個閏月,使得這個月同時擁有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

這樣一來,曆法就更為方便了。它對指導人們進行勞動生產起了積極的作用。而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中國人民從古至今,創造了無數燦爛的文明成果,也與這套高效的曆法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由此看來,閏月對古人來說十分重要。在《易經》這部高度凝結了先民智慧的書中,也有著閏月的影子。《易經·繫辭》中有一段描寫,就表達了先民對閏月的看重之情。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繫辭傳》,《易經》「十翼」之首,傳說中為孔子所做。《繫辭傳》,以「一陰一陽之謂道」立論,說明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重性,認為相反事物的「相幸」、「相蕩」、「相推」、「相感」的相互作用是事物變化的普遍規律,是萬物化生的源泉。

其中提出「是故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的宇宙衍生觀。認為「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即事物必須經過變革才有前途。但同時也承認「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的永恆性。

《繫辭傳》還闡釋八卦來源、佔筮方法、聖人四道、乾坤德性和功用、九卦的含義等等。文中以「蓍求卦法」成為象數學的重要依據,被認為是最能體現《易經》主題的一篇傳。

這段文字被後世認為是先民「以蓍求卦法」的具體操作。也就是後世所謂的「大衍筮法」。

大衍筮法

用五十蓍策表示佔筮之數,其中一根虛置不用,實用的只有四十九根。把四十九根蓍策任意分成兩堆象徵天地兩儀,從中取一策掛在左手小指間象徵天地人三才,每束四策揲(shé)算以象徵四時,把右邊那份揲算剩餘的蓍策歸附夾勒在左手無名指間以象徵閏月,五年在出現閏月,於是把左邊那份揲算剩餘的蓍策夾在左手中指間,而後別起一卦反覆揲算。

天的數字象徵有一、三、五、七、九等五個奇數,地的數字象徵有二、四、六、八、十等五個偶數。五個天數相加為二十五,五個地數相加為三十,合起來五十五。這就是《易》的變化可以體現陰陽鬼神的道理了。

「大衍筮法」是《易經》中記錄的卜筮方法,最能體現上古時期人們用《易》進行卜筮的方式方法。祖先用《易經》講述人作為三才之一,以己度天地,從而與天地相通。由此有了卜筮的可能性。

天地自然間,無論兩儀,三才,四時,閏月,都是自然變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這些元素,人才可以與天地通,才可以趨吉避兇,在這蒼茫大地間挺立起自身特有的生命價值。

而閏月,調節了曆法,也作為一個補漏的參數印在中華先民的腦海中。我們在先民留下的智慧和寶藏中繼承發揚,才能走的更遠,走出自己的風採來。

雖然大衍筮法留下的卜筮案例也非常精準,但它操作過程繁瑣,複雜,容易出錯。很多後人雖然想嘗試,卻苦於步驟麻煩而放棄。

不過這個問題不用愁,中觀國學新講師北川老師,多年讀易卜筮,以清新凝練的視角,優化大衍筮法。讓卜筮變得有趣簡明,輕輕鬆鬆嘗試最「易經」的預測方法。

私信我,學習更多免費易學知識

作者:清許

編輯:亦歡

審稿:亦歡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閏月閏年與閏土
    原標題:閏月閏年與閏土 如果不注意,大概很多人認為「閏月」與「閏年」是一個意思,其實不然,雖說只是一字之差,所包含的意思卻相差很遠。為了彌補這個差值,曆法中規定,4年設一閏,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為閏年,另附加規定,凡遇世紀年(末尾數字為兩個零的年份),必然被400所整除才算閏年。如1996年即閏年,2000年也是閏年,而1700年則不是閏年。陽曆閏年的二月有29天,2月29日為閏日,陽曆閏年有366天。也就是說陽曆閏年的二月不叫閏二月,閏月為農曆所特有。 現在再來說「閏月」。
  • 2020年閏年又閏月,閏四月還有這些傳統習俗,一起來了解下吧
    為什麼要閏月今年是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閏年都有13個月,384或385天。但是自古農曆就沒有13個月這麼一說,所以在十二個月裡重複一個月,如閏四月,就是過了四月之後就叫閏四月。具體閏哪個月是依照十二個月中哪個月份裡只有一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那麼就設置這個月(一般是小月,就是29天)為閏月。農曆閏年的規律一般是3年一閏、5年二閏。閏月都有些講究「閏月鞋 閏月穿 閏月老人活一千」在部分地區的習俗中,逢閏月,女兒要給父母買閏月鞋,來趕走父母這一年的厄運,祈福父母身體健康。
  • 2020年是「雙春閏月」年,啥是「雙春閏月」?有啥特別?
    「金豬辭舊,瑞鼠迎春」,再過一個月,我們就要告別2019年豬年,迎來2020年鼠年。翻看日曆發現農曆庚子鼠年可不一般,因為它長達384天,比今年豬年要多一個月。不僅如此,鼠年還是個「雙春閏月年」。所謂的「雙春閏月年」並不是連著閏月一次過兩個春天,而是指在一年當中有兩個立春,這往往出現在有閏月的年份。
  • 2020不光是閏年,還有閏月
    據公開資料顯示,閏年又分為普通閏年與世紀閏年,普通閏年需為4的倍數,且不是100的倍數(如2016年),而世紀閏年則要求公曆年份是整百數,同時必須是400的倍數方可(如2000年)。
  • 農曆的「閏年」和「閏月」如何設置?需要先澄清對「農曆」的誤解
    閏年和閏月,在中西方曆法中都有。從實際來看,中西方的早期置閏方式都比較接近,周期基本都是「十九年七閏」,大概隔三四年就會置一個閏年。 從以太陽為參考的陽曆(公曆)來說,閏年和閏月很好解釋,為了方便闡釋「農曆」,我們需要簡單地概括一下。
  • 2020年和即將到來的鼠年都是閏年 2020閏年閏哪一月?
    天文學家、南開大學教授蘇宜告訴記者,公曆2020年為閏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蘇宜解釋說,公曆和農曆各有不同的歷史淵源和曆法規制。公曆每4年設一閏年。凡公曆年數能被4除盡的年份為閏年,2月有29天,除不盡的年份為平年,2月有28天。2020年能被4除盡,所以是閏年。
  • 2020年是「雙春閏月」年,啥是「雙春閏月」?有啥特別?是好是壞
    「金豬辭舊,瑞鼠迎春」,再過一個月,我們就要告別2019年豬年,迎來2020年鼠年。翻看日曆發現農曆庚子鼠年可不一般,因為它長達384天,比今年豬年要多一個月。不僅如此,鼠年還是個「雙春閏月年」。所謂的「雙春閏月年」並不是連著閏月一次過兩個春天,而是指在一年當中有兩個立春,這往往出現在有閏月的年份。
  • 2020年的雙閏年咋回事?始於雙曆法並行,上一次是8年前
    今天我們要說的2020年神奇的地方是閏年和閏月,《人民日報》報導稱,公曆2020年為閏年,2月有29天,全年366天,閏年出生的小夥伴終於可以過4年一次的生日了;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384天。也就是說,2020是雙閏年。此外,鼠年還有兩個立春,分別在2020年2月4日和2021年2月3日。很多人看到這裡都有點懵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2020年和鼠年都是閏年,為什麼2020全年366天,鼠年全年384天
    天文學家、南開大學教授蘇宜告訴中國新聞網記者,公曆2020年為閏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中國農曆根據月相確定日期和月份,根據二十四節氣確定年長。由於12個月的天數不夠年長,13個月又超過了,故而採用適時增加閏月的辦法來調節。
  • 2020是閏年嗎一年共幾天?農曆庚子鼠年是什麼年
    天文學家、南開大學教授蘇宜告訴記者,公曆2020年為閏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  蘇宜解釋說,公曆和農曆各有不同的歷史淵源和曆法規制。公曆每4年設一閏年。凡公曆年數能被4除盡的年份為閏年,2月有29天,除不盡的年份為平年,2月有28天。2020年能被4除盡,所以是閏年。
  • 雙閏年,兩頭春,趣說2020這一年
    兩個閏年一旦重合,就是雙閏年,所以2020是雙閏年。同時,農曆四月出生的孩子 還可以過兩次生日 那什麼是閏年?為什麼有「閏四月」呢?公曆每4年設一閏年公曆和農曆各有不同的歷史淵源和曆法規制。公曆每4年設一閏年。凡公曆年數能被4除盡的年份為閏年,2月有29天,除不盡的年份為平年,2月有28天。2020年能被4除盡,所以是閏年。但對整世紀年如1900、2000、2100年,只有前兩位數也能被4除盡的才是閏年,否則仍為平年。
  • 閏月是幾月 閏月都是閏幾月
    導語:閏月是困擾了很多人的一個時間問題,有時候我們翻看農曆就會發現這個月就是閏月,但是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為什麼會有閏月,除了看日曆也不知道閏月是幾月或者說閏月都是閏幾月。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關於閏月的詳細介紹。
  • 2016年閏年是什麼意思?2000年到2030年的閏年閏月列表
    2016年閏年是什麼意思?2000年到2030年的閏年閏月列表  在中國的農曆表上,有閏年和閏月兩種說法。通常我們都說一年有365天,其實準確的講一年有365.2422天,與實際相差了0.2422天,而四年之後這些差值剛好構成一天,也就是說四年之後的第四年有366天,於是古人就規定了這一年為閏年了。
  • 2020是個什麼年?「愛你」成雙,閏年也成雙
    天文學家、南開大學教授蘇宜告訴新華社記者,公曆2020年為閏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 蘇宜解釋說,公曆和農曆各有不同的歷史淵源和曆法規制。公曆每4年設一閏年。凡公曆年數能被4除盡的年份為閏年,2月有29天,除不盡的年份為平年,2月有28天。2020年能被4除盡,所以是閏年。
  • 2020年是「雙閏年」,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這樣?
    最近關於雙閏年的話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公曆2020年為雙閏年。農曆庚子鼠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384天。」……針對「雙閏年」的話題,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工程師胡方浩告訴記者,今年陽曆和農曆碰巧了,都是閏年。專家說,陽曆是以回歸年為主要依據制定的曆法。陽曆閏年,是因為回歸年長度為365.2422天,但曆法的年是以整日數為單位計量的,所以在制定時需要設置增加閏日的方法來使得年的平均長度等於回歸年。
  • 公曆2020年和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都是「閏年」
    天文學家、南開大學教授蘇宜告訴記者,公曆2020年為閏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蘇宜解釋說,公曆和農曆各有不同的歷史淵源和曆法規制。公曆每4年設一閏年。凡公曆年數能被4除盡的年份為閏年,2月有29天,除不盡的年份為平年,2月有28天。2020年能被4除盡,所以是閏年。
  • 「神奇」的鼠年: 2020雙閏年 全年384天!
    但是今年的2020年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年,它是一個雙閏年,公曆2020年共有366天而農曆的庚子鼠年全年共有384天,比常年要多出19天,這是為什麼?又為什麼說它是雙閏年呢?這種384天情況是怎麼出現的呢?專業人士介紹,我們正常生活中都會有陰曆,陽曆的說法,陽曆是指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這一圈我們一般把它叫做回歸年,時間為365.24天。
  • 關於2020年雙春兼閏月之說法
    感恩您的關注聽說關注我的人,生活都有很大提高了 品味✥生活✥智慧✥樂趣 聯繫電話:0596--65387892020年初,一個自帶熱度的詞彙上了「熱搜」,那就是「2020年雙春兼閏月」,而這,其實是我們新的紀年法與傳統的紀年法差異造成的。
  • 2020庚子鼠年將迎來「雙閏年」和「雙春年」
    央視網消息:今年的春節,除了比往年來得都要早一些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今年是「雙閏年」,而且還是「雙春年」。也就是說,今年的公曆和農曆都有一個閏月,而且今年有兩個「立春」。也有很多網友開玩笑稱,今年要上13個月的班了。  2020年是「雙閏年」,也就是公曆有一個閏月,農曆有一個閏月。
  • 2017農曆雞年為什麼是閏年有384天怎麼算?農曆閏哪個月?
    【明年閏年共有384天 恭喜農曆6月生的朋友一年老兩歲】神猴辭歲,金鳳迎春。」再有一個多月,農曆丁酉雞年就將到來。近日,一則農曆雞年有384天的新聞引起網友的關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專家揭秘↓  有天文專家表示,農曆雞年是個閏年,共有384天。網友表示不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