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醫科生產的方艙移動生物檢測實驗室。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荊文娜/攝
中國發展網 「疫情一暴發,公司領導當即決定生產方艙醫院。」航天醫療健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供應鏈事業部負責人劉樺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從3月份作出決定,到6月份完成生產,再到7月份向公眾展出,方艙醫院的生產完成充分體現了航天速度。劉樺介紹,模塊化負壓方艙醫院集航天科工集體之力,由集團旗下15家子公司聯合生產製造,其中蘇州江南航天機電工業有限公司是生產的主力軍,在方艙醫院製造工藝、製造流程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受生產周期因素影響,航天醫科的模塊化負壓方艙醫院未能趕上在武漢疫情中發揮作用,但在此次疫情中,公司為武漢方艙醫院補充了相應的負壓設施、移動式核酸檢測車等醫療設備,解決了當地醫院床位不足的難點問題。該醫療設施依靠其發達的通訊指揮系統、軟硬體配套設備,獲得了工信部部長苗圩的高度肯定。
劉樺表示,目前模塊化負壓方艙醫院的價格約為1000萬美元,雖然看似價格昂貴,但卻受到國外客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青睞。該方艙醫院具有明顯的優勢與特點:一是採取負壓核心技術,在醫院內外形成壓力差,避免汙染源在空氣中隨意傳播,確保周邊環境的安全;二是採取模塊化布局,可按需隨意組合床位數量;三是部署速度快,通常24~48小時即可展開整座方艙醫院,實施全面救援行動。雖然只是一家方艙醫院,但主要由治療病房、影像診斷、臨床檢驗、消毒滅菌、醫療保障、醫療救治、衛勤通信指揮、汙物處理、後勤保障、能源補給等10個單元30個模塊組成。同時配置有從「水、暖、氣、電、網絡和衛星通信」到後端「廢物垃圾無害化處理」、生活保障以及心理治療和中藥治療的全套設備,是當前疫情防控急需以及預防國內疫情「二次蔓延反彈」的系統級公共衛生安全應急裝備。「因此對於經濟條件差、醫療能力不足的國家,雖然模塊化負壓方艙醫院售價較高,但他們卻並不覺得貴,因為這一方艙醫院包含了一家傳染病二級醫院的幾乎所有主要功能,具有廣闊的國際應用前景。」劉樺分析道。
她介紹,在生產模塊化負壓方艙醫院過程中,公司又形成其他系列產品,針對社區未設發熱門診的問題,公司開發了發熱哨點,隨後又形成了方艙式核酸檢測實驗室以及負壓隔離病房等,用以滿足疫情暴發後,對醫院救治能力進行及時有力的補充。
劉樺強調,這些系列產品還支持個性化定製。「以北京市馬家堡社區為例,社區普遍缺乏發熱門診。而按照要求,5萬人以上的社區即需覆蓋發熱門診。在社區房間不夠用的情況下,我們利用停車場的空間,為該社區定製了6×7米的發熱哨點,有效滿足了社區發熱篩查需求。」劉樺說。此外,方艙式核酸檢測實驗室在雲南及黑龍江的疫情應對中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本版稿件均由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荊文娜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