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丨1945年,領導英國獲得勝利的邱吉爾,為何會被請下臺?

2020-12-05 網易新聞


1.383年11月30日,淝水之戰

2.1797年11月30日,晚清武林高手董海川出生

3.1835年11月30日,諷刺文學大師馬克·吐溫出生

4.1874年11月30日,英國首相邱吉爾出生

5.1900年11月30日,我國電影事業的奠基人夏衍出生

6.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

7.1969年11月30日,越戰中的美萊村大屠殺被揭發

8.1977年11月30日,中國近代物理學先驅吳有訓逝世

9.2015年11月30日,人民幣加入SDR,成為第五大國際貨幣

10.2018年11月30日,美國前總統老布希逝世

文章轉載自:非常歷史

1945年7月,在戰勝德國以後,美英蘇三國領導人在德國的波茨坦舉行了會議。

這次會議很有意思,美國總統羅斯福在4月份去世,因此副總統杜魯門成了總統。在會議的前半截,英國的首相還是熟知的邱吉爾,但是到了後半截則變成了艾德禮。邱吉爾領導英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是其為何會被請下臺?

1943年11月,羅斯福、史達林、邱吉爾合影

波茨坦前期會議的三巨頭:邱吉爾、杜魯門和史達林

波茨坦後期會議的三巨頭:艾德禮、杜魯門和史達林

01

邱吉爾上臺以後,英國人的日子並不好過

說邱吉爾之前,不得不說他的前任首相張伯倫。在現在的教科書中,張伯倫的名聲並不怎麼好。但是在英國人看來,張伯倫是一位很有辦法的首相。

張伯倫極力避免英國捲入戰爭,甚至在二戰爆發的初期仍按兵不動。因為一戰的巨大損失,英國人畏懼戰爭的破壞。但是在德國進攻法國之後,張伯倫的計劃破產,隨後張伯倫宣布辭職。

再然後邱吉爾繼任首相,這是一位非常強硬的首相。在1940年夏天,法國向德國投降,當時抵抗的國家只剩下了英國。德國對英國實施了大規模的轟炸,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而且德軍潛艇對英國長期的封鎖,造成英國國內的物資匱乏。在戰爭最危急的時刻,英國全國的儲備糧只夠20天使用。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開始出現求和的聲音。

邱吉爾與張伯倫

當時連英國王室也試圖求和,邱吉爾的態度是如果王室求和,他就宣布王室非法。在邱吉爾執政時期,英國普通人的生活並不好。食物和水都已經實行了配給制,常見的牛肉和雞肉成了夢想,當時英國的商店裡只有烏鴉肉在叫賣。

英國人一方面希望英國獲得戰爭的勝利,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的生活不受影響。這本來就是一個矛盾體,在戰爭時期,民間的不滿情緒還可以理解。但是在戰爭結束以後,英國人已經不再需要一個戰時首相。英國需要一個懂得民生的首相,就這樣,英國工黨領導人艾德禮開始崛起。

其實在1945年年初,艾德禮的支持率已經開始上漲,其最終取代了邱吉爾。認真的說,艾德禮在民生方面的措施確實強於邱吉爾。

邱吉爾 艾德禮

02

在蘇聯和印度問題上過分強硬,也是下臺的主要原因

邱吉爾下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過分希望維護大英帝國的地位。邱吉爾對蘇聯的態度比較敵視,早在一戰結束以後,身為海軍大臣的邱吉爾便開始集結各國聯軍幹涉蘇俄革命。在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刻,邱吉爾又與史達林多次發生了矛盾。

如果英國在鼎盛時期,那自然什麼都好說。問題是在經過二戰之後,英國的國力已經大幅度削弱,英國無力獨自對抗強大的蘇聯。除了蘇聯問題以外,還有就是印度問題。

在二戰中,為了動員印度的人力物力,邱吉爾曾經答應在二戰給予印度自由。但是在戰爭真的結束以後,邱吉爾卻反悔了。因為印度對於英國太重要,邱吉爾不希望印度獨立。可是當時的形勢已經十分明顯,除非使用武力。

1954年8月,毛澤東會見艾德禮

英國剛剛打完二戰,不希望捲入新的戰爭。面對各處殖民地要求獨立的情況,邱吉爾的態度是鎮壓。英國人不希望繼續打仗,這也是艾德禮取代邱吉爾的重要原因。

1945年7月,艾德禮取代了邱吉爾。所以在波茨坦會議上,出現了兩張經典照片。艾德禮主張對蘇聯緩和,不進行高強度的對抗。同時,在艾德禮的任期內,印度、緬甸等地先後獨立。

不得不說,邱吉爾並不沒有完全退出政治舞臺。卸任以後的邱吉爾在美國發表了鐵幕演說,呼籲遏制蘇聯的擴張。英國人那種大國的自尊心並未完全消失,艾德禮在外交政策上讓步很大,這遭到了一些人的不滿。

在50年代,艾德禮又被請下了臺,接替艾德禮的是老朋友邱吉爾。

朝代:| | | |

閒談:|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核平英國才能世界和平?為何說德國若有原子彈必先轟炸英國?
    那麼世界這麼大,為什麼一定要選英國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1、世仇難解在歷史虛無主義思想如此嚴重的今天,很多人習慣用今天的思維去思考曾經的歷史,得出的結論自然南轅北轍。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迄今為止最慘烈且影響最深遠的戰爭,將日不落帝國徹底打下神壇,造就了美蘇兩國並駕齊驅的兩極格局。
  • 倫敦煙霧事件68周年:女王白天打燈籠 邱吉爾差點下臺
    中國小康網訊 今天是倫敦煙霧事件62周年,當年那場大霧是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對人類對空氣汙染的治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就來看看那段故事。1952年12月4日,年近80歲的英國首相邱吉爾,辦公桌上多了一份氣象部門遞上來的天氣預警——即將有大霧天氣到來。
  • ...偉大衛國戰爭期間史達林與羅斯福和邱吉爾往來書信:文獻研究...
    :文獻研究》一書,旨在從全新的角度詳細解讀1941年7月至1945年12月期間,蘇美英反法西斯聯盟領導人以書信為媒介互通軍政情報,協調對敵立場,統籌戰爭全局,開展聯合行動,以及在歷史的關鍵時刻做出戰略決策的過程和心理活動。
  • 邱吉爾同名傳記片發布新預告 布萊恩考克斯神還原邱吉爾 再現驚心...
    時光網訊 由喬納森·泰普茲執導,布萊恩·考克斯、米蘭達·理查森等人主演的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同名傳記片將於6月2日登陸美國大銀幕,影片近日發布一支新的預告片。該片將講述1944年諾曼第登陸前48小時內,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周旋於美軍、德軍以及內心魔鬼幾股勢力之間的故事。
  • 大英帝國最後的榮光:令邱吉爾比蔣介石還失落的雅爾達會議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將迎來最後的勝利。2月4日到11日,作為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三個國家的首腦,史達林、羅斯福和邱吉爾,聚在了蘇聯克裡米亞海濱的雅爾達。勝利還沒到手,但勝利已經不遙遠了。這場勝利者的聚會,將要討論的,是未來新的世界秩序和對失敗者的安排。
  • 歷史上的今天1945年11月13日戴高樂當選法國總統
    歷史上的今天1945年11月13日戴高樂當選法國總統 2013-09-09 13:43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湯因比的歷史研究與英國戰後外交政策
    二、英帝國的衰落與湯因比歷史觀的變化湯因比12卷《歷史研究》的後6卷即7~12卷的寫作與出版,在時間上和邱吉爾兩任(1940~1945;1951~1955)時間及此間大英帝國的衰落大體同步,因而他這一時期的研究著作就不能不帶有「邱吉爾」式的喜悲劇混合的色彩。此間,英國是戰爭的勝利者,同時也是戰後的被剝奪者。
  • 《邱吉爾》傳記片曝光預告 考克斯還原一代偉人
    《邱吉爾》傳記片曝光預告 考克斯還原一代偉人 時間:2017.05.0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薴節
  • 邱吉爾等雕像被保護或推倒背後:是遺產損失,還是歷史的自審
    倫敦議會廣場上被保護起來的邱吉爾像。 欲摧毀一座雕像的可以有很多種方法。2003年,一名舉重運動員用大錘砸向位於巴格達的巨型薩達姆·海珊雕像;1966年,與一名愛爾蘭共和軍持不同政見者在都柏林納爾遜(Nelson)的柱子裡放了一枚炸彈…… 甚至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作品也遭到了破壞。
  • 邱吉爾雕像啟動戰時保護,英首相詹森:不能假裝有不同歷史
    這些雕像在博物館中會作為歷史被講述,而為何移入博物館的歷史也應該為後代解釋。「令人期待的是未來這些城市基座會放置怎樣的公共藝術作品?應該不會再是這堆陳腐的老男人了。」翠西·艾敏說。倫敦對示威遊行途經地有爭議的雕像採取的保護措施。為何公共空間中雕像被毀會引發如此多的探討?也許相比沒有爭議的雕像,被拆除雕像中蘊藏的信息更值得關注。
  • 歷史時間軸大事件梳理,對比中外,覆蓋11章節知識點!(附8招記憶大法)
    (附8招記憶大法) 今天專題:歷史時間軸梳理 明天專題:學習習慣的養成 1、歷史時間軸圖表(11章節17張圖表) 2、歷史大事年表(中外對比) 3、8招記憶歷史時間和事件 暑期充電第5站 歷史時間軸圖表 古代政治
  • 墨索裡尼1943年被趕下臺囚禁,1945年被槍決後倒吊示眾
    墨索裡尼被趕下臺後囚禁,德國發起「橡樹行動」營救計劃1943年7月10日,英美盟軍發動雪橇犬行動,在義大利西西里島登陸,島上的德、意軍隊接連敗退。6天之後,羅斯福和邱吉爾發表講話,要求墨索裡尼投降,並號召義大利人民反抗法西斯統治。而此時的義大利經濟也到了崩潰邊緣,老百姓早已經恨死了將自己拖入戰爭深淵的墨索裡尼。
  • 邱吉爾:這不是我說的
    喬治·克裡孟梭(法語:Georges Clemenceau,1841年9月28日~1929年11月24日),農村出身,初從醫,後從政,又從醫,再從政。他反對拿破崙三世,是法國的俾斯麥,稱之為鐵血總理毫不為過。在一戰中,他以78歲的高齡組閣,他扭轉了法國的乾坤的。
  • 牛頓、達文西、林肯、邱吉爾 這些歷史名人都曾養貓
    其實喵星人在人類的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其實不止是療愈或抓老鼠這麼簡單!有許多歷史名人的成就,可能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些喵星人的啟發而來。不論是各個領域的天才,還是日理萬機的政治家,在喵星人的面前,也許只是個忠誠的貓奴啊!1、日本宇多天皇(公元 867?
  • 邱吉爾的「至暗時刻」: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
    (imdb.com)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西歐的命運懸於新任命的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他必須在與希特勒談判和克服萬難與之對抗中作出選擇。溫斯頓·邱吉爾1874年生於英格蘭牛津郡伍德斯託克鎮。他出身貴族家庭,父親倫道夫勳爵曾任英國財政大臣。1940年至1945年、1951年至1955年,邱吉爾曾兩度出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
  • 終於等到這部電影 英國老戲骨增肥演邱吉爾 已預約奧斯卡影帝?
    而今年有一部被看好衝擊奧斯卡的電影裡,有一個演員,就足以讓人毫不吝嗇獻上「偉大」的頭銜。他就是今年59歲的英國老戲骨加裡·奧德曼,人稱狗爹。為了出演這個角色,他瘋狂增肥,把自己從一個清瘦的老型男完全變成了凸著肚子的歷史著名政治人物,在電影《至暗時刻》裡出演英國首相邱吉爾。目前,這部電影已經在中國定檔12月1日上映。
  • 二戰後期的英國政壇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拯救不列顛:溫斯頓•邱吉爾與他的戰時內閣(1940—1945)》,在這部具有啟發意義和扣人心弦的作品中,美國國家猶太圖書獎得主、英國現代史學者喬納森•施內爾利用豐富的一手史料,成功還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英國政界高層的活動場景,生動展現了邱吉爾是如何有效領導能力非凡但又紛爭不斷的內閣隊伍的。
  • 曼哈頓計劃 1945年8月9 日
    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峽谷作為曼哈頓計劃的核心之地而聞名於世,其目標是趕在戰爭結束前製造出原子彈,該計劃涉及美國、英國和加拿大三國費米領導籌建原子反應堆,以獲得鈾 -235 和鈽 -239 ;勞倫斯負責籌建電磁同位素分離,從天然鈾中分離鈾 -235 ;尤裡負責用氣體擴散法生產濃縮鈾 -235。
  • 二戰紀實1943年,走向勝利的開局之年
    【英國皇家空軍】英美在1943年1月卡薩布蘭卡會議上,決定開闢第二戰場1943年,英美在空戰中擊落、擊傷德機共10661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