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歷史時間軸大事件梳理,對比中外,覆蓋11章節知識點!(附8招記憶大法)
今天專題:歷史時間軸梳理
明天專題:學習習慣的養成
1、歷史時間軸圖表(11章節17張圖表)
2、歷史大事年表(中外對比)
3、8招記憶歷史時間和事件
暑期充電第5站
歷史時間軸圖表
古代政治
中國
歐洲
近代政治制度
資本主義
社會主義
近代中國反侵略鬥爭
時間 | 1924~1927 | 1927~1937 | 1937~1945 | 1945~1949 |
關係 | 合作革命 | 對峙戰爭 | 合作抗日 | 分裂敵對 |
原因 | 共同反對北洋軍閥的統治 | 國民黨叛變革命 | 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 | 階級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
冷戰和多極化格局的形成與蘇聯
冷戰和多極化格局
蘇聯的興衰
世界市場與近代工業
世界市場的形成
近代工業的發展
工業文明衝擊下的中國近代經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
經濟全球化趨勢
中國古代主流傳統文化思想演變
東西方文化對比
中國古代經濟
歷史大事年表-中外對比
中 國 | 時 間 | 世 界 |
1488 | 葡萄牙人迪亞士發現好望角 | |
1492 | 哥倫布在西班牙支持下發現美洲 | |
1498 | 葡萄牙人達·伽馬發現到印度的新航路 | |
1517 | 馬丁·路德揭開宗教改革運動序幕 | |
1519-1522 | 麥哲倫在西班牙支持下進行環球航行 | |
葡萄牙侵佔澳門 | 1553 | |
荷蘭侵佔臺灣 | 1624 | |
1640 |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 |
明朝滅亡;清軍入關 | 1644 | |
鄭成功收復臺灣 | 1662 | |
清派施琅統一臺灣 | 1683 | |
清設立臺灣府,隸屬福建省 | 1684 | |
1687 | 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 |
1688 | 英國光榮革命,標誌革命結束 | |
中俄籤訂《尼布楚條約》 | 1689 | 英國頒布《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 |
1765 | 珍妮紡紗機發明,揭開工業革命序幕 | |
1775 | 來剋星頓槍聲—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 |
1776 | 《獨立宣言》發表,標誌美國建國 | |
1782 | 瓦特改良蒸汽機 | |
1781 | 約克鎮戰役—美國獨立戰爭勝利 | |
1787 | 美國制定1787年憲法 | |
1789 | 美聯邦政府成立;法國大革命爆發; 頒布《人權宣言》 | |
1792 |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 |
1804 | 拿破崙頒布《拿破崙法典》; 拿破崙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 |
1807 | 美國富爾頓製成汽船 | |
1814 | 英國史蒂芬孫發明火車; 拿破崙第一次下臺 | |
1815 | 滑鐵盧戰役失敗,拿破崙再次下臺 | |
1836-1848 | 英國憲章運動 | |
林則徐領導虎門銷煙 | 1839 | |
鴉片戰爭爆發 | 1840 | 英國完成工業革命 |
中英《南京條約》籤訂 | 1842 | |
1848 | 《共產黨宣言》發表,馬克思主義誕生 | |
太平天國運動 | 1851-1864 | |
第二次鴉片戰爭 | 1856-1860 | |
《天津條約》籤訂 | 1858 | |
洪仁玕《資政新篇》 | 1859 | 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北京條約》籤訂 | 1860 | |
曾國藩創辦第一家官辦軍企安慶內軍械所 | 1861 | |
1864 | 第一國際在倫敦成立 | |
1868 | 日本明治維新開始 | |
1870 | 普法戰爭;法蘭西第二帝國覆亡,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宣告成立;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 | |
1871 | 巴黎公社; 德國完成統一,頒布《德意志帝國憲法》 | |
1875 | 法國頒布《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標誌共和政體最終確立 | |
1876 | 美國貝爾發明電話 | |
福建巡撫丁日昌在臺灣架設第一條電報線 | 1877 | |
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建成 | 1881 | |
1886 | 德國卡爾·本茨發明汽車 | |
1889 | 第二國際建立 | |
甲午中日戰爭 | 1894-1895 | |
《馬關條約》籤訂;公車上書 | 1895 | 法國盧米埃爾兄弟發明電影; 義大利馬可尼發明無線電通訊 |
戊戌變法 | 1898 | |
義和團運動 | 1898-1900 | |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 1900 | 德國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論 |
《辛丑條約》籤訂 | 1901 | |
1903 | 布爾什維克黨形成,列寧主義誕生; 美國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 |
中國同盟會成立; 《定軍山》-中國電影誕生 | 1905 | 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 |
武昌起義 | 1911.lO.10 | |
中華民國成立;清帝退位; 頒布《臨時約法》 | 1912 (民國元年) | |
二次革命 | 1913 | |
1914-1918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
袁接受"二十一條";護國運動開始; 新文化運動興起 | 1915 | |
1917 | 俄國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勝利,世界現代史開端 | |
五四運動 | 1919 | |
中共一大,標誌中共成立 | 1921 | |
1921-1927 | 新經濟政策 | |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綱領 | 1922 | 蘇聯成立 |
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國民革命運動興起;黃埔軍校創立 | 1924 | |
孫中山逝世 | 1925 | 蘇聯史達林開始推行工業化方針 |
北伐戰爭開始 | 1926 | 英國貝爾德發明電視 |
國民革命運動失敗;中共發動南昌起義,八七會議,秋收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找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 1927 | |
1929-1933 |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 | |
九一八事變,東北三省淪陷 | 1931 | |
1933 | 羅斯福就任總統,實行"新政" | |
紅軍長徵 | 1934.10 -1936.10 | |
遵義會議;一二九運動 | 1935 | |
西安事變 | 1936.12.12 | |
七七事變,全民族抗戰開始;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 第二次國共合作實現,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 南京大屠殺 | 1937 | |
1939-1945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
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論》;百團大戰 | 1940 | |
1944 | 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 | |
中共七大召開;抗戰勝利; 重慶談判,《雙十協定》籤訂 | 1945 | 美國研製原子彈成功;聯合國成立 |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開始 | 1946 | 美國發明電腦;邱吉爾發表鐵幕演說 |
劉鄧大軍挺進中原; 解放戰爭進入戰略反攻;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 | 1947 | 杜魯門主義出臺; 馬歇爾計劃; 印巴分治; 關貿總協定籤訂 |
三大戰役:遼瀋、淮海、平津 | 1948-1949 | |
七屆二中全會召開; 渡江戰役,國民政府覆亡; 中國人民政協會議召開,通過《共同綱領》;新中國成立;與蘇聯建交 | 1949 | 北約組織成立; |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籤訂; 抗美援朝開始 | 1950 | |
西藏和平解放 | 1951 | 歐洲煤鋼共同體建立, 歐洲一體化進程開始 |
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 | 1953 | |
三大改造 | 1953-1956 | |
一五計劃 | 1953-1957 | |
第一屆全國人大召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參加日內瓦會議 | 1954 | |
參加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 1955 | 華約成立,兩大軍事對峙格局形成 |
中共八大召開;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確立;「雙百」方針提出; | 1956 | |
1957 | 蘇聯發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 | |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 1958 | |
三年經濟困難 | 1959-1961 | |
調整經濟八字方針提出 | 1960 | |
1961 | 蘇聯太空人加加林登上太空; 不結盟運動興起 | |
成功研製原子彈 | 1964 | |
西藏自治區成立 | 1965 | |
十年「文化大革命」 | 1966-1976 | |
1967 | 歐共體成立;東協成立 | |
1969 | 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 網際網路在美國誕生 | |
成功發射「東方紅1號」人造衛星 | 1970 | |
重返聯合國:桌球外交; 周恩來調整國民經濟; | 1971 | |
尼克森訪華,籤署《中美聯合公報》; 田中角榮訪華,中日邦交正常化 | 1972 | |
袁隆平成功研製出雜交水稻 | 1973 |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 |
毛澤東提出「三個世界」理論 | 1974 | |
鄧小平全面整頓國民經濟 | 1975 | |
鄧小平復出;恢復高考 | 1977 | |
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十一屆三中全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 1978 | |
中美建交 | 1979 | |
設立四大經濟特區 | 1980 | |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 1982 | |
鄧小平提出「三個面向」的教育方針 | 1983 | |
中英籤署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開放14個沿海城市;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 1984 | |
中葡籤署澳門問題聯合聲明;中共十三大 | 1987 | |
設立海南經濟特區 | 1988 | |
1989 | 東歐劇變;APEC成立 | |
1991 | 蘇聯解體 | |
鄧小平南巡講話;中共十四大 | 1992 | |
網際網路開通 | 1993 | 歐盟成立 |
1994 | 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 | |
提出「科教興國」戰略 | 1995 | WTO成立 |
7.1香港回歸;中共十五大 | 1997 | 亞洲金融危機; 培養克隆羊「多利」成功 |
12.20澳門回歸 | 1999 | |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中國加入WTO | 2001 | 美國911事件 |
2002 | 歐元正式啟用 | |
「神舟五號」發射,楊利偉登上太空 | 2003 |
8招記憶時間事件
1、公式記憶
1、事件=時間+地點+經過+後果+影響
2、人物=時代(國名)+職務+作為+評價
3、作品=時間+作者+內容+意義
4、會議=時間+地點+人員+內容+作用
5、條約=時間+地點+籤訂雙方+內容+影響
6、改革=時間+改革人+內容+意義
7、戰役=時間+作戰雙方+經過+後果
2、加減記憶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過,可記為:
經過=四次突然襲擊(突然襲擊波蘭、丹麥和挪威、蘇聯和珍珠港)+六次主要戰役(莫斯科、史達林格勒、庫爾斯克、攻克柏林、不列顛空戰、中途島海戰)+四次重要會議(開羅、德黑蘭、雅爾達、波茨坦)+三次登陸(北非、西西里、諾曼第)+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各國反法西斯鬥爭。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部歷史事件。
3、儘量少記
例如,東漢的統治:
1.王莽改制a公元8年,改國號為新。b綠林、赤眉起義。昆陽之戰。
2.光武中興a公元25年,劉秀,定都洛陽。
3.外戚和宦官專權a外戚梁冀b宦官"五侯"
4.黨錮之禍a太學生3萬多人b名士範滂
5.黃巾起義a公元184年,張角,太平道。黃巾軍。
b"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4、變遠為近,變死為活,變假為真,變淺為深
5、濃縮代替記憶
1)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還(桓)鄉(襄)問(文)木(穆)樁(莊)
2)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安息,再從安息運到西亞和歐洲的大秦。
——長河新,安西大
3)王安石變法的內容:青苗法、方田均稅法、保甲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
——請方保募農
6、歌訣替代記憶
我國的《歷史朝代歌》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7、諧音記憶
曹丕--魏--洛陽--220年曹丕餵洛羊一天二兩餅
劉備--蜀--成都--221年
劉備數沉珠數了二天二夜
孫權--吳--建業--229年
孫權無建業喝了二兩酒
李淵建唐618年。李淵見糖留一把。
文成公主641年入藏。文成公主入藏與松贊幹布成婚時,為取個吉利,用了6個司儀(41)。
清軍在1644年入關。清軍入關,一溜(路)死屍!
8、編碼和情境記憶
-班超扛著排氣扇(73)出使西域。 -蔡倫穿著毛衣領(10)、戴著手套(5)改進造紙方法。 -張衡把醫生(13)和兔子(2)放在地動儀裡面。 -葡萄樹上有隻鸚鵡(15)戴著烏紗(53)帽來到澳門,不走了。 -林則徐別著腰包(18),穿著三角褲(39)意氣風發地在虎門銷毀鴉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