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時候,大學生正在瘋狂地準備著期末複習。中高考也在200之內,初中生和高中生更是緊鑼密鼓地複習著。尤其是高中生,他們如今依然處於一輪複習階段當中,每天依然面對著多而雜的基礎知識。
前幾天,一位高三學生激昂地大聲朗讀火遍了網絡,不少網友都表示——這位高中生,你奮鬥的樣子最美。可是仍然有網友表示「一頓操作猛如虎,試卷下來二十五」,可是實際上,這位高中生的成績名列班裡前三甲,不出意外,按照他的水平,他會輕輕鬆鬆地考入重點一本。
部分網友的「一頓操作猛如虎,試卷下來二十五」雖然有那麼一絲絲槓精的成分。但是我理性地思考起來,這些網友說的話也不無道理,或許這種問題在他們求學階段也經歷過——我早讀明明讀得那麼大聲,那麼認真,卻什麼也記不住。
實際上這不是你態度的問題,更多情況下,是你的記憶方法不到位。尤其是高中大學,我們需要記憶的內容數量巨大,大多數情況下是散漫且不成體系的,而且專業性和難度極強,易誤易混。
所以如何記憶才是最有效果的?怎樣在最短的時間內記憶大量的東西?怎樣把自己記會的東西牢牢掌握住,到了考場依然能信手拈來?在本篇我就告訴你們答案。
更多高考獨特的備考方法,以及中學學習技巧,大學志願填報乾貨,大學萌新適應乾貨,大學自我提升乾貨。以及更重要的是,我作為準大二的一些現身說法,獨特感悟等等(主要是這些,遠不止這些)。都在我的百家號裡面。
成體系的記憶
前文我提到過,高中大學記憶的那些知識點,它們最大的特點便是不成體系。所以我們需要在記憶之前,根據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把它體系化。
體系化的作用很明顯,一方面,體系化的記憶基礎知識可以幫著我們把混雜的知識點竄起來,方便在搞懂知識點之間的關係的基礎上更容易記住知識點,也更容易成體系地記憶知識點。
把單個的知識點記住和成體系地記憶知識點的效果是天差地別。顯然後者有利於考試,更有利於政治、歷史、地理這些文科科目的考試。
為什麼這麼說呢?政治歷史地理考試的大題是系統地用生活化的背景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運用,除了政治大題規定具體的課本(比如說政治大題會劃分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這些基本的範圍)。
在考場上,系統熟練記憶知識點的同學在考場上,他們經過專業細密地審題過後,便開始寫知識點,他們不用去想知識點,他們知識點是成體系的,他們寫出一個知識點就能觸類旁通寫出本章節的並且符合題意的知識點,由於他們熟練的記憶,所以他們根本就不用想知識點。
但是對於單個記憶知識點的同學來說,他們在考場上看到某段材料時,或者始終想不起來某知識點,或者他們想起來某知識點,但是就是想不全,寫不對,或者是他們磨磨蹭蹭地想,很長時間才能寫出來。這樣的記憶效果,和不背書基本上沒有區別。
所以說我認為,成體系的記憶對於同學們來說不僅僅是記憶方法,更是記憶最終的要求。我們老師在第一輪複習結束後在提問的時候,老師們隨便說一個章節,這個同學必須把這一節所有的框架說出來並且填充所有的知識點,老師要求我們既要全面,又要流暢,更要準確。
但是如果某些同學不會整理知識框架的話,或者認為整理知識框架有困難耗費時間的話,你們可以按照教輔上的知識框架來記憶。一般老師在一輪複習會把知識框架提供給同學,並且按照知識框架講課,你們按照老師提供的知識框架背知識點也可以。
但是我建議同學們最好自己整理一遍知識框架。畢竟你整理知識框架的過程就是再次熟悉知識點的過程。而且你對相關知識點關係的把握也是你對本章節知識點深入理解的過程。畢竟你要理解知識點就必須深入知識點的本質並加以示例輔助了解,這樣你就不知不覺地把本章節的知識點聯繫起來,如果老師替你們整理了,你就安心按照老師提供的知識框架來背,畢竟全班的複習方向也是緊緊圍繞老師的知識框架。
碎片化記憶
碎片化記憶適合鞏固你所記憶的知識點,把你的暫時性記憶變成相對永久性記憶,甚至直到你進入高考考場,你的知識點的熟練度依然能保持一個穩定的高峰。
那怎樣才能實現碎片化記憶呢?學霸們或許給我們提供了許許多多分方法,比如說邊排隊邊記憶,邊上廁所邊記憶等等通過碎片化利用時間來達到碎片化記憶的效果。
但是我認為上述方法雖然說很合理地運用了時間,但是學習效果難以保障,而且不太現實。就比如說,你在嘈雜的地方或者悶臭的地方記單詞,你能記得下去嗎?就算你能記得下去,你又能記住幾個單詞呢?
這時候學霸們又會說,你一天多記住幾個,一年能多記住幾個?但是你能堅持到一年如此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嗎?你能每次都保證相同的效率嗎?畢竟會有人說,我能做到這些。畢竟他們只是學霸性的少數人,不僅意志堅定,而且記憶能力超群。
所以說我開創了一個新的碎片化記憶方法——看題記憶法。
也就是說,當你做完一套題,對完答案,知道對錯的時候,你需要把錯題的錯因和解釋看一遍,一些正確選項的解釋也需要看一遍,甚至某些的正確選項還要當作知識點來記憶。
然後,你需要明白這道錯題考察的哪些知識點。隨後你要翻開書,把這些知識點自己背一遍,然後把所對應的章節知識點背一遍。
畢竟你每天都得做題對答案,順便就把知識點複習了,而且是在教室這種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的地方。高三一年下來,對於非985211水平的同學來說,你幾乎可以把課本裡所有章節的知識點錯個兩遍左右。
如果你發現你在某一章節的知識點錯題特別多的話,不好意思,你需要重新系統地自學這一章節,成體系地背熟知識點而且把自己的疑問通過諮詢或者查資料等等方式一掃而光。
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便是你不僅可以碎片化的記憶基礎知識,重複好多遍,提高熟練度,還可以幫你更深入地理解錯題,明白這個知識點考生怎麼考,你應該如何運用,你下次應該注意什麼。
對比循環記憶
我們往往會遇到相似的知識點,而且容易混淆,這時候,你需要做一個表格,或者從自己買的教輔書上或者老師發的相似知識點比較表格,你對照著表格對比記憶,並且把表格記熟練。
並且你要把所有的易混易誤的表格整理在一起,每周選一個時間複習突擊,爭取再次熟練,這樣無論在相似的知識點,在你那裡你都可以輕輕鬆鬆地比較他們的異同。
結束語
記憶的方法許多,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獨特的方法,但是殊路同歸,我們不僅要保證有充足的的時間更要保證記憶效果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