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重要人物知識點梳理
2.四個專題報告(教育心理學成熟階段)(合社反動)
反思性研究,強調如何讓學生能夠自我調節,從自身尋找對學習的理解
主動性研究,強調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參與教與學的過程,能夠對自己的心理活動做出更多的控制。
合作性研究,強調如何在教育學的過程中,更多與他人一起合作學習,通過同伴輔導、交互式學習或是小組合作等方式,增強個人學習與同伴合作相配合的聯繫。
社會文化研究,強調了解社會文化背景是如何來影響學習的過程與結果。
註:布魯納的考點集中於他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經常會拿來與奧蘇貝爾進行比較區分,布魯納強調發現學習,形成認知結構;奧蘇貝爾強調以接受的方式,形成新舊知識的有意義聯繫,強調新舊知識之間產生固定點。注意,這二人是認知學習理論的重要考核對象。
二、桑代克
1.地位和作品:教育心理學之父,《教育心理學》被認為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學專著;最早對學習理論進行系統研究,動物心理學的開創者,創立了聯結主義心理學。
2.學習理論:試誤說
3.學習遷移理論——共同要素說(桑代克、伍德沃斯)
通過實驗進行研究,強調遷移是具體的有條件的,學習情境和遷移情境中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成分,故教師在平日授課要注重理論聯繫實際。
註:桑代克最愛出題的點是三大學習定律,尤其是效果律。考查的方式多以選擇題為主,給你一個題幹能選擇出相應的遵循或是違背了某條學習定律,尤其愛考效果律;其次,對於共同要素的考查也較多,以選擇和判斷為主要形式。
牟老師上課過程中,非常注重用習題的方式來鞏固大家的學習,這是遵循了(D)
A.效果律 B.學習律 C.準備律 D.練習律
2.信息加工理論
強調「期望」和「執行控制系統」
學習八個階段:動機階段、領會階段、獲得階段、保持階段、回憶階段、概括階段、操作階段、反饋階段。
註:對於加涅的考查,集中於他的學習分類,尤其是按結果進行的五類劃分。每個結果要進行嚴格區分。尤其愛考認知策略和智慧技能,以及智慧技能所包含的四個類別。多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察。如,剛進學校的小紅開始害怕和陌生人接觸,慢慢的能夠主動與他人交流,這屬於(態度)變化。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看視頻」,查看教招面試說課|試講視頻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