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羅傑斯的學習理論

2020-12-06 中公教師網

羅傑斯,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從事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實踐與研究,首創非指導性治療。除了在心理諮詢方面做出極大貢獻,他還推動了教育理論的發展。在教師招聘筆試中,羅傑斯的觀點也是重要的備考知識點,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梳理一下與羅傑斯的相關學習理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知情統一的教學目標觀:

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潛能是自我實現的,而不是由於教育的作用。他們將文化、環境、教育比喻成陽光、食物和水,但歸根結底自我潛能才是人性的種子。在這樣的思想背景下,羅傑斯將其「患者中心」的治療方法應用到教育領域,提出了「自由學習」和「學生中心」的學習與教學觀。

羅傑斯認為,情感和認知是人類精神世界中兩個不可分割的部分,而教育的理想就是要培養既用認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人。這種知情融為一體的人,他稱之為「完人」或「功能完善者」。

二、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觀:

人本主義強調教學的目標在於促進學習而非填鴨式教學,學生應該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學習他認為有趣和需要的知識。羅傑斯認為,學生的學習主要有兩種方式:無意義學習和有意義學習。所謂無意義學習,是一種「在頸部以上發生的學習」,因為其很大一部分內容只涉及到心智,而不涉及感情或個人意義。而有意義學習不僅是知識的學習,還是一種與每個人各部分經驗融合的學習。比如兒童通過觸摸電爐知道了燙的意思,就是一種有意義學習。

在這裡,我們必須將羅傑斯的有意義學習與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相區別。羅傑斯關注的是學習內容與個人之間的關係,而奧蘇貝爾關注的是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按照羅傑斯的觀點,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只是一種「頸部以上的學習」。因此,兩者是由區別的。

三、學生中心的教學觀:

羅傑斯對傳統教育進行了批判,認為在傳統教育中,教師能隨意控制學生,學生則十分被動。他因此主張廢除「教師」這一角色,代之以「學習的促進者」。教師扮演的角色是「助產士」和「催化劑」。

而促進學生學習的關鍵在於特定的心理氣氛因素,教師要營造好的課堂氣氛,必須做出如下努力:真誠一致;無條件積極關注;同理心。

以上便是有關羅傑斯相關知識點的總結,希望能對各位考生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教育心理學之學習理論重要人物考點總結
    在整個教師招聘的考試工程中,教育心理學的學習心理部分佔據了試卷很多的版塊,而考生往往會由於人物多理論多,很多知識點容易搞錯。現在可以將教育心理學裡學習理論中相對重要的人物與理論進行總結,這樣可以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
  • 教育心理學:四大學習理論的區別
    教育心理學:四大學習理論的區別 http://zhejiang.hteacher.net 2019-03-21 10:37 浙江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馬斯洛的學習理論
    首先,馬斯洛的學習理論相關思想可能會設題,我們來給大家詳述下:馬斯洛是人本主義的重要領導人物之一,而他相關思想的提出其實受到他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影響很大,而他所提出需要的最高層次就是自我實現的需要,進一步創建了自我實現心理學。1.主張自我實現的人格觀。
  • 教育心理學重要人物知識點梳理
    教育心理學重要人物知識點梳理2.四個專題報告(教育心理學成熟階段)(合社反動)註:布魯納的考點集中於他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經常會拿來與奧蘇貝爾進行比較區分,布魯納強調發現學習,形成認知結構;奧蘇貝爾強調以接受的方式,形成新舊知識的有意義聯繫,強調新舊知識之間產生固定點。注意,這二人是認知學習理論的重要考核對象。
  • 提出「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心理學中關於「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有馬斯洛、康布斯、羅傑斯 ,那他們有對於「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具體闡述是怎樣的呢?他們對「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有哪些獨到的見解呢,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吧!馬斯洛的學習理論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創始人,被譽為「人本心理學之父」。他認為,學生本身生而就有內發的成長潛力。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學知識,而是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由選擇,並給學生提供輔導。教師輔導得當,學生會因學習而成長,輔導不當,學生反倒因輔導兒萎縮。
  • 教育心理學理論流派之建構主義
    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對教育心理學中很多教育理論流派有太多的不理解,這也造成了學生學習的障礙。其實在學習中,我們應該把每種理論都要分清楚,弄明白,知道每種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的思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他們的核心內容。
  •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發展,學習,行為主義重點人物總結
    整篇文章的主線跟隨教育心理學和聯結派學習理論的人物來寫,內容難度適中,眼看著教招的日子就要到了,跟我一起查漏補缺吧。教育心理學初創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烏申斯基——俄國的教育心理學奠基人;卡普捷列夫——俄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是世界上最早的;桑代克(美國)——教育心理學之父,
  • 羅傑斯 - 羅傑斯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1.羅傑斯 Carl Ransom Rogers(1902--)    美國心理學家後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學習臨床心理學。1928年獲碩士學位,後受聘到羅切斯特市防止虐待兒童協會的兒童研究室工作。1930年任該室主任。1931年,在工作之餘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40年到俄亥俄州立大學任心理學教授。1945年轉到芝加哥大學任教。1957年回母校威斯康星人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教授。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流派梳理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心理學流派在各地考試中均有涉及,也是一個比較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很多考生容易出現混淆。今天就幫助大家梳理、總結一下教招考試中心理學流派相關知識點。一、心理學的產生1.心理學產生的歷史背景(1)哲學淵源:為心理學提供理論基礎。
  • 學習理論中四大主義易混淆知識點辨析
    大部分考生對學習理論中四大主義的觀點容易出現知識點混淆。現在針對大家經常出錯的點進行一下辨析:1.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的核心觀點行為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繫從而獲得新經驗的過程。
  • 教師招聘重點人物總結——羅傑斯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號稱有別於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理論的心理學「第三勢力」,其主要代表人有馬斯洛、康布斯和羅傑斯等。今天我們就來總結一下考試中主要涉及到的羅傑斯的教育思想。1.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他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認為教育在於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成為能夠適應變化、知道如何學習的自由人。他指出:凡是可以教給別人的知識,相對來說都是無用的;能夠影響個體行為的知識,只能是他自己發現並加以同化的知識。
  • 教育目的的相關理論
    一、考情介紹教育學中教育目的這一章整體來看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察,因此有關教育目的的理論也是以客觀題備考即可,主要考察每一種理論的觀點和代表人物以及出自每一位代表人物的名言之類的句子。下面我們對教育目的的相關理論的知識點進行簡單梳理。
  • 2021教師招聘備考奧蘇貝爾和羅傑斯的「有意義學習」你會區分嗎?
    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考試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學習理論流派眾多、人物思想觀點複雜。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學習動機理論的辨析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學習動機理論的辨析,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一、成就動機理論成就動機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學習活動中,成就動機是一種主要的學習動機。成就動機最初由麥克裡蘭和阿特金森提出,後來由阿特金森加以發展。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二)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二),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他一方面在積蓄精力,勤奮學習,以求學業上的成功。在努力追求成功的同時,又擔心失敗。如果兒童在學習上不斷取得成就,在其他活動上也經常受到成人的獎勵,他們的學習會變得越來越勤奮。相反,如果在學業上屢遭失敗,在日常活動中又常受成人批評,就容易自卑。自卑的學生在老師合理期望和指導下,會消除「無助感」,倍加勤奮,成績就可能有所提高,重新體驗勤奮感和成就感。
  • 《教育心理學》人物思想匯總
    1.馮特心理學之父、構造心理學派、1879年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心理學脫離哲學,標誌著走向獨立發展的道路。2.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之父、《教育心理學》、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學專著、行為主義、記憶痕跡衰退說、試誤說、餓貓實驗、學習的基本規律(準備率、練習率、效果率)、共同要素說(伍德沃斯)3.皮亞傑發生認識論、動作、建構主義者、圖式、同化、順應、平衡、認知發展階段論(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道德發展階段論—對偶故事法(前道德階段
  • 教育心理學四大理論整理版,輕鬆考過教師資格證
    學習教育理論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知道什麼是學習,教育學中對學習的定義是個體在特定情境下由練習或反覆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比較持久的變化。有了對學習的認識,我們正式進入四大理論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基本觀點:學習的實質是通過學習形成某種行為上的變化。學習是刺激-反應聯結的過程,教學強調行為塑造和矯正。
  • 教育心理學必考知識點——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這個知識點在教師考試中必考的內容,大多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每年考到2-3題,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考試平率比較高,其次是形式運算階段。考題比較靈活,因此需要對每個階段的特點都要有清晰的把握並且能熟練的運用,並且掌握這個知識點還能促進對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的理解。
  • 人本主義課程理論
    「課程理論」這部分的知識點,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比較晦澀,不好理解。今天,我們就對人本主義課程論的知識點進行一下梳理。首先人本主義課程論是奠基於馬斯洛、羅傑斯等人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價值之上的,除此之外,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還有喬丹、西蒙等人。
  • 動機理論-教育心理學知識點
    此處知識在考試範圍中並非常考考點,但此處涉及到我國古代的教育思想,在考試時就可能以疑難的考題型式出現。故建議大家針對此處知識能進行識記,尤其是觀點名稱及內涵的一一對應關係。1.享樂主義理論他們認為,人類的動機是求得最大限度的快樂和最低限度的痛苦。人是理性的人,可以根據可能得到的快樂或痛苦的結果來決策自己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