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率超指紋百倍!宅男研發指靜脈識別獲獎(圖)

2020-12-07 中國新聞網

  製圖/楊仕成

  華西都市報記者吳柳鋒 李寰 攝影 吳小川

  還有幾天,高考將正式拉開帷幕。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實施。其中規定,在高考等國家考試中作弊將被追究刑責,最高可處以7年有期徒刑。針對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教育部極為重視,接連發文要求各地做好作弊防控系統。目前,為嚴防替考,確定考生真實身份,四川、廣東、遼寧、河南等多省已採取指紋識別,內蒙古甚至在去年已率先採用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用以驗證高考考生信息。

  而在川內,電子科大的一群理工宅男組團研究「指靜脈識別」,截至目前已斬獲11個獎項。6月1日,華西都市報記者走近該團隊,揭開了指靜脈識別的神秘面紗。採用這一識別系統,只需將手指放在識別器上,短短70毫秒,就能驗證出個人獨有的手指靜脈圖像是否和身份信息相匹配,比傳統指紋識別準確率高出百倍。

  實驗名稱

  「指靜脈識別」系統測試

  實驗單位

  電子科大指靜脈實驗項目組

  實驗目的

  「指靜脈識別」系統準確率測試

  實驗結果

  1秒內完成身份識別自動開鎖

  A 生物識別

  指紋識別存在漏洞

  內蒙古高考引入指靜脈識別

  今年3月8日,教育部就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下發通知,要求結合各地實際,採用二代身份證現場報名確認、現場採集照片和指紋或指靜脈等生物特徵、及時進行信息比對等措施嚴防替考。這是教育部首次正式在文件中提及高考可引入指靜脈識別技術。

  事實上,指靜脈識別作為防替考利器首次走進公眾視野,是內蒙古在去年高考中率先引入了這一高科技識別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指紋識別已被廣泛應用於上班打卡、智慧型手機解鎖等領域。但專家研究發現,指紋識別仍存在一定安全漏洞,容易被低成本複製和偽造。一方面,有些人的指紋採集不易,另一方面,指紋裸露在體表,可以被複製利用。

  華西都市報記者發現,可用來代替本人指紋的指紋膜矽膠在網上居然有人公開叫賣。這種指紋膜矽膠可以在採集指紋後,再將其倒入模板裡面成型。

  2014年,央視《新聞直播間》曝光的河南高考替考事件中,「槍手」就是將指紋膜套在手指上,成功騙過了驗證機器。

  準確率超指紋百倍

  大學生研發指靜脈識別獲獎

  國外的一些大片中,曾有這樣的鏡頭:有人為進入一些特殊區域,甚至切斷他人手指,以解碼指紋鎖。6月1日,電子科大研三學生羅敏笑言,隨著指靜脈識別的大量運用,這種情節以後很難再現了。

  從2014年11月開始,羅敏和幾個同學開始研究指靜脈識別技術。一年半後,他們的研究成果先後獲得了「菁蓉杯全球創新創業大賽」季軍、「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等11個獎項。

  醫學研究證明,指靜脈的血管紋路具有穩定性和唯一性,7-70歲人群指靜脈血管形狀不會改變。因此,與指紋識別相比,指靜脈識別是一種識別安全性更高的技術,利用人體血管在特殊光照下形成的結構圖像,作為身份識別依據。「指靜脈識別屬『活體檢測』,如果像電影中演的那樣切斷手指,血紅蛋白會停止流動,就無法形成指靜脈成像。」羅敏說。

  國際上曾做過生物識別的準確性研究,專門對比了聲紋、指紋、人臉、指靜脈及虹膜識別的安全級別,結果發現,聲紋識別安全級別最低,「指靜脈識別跟虹膜識別屬同一安全級別,超指紋識別百倍左右。」羅敏說。

  6月1日,羅敏團隊正在試驗「指靜脈識別」的準確性和快速性。

  B 華西實驗

  紅外線照射手指

  靜脈微弱反射形成紋路圖像

  從最初的4人發展到11人,現在,羅敏的團隊已在電子科大清水河校區附近成立了工作室,專注於提高指靜脈識別的速度和精度。

  6月1日,在工作室內,羅敏團隊進行了一組指靜脈識別的身份認證實驗。指靜脈識別系統包括信息採集、信息處理和指令終端三部分。其中,一個拳頭大小的黑盒子負責信息採集,信息處理交由一臺平板電腦完成,而指令終端則是一個特製的小型門鎖。

  實驗開始前,記者在電子科大隨機找了3名學生作為此次實驗的志願者。一切準備就緒後,實驗人員開始對3人的右手食指進行指靜脈採集。

  當3人的右手食指陸續放在黑盒子內時,電腦上清晰地出現了形狀各異的血脈紋路。羅敏說,這個黑盒子的最上方內置了一個LED燈,手指放在濾光片上時,下方的紅外相機就開始發出紅外光線照射手指,而只有靜脈部分會發出微弱反射,這樣就形成了手指靜脈的紋路圖像。

  指靜脈識別系統

  1秒之內即可完成驗證開鎖

  3名志願者的指靜脈紋路採集完成後,實驗人員將其分別命名,然後儲存到已有2000多個指靜脈數據的系統庫中。

  接下來,實驗人員開始進行驗證。一名志願者將右手手指伸進信息採集的盒子,貼緊濾光片,信息處理系統當即進行高速運轉,電腦左下角的數字不斷交替滾動,試圖尋找相同紋路並進行匹配。很快,系統找到了名為「yysl1」的靜脈圖像。隨即,信息處理系統發出「開門」指令,特製的小型門鎖馬上亮起綠燈,「咔嚓」一聲,小門應聲開啟。

  隨後,另一名志願者開始「戲耍」靜脈識別系統,他將左手食指貼緊濾光片,門上很快就亮起紅燈,小門無法開啟。「在進行一對一匹配識別時,信息處理只需要70毫秒。」實驗人員說,換句話說,如果系統儲存了100個用戶,從採集到信息處理再到最終開鎖,1秒之內即可完成。

  焦點問答

  相比指紋

  指靜脈紋路 很難被竊取

  華西都市報:在生物識別中,哪一種安全級別最高?

  羅敏:聲紋識別的安全級別最低,為1:500,即每500人中,最多出現1個相同的樣本。此外,人臉識別的安全級別為1: 1000;指紋識別為1:10000;指靜脈識別為1:100萬;虹膜識別為1:150萬。最高的是DNA,安全級別是1:800萬億。

  華西都市報:目前,指靜脈識別的應用程度如何?

  羅敏:截至2015年,指紋識別的應用最為廣泛,佔到58%,其次是語音識別佔22%,靜脈識別僅佔2%。不過,現在研發指靜脈識別的越來越多,有的省份已經用到了高考上,未來幾年,它佔有的市場會越來越大。

  華西都市報:指紋識別應用不久,網上就有了指紋膜矽膠售賣。指靜脈識別容易出現類似替代品麼?

  羅敏:指靜脈識別與指紋識別最大的不同,就是「活體採集」,必須要在血紅蛋白流動的情況下,才能形成靜脈紋路圖像。此外,指靜脈圖像也不會像指紋那樣,容易留下痕跡。因此,除非你主動,否則別人很難竊取到你的指靜脈圖像。

  羅敏(中)和「指靜脈識別」技術團隊部分成員。

  C 創客故事

  外行思維幫助找到突破口

  餘翊森,江西九江人,研發團隊的關鍵先生,就讀於電子科大信息與信號處理專業,今年研二。

  他與師兄羅敏相識,源於2013年的一次數學競賽,兩人惺惺相惜。2014年,羅敏說出研究靜脈識別的想法後,兩人一拍即合。

  「但我是研究雷達信號處理的,和靜脈識別只關注二維成像有很大的差別。」餘翊森說,事後證明,正是這種「外行」的思維,讓他找到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口。

  在師兄的鼓動下,幾人說幹就幹。2014年11月,研究正式開始。最開始的時候,大家兩眼一抹黑,只看到日本有研究成功的先例,卻得不到關鍵的信息。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後,他們發現,最關鍵的是信息處理的算法,如果在算法上找到突破口,下一步的研發就好辦了。2015年初,在和朋友的一次聊天中,餘翊森突然開了竅。

  「我記得很清楚,那是一個下午,一個朋友聊天時說到其他領域的一種較為普遍的算法,我一下就找到了靈感。」餘翊森說,之前他根本沒考慮過這種算法,因為速度太慢,如果用這種算法做成產品,根本無法適應市場。但經朋友點撥,他開始從這個算法切入,一下就找到了突破口,「當天我們試了一下,速度提升了10倍。」

  埋頭研發一度冷落了女友

  攻克了這個技術難題,往後的研發就相對容易多了。

  算法的速度提上去後,餘翊森和羅敏最想知道的是準確度有沒有受到影響。他們聯繫到國內一個指靜脈資料庫進行驗證,最終,在2萬多個數據中,驗證結果全部正確。

  「經過無數次算法升級後,一比一匹配,整個過程只需要70毫秒。」羅敏說,自此,他們打通了指靜脈採集和信息處理的前兩關。而將處理後的信息通過指令的方式發送到終端,又是整個環節中最為容易的。

  很快,他們實現了用指靜脈識別開鎖。接下來,他們想把指靜脈識別用到ATM機取款、社保認證、靜脈支付、考試身份認證等領域。「我們正在研究將採集到的數據進行分類處理,就像指紋通過簸箕形和鬥形來進行大致分類一樣。」羅敏說,一旦分類成功,信息處理的速度又將大幅提高。

  研發成功後,餘翊森迫不及待地把女友叫到實驗室,可被冷落了很久的女友顯然還有些情緒,「最開始展示時,她還有點新鮮感,之後就不感興趣了。」餘翊森說,女友還給他潑涼水:「你們花這麼長時間,就是研究這個小玩意兒?」

  相關連結

  鮮為人知的生物識別

  腦紋識別

  美國紐約的研究人員用腦電圖頭套記錄50名志願者的大腦活動,讓參與者瀏覽經過篩選的500幅圖片。結果顯示,參與者大腦對每幅圖片的反應都不一樣。研究人員據此設計的電腦程式能繪製出「腦紋」,據說可幫助識別參與者。

  心跳識別

  英國一家銀行採用了一種可穿戴設備,能識別佩戴者獨一無二的心跳,並據此來解鎖手機或平板電腦。

  耳朵識別

  耳朵的形狀獨一無二,甚至一個人的兩隻耳朵也不相同。有科研人員用這項技術做了864次試驗,耳紋準確率達到99.5%。

 

相關焦點

  • 大學理工男研發指靜脈,準確率超指紋百倍
    在成都,電子科大的一群理工宅男組團研究「指靜脈識別」,截至目前已斬獲11個獎項。採用這一識別系統,只需將手指放在識別器上,短短70毫秒,就能驗證出個人獨有的手指靜脈圖像是否和身份信息相匹配,比傳統指紋識別準確率高出百倍。
  • 指靜脈識別趨於成熟還存在什麼不足
    在這一領域中,除「當紅炸子雞」人臉識別、指紋識別以外,指靜脈識別也開始發力。 指靜脈技術趨於成熟 與其他生物識別方式相比,指靜脈識別有其自身優勢。指靜脈作為可識別一個人身份的生物特徵,具有穩定性和唯一性,據悉,成年人的手指靜脈分布特徵終身不變且兩個人手指靜脈結構恰好相同的機率是34億分之一。
  • 指靜脈識別技術將取代指紋鎖
    指靜脈識別技術好處多什麼是指靜脈識別技術?對於這個普通人最關心的問題,徐偉進行了簡單地解釋:「指靜脈識別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近紅外線穿透手指後所得的靜脈紋路影像來進行個人識別,是具有高精度、高速度的最尖端的生物識別技術。
  • 指靜脈識別的未來
    08年,日本日立公司將指靜脈識別技術引入國內以來,一直不溫不火,反觀指紋識別的發展速度,不是一個檔次,是什麼限制了靜脈識別的發展,靜脈識別體積太大,如圖這麼大的體積限制了靜脈識別應用場景的拓展,在加上他的成本太高,也是不能普及市場的重要原因,
  • 指靜脈技術識別率高 展開應用收效好
    包括指紋識別、虹膜識別、人臉識別、掌紋識別、靜脈識別及多種生物特徵綜合識別等,這些技術具有不易遺忘和丟失、不易偽造和被盜、可以「隨身攜帶」、隨時隨地使用等優點,已經被全世界所關注。  作為信息技術的新興產業,生物識別技術已於2011年在國際市場銷售額達50億美元,預計2015年底將超過100億美元。目前,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已經在多個領域得到應用,名副其實的已進入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
  • 指紋識別慘遭『橘子皮』破解,指靜脈識別或成救局之道
    藉由此,雷鋒網第一時間聯繫到了專業從事生物識別技術研發工作的北京智慧眼CTO王棟博士,其反饋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安全,廠商只能在成本、便利、安全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通過此次事件來看,相比傳統指紋識別來說,指靜脈識別也許是更佳選擇」。
  • 指靜脈識別技術的最新發展與應用
    因此人們希望一種保密性更好、可靠性更高更便捷的安全保密方式——手指靜脈識別技術應運而生,被業界稱為全球頂尖的生物識別技術。  醫學研究證明手指靜脈的形狀具有唯一性和穩定性:即每個人的手指靜脈圖像都不相同;同一個人不同的手指的靜脈圖像也不相同;健康成年人的靜脈形狀不再發生變化,這就為指靜脈提供了醫學依據。
  • 指靜脈識別,構築家庭安防的第一道防線
    對於指靜脈而言,必須具備流動的血液才能算是合格的特徵;第三,高穩定性(經得久)。人的指靜脈特徵6歲開始定型,成年之後趨於穩定,不受年齡變化、表皮粗糙、外部環境(溫度、溼度)的影響而所有改變。以及高唯一性。由於指靜脈屬於內部特徵,誤識率低至百萬分之一,脈迪指靜脈識別時間在0.5秒以內,準確率高,不可複製、不可偽造,安全便捷。
  • 指靜脈識別如何落地在智能家居的哪些場景中?
    在當下,隨著指紋識別技術趨近成熟,且技術、價格門檻不高,指紋鎖已成為最熱門的門鎖單品;而人臉識別自近幾年進入爆發期,不斷落地應用到更多場景中,門禁場景也不例外,不少具備人臉識別功能的門禁產品也已面世。但是,不管是指紋識別還是人臉識別亦或是虹膜識別,這三種生物識別技術並不具備最高級別的安全性。深圳脈迪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淵表示,指紋識別所提取的是手指表面的紋路,容易被獲取和磨損,且會因年齡變化而所有改變;而人臉識別和虹膜識別的識別度易受到光線影響,且面容高度相似的兩張人臉也會騙過人臉識別,故指紋識別、人臉識別以及虹膜識別的安全性能也有所缺陷。
  • 指靜脈識別技術讓生活更安全——訪重慶智脈通科技公司
    人臉識別or指紋識別or密碼、卡片?可如果遇上萬能指紋、你的照片、卡片遺失、密碼被盜,還能輕易證明「你」是「你」嗎?進入人工智慧時代,一項利用手指靜脈特徵進行比對識別、不可複製、高安全性的精準活體識別新科技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它叫做指靜脈識別。在仙桃數據谷,就有一家從事這一新興技術研發、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重慶智脈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脈通公司)。
  • 高考防替考「指靜脈」是什麼:識別考生指內血液走向圖
    繼指紋識別後,高考又引入了一種更能識別真偽的新技術——指靜脈識別。  3月8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結合各地實際,可採用指紋或指靜脈等措施嚴防替考,頗為引人注意。
  • 教育部高考防作弊出新招,指靜脈識別是個什麼鬼?
    原因,就藏在下面這張圖中!脊線和谷線能產生不同光電信號但是,指靜脈識別確是無法複製的。相比指紋識別,指靜脈識別有更高的準確率和防偽能力。換句話說,除非是本人,不然你無法糊弄過那臺識別機器,因為指靜脈進行身份確認時,獲取的是手指活體時才存在的圖像特徵,在非活體狀態,指靜脈系統無法識別,從而也無法造假。
  • 2019全球指靜脈識別公司綜合排名榜單揭曉
    在指紋識別普遍應用、人臉識別風頭正勁的同時,指靜脈識別也已經在社保、金融、汽車、智能家居等領域嶄露頭角了。一直以來,指靜脈識別技術都是日本公司比較領先,而在經過近十多年努力後,中國的指靜脈技術已經迎頭趕上,甚至超過了國外的水平。
  • 指靜脈識別技術涉密解決方案
    特別是在政府、軍隊、能源等涉及國家秘密的行業,信息的安全保密顯得尤為重要,熙卓科技為提高計算機涉密信息存儲、使用和管理的安全防護能力,採用指靜脈識別技術結合統一的證書認證管理體系研發出一套基於涉密信息安全的防護系統,從單機層、移動層到網絡層做到整體架構的信息安全策略全面統一、對用戶進行一對一綁定,確保數據安全。
  • 金洛克海歸工程師:投身指靜脈識別民用化
    在摩託 羅拉的Vertex研發團隊,他負責的是軍用級別通訊設備的研發,他研發的產品被美國的海軍、陸軍、甚至FBI所採用。  在日本期間,他在參觀日本的神盾艦時第一次看到了上面安裝的一種指靜脈身份識別設備,用來對進入軍艦關鍵位置的人員身份進行確認。並且,不久後他又發現在日本的ATM機上也採用了同樣的技術來確保儲戶資金的安全。
  • 高考防替考要查的「指靜脈」是什麼:識別考生指內血液走向圖
    高考防替考要查的「指靜脈」是什麼:識別考生指內血液走向圖 澎湃新聞記者 韓曉蓉 實習生 吳伊端 2016-03-11 10:48
  • 【AI科普篇】有了人臉識別為什麼還需要指靜脈識別?
    前不久在2018年廣州建博會上,指靜脈智能鎖再次引發了人們的熱議,這項被視為世界上最安全、最便捷的生物識別技術的討論熱度持續升溫。而進入人工智慧時代,無論在企業界、媒體界還是投資界,人臉識別技術都是絕對的焦點。藉此機會,小編將從身份識別需求與應用場景、生物識別技術參數、未來發展方向三個角度,探討人臉識別與指靜脈識別的優劣勢與差異性。
  • 指靜脈識別技術的源起、應用與發展深度解析
    在2019年,指靜脈識別技術在支付、安防、地鐵、門鎖、消費電子等領域均有創新性的應用,如日立製作所和東芝推出「刷手指」支付服務、廣州地鐵推出指靜脈識別過閘機、格力推出指靜脈智能鎖、小米有品上架多親指靜脈識別私密箱等。本文將從技術原理、發展歷程及門鎖領域應用三個方面對當前最火熱的指靜脈識別進行深度解析。
  • 指靜脈識別的應用領域
    靜脈識別屬於生物識別的一種。靜脈識別系統中一種方式是通過靜脈識別儀取得個人靜脈分布圖,依據專用比對算法從靜脈分布圖中提取特徵值;另一種方式通過紅外線 CCD攝像頭獲取手指、手掌、手背靜脈的圖像,將靜脈的數字圖像存貯在計算機系統中,實現特徵值存儲。
  • 小米眾籌上架指靜脈識別私密箱,一文看懂指靜脈安全識別的優勢!
    除了以上傳統的識別技術之外,還有一些不是很常見的,但是在安全性、喚醒適應性、識別精度等方面都優於這些傳統識別的識別方式,例如骨聲紋識別和指靜脈識別等等。骨聲紋識別最先用於華為的FreeBuds 2耳機上,不過我們今天不說這種識別技術,而是說一下小米有品新上架的多親指靜脈識別私密箱上的指靜脈識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