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防替考「指靜脈」是什麼:識別考生指內血液走向圖

2020-12-07 閩南網

  繼指紋識別後,高考又引入了一種更能識別真偽的新技術——指靜脈識別。

  3月8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結合各地實際,可採用指紋或指靜脈等措施嚴防替考,頗為引人注意。

  據澎湃新聞了解,指紋識別已被多個省份在高考中採用,而指靜脈識別是一種識別安全性更高的的技術,利用血液中的血紅素吸收紅外光的原理,採集肉眼不可見的血液走向的結構圖像,作為身份識別的依據。

  圖為指紋膜

指紋識別已被多省採用,其餘省份尚未有跟進措施

  據澎湃新聞了解,目前,廣東、四川、遼寧、河南等多省已採取指紋識別的措施,以確定考生真實。

  考生在高考前,需要到指定地點,通過專門的設備,將身份證信息、個人面部信息錄入。核對無誤後,左右手分別按壓在驗證機上,錄入指紋信息。到了高考現場,考生的指紋必須與之前錄入儲存的指紋相符合,才能入場參加考試。

  也有部分省份尚未採用指紋識別。據湖北省教育考試院一名招辦人員透露,湖北目前沒有相關措施出臺,「購買物資、採集信息,都是花錢花時間的大工程,不是說做就能做的,今年應該是不太會(出臺)的。」

  在其他一些不採集指紋的省份,會在高考前進行身份信息和面部信息錄入,以辨別考生真偽。

  江蘇省溧陽中學陳老師曾做過監考,據其回憶,考生在高考前,被安排統一拍照,錄入系統。高考開始前,監考教師手裡會有一張紙,上面有考生的照片和基本信息。「我們主要就是把身份證上信息核實一下,照片和現場人臉對比一下 。」

指紋識別並非萬能,安全漏洞讓人有機可乘

  據澎湃新聞了解,大多數的指紋識別技術,是將雷射射在手指指紋上,指紋表面的凹凸面使得雷射反射回感應板上,形成一幅圖片,然後,指紋機將圖片與之前採集的指紋進行比較判斷。

  在日常生活中,指紋識別已被廣泛使用,上班指紋打卡、智慧型手機指紋解鎖屢見不鮮。但指紋識別並非萬能,仍然存在漏洞。

  一方面,受環境溫度和個人皮膚影響,可能存在部分人指紋採集不易的現象;另一方面,指紋由於裸露在體表,是可以被複製利用的。

  從網絡上各種「指紋膜」的暢銷,可見一二。指紋膜使用高科技納米材料採集指紋,再用矽膠將採集的指紋倒入模板裡面成型。

  好的指紋膜材料,可做到無色無味、隱蔽性強。在2014年央視《新聞直播間》曝光的河南高考替考事件中,槍手們就是將指紋膜套在手指上,騙過了驗證機器

專家:指靜脈識別是看手指靜脈血流的紋理圖

  如果說指紋識別是識別手指表面,指靜脈識別就是識別內在腠理。

  「指靜脈識別錄入的,是手指內部靜脈血流的紋理圖。」長期研究指靜脈識別的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謝劍斌教授曾在接受《長沙日報》採訪時說到,國防科大研製的靜脈識別技術是利用血液中的血紅素吸收紅外光的原理,採集肉眼不可見的血液走向的結構圖像,作為身份識別的依據。

  「血液藏匿於皮膚內部,不易複製。因此靜脈識別的安全性很高。」謝劍斌解釋,血液是活體才具有的,靜脈識別本質上就是活體識別。「國際公認其特徵的唯一性與視網膜相當,在拒真率(相同的結構圖,被算法識別成不相同)小於萬分之一的情況下,識假率(不相同的結構圖,被算法識別成相同)還可以做到小於10萬分之一。」

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率先使用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驗證高考考生信息,將一批「槍手」拒之門外。目前,指靜脈識別已成大熱態勢,謝劍斌對其前景十分看好,國內多家公司、學校、科研機構在投入研究,搶佔市場。

相關焦點

  • 高考防替考要查的「指靜脈」是什麼:識別考生指內血液走向圖
    高考防替考要查的「指靜脈」是什麼:識別考生指內血液走向圖 澎湃新聞記者 韓曉蓉 實習生 吳伊端 2016-03-11 10:48
  • 教育部高考防作弊出新招,指靜脈識別是個什麼鬼?
    3月8日,離中國高考不足100天,教育部出臺的《教育部關於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火遍了微博圈,話說,年年都有高校招生工作的紅頭文件通知,為什麼偏偏今年就火了呢?原因,就藏在下面這張圖中!
  • 今年高考防作弊措施再升級 指靜脈驗證防「槍手」
    距離2016年高考不足百日。教育部日前發布的《關於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確,要結合各地實際,採用二代身份證現場報名確認、現場採集照片和指紋或指靜脈等生物特徵、及時進行信息比對等措施嚴防替考。這也意味著,今年的高考防作弊措施將再度升級。
  • 高科技手段投入「監考」 防替考指靜脈驗證上場
    ,右圖為一名工作人員將左手的食指放進指靜脈驗證器裡  明天,900多萬學子將走進高考考場。  防替考者入場 指靜脈驗證上場  除了傳統的監控設備外,今年還有很多高科技手段被運用到了考場裡。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了解到,為防替考行為發生,今年內蒙古高考考生須全部通過指靜脈驗證才能入場參加考試。  指靜脈驗證是一種新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它利用手指內的靜脈分布圖像來進行身份識別。
  • 嚴防替考行為:教育部強調採集指靜脈
    更特別提出,各地要結合實際,在考生現場報名確認時,採用二代身份證,並現場採集照片和指紋或指靜脈等生物特徵、及時進行信息比對等措施嚴防替考。指靜脈如何防止替考行為發生縱觀2015年高考部分地區應用指紋驗證考試身份依然存在問題。河南省高考考場普遍採用了指紋驗證機。為此,槍手的組織者專門為每一位槍手準備了一個以假亂真的指紋膜。
  • 內蒙古採用指靜脈驗證嚴防高考替考
    原標題:內蒙古採用指靜脈驗證嚴防高考替考   新華網呼和浩特6月6日電(記者王靖)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獲悉,為嚴防替考行為發生,今年內蒙古高考首次採用指靜脈驗證,考生只有通過驗證後方能參加高考。   在2015年高考考生報名時,內蒙古教育部門已對每一位考生採集了指靜脈信息。
  • 內蒙古高考考生需通過指靜脈驗證完成身份識別
    眾所周知,在內蒙古自治區參加高考及相關重要考試,均須進行指靜脈驗證,那麼,何為指靜脈識別?有何特點?考生如何進行指靜脈驗證?針對高考生及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昨日,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通過官微進行了解答。    何為指靜脈識別?指靜脈識別是通過靜脈血液的流動進行身份識別。
  • 高考「指靜脈驗證」防「槍手」?江蘇暫未考慮
    本報訊 (記者 談潔) 為了防止高考作弊,部分地區用上了最先進的生物特徵比對技術靜脈驗證。不過,記者採訪獲悉,江蘇高考暫時沒有考慮使用該技術。  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的《關於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要綜合治理考試環境,繼續開展淨化涉考網絡環境、打擊銷售作弊器材、淨化考點周邊環境、打擊替考作弊等專項行動。
  • 海口開展高考模擬演練全省高考首次應用指靜脈驗證
    記者從此次考務演練上了解到,今年高考我省將首次採用指靜脈驗證,全面防止替考現象。海口各職能部門將全面落實職責任務,制定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高效運轉,為高考平安開展保駕護航。防作弊措施升級 首次採用指靜脈驗證在今年高考的身份驗證環節,比往年新增了一種考生身份驗證方式 ——指靜脈身份驗證。據海口市考試中心高招科副科長鄢文盛介紹,今年高考全省首次採用指靜脈驗證,嚴防替考行為。
  • 高考指靜脈驗證防替考 無人機上陣防作弊
    原標題:指靜脈驗證防替考 無人機上陣防作弊   據新華社電 招募代考、團夥作弊、高科技作弊……近年來,考試作弊的花樣不斷翻新,侵蝕著考試公平。本周日,將有超過900萬的青少年走入高考考場。中央與地方的教育部門皆表示,將開展「淨考」專項行動,嚴肅整治高考作弊行為。
  • 宅男研發指靜脈識別獲獎(圖)
    其中規定,在高考等國家考試中作弊將被追究刑責,最高可處以7年有期徒刑。針對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教育部極為重視,接連發文要求各地做好作弊防控系統。目前,為嚴防替考,確定考生真實身份,四川、廣東、遼寧、河南等多省已採取指紋識別,內蒙古甚至在去年已率先採用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用以驗證高考考生信息。  而在川內,電子科大的一群理工宅男組團研究「指靜脈識別」,截至目前已斬獲11個獎項。
  • 指靜脈身份驗證反作弊 只對疑似替考者使用
    原標題:高考反作弊首用指靜脈身份驗證 今年只對疑似替考者使用   今年只對疑似替考者使用,今後將成大考防作弊利器   近兩年,教育主管部門都會在高考前夕給考生發出公開信,提示考生注意事項。3日,內蒙古教育招生考試中心照例通過內蒙古招生考試信息網向考生發出了「致全區2014年高考考生的一封公開信」。考生們發現,在有關高考反作弊措施中,多了一種名為「指靜脈採集器」的設備。這是什麼儀器?高考時將如何使用呢?記者就此採訪了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
  • 指紋識別技術普及化 指靜脈識別技術「異軍突起」
    隨著技術的迭代和各個場景對安全性的提高,新的識別技術越來越被需要,指靜脈識別是其中一種。  1、指靜脈識別技術原理  指靜脈識別技術依據人類手指中流動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長的光線,而使用特定波長光線對手指進行照射,可得到手指靜脈的清晰圖像,通過靜脈識別特有的算法對圖像進行分析對比,從而進行身份識別。
  • 指靜脈識別趨於成熟還存在什麼不足
    打開APP 指靜脈識別趨於成熟還存在什麼不足 安防展覽網 發表於 2020-02-27 10:28:50 在這一領域中,除「當紅炸子雞」人臉識別、指紋識別以外,指靜脈識別也開始發力。 指靜脈技術趨於成熟 與其他生物識別方式相比,指靜脈識別有其自身優勢。指靜脈作為可識別一個人身份的生物特徵,具有穩定性和唯一性,據悉,成年人的手指靜脈分布特徵終身不變且兩個人手指靜脈結構恰好相同的機率是34億分之一。
  • 高考將採集指紋或指靜脈? 福建仍用現場照片採集
    廈門日報訊(記者 佘崢)今年的高考報名將採集指紋或指靜脈?本報從招生部門獲得的消息是:福建省仍然採用現場照片採集。教育部前日發布《關於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及《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
  • 2015內蒙古高考使用指靜脈識別新技術
    內蒙古2015年高考在報名、考試、錄取等政策上有較多調整。其中所有考生報名時均要採集指靜脈信息,考試時通過驗證方可入場。下面對指靜脈識別技術做一下知識普及。  什麼是指靜脈?  指靜脈識別技術是一種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它利用手指內的靜脈分布圖像來進行身份識別。
  • 指靜脈首次取代指紋進行考生身份驗證
    據悉,今年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通過內蒙古招生考試信息網向考生發出了「致全區2014年高考考生的一封公開信」。人們發現,在有關高考反作弊措施中,多了一種名為「指靜脈採集器」的設備。
  • 教育部嚴防替考:高考報名要採集指靜脈等生物特徵
    《通知》提出,各地要結合實際,在考生現場報名確認時,採用二代身份證,並現場採集照片和指紋或指靜脈等生物特徵、及時進行信息比對等措施嚴防替考。2015年年底,《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施行,考試作弊被歸為犯罪行為。按照規定,作弊或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 指靜脈識別標準實施1個月 有何影響?
    何為指靜脈識別,有何特點?  指靜脈識別,它是通過靜脈血液的流動進行身份識別。指靜脈識別獲取的是手指內部的靜脈圖像特徵,而不是手指表面的圖像特徵。因此,不存在任何由於手指表面的損傷、磨損、乾燥或太溼等帶來的識別障礙。指靜脈識別有一個顯著特點是必須活體且有流動的血液。 是否有人還糾結於這樣的問題:雙胞胎是不是可以替考?
  • 教育部:高考報名將現場採集照片指紋或指靜脈
    (原標題:2016年高考防作弊再升級) 2016年高考倒計時不足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