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靜脈首次取代指紋進行考生身份驗證

2020-12-05 TechWeb

據悉,今年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通過內蒙古招生考試信息網向考生發出了「致全區2014年高考考生的一封公開信」。人們發現,在有關高考反作弊措施中,多了一種名為「指靜脈採集器」的設備。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後得知,從全國範圍來看,在高考、研究生考試、自考、成考等「國考」中,使用「指靜脈」等新型反作弊利器進行身份驗證,內蒙古不是第一家。從內蒙古自治區教育主管部門向社會發出的相關信息來看,「國考」全面進入指靜脈身份驗證的時代不遠了。

大考將開啟指靜脈身份驗證大幕

據了解,指靜脈信息採集是考生身份驗證系統中的一項內容。高考之所以要使用這項新的反作弊措施,是因為受環境溫度和個人皮膚條件影響較大等原因,部分考生指紋不易採集,且市場上又出現了大量複製指紋的產品,給通過指紋驗證考生身份造成困擾。

「指靜脈」身份驗證技術是一種比指紋識別更先進的識別技術,利用手指內的靜脈分布圖像來進行身份識別。其工作原理是依據人類手指中流動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長的光線特性,使用特定波長光線對手指進行照射,得到手指靜脈的清晰圖像。和指紋採集儀一樣,它也需要事先採集考生手指靜脈信息,在考場上進行比對,從而確認考生身份。

目前從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發出的通告來看,今年下半年的自考將開啟指靜脈身份驗證大幕。

據了解,今年下半年自考網上報名時間為6月26日-30日。新老考生必須攜帶二代居民身份證到旗縣區招辦進行指靜脈信息採集(免費)、二代身份證信息讀取並現場照相。不參加本次考試的老考生也可以到旗縣招辦採集指靜脈、二代身份證信息並照相。新考生報考時,在職、在校考生需向旗縣區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提供單位工作證明或學校介紹信,內蒙古自治區社會考生需提供戶口簿,否則不予採集信息。

指靜脈識別技術將成為主流

我們生活在一個密碼無處不在的時代,無論是國家、商業金融、企業門禁系統,還是個人用卡以及電腦登陸,密碼無疑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安全保護方式。但這同時也是一個窺探、破解、盜用等問題泛濫的時代,即使越來越複雜的密碼讓人感覺安全,一個人面對太多密碼也會出現記憶混亂、遺忘等問題,由此催生出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的生物識別技術如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指紋識別等的出現。其中指紋識別應用雖然風頭正健但卻容易被仿冒和被盜,有的個體因為指紋特徵很少或者在特殊的條件下如手指潮溼、破損等無法識別。因此人們希望一種保密性更好、可靠性更高更便捷的安全保密方式——手指靜脈識別技術應運而生,被業界稱為全球頂尖的生物識別技術。

醫學研究證明手指靜脈的形狀具有唯一性和穩定性:即每個人的手指靜脈圖像都不相同;同一個人不同手指的靜脈圖像也不相同;健康成年人的靜脈形狀不再發生變化,這就為指靜脈提供了醫學依據。據公安部某研究所的專家團隊論證得出結論:指靜脈生物特徵技術是目前最為安全、可靠的一種技術,將在很多領域成為主流的生物識別技術。

指靜脈識別前景廣闊

作為一種「活體識別」技術,靜脈識別的生物特徵載體——靜脈血管位於表皮以下、手指內部,依靠流動的血液形成血管圖像,即便是複製一根活體手指,血液一旦凝固之後圖像也將面目全非。

靜脈識別技術可追溯至1983年。當時,柯達公司的約瑟夫·萊斯(Joseph Rice)在研究紅外條形碼技術時,產生了利用人手背血管紅外成像作為身份識別的想法,發明了最早的手靜脈特徵識別技術。1987年,約瑟夫·萊斯獲得此項技術的第一個專利,但在安防領域並未引起足夠重視。

1992年,日本北海道大學的K.Shimizu撰文指出,可以利用人體手血管紅外成像作為身份識別依據。此文章被認為是日、韓等國大力開展手靜脈識別技術研發的源頭。5年後,韓國的BK System公司發布了亞洲第一個手背靜脈識別的商用產品BK-100。靜脈識別逐漸成為生物識別技術中的「新寵」。彼時,為了繞開韓國的手背靜脈識別專利,在日本興起了基於手掌和手指的靜脈識別技術研發。日立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手指靜脈識別產品,富士通公司則推出了手掌靜脈識別產品。在21世紀初前十餘年,兩者各自迅速佔領了國際靜脈識別市場的主要份額。後續跟進的還有索尼公司。

生物識別技術既是模式識別等學科領域的前沿方向,也是保障國家和公共安全的戰略高技術,同時,還是電子信息產業新的增長點。「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和產品在邊檢通關、居民證照、公安司法、金融證券、電子商務、社保福利、信息網絡等公共安全領域以及門禁、考勤、學校、醫院、場館、超市等民用領域都得到了應用,成為信息技術的新興產業。2011年國際市場銷售額達50億美元,預計2015年將超過100億美元。」業內人士曾表示。同時,公安部的科普節目也指出,指靜脈融合及替代指紋技術是未來大勢所趨。

據了解,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指靜脈身份識別解決方案是由燕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該公司是北京大學參股、基於北大相關技術及團隊組建的高科技公司,通過北京大學和該公司8年研發及大規模實地應用,形成了成熟穩定的指靜脈核心技術及產品線,是領先的商業化指靜脈生物識別核心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是指靜脈識別技術國家標準的制定者和產業應用的推動者之一,同時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指靜脈產品提供商。

據了解,除了燕南科技這樣的國產領導品牌,商業化靜脈識別的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當中,日本的日立、索尼株式會社都有相關成熟技術,同時目前國內有許多企業也在研發商業化靜脈識別產品,但基本上都是圍繞日立、燕南的核心技術進行二次應用開發的。

相關焦點

  • 指靜脈身份驗證反作弊 只對疑似替考者使用
    高考之所以要使用這項新的反作弊措施,是因為受環境溫度和個人皮膚條件影響較大等原因,部分考生指紋不易採集,且市場上又出現了大量複製指紋的產品,給通過指紋驗證考生身份造成困擾。   「指靜脈」身份驗證技術是一種比指紋識別更先進的識別技術,利用手指內的靜脈分布圖像來進行身份識別。
  • 今年高考海南省首次加入指靜脈生物特徵身份驗證
    記者從現場獲悉,今年海口從噪音控制、交通疏導、指靜脈驗證、監控設備、電力、聽力應急處置等方面確保今年高考等各項工作,實現平安高考。  當天上午8時,隨著3名試卷運送人到海口考區保密室領取試卷和GPS定位設備,2019年海口高考模擬演練工作開始。海口市公安局、住建局、市政管理局、衛生健康委、消防支隊、供電局等多個部門派人在海口一中考點安排專人、專車保障考點工作。
  • 內蒙古高考考生需通過指靜脈驗證完成身份識別
    眾所周知,在內蒙古自治區參加高考及相關重要考試,均須進行指靜脈驗證,那麼,何為指靜脈識別?有何特點?考生如何進行指靜脈驗證?針對高考生及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昨日,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通過官微進行了解答。    何為指靜脈識別?指靜脈識別是通過靜脈血液的流動進行身份識別。
  • [關注高考] 我市首次應用指靜脈驗證並開設異常通道 多重保障考生...
    儋州新聞中心消息   「身份證在身份信息驗證通道無法通過?不要緊張,趕緊過來我幫你看看。」6月7日,2019年全國高考首日,上午8時許,在南開附屬市第一中學考點,設置了10多個身份驗證點,考生們紛紛持著身份證進行身份驗證進入考場,而少數持2018年新辦理身份證的考生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來到異常通道進行身份證驗證。        「一般的身份證驗證機無法識別少數2018年以後新辦理的身份證,因此我們專門開通了兩條身份證驗證異常通道。」
  • 海口開展高考模擬演練全省高考首次應用指靜脈驗證
    記者從此次考務演練上了解到,今年高考我省將首次採用指靜脈驗證,全面防止替考現象。海口各職能部門將全面落實職責任務,制定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高效運轉,為高考平安開展保駕護航。防作弊措施升級 首次採用指靜脈驗證在今年高考的身份驗證環節,比往年新增了一種考生身份驗證方式 ——指靜脈身份驗證。據海口市考試中心高招科副科長鄢文盛介紹,今年高考全省首次採用指靜脈驗證,嚴防替考行為。
  • 內蒙古採用指靜脈驗證嚴防高考替考
    原標題:內蒙古採用指靜脈驗證嚴防高考替考   新華網呼和浩特6月6日電(記者王靖)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獲悉,為嚴防替考行為發生,今年內蒙古高考首次採用指靜脈驗證,考生只有通過驗證後方能參加高考。   在2015年高考考生報名時,內蒙古教育部門已對每一位考生採集了指靜脈信息。
  • 指靜脈識別技術將取代指紋鎖
    在頒獎儀式之後,上遊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對開發指靜脈識別技術的上海芯靈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徐偉進行了一次獨家專訪。指靜脈識別技術好處多什麼是指靜脈識別技術?對於這個普通人最關心的問題,徐偉進行了簡單地解釋:「指靜脈識別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近紅外線穿透手指後所得的靜脈紋路影像來進行個人識別,是具有高精度、高速度的最尖端的生物識別技術。
  • 高考防替考「指靜脈」是什麼:識別考生指內血液走向圖
    據澎湃新聞了解,指紋識別已被多個省份在高考中採用,而指靜脈識別是一種識別安全性更高的的技術,利用血液中的血紅素吸收紅外光的原理,採集肉眼不可見的血液走向的結構圖像,作為身份識別的依據。  考生在高考前,需要到指定地點,通過專門的設備,將身份證信息、個人面部信息錄入。核對無誤後,左右手分別按壓在驗證機上,錄入指紋信息。到了高考現場,考生的指紋必須與之前錄入儲存的指紋相符合,才能入場參加考試。  也有部分省份尚未採用指紋識別。
  • 高考防替考要查的「指靜脈」是什麼:識別考生指內血液走向圖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指紋識別已被多個省份在高考中採用,而指靜脈識別是一種識別安全性更高的的技術,利用血液中的血紅素吸收紅外光的原理,採集肉眼不可見的血液走向的結構圖像,作為身份識別的依據。
  • 高科技手段投入「監考」 防替考指靜脈驗證上場
    考生不可攜帶有存儲功能、有計算功能和可傳輸數據等功能的手錶進入考場,只可攜帶普通的機械式或石英手錶。  此外,多地對監考老師等涉考人員也進行了相應規範。海南甚至提出,在考試過程中,如果發現考生攜帶手機等違禁物品進入考場,要追究監考員的責任。要認真做好考生入場身份驗證、考生入場的安檢工作,絕對不允許檢查走過場、做樣子、糊弄人。
  • 今年高考防作弊措施再升級 指靜脈驗證防「槍手」
    教育部日前發布的《關於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確,要結合各地實際,採用二代身份證現場報名確認、現場採集照片和指紋或指靜脈等生物特徵、及時進行信息比對等措施嚴防替考。這也意味著,今年的高考防作弊措施將再度升級。
  • 山東高考試點指靜脈身份驗證
    在普及使用金屬探測儀、手機信號屏蔽器、指紋識別系統和身份驗證系統等技術措施的基礎上,今年在菏澤市牡丹區試點指靜脈身份驗證系統,考慮將來在全省逐步推廣使用。視頻監控系統在考場、試卷保密室和保管室、考點發(收)試卷場所24小時開啟。
  • 高考「指靜脈驗證」防「槍手」?江蘇暫未考慮
    本報訊 (記者 談潔) 為了防止高考作弊,部分地區用上了最先進的生物特徵比對技術靜脈驗證。不過,記者採訪獲悉,江蘇高考暫時沒有考慮使用該技術。  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的《關於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要綜合治理考試環境,繼續開展淨化涉考網絡環境、打擊銷售作弊器材、淨化考點周邊環境、打擊替考作弊等專項行動。
  • 指紋識別技術普及化 指靜脈識別技術「異軍突起」
    涉及身份識別的場景無處不在,比如公共運輸、酒店管理與入駐、網站帳號登 陸、行動支付、會員管理、學校和單位消費與管理、國防、公安、安防……當前主流的身份識別方案有會員卡、門禁卡、銀行卡、指紋識別、帳號登錄,這些識別方法的缺陷就是卡片多攜帶不便、掛失麻煩、指紋識別在某些情況下無法辨認且只能本地進行、帳號容易盜號等。
  • 嚴防替考行為:教育部強調採集指靜脈
    更特別提出,各地要結合實際,在考生現場報名確認時,採用二代身份證,並現場採集照片和指紋或指靜脈等生物特徵、及時進行信息比對等措施嚴防替考。指靜脈如何防止替考行為發生縱觀2015年高考部分地區應用指紋驗證考試身份依然存在問題。河南省高考考場普遍採用了指紋驗證機。為此,槍手的組織者專門為每一位槍手準備了一個以假亂真的指紋膜。
  • 指靜脈識別技術:未來不帶手機就能實現支付
    指靜脈識別唯一性達34億分之一,全球暫無破解先例。指靜脈識別和人臉識別、是第二代生物識別技術,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物特性和行為特徵來進行個人身份鑑定,指靜脈識別主要是利用紅外光線識別手指血管紋路得出個人生物識別特徵。指靜脈識別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 教育部高考防作弊出新招,指靜脈識別是個什麼鬼?
    所以,高考防作弊的力度也讓大家非常關注,以往各個考點採用二代身份證、現場採集照片,老師現場確認考生等等措施來杜絕,但替考作弊事件屢禁不絕,教育部也是煞費苦心,今年就新加了一條"指紋或指靜脈等生物特徵"。
  • 宅男研發指靜脈識別獲獎(圖)
    針對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教育部極為重視,接連發文要求各地做好作弊防控系統。目前,為嚴防替考,確定考生真實身份,四川、廣東、遼寧、河南等多省已採取指紋識別,內蒙古甚至在去年已率先採用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用以驗證高考考生信息。  而在川內,電子科大的一群理工宅男組團研究「指靜脈識別」,截至目前已斬獲11個獎項。6月1日,華西都市報記者走近該團隊,揭開了指靜脈識別的神秘面紗。
  • 高考身份驗證升級 錄兩手指紋髮型不同也「報警」
    1分鐘驗證/ 髮型不同 系統發出報警   2014年我省首次將指紋納入高考考生身份驗證,2015年將延續去年的傳統。   6日,記者在成都市一個高考考生現場確認點見到,考生面前擺放著不同於去年考場驗證時使用的「小型黑匣子」,而是一臺「厚型筆記本電腦」樣的採集儀器,名叫身份錄入系統。
  • 今年高考史上最嚴 「人臉識別+指紋驗證」
    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不少地區都出臺具體舉措,提升考場作弊防控系統。啟動「人臉識別+指紋驗證」、增加監考力量、嚴禁戴手錶入考場……多地出招保障高考考場紀律。  組織作弊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將入刑定罪,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