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殼蟲又稱蚧殼蟲,是柑橘、柚子、柿樹、石榴等多種果樹以及綠植上危害最嚴重,防治最困難的害蟲。具有種類多 、繁殖快 ,世代重疊嚴重等特點。由於蟲體表面覆蓋有一層厚厚的蠟質。一般藥劑很難滲透入蟲體內部將其殺死。一旦發生,常常造成嚴重損失。
危害症狀
介殼蟲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有吹綿蚧、紅蠟蚧、糠片蚧、黑點蚧、褐圓蚧、矢尖蚧 、堆蠟粉蚧等。以成蟲和若蟲寄生在葉片、樹幹 、枝稍 、果實等部位危害 ,被害後的枝梢枯萎、葉片捲曲乾枯易脫落;果實受害後,果實表面布滿蚧點,外觀受損,品質低劣 ,失去商品價值 ,直接影響經濟效益。危害嚴重時,還可造成植株死亡。
發生規律
介殼蟲不同種類發生代數不同,一般一年發生 1~4代,不論年發生世代多少,若蟲孵化期有早有遲,但每年的 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 ,是大多數蚧類的若蟲期,在若蟲發生期,蟲體表面還沒有形成蠟質層,藥劑容易滲入蟲體內,因此是防治介殼蟲的最佳時期。在此時防治,可將介殼蟲徹底殺滅,持效期長,效果好。
藥劑的選擇
由於蚧殼蟲蟲體外殼較硬,披有蠟粉,或堅硬的蠟質,一般藥劑較難滲透起作用, 用藥不對,不但殺不死蚧殼蟲,還殺死蚧殼蟲天敵害蟲,而且會導致介殼蟲抗藥性增強,試驗表明,阿維菌素+螺蟲乙酯對介殼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螺蟲乙酯是迄今為止唯一具有雙向內吸傳導性能的殺蟲劑,可在植株內上下傳導,持效期長,其內吸傳導性對刺吸式口器的害蟲有優異的防效。螺蟲乙酯噴到柑橘樹上,被植物的莖葉吸收後,可傳導到植株的各個部位,蚧殼蟲取食葉片或幼果後,蚧殼蟲取食就會中毒死亡;阿維菌素對葉片具有極強的滲透作用,藥劑可從葉片表面滲透到背面,可殺死表皮下的害蟲,且持效期長。二者復配可達到強滲透強內吸的效果,對各個部位的介殼蟲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殺蟲乾淨徹底,持效期長。
防治方法
(1)在介殼蟲越冬期,結合冬季清園,可用29%石硫合劑水劑30~70倍液,對全株均勻噴霧,由於石硫合劑有很強的氧化性,可殺滅越冬期的介殼蟲,減少越冬基數。
(2)在蚧殼蟲若蟲孵化高峰期(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中旬),用20%阿維.螺蟲乙酯懸浮劑3000~3500倍液均勻噴霧,對成蟲、若蟲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農業實用技術,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