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制熱一晚不超5度電!雲米iCool智聯空調為新國標3級能耗正名

2021-01-09 拙言

今年給家裡、給親戚買了不下三臺空調,雙十一終於看準了時機也給自己的書房&健身房&休閒房安排了一臺--為的就是再到需要開空調的日子裡,我家那臺3000多的巴慕達風扇一天24小時吹都沒啥涼意還只能嘆聲無奈~

我原本的想法也只是想著先薅個羊毛、到了夏天它才能發揮作用,結果空調到家並安裝好的時候寒冬也來了,嘿!是誰說南方只有夏天才需要開空調的?這不,能製冷還能制熱功能的這臺裝在書房的空調冬天的活兒也已經安排好了!所以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這臺來自雲米的雲米1.5匹iCool新三級智能互聯空調。

我選擇這臺空調的前提有四個:不超出預算;製冷/制熱效率高;節能省電;能手機遠程控制更好!這其中的三項其實都達到了,但它的能效標識畢竟是標在三級的位置,我其實是有點擔心的--即便官方宣傳這是一款新三級能效的直流變頻空調,我依然有些擔心它一到夏天會變身吃電大戶!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我們的體驗開始了~

安裝篇:高效率+5年整機保修好評

別小看安裝售後等細節,這些其實也和普通人家息息相關的,比如安裝的時候亂收費的問題,又比如空調出現問題需要售後的時候找不到人等等。

空調是由順豐安排送達的,直接送上門,這一點好評~當然,這是物流的好評。空調到家的第二天,雲米這邊就有相關的信息以及客服電話聯繫過來了,所以這一點也好評。需要吐槽的是,雙十一、雙十二這種日子購買需要安裝的家電很麻煩: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在這個時候薅羊毛,安裝的人特別多、所以安裝師傅也很忙碌,所以這次我等待了兩三天安裝師傅才上門安裝的。

我家的房子是購買的樣板房,安裝師傅在拆開新的雲米內外機之前事先偵測了一下安裝空調的房間以及安裝的位置--結果不理想,因為房間安裝了吊頂,且吊頂與預留的空調埋線孔太近,如果想要用到這個預留的走線/排水孔,基本上無法安裝。師傅在安裝之前告知我需要另外打孔的費用、需要增加延長排水管/銅管等材料的費用,我覺得部分費用不夠合理,即刻現場與雲米方進行了聯繫,後來雲米這邊因為我經常購買它們家的產品,為我的部分費用進行了減免,溝通效率滿分好評、對老客戶的優惠安排好評!

安裝過程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安裝師傅在客廳將相關的排水管/銅管進行了延長後就進行了正常的安裝,因為樓層不高,所以安裝速度極快。外機安排在整棟樓的梯井位置,師傅倒是安裝前後間距安排了固定位置,但他卻只打了兩個固定螺絲--我是有點擔心的,雖然這個位置不需要什麼空調架;內機在重新打孔後,感覺比正常空調位是要低一些,不過這也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了,我也只能接受。

外觀篇:百搭顏值?

現在的家電產品,除了材質上有了更多選擇之外,基本上都是以白色為主,「一白遮百醜」不是說著玩兒的,雲米這款iCool新三級智能互聯空調自然也是如此,不過它只有室內機是白色主色調的。

它的室內機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純雲米系家電產品的延續風格,尤其是外機兩個側面的橢圓形風格--像極了我今年6月份才給老丈人家安排的雲米雙膽電熱水器一樣;材質上,它的內機採用了輕質阻燃的ABS塑料材質,沾灰了容易清潔是優勢,正面的外觀設計倒沒太多出彩的地方,平平無奇吧~

從正面視角來看,雲米這款空調的內機給我的感覺是厚重感十足,不過我給安裝師傅遞過去的時候倒也沒覺著很沉的樣子。正面部分,其左上角為這款空調的能效級別,是為三級能效;中間部分是這款雲米「V」字型的VIOMI大Logo。

這款空調右側有一個大大的字顯屏幕,日常用來顯示空調的連接狀態、設定溫度的,視力不好的也能看得很清楚,好評一個~

出風口在不用的時候與機身的「咬合」的很好,一體化的視覺感不錯!出風口在運行時能夠看到內部的網格,不算細密的網格設計,感覺如果這裡還有一個濾網就可以為這款空調增加一個過濾空氣的功能了--可惜沒有。

咦,等等?

其實內部還是有一個可拆卸的空氣過濾網的,需要前面板之後才能看到。過濾網支持水洗多次使用,如果擔心使用壽命問題,也可以一年一換,像我們南方地區應該還行,我沒打算經常更換它,頂多到了夏天的時候拆濾網清洗一下。

既然已經拆開了濾網,我們還可以看看這個內部隱藏哪些東西?比如,右上角就有一個應急開關,我之前也不知道有這個東西,直到公司辦公室的空調停擺之後、師傅過來維修才知道,它是作為應急開關啟用的,平時倒也用不到。

空調內機的底部是這款空調的基本參數,我這臺是1.5P的iCool雲米變頻空調,整機的型號很長,叫做KFRd-35GW/Y4PE2-A3,這個別記了!就簡單叫做雲米iCool 1.5P智聯空調就好。從參數上來看,它的額定電壓/頻率為22V-50Hz,循環風量為630m/h,官方表示,這款空調能夠滿足15~22㎡的居室製冷/制熱的需求,我的書房面積大概也就是25㎡左右,夠用了。

除了參數外,我喜歡這臺空調長達6年的整機質量保證,記得以前的整機保修一般是3年,6年應該也是近年來才逐漸更改的條款吧,總之好評~

我家的牆壁為米色風格,窗戶為開放式的窗戶,朝西向~裝好室內機之後,感覺還是挺百搭的。這種分體式掛機空調就不說啥顏值了,大概都是這樣。

遙控器和聯網體驗:全屋互聯的感覺?

這款空調提供了多種的操作方式,包括空調遙控器、手機互聯操控以及全屋家電互聯,完全是根據未來主流家居的生活方式來打造的,當然了,全屋互聯方面雲米本身就是領銜品牌之一。

1、遙控器體驗

空調的遙控器與傳統空調遙控器有些不同:它更長條一些。狀態面板設計的很大,有粗體字安排,還有橙色背景燈顯示,主要是針對視力不好的用戶和長輩們;實體按鈕包含有開關鍵、功能關鍵、上下調節按鈕,一鍵節能鍵、強勁功能按鈕、模式切換、風速、上下分和左右逢切換按鈕,分的比較細,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首先說說遙控器主屏的狀態顯示,它主要分成四個板塊:

頂部第一個版塊是空調的模式--支持自動模式、製冷模式、除溼模式、送風模式和制熱模式--這四項都很符合南方同學的需求,尤其是我的需求,此外這個版塊還會顯示聯網的狀態;

第二個板塊是設定溫度的顯示區域,為大字體的顯示風格,溫度下方還會顯示送風狀態--是靜音還是一檔二檔三檔,還是強勁模式;

第三個版塊則是顯示導風的狀態,顯示你是否開啟上下風、左右風,也是大字體的顯示風格;

第四個版塊則是顯示具體的功能模塊,支持定時、睡眠、乾燥/輔熱、健康等模式切換,空調不同模式下,其顯示的且可以切換的模式各不相同,但基本可以調節定時開關、睡眠和健康等模式。

遙控器的按鍵體驗感覺阻尼偏軟,它設計的並不是那種偏冷硬的操作風格,操作起來靈敏度OK;握持方面,雖然它看起來「很長」,但設計的還可以,握持的時候不會很滑膩也不會很粗糙,握持感體驗中規中矩。

2、手機操控體驗

雲米的全屋互聯做的相當不錯,這在我過去使用過的雲米家電產品中已經得到驗證。尤其是其在接入手機操控方面,在同類型家電品牌中更為出色!

接入相關手機APP很簡單,這次我接入米家APP進行體驗。接入過程很簡單,在空調開啟狀態下,長按遙控器中的開關鍵+溫度調節的「∧」鍵兩秒後,在開啟的米家APP裡點擊「+」鍵,手動或者自動搜索到「iCool 1.5P(新能效)」之後,點擊連接並輸入你家路由器WiFi的密碼即可完成整個連接過程,連接的體驗高效且簡單,點讚~

聯網完成後,我們點進已經連接的「iCool 1.5P(新能效)」之後就能看到相關的操控界面了,整個界面看起來整潔乾淨,基本的操控並不複雜:可以遠程開關空調,可以開啟燈光(空調面板溫度顯示),可以設置定時,可以設置成節能模式、睡眠模式,可以調整為自動/製冷/制熱/除溼/送風模式,可以開啟或者關閉風向,還可以進行細微的風速調節(總共有6種選擇)。

這其中也有很多小的細節也很有意思,比如,總共5種模式的調節,但切換的時候手機APP的主題背景顏色也會隨之改變,自動模式顯示為紫色背景色,製冷模式則是深藍色的背景色,製冷模式則是象徵溫暖的橙色,除溼模式則是青藍色的背景色,而送風模式則是綠色背景色,各有不同。

除了常用的部分,在手機APP端也可以預設智能場景、更改設備名稱/所在位置、設備貢獻等等,像智能場景的預設就很有意思,它可以設定為定時模式,也可以設置發生XX條件的時候空調就執行XXX,比如可以設置為這樣的條件:當室外溫度達到32℃時,開啟空調的製冷模式;當時室外溼度達到90%時,開啟空調的除溼模式等等,這些場景預設就非常的有用,比如你長期出差在外,結果家裡回潮了,這個時候除溼模式就能夠自動幫你避免家裡變成「汪洋大海」、處處發黴等等。

我體驗了一下預設的條件,它的靈敏度還是可以的,達到預設條件之後確實會自動開啟預設的動作。

3、語音控制體驗

作為智能家居的一員,既然能夠聯網、連接手機等等,我們當然還得試試它的另一項有趣的功能:語音操控空調的功能。

語音操控演示

比如這次我接入了米家APP的,當我打開米家APP的時候可以通過旁邊的語音圖標對話空調,讓它控制空調調整一下空調的室溫,從體驗來看,不用特別規範化的指令它也可以輕鬆識別,並調整空調的問題,好評~

人工智慧助手操控

除了米家APP的語音控制外,我還嘗試了小愛音箱萬能遙控器版本,直接對話小愛同學:幫我把書房空調的溫度調整至21℃,零點零幾秒後,小愛同學告知已調整空調溫度至21℃且空調也同時「叮」的一聲調整至相應的室溫了。

實際體驗:制熱效率+耗電量+風速測試!

按照正常的想法,我最初挑選這款空調的意思是留著夏天時製冷用的,倒沒考慮過其他的模式,但這段時間南方的氣溫也挺冷的,一直都沒有機會體驗製冷模式,所以在實際的體驗中我們看看它的制熱效果。

按照雲米官方對這款雲米iCool 1.5P智聯空調的參數描述來看,它的制熱量和制熱的輸入功率都要遠遠大於製冷模式,即它的制熱耗電量理論上高過製冷的,以此來計算,只要制熱時的耗電量表現不錯,那麼製冷的耗電量也不會很高。

1、制熱效率

測試這款空調製熱能力時,我其實測試了正常制熱模式和節能模式的制熱效率,但實際的結果其實區別不大。

總共測試了兩個小時,前一個小時選擇的是普通制熱模式,調整空調溫度至22℃,在開啟空調製熱之前房間的室溫為13.7℃。測試結果:10分鐘後,室溫上升至16.3℃;60分鐘後,室溫保持在20.4℃;120分鐘後,室溫保持在21.8℃。測試的溫度表不是特別角落的位置,也不在空調的出風口位置,整體來說可以代表整個房間的溫升時間。

這個制熱效率我個人覺得是優秀的,點讚~

2、測試耗電量

正如開篇我提到的一樣,選擇這款空調之前,我的四個預期是不超過預算、製冷/制熱效率高、節能省電、可以手機聯網控制,其中三個條件已經滿足了,但云米這款畢竟是一臺3級能效的空調,即便是新國標之後的3級能效它能省電嗎?

測試它的耗電量我同樣選擇制熱模式進行測試,測試前室溫為13.7℃,調整空調溫度為22℃,測試分成正常制熱模式和節能模式下的制熱耗電,測試結果:正常制熱模式下,60分鐘測得的耗電量為0.76千瓦時;調整為制熱模式中的節能模式,測得60分鐘耗電量為0.54千瓦時。

整體而言,都沒有超過每小時1度電,尤其是節能模式下,無論是制熱/製冷時它的耗電量都是可見的節能省電,節能模式下2小時1度電還有啥不滿意的?如果是夏天調整成睡眠模式的話,它的省電能力還可以更進一步的降低,一個晚上8小時才3~5度電,這樣的一臺3級能效空調我覺得值得了!

3、測試風速

一臺空調是否體驗舒適,除了檢測它的製冷制熱效率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它吹的冷風/熱風是否讓你舒適了呢?而這裡面最關鍵是體驗值就是風速。

前面提到過,雲米為這款空調設置了高達6種的檔位調節,其中自動檔就是空調自主調整風速級別,靜音檔不導風的級別,最能體現它的風速等級的其實還是低速、中速、高速和強勁檔。

低速檔風速測試
強勁檔風速測試

不過這裡面我就測試了兩個檔:一個是低速檔,一個則是強勁檔,它們足夠代表不同區間下的風速和體感的體驗了。在低速檔時,我測得的風速為1.5m/s;在強勁風檔時,測得的風速為2.4m/s。從體感的體驗來看,這款空調在低速、中速檔時所吹的風不算難受;高速檔乃至強勁風時最好將調整上下導風板為運動狀態,否則一直吹的話會很難受。

4、測試噪音值

近年來很多空調產品不止打著是節能省電的口號,也打著靜音工作的口號,雲米家的這臺空調在噪音控制方面又做的咋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先來測內機工作時的噪音,室內機的噪音其實也就是出風口排風的聲音,基本上也沒有多大。我在下午15:00左右測試的,環境噪音值34.8dB左右,測得開啟強勁風模式時的噪音值為59.8dB左右,而靜音工作狀態下更是只有52.7dB,大概就是夏天窗外吹過一縷微風的感覺吧!噪音值控制的還是不錯的。

測試室外機的噪音值,才是重要的一環!測試的時候我選擇晚上測值的,因為晚上附近不會有施工的聲音、車水馬龍的聲音,測得環境噪音值為32.8dB左右,而外機的測值為54.2dB。需要說明的是,測試外機時測值的手機距離外機有2~3米的距離,而測試內機噪音的時候則大概只有50釐米,所以外機的噪音值如果是按照半米內測值的話,應該還要更高一些,但大概也就在60多dB左右,也在能夠接受的範圍。

總結:

整款空調的全部體驗大概就是這些了,在我寫稿之前,因為太冷我連續開了好幾天的空調,共累積3000分鐘、耗電量10度左右,期間我一直選擇的節能模式,這樣計算下來這臺空調確實真的很省電了!

它的優點有這些:

性價比高,5年整機保修很划算,多種智能互聯操控超方便,製冷/制熱效率高,真的節能省電了;

它還可以提升的地方是:

加入空淨的功能更符合高端家庭的使用需求;節能能力再上一層樓能夠滿足更多家庭的需要;夏天缺少一鍵強冷功能。

這樣的一款新時代的智能空調產品,你喜歡嗎?

相關焦點

  • 格力變頻三級能耗一晚多少度電 千萬別買變頻空調
    格力是著名的空調品牌,它的空調能耗分為一、二、三級,關于格力變頻空調的能耗,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格力變頻三級能耗好嗎,順便來說說格力變頻三級能耗一晚多少度電以及千萬別買變頻空調,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 冬天空調不制熱什麼原因怎麼辦 製冷劑不足是關鍵因素
    建議:冬天在使用空調之前最好先檢查一下,若存在製冷劑不足的情況就要及時補充,防止產熱不足。  空調原因  空調的主要作用是製冷,所以,空調普遍用於製冷,需要使用空調製熱的主要是南方城市,北方城市日常供暖,所以,空調製熱機制並沒有製冷功能全面和完善,這也是空調不制熱的一個原因。
  • 冬天用空調取暖一天用多少度電,冬天空調的耗電量怎麼計算
    導讀:在冬天空調是大家經常用到的電器,很多人在冬天都離不開空調,那麼冬天用空調取暖一天用多少度電呢?我們大家都知道空調是用電是非常高的,而且在冬天每天都需要空調取暖,那麼冬天空調的耗電量怎麼計算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約克中央空調製熱效果怎麼樣 約克中央空調製熱原理介紹【詳解】
    冬天的時候,家裡的取暖是大家很重要的一個問題,而說起取暖的設備, 中央空調 也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 在很多的地方都有著廣泛的應用。而在許許多多不同品牌的中央空調中,約克中央空調絕對是很好的一款品牌,憑藉優質的質量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喜愛與信賴。那如果我們大家使用約克中央空調來制熱的話,約克中央空調的制熱效果到底怎麼樣呢?
  • 3匹空調一小時多少度電 3匹空調適合多大面積
    空調的出現,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在夏季時不用受酷熱煎熬,冬季免於受凍,但是空調開久了,很多朋友都擔心空調電費過高,用起來難免有些猶豫,其實空調用電量和房間的面積與匹數息息相關。那麼3匹空調一小時多少度電呢?我們馬上來看看相關知識吧。
  • 冬天開空調屋裡溫度還是低?請教鄰居後,才明白制熱應該這樣做
    很多南方人都買了空調冬天制熱來過冬。不過,把空調製熱溫度設置的很高,屋裡半天還是冷冰冰,難道是因為空調製熱效果不好嗎?聽鄰居一講,才明白制熱應該這樣做!冬天開空調屋裡溫度低如何解決?2、空調暖風下吹制熱更高效前文已經提到空調比起電暖氣、小太陽等電器更為節能省電,這是因為空調和電暖器的熱交換方式不一樣,它通過與空氣強制對流換熱的方式來進行制暖,而電暖器則是採用熱輻射換熱與自然對流換熱的方式,空調製熱無疑更加快速。
  • 冬天空調小知識
    (不要一看沒有出熱風就喊空調壞了,人家會笑話你的)這是因為空調增加了制熱時「防冷風保護」功能,需開機約3分鐘至8分鐘,才逐漸有熱氣出來; 4、冬天制熱模式下,空調內機導風板應往下方向,讓熱風從風口向下吹出,房間的制熱效果來的更快(否則熱空氣全漂浮在屋子上部,身高低於2米感覺不到); 5、制熱模式下,儘量開中風速,首次使用電輔熱會聞到燋糊
  • 做到這些,空調真可以一晚一度電
    壓縮機功率=製冷量/能耗比,一般空調能耗比大於3,因此1匹的電功率一般數據 735W,1.5匹的耗電功率就是735*1.5約為1100瓦,也就是1小時1.1度電左右,除了壓縮機,還有 風扇 或其他電機需要耗電,總共1小時也就 1.2度左右。最簡單的方法,看看說明書上的輸入功率是多少千瓦,就是1小時的耗電量。
  • 冬天空調溫度多少合適?這些你要知道!
    寒冷冬季來臨,很多人得靠空調續命了。冬天空調溫度多少合適?不妨參考一下我們的建議吧。在生活中,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炎熱,都能靠空調解決。那麼,冬天空調溫度多少合適?空調製熱一小時多少度?跟我來了解一下吧。
  • 家裡的空調一晚只耗1度電嗎?
    有空調廠商說,空調一晚上只耗一度電。中國大部分城市的電價基本上都只在7、8毛錢左右。省電省到如此地步,簡直是省到了令人髮指。空調上貼的的能耗標牌,上面的千瓦時就是我們俗稱的一度電。一臺一匹的空調,製冷量在2600W,三級能效,製冷輸入功率是790瓦,那麼這個空調工作一小時大約耗0.79度電。那一晚上要按8小時算的話,就這要耗費6.3度電,就算是我可以做一些妥協。
  • 變頻空調一晚上幾度電?變頻空調耗電量計算
    變頻空調以耗電量低著稱,企業宣傳「變頻空調一晚上一度電」,用一度電換得一晚上的清涼真夠便宜的,但情況是這樣嗎?據消費者使用實踐,變頻空調並不像宣傳那樣省電,變頻空調一晚上遠遠不止一度電。下面詳細介紹變頻空調一晚上的耗電量。
  • 冬天開空調製熱溫度多少合適?暖和還省電省錢?
    天氣越來越冷了,這樣的天氣相信南方沒有暖氣的小夥伴是不是把空調都打開了呢?空調製熱確實非常好,但是空調製熱溫度如果太高會導致室內溫度太高,人體會覺得燥熱,而且室內溫度太高和室外溫差大也容易感冒,那麼冬天空調一般制熱開多少度呢?
  • 空調製熱額定輸入功率是2500W+2500W,一小時要用幾度電?
    空調製熱額定輸入功率是2500W+2500W,一小時要幾度電?這裡的輸入功率2500W+2500W應該是制熱功率和電輔熱功率,按照這兩個功率的和計算出來的耗電量,是空調滿負荷運行時的最大耗電量,下面家居雜壇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這臺空調的最大耗電量以及這臺空調的正常運行過程不重要平局耗電量。
  • 1.5匹空調開一天多少度電?經過專業計算,得出的結果出乎意料
    一、1.5匹空調開一天多少度電?一般最常見有1匹、1.5匹、2匹以及3匹,匹數一般指製冷能力的大小,匹數越大製冷能力越強耗電量也越大。一般空調的能耗比大於3,一匹的電功率為740W左右,那麼1.5匹的空調耗電功率大約為1100瓦,加上風扇和其它電機、電路板的能耗,一個小時耗電1.2度左右,10個小時就要12度電。
  • 電動汽車空調的結構及製冷、制熱原理。
    冬天(尤其是北方)對於電動車用戶是個頭疼的事,因為冬天電動車(尤其是磷酸鐵鋰電池)的續航會打折扣,除了電池本身特性以外,使用空調製熱(製冷)也是影響電池續航的重要原因之一。
  • 空調製熱的18個問題 全弄懂你就成專家了
    2、為什麼在-5度以下,建議改用其他設備制熱?  答:冬天空調製熱時,空調通過室外機換熱器(即冷凝器)吸收室外空氣的熱量,再通過室內機的換熱器(即蒸發器)把熱量輸送給室內。同時在制熱時,室外機換熱器是作為蒸發器使用,當室外溫度低於-5度時,冷凝器與室外空氣的換熱溫差就會接近於0。
  • 超一級能效,安靜到聽不見,小米網際網路空調A評測|鈦極客
    小米網際網路空調A是小米11月剛剛發布的新品,相比之前的網際網路空調C1,主要提升了能耗等級,達到了超一級能效,「巨省電」,同時還具有高效製冷制熱,超低運行噪音,全屋家電互聯語音遙控等多個功能。小米網際網路空調A達到了國家超一級能效,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能耗標準國家規定的一級能耗標準為APF 4.5,小米網際網路空調A的APF達到5.13遠超過國家一級能效標準。按小米官方的說法,相比於三級能效的空調,每年省電約302度,相當於151元,以一臺空調使用8年計算,相當於半臺空調的錢從電費中省出來了。
  • 空調開12小時多少度電 空調耗電量怎麼計算
    那麼對地空調開十二小時需要多少度電,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判斷,按照空調的原理來說,多大的空調它一個小時所需要的電是不一樣的,因此,空調耗電量怎麼計算? 大家知道,空調是一種調節空調溫度的一種電器,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都是非常受人們的歡迎的。那麼對地空調開十二小時需要多少度電,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判斷,按照空調的原理來說,多大的空調它一個小時所需要的電是不一樣的,因此,空調耗電量怎麼計算?
  • 格力空調yapof3多少錢 一晚上大概要多少電
    一、格力空調yapof3一晚上大概要多少電  yapof3是遙控器編號,用另一種假設試算供參考。假設是1.5匹的空調機,製冷能力約3500W,以現行的能效標準3級來論,COP=3.2,消耗功率約為1093W。  如果設定溫度在22度;甚至20度以下,那麼1小時的耗電,可能會在1.1度電左右,9小時就是約10度電左右。
  • 中央空調製熱效果不好怎麼辦?菏澤有專業的中央空調維修公司嗎?
    在北方有的地方不具備安裝暖氣的條件,會選擇繼續用中央空調取暖,但是很多客戶就會覺得中央空調的制熱效果不好,開了很久,卻始終不見熱,比製冷效果差得遠了。菏澤的朋友就想著找當地專業的中央空調維修公司上門檢查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跟著大臉貓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