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位於太平洋深處,為何印度人很多?

2021-01-09 地圖帝

說到大洋洲經濟發展不錯的國家,最好的肯定是大洋洲兩大強國——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大洋洲其他國家的經濟,是難以與這兩大強國相比的,但也有相對發展不錯的,比如斐濟。2018年,斐濟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0.587萬美元,這個數據在大洋洲小島國算是很不錯的了。

斐濟在哪?我們打開大洋洲地圖,大洋洲的最西邊是大洋洲的主體——澳大利亞大陸。澳大利亞大陸(珊瑚海西海岸)以東約1500公裡是法國的海外領地新喀裡多尼亞島。而新喀裡多尼亞島以東約1千多公裡,就是斐濟。

斐濟是一個由332個島嶼組成的群島國家,包括226個無人居住的島嶼,陸地面積1.83萬平方公裡。不過,斐濟的海洋專屬經濟面積非常大,有129萬平方公裡。

斐濟的地理情況有些類似由兩個主要大島組成的紐西蘭(南島、北島),斐濟也有兩個主體大島。東北方向的是瓦努阿島(或稱瓦努阿萊蕪島),面積約0.55萬平方公裡。西南方向的是維提島,面積約1萬平方公裡,斐濟首都蘇瓦就位於維提島的東南部。

斐濟的人口為88.5萬,而斐濟人佔近57%。不過讓人意外的是,斐濟國的人口第二大族群,竟是來自南亞的印度,約佔斐濟全國人口的約38%。斐濟與印度相距非常遙遠,斐濟群島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印度人呢,這就要說起印度的「老大哥」英國了。

斐濟最早是被荷蘭人「發現」的,時間是公元1643年,明朝滅亡前一年。但是,斐濟似乎沒有引起歐洲殖民者太大的興趣,直到公元1874年,英國才正式控制了斐濟,斐濟淪為英國殖民地。

英國為何會控制斐濟?有這麼一種說法:英國人原來對斐濟也不是特別感興趣,但聽說斐濟的森林裡有一種奇特的樹種,就動心了。什麼樹種呢?就是著名的檀香木。英國經常和清朝打交道,知道清朝的有錢人喜歡玩檀香木,就決定跑到斐濟群島砍檀香木,運到清朝賣掉。

斐濟的森林面積,現在是93.5萬公頃(100公頃合為1平方公裡),即使二百多年前斐濟的森林面積也是93.5萬公頃,也不可能全都種檀香木。檀香木的資源其實是有限的,英國人砍著砍著,檀香木基本就快砍光了。

大約是在十九世紀(1801年至1900年)後半葉,英國人發現斐濟的土地適合種甘蔗,而甘蔗是可以榨糖的。英國人就在斐濟的土地上種甘蔗,不過需要大量人力。斐濟群島的原住民並不多,而「高貴」的英國人又不能從事體力勞動。怎麼辦,英國人想到了他們的最大殖民地——印度。英國就從印度拉著一船一船的勞力,漂洋過海來到斐濟,從事種甘蔗的工作。英國在斐濟成立了所謂的殖民製糖公司,大量種植甘蔗,榨糖賣錢。

英國控制斐濟,一直維持到1970年。1970年10月10日,斐濟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但還留在大英國協的體系內。斐濟雖然脫離英國的統治,但方方面面依然受到英國的深刻影響。比如斐濟的國旗,左上角就是一面英國的米字旗,右面是斐濟國徽的中間盾牌部分。而且,斐濟獨立後,甚至還設置了總督,作為英國女王的代表。總督的權力非常大,不但掌握斐濟的行政權,還掌握斐濟的軍隊。英國女王的頭像印在斐濟的貨幣上,斐濟人天天都能看到英國女王。另外,在斐濟的公共假日,有一個假日是英國女王的生日。這樣的「獨立」,在一些斐濟人看來,不過是半獨立。

到了2006年,斐濟開始與英國的關係漸行漸遠。因為管理層更迭等原因,英國強烈反對斐濟,拉著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將斐濟暫時開除出大英國協,並對斐濟實行經濟上的制裁。

斐濟也不甘示弱。斐濟於2010年設計了新版的貨幣,各種具有斐濟特色的動植物,取代了英國女王。比如100元面值的斐濟元,正面印著斐濟蟬、斐濟的國徽,背面印著斐濟的地圖輪廓以及斐濟人的形象。2013年1月2日,斐濟新版貨幣正式流通。2012年7月31日,斐濟宣布說:我們是個獨立國家,英國女王雖然值得尊敬,但在斐濟的生活中影響已經不是那麼大的。所以,斐濟決定不再將英國女王的生日定為公共假日。

此外,斐濟還打算換掉國旗,因為國旗上有英國的米字旗圖案。2015年,斐濟舉行了國旗設計大賽,為期兩個月。斐濟收到了兩千多張新國旗的國案,但因種種原因,斐濟並沒有換掉印有英國米字旗的國旗。

斐濟為何敢與英國翻臉,不怕英國的制裁?其實斐濟是有底氣才會這麼做的。什麼底氣呢?那就是舉世聞名的斐濟旅遊業。旅遊是斐濟非常重要的行業,2017年,斐濟只憑旅遊業就賺了18億斐濟元(1美元等於2.09斐濟元)。斐濟全國人口約88.5萬,而在旅遊部門工作的就多達4萬人,這個比例非常高了。再者,斐濟的可耕地面積為28.8萬公頃,種植甘蔗、香蕉和椰子,吃飯基本沒有問題。

相關焦點

  • 斐濟在哪裡 斐濟在什麼地方
    導語:通常說到海島旅遊度假,除了馬爾地夫和夏威夷之外,大家還會想到斐濟。相比於其他兩個,斐濟的遊客會稍微少一些,玩起來會更加自在。斐濟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早就起舒適的氣候環境,是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冷熱適中,非常適合度假!那麼,你知道斐濟在哪裡嗎?到底斐濟在什麼地方呢?一起來了解。
  • 熱帶氣旋「亞薩」重創南太平洋島國斐濟
    新華社蘇瓦12月18日電(記者張永興)熱帶氣旋「亞薩」重創南太平洋島國斐濟,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北部島嶼受災尤其嚴重。據斐濟媒體報導,熱帶氣旋「亞薩」17日襲擊斐濟,斐濟全國大部分地區受到暴雨和強風等惡劣天氣影響,首都蘇瓦所在的第一大島維提島等多地電力通信中斷,一些主要道路交通癱瘓,不少房屋倒塌,低洼地區受到洪澇侵襲,已有2.3萬多人被轉移到全國數百家疏散中心。
  • 超強颱風「亞薩」肆虐南太平洋島國斐濟,近中心最大風力超17級
    颱風是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一般生成於溫度在26℃以上的廣闊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是一種強大的熱帶天氣系統,根據其分布的位置不同,名稱有所不同,在太平洋的就叫颱風,而分布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就叫颶風。
  • 減少失業、種植珊瑚,太平洋島國斐濟這樣迎接「世界海洋日」
    減少失業、種植珊瑚,太平洋島國斐濟這樣迎接「世界海洋日」 李淑平 蔡木蘭 2020-06-08 18:42 來源:澎湃新聞
  • 斐濟等太平洋島國參與建NEXT海底光纜系統
    日前,太平洋島國斐濟、託克勞群島和吉里巴斯已經全部籤署協議,加入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海底 光纜 NEXT系統。斐濟電信公司Fintel、託克勞群島電信公司Teletok和吉里巴斯電信公司BwebwerikiNET分別與項目開發商南十字網絡公司Southern Cross Cables籤署了相關協議。據介紹,NEXT海底光纜系統總投資達到3.5億美元,建成後,將為這三個太平洋島國提供最低延遲和最快速率的網際網路連接。
  • FIJI斐濟礦泉水
    1、斐濟水不只是個具異國情調的品名,它真的產自斐濟共和國。斐濟水就在水源地裝瓶,也就是斐濟的Viti Levu島。斐濟水直接取自深入地表有著阻水巖層保護的天然自流水層,取水地點位於原始雨林邊緣,距離工業汙染源有數千裡之遙。
  • 旅遊:在斐濟潛水和浮潛
    斐濟以其美麗的棕櫚樹環繞的島嶼而聞名,但其中一些最壯觀的景色位於海浪下方。溫暖清澈的海水提供全年潛水和浮潛,通常被稱為世界軟珊瑚之都。這裡有珊瑚礁,茂密的珊瑚花園,深峽谷和城牆,多種魚類以及大量遊泳者,如鯊魚,烏龜和蝠..
  • 我國一座山峰,為何被印度人視為神山?
    山峰因其巍峨挺拔的身姿,常被人們賦予很多重要的意義,特別是一個高海拔的山峰,甚至成為了一些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徵。最典型的比如日本的富士山,雖然海拔只有3775.63米,但由於是日本的最高峰,被日本人賦予了很多神聖的意義。
  • 斐濟:打破旅行VS度假邊界,開啟無憂海島模式
    南太平洋的衝浪聖地「雲破CloudBreak」和塔法盧阿島附近的「餐廳Restaurant」擁有的世界級巨浪等你來徵服;如果你是中級衝浪者,就去試試當地人才知道的「蘇瓦燈塔 Suva Lighthouse」和「布拉碗 Bula Bowls」,這裡的浪花會讓你技藝更上一層樓。
  • 習近平訪斐濟穿布拉衫 獲獻鯨魚牙和草蓆(圖)
    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夫婦在舷梯旁迎接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習近平指出,斐濟是太平洋島國地區最早同中國建交的國家。建交39年來,兩國政治互信不斷加深,務實合作成果豐碩。我期待著同斐濟領導人探討各領域合作,為雙邊關係規劃藍圖。我還將在楠迪同8個太平洋島國領導人集體會晤,共商深化互利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大計。相信此訪將推動中國同斐濟及太平洋島國友好關係邁上新臺階。
  • 中國製造新型雙體船成為斐濟海軍最大艦艇!
    原標題:斐濟接收中國製造的新型雙體水調船 斐濟時報(The Fiji Times)消息,當地時間10月7日,由中國建造的新型雙體水文調查船「斐濟海燕」號(RFNS Kacau)抵達斐濟蘇瓦瓦魯灣斯坦利布朗海軍基地,斐濟國家安全和國防部長蒂莫西·納圖瓦上校接受採訪時表示,「斐濟海燕」號將在未來幾周內正式加入斐濟共和國海軍,該船來自2016年和中國達成的無償援助協議
  • 美國矽谷公司的CEO,30%是印度人,為何印度人比中國人混得好?
    眾所周知,印度人(印度裔)的人在矽谷混得好已經是個公認的事實了,像谷歌,微軟,Adobe,Sandisk等等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甚至據統計矽谷公司的CEO中,有30%的印度人。而和印度人在矽谷混得好對比,中國人(華裔)在矽谷就混得沒這麼牛了,之前最科技圈中職位最高的是陸奇,後面再是沈向洋,但都不是CEO的職位。那麼為何印度人在矽谷要比中國人混得更好,畢竟印度更窮,經濟更不發達,原因究竟是什麼?我們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 白種人不一定是白皮膚,為何印度人會被歸類為白種人,美女還很多
    印度,三哥,這絕對是一個永遠的網絡熱門,不管當時的熱點是什麼,網友們總是不厭其煩地討論印度,這是個永遠在意料之外的國度,從神奇恆河水到包治百病的牛尿,從十分強勁的摩託車到四十多年沒服役的阿瓊坦克,從賣不出去的光輝戰鬥機到被偷了計算機的維克蘭特號……但是三哥究竟是什麼人種很多人並不知曉,皮膚黝黑的印度人往往被算作白種人
  • 太平洋深處是氣候的時間膠囊
    研究人員在日前舉辦的美國地球物理學會年會上報告稱,被稱為「小冰河期」的全球變冷趨勢在幾個世紀前結束,但它一直存在於太平洋最深處。更重要的是,這一海洋學的時間膠囊或許能幫助減弱當前由人類驅動的變暖。
  • 習近平穿布拉衫接受鯨魚牙 詳解斐濟歡迎儀式(視頻)
    當地時間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始對斐濟進行國事訪問,並將同太平洋建交島國領導人舉行會晤。昨晚,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及夫人,為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歡迎儀式。只見習大大身著藍色花布衫(其實是斐濟民族服裝「布拉衫」),接受了斐濟原住民一一獻上的鯨魚牙、樹根製成的飲料……果然充滿了太平洋島國特色。
  • 喝著南太平洋島上昂貴的裴濟水,觀光維拉港海中的魚群龍捲風!
    斐濟是個南太平洋中心的群島國家,它地處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到處充滿了南國海洋的原始美感。在來自該國的物產中,普通人最熟悉的莫過於價格昂貴的斐濟水。給我一杯斐濟水在現代商業社會,很多貌似不值錢的東西經過包裝都能售出高價。
  • 【地圖世界】你知道真實的太平洋到底有多大?
    若你漂流在太平洋的中心點,你會等不到船也看不見人;真的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譚老師地理工作室,整理不容易,關注領福利,轉載請註明太平洋覆蓋著地球約46%的水面以及約32.5%的總面積,深度平均4570米左右。地球陸地面積149000000平方千米、全放進太平洋都填不滿。
  • 16級超強「颱風」在斐濟引發地震?分析:只是偶然巧合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全球地層活動的確是相當頻繁的,比如太平洋東岸的美國,最近一個月以來已經連續遭遇較強地震襲擊,在新冠肺炎肆虐的當下可謂「禍不單行」。而除了美國外,環太平洋的其他地區地震活動似乎也相當活躍。
  • 「斐濟美人魚」曾讓海洋學家困惑,後來真相大白,那是假的
    在19世紀四十年代,美國的一家博物館展出了一件鎮館之寶——斐濟美人魚,吸引了眾多的遊客慕名前往,也在學界引起廣泛的熱議。對此,很多人心生疑惑,難道世界上真有美人魚?後來,斐濟美人魚事件真相大白,令人唏噓不已……究竟有什麼鮮為人知的秘密呢?
  • 印度人膚色那麼深,為何不是黃種人或黑色人種,而是白種人
    印度人膚色那麼深,為何不是黃種人或黑色人種,而是白種人印度是我國的陸上鄰國,因此有不少朋友都到過印度去旅遊,印度和中國類似,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過不管來自什麼民族,印度人的膚色都普遍要偏深,甚至有的看起來和黑人一樣烏黑髮亮。但是一直以來,在世界範圍內有這樣一個說法,印度人是白種人,不是黃種人,為何膚色如此深的印度人成了白種人呢?其實單純依靠人的膚色來進行人種的劃分就是不嚴謹的,我們如今經常使用的白種人、黃種人等概念,依據的都是人類的體貌特徵,尤其是人的頭骨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