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了今年藥品醫療器械行業的8起違法典型案例。其中,任達醫學美容診所使用未依法註冊醫療器械和棄疾堂大藥房從非法渠道購進中藥飲片兩起案件由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經辦。
2016年2月,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銀川市興慶區任達醫學美容診所進行檢查時,發現該診所使用的一次性注射針無註冊證,且無中文說明書及中文標籤標識。經調查,當事人不能提供產品質量的相關證明、購進票據以及供貨方資質證明等,違反了《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屬使用未經註冊醫療器械違法行為,被處以沒收違法使用的未依法註冊醫療器械(一次性注射針)、並處200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2016年4月,執法人員對銀川市棄疾堂大藥房檢查時發現該藥房出售的茯苓等23種中藥飲片無購進票據、供貨方及生產企業相關資質等資料。經查,當事人從河北安國中藥材市場上購進了茯苓等23種中藥飲片,未索取留存供貨方資質、經營企業GSP證書及檢驗報告複印件、購進發票、供貨方銷售清單,沒有籤訂採購合同等,其行為違反了《藥品管理法》規定,屬從無《藥品經營許可證》的企業購進藥品的違法行為。被銀川市市場監管局處沒收違法購進的中藥飲片,並處貨值金額3倍的罰款。
2016年3月,石嘴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寧夏德瑞軒醫藥有限公司銷售的「制遠志」中藥飲片(批號:1511001,生產廠家:河北全泰藥業有限公司)進行監督抽檢,檢驗結果為中藥飲片的含量測定與藥典標準規定不符,屬劣藥,其行為違反了《藥品管理法》規定,被處予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不合格中藥飲片貨值1倍罰款的行政處罰。
吳忠馬力醫院銷售的標示為寧夏永壽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批號為1411051的紅參、寧夏明德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批號為1305001的硃砂(硃砂粉)和批號為1507051的紫草(紫草段),經過國家藥品監督抽驗,結果為不符合規定。
經調查,執法人員判定該醫院行為系銷售假藥違法行為。吳忠市市場監管局對其處以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貨值金額4倍的罰款。
中寧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中寧縣渠口農場醫院進行檢查時,發現該院五官科器械陳列櫃中的紅蠟片、義齒基脫樹脂Ⅱ型等品種醫療器械均已超過有效期。經調查,當事人使用過期醫療器械,現場不能提供供貨方資質證件、進貨驗收記錄等行為,違反了《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有關規定。中寧縣市場監管局依法對該醫院予以沒收違法使用的過期醫療器械,並處200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根據群眾舉報,平羅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公安執法人員協助下,對自然人白高強租用的出租屋進行檢查,發現該出租屋內存放有大量用編織袋包裝的中藥飲片。經查,白高強從2015年3月份起租用該屋,從西安萬壽路中藥材市場採購大包裝中藥飲片,以零散包裝的形式銷售給惠農區、大武口區、平羅的一些診所牟取非法利益。經營期間,共經營中藥飲片124個品種,1954.7公斤,貨值金額為32830元。
當事人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經營中藥飲片的行為,違反了《藥品管理法》有關規定,屬違法無證經營藥品行為,被處以沒收違法銷售的中藥飲片和貨值金額1倍的罰款。
2016年6月,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寧夏潤興堂醫藥有限公司檢查時,發現該公司存在質量負責人缺崗;不合格藥品登記、銷售、退回等記錄不完整;無麻醉藥品專用驗收臺帳與記錄;藥品與非藥品混放等違反《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GSP)和超範圍經營生物藥品的行為。
經查,該公司違法事實成立。按照《藥品管理法》,對該公司違反《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的行為予以警告處罰,責令其30日內改正違法行為;對超範圍經營藥品行為予以沒收違法銷售的藥品,沒收違法所得,並處超經營藥品貨值3倍罰款的處罰。
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在對吳忠市馬氏濟慈堂回族醫院使用的標示為寧夏西北藥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中藥飲片「紫草」(批號15020701)進行了抽驗。經檢驗,判定該飲片為假藥(吳忠市馬氏濟慈堂回族醫院使用假藥案已另案處理)。
經調查,該公司生產、銷售假中藥飲片違法行為屬實,依照《藥品管理法》規定被處以沒收用於生產假藥的「紫草」原料;沒收該批號的中藥飲片;沒收違法所得6225.67元;罰款40448元的行政處罰。
【來源:銀川晚報】
或直接到各大應用市場、Appstore
搜索「銀川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