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專家,別給『MH370』添亂了

2021-01-13 站長之家

文/挨踢客(個人微信號:aitike)

臨睡前看了幾條關於MH370的新聞,看完後怒火中燒完全沒有一點睡意了。媒體報導,MH370上乘客的電話能打通,還有乘客給自己的女兒打電話,然後專家做了一通分析否認,但某些分析觀點讓我不敢恭維,不得不就此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第一、呼叫轉移的電話去了美國?

媒體報導,多名乘客撥通了MH370乘客的電話,馬方給出的追蹤定位結果是在美國,理論上這樣的結果可靠嗎?如果這名乘客登機前在美國,並且從此以後就關機了,這樣的結果我不會懷疑。但是,這名乘客是在吉隆坡登機,理論追蹤定位在馬來西亞。

國內呼叫國際漫遊的手機號碼,通過國際轉接到漫遊所在的國家,乘客的號碼最後漫遊地在吉隆坡,轉接過去的信號應該就在吉隆坡。如果是在美國漫遊後關機,不管手機處於任何一個國家,理論上應該定位在美國境內,這是處於沒有呼叫轉移的狀態。

這就好比MH370失聯的時間處於越南領空,不管這架飛機來自哪裡飛往哪裡,在越南失蹤就得在其領海翻個底朝天。手機通訊的原理其實一樣,信號最終漫遊在哪裡,數據也會根據到那裡去。乘客的手機最後是在吉隆坡,信號理應出現在吉隆坡,而不是遠隔重洋的美國。

就算乘客的手機呼叫轉移,在電話接通的情況下,必然有通話記錄可查。轉接給了哪個號碼,這是顯然可以查到的,但確實查不到手機在哪裡。這就好比A、B、C的關係,A想要給B打電話,但B在系統轉接給了C,從A地呼叫B沒有反應,反饋過來的信號是轉向了C,那就會直接通往C。 

呼叫轉移的設定不是在手機,而是在通信運營商的系統中。如果運營商就是D,B在之前已經告訴D,如果聯繫不上就直接找C,這就好比我們辦信用卡的緊急聯繫人。A聯繫B其實是要通過D轉接,但D轉接根本聯繫不上B了,那就只好去找C了,如果沒有通話記錄的話,D也不可能知道B在哪裡。因為,沒有通話記錄就沒有接入基站信號,也就無法確定位置。

追蹤定位在美國的可能,就是手機信號最後出現在美國,而且機主已經設定呼轉到美國號碼。如果不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話,理論上來說是不可能出現這種狀態。除非,這臺手機的開機狀態已經進入美國領域。

第二、打來的電話沒有通話記錄?

家屬某某接到乘客父親的來電,在手機的未接來電裡可以顯示,但追蹤數據沒有查到。國內某上市的安全公司專家說,在運營商的通話記錄裡面查不到,這應該只是一次誤會,或許是偽基站或者網絡電話更改號碼。真正讓我感到惱怒的,就是該專家的話,確實讓我感到無比驚訝。

先來說說偽基站和網絡電話,確實可以自定義任何的號碼,關於偽基站CCTV315應該會曝光,我也不需要再這裡過多科普了。通俗點來說,其實就是根據基站的頻率,劫持基站來向用戶發送信息,冒充基站可以自定義任何號碼。可是,偏偏就這麼巧,不法分子冒充乘客給女兒打電話?常理上來說,這確實不可思議,天下哪有這麼巧的事情啊! 

如果是巧合的冒充我就無話可說,但不可能在運營商查到通話記錄。所謂通話記錄,就是產生直接連接才會記錄,電話都沒有接通怎麼可能有記錄呢?國內的用戶可以試一試,你用手機給另一個號碼打電話,如果沒有接通就不可能有記錄的。若是真的接通了電話的話,不管來電的號碼怎麼偽裝,通話記錄裡面必然會有所顯示,不信也可以使用網絡電話測試。

現在的專家比我這樣的人還敢信口開河,自己不了解也可以裝作非常了解一樣,張張嘴巴就可以隨口說出一大堆道理來。我實在不明白,作為美國上市公司的手機安全專家,連這點常識都需要我這種門外漢來科普嗎?我還是建議專家們別亂說了,不要再給MH370添亂了。 

雖然我說的未必100%準確,但基本能推翻專家們的某些謬論,對於這樣的大事件還是謹慎一點比較好,別瞎誤導公眾。

推薦公眾號:八卦科技(ID:baguakeji)

相關焦點

  • 川普:『全球暖化是中國編造的陰謀.』
    川普:『全球暖化根本是個昂貴的騙局。』川普爺爺:『給俺來盤全球暖化,我冷。』川普爺爺:『就為這盤菜要花我幾兆美元,尼瑪。』Foley:『聽著,老頭。就算你手上的大麥克填飽了你的肚子,不代表這世界就沒有飢餓。』
  • 『因果推斷』主要英文期刊推薦
    很多小夥伴在問,如何快速地獲取最新的『因果推斷』相關研究成果,小編的建議就是有針對性地選擇幾本經常刊發『因果推斷』理論、方法與應用的期刊,跟蹤期刊最新的文章
  • 『支原體qPCR檢測』的方法學驗證
    近年來,『支原體qPCR檢測』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但在項目申報前,先需要進行方法學驗證,依據藥典,在檢測限、特異性和耐用性方面達到要求後,才能替代傳統的檢查方法。 就筆者所知,在適合工業的支原體檢測和方法驗證方面,德國Minerva Biolabs(簡稱MB)公司已有很成熟的產品及商業化應用,它不僅提供有符合國際藥典的『支原體qPCR檢測』試劑盒,而且有一系列支原體標準品及輔助產品,用於qPCR方法的全面驗證。這些產品性價比也較高,全球許多客戶都在使用。
  • 『表面張力』
    水問題をアートする展覧會『表面張力:水の未來』您是否知道製作雞蛋需要200升水,一件T恤需要2000升水?
  • 『哥斯拉 -怪獸行星-』正式預告公開
    虛淵玄 x 靜野孔文 x 瀬下寛之 的『哥斯拉』終於有了正式 PV『哥斯拉 -怪獸行星-』是一個系列作的完全新作動畫。_(:з」∠)_動畫是由 Polygon Pictures 負責製作,怪不得畫風像『亞人』和『希德尼婭的騎士』,尤其是預告裡人的衣服好像希德尼婭啊。
  • 朋友圈瘋傳過的10條『近視謠言』,90%的人至今仍深信不疑!
    『 眼鏡戴上就摘不下來了, 所以能不戴儘量別戴 』 事實真是這樣嗎?』 你相信過幾條呢?
  • 中山大學研製『東山壹號』蟬花蟲草破壁孢子粉 成功通過國家衛健委...
    近日,由中山大學功能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中心,歷數年專項研製的『東山壹號』蟬花蟲草破壁孢子粉,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成功獲批三新食品國家認證。
  • 《全民數獨》:從學渣到學霸,這款『數獨』又想騙我學數學
    《全民數獨》:從學渣到學霸,這款『數獨』又想騙我學數學 有一種單身,叫「數獨」。聽起來也不複雜,更像是『找茬』,它的規則與現在的「標準數獨(Classic sudoku)」的規則很相似,但如果你通古納今,也會聯想到《易經》當中的「洛書九宮圖」,其橫、豎、斜方向的三數之和均是15,計算方式與『數和』相近:當然,除了數獨和數和外,關於『數獨』的變體有很多,在這款《全民數獨》裡一起領略吧!一分鐘教學,從入門到競賽級題庫。
  • 『因果關係』英文研究熱點知識圖譜
    前面我們分享了『因果關係』中文研究熱點知識圖譜(←超連結)
  • 『求生者對海月水母的理解』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免費關注『荒野求生訂閱號>』點擊下方文章以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資訊『徒手製作一個加熱煮沸型海水蒸餾裝置』『置身沿海荒野的食物問題』消滅寄生蟲的新技能『如何及時應對迷路的要領』
  • 『點亮屏幕:攝·影·書』開啟冬日閱讀模式
    原創 PHOTOFAIRS PHOTOFAIRS影像藝術博覽會 收錄於話題#2021年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4#影像藝術博覽會2#『出版』1#『點亮屏幕:攝·影·書』1#如何讀,為什麼讀1
  • 『PBR材質』正確打開方式
    不管是新觀眾還是老朋友,相信各位大多都看過我的這篇推送:『材質貼圖』正確打開方式你別不信,這就給你來個實錘。在菲涅爾反射中,最重要的參數就是 F0,即與相機射線垂直的面的反射率。在 V-Ray BRDF 工作流中,F0 的計算公式為(n=反射 IOR):
  • 『聚焦』一個工程師眼中的「二惡烷事件」
    這是國家食品科學研究院經過風險評估論證過的,舉全國的專家論證過的結論,是一群專家經過嚴謹的論證才公布的。  3    那再來說說二惡烷這個「害人精」。說實話,它對皮膚、眼部和呼吸系統有刺激性,並且可能對肝、腎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
  • 《伊洛納elona》新夥伴——『塞德娜女皇號』介紹
    這是一位在商城中最新推出的夥伴,目前她的入手概率提升,冒險者們有高達1.5%的概率抽中『塞德娜女皇號』哦。 『塞德娜女皇號』的種族職業是機械和觀光客,她具有「洪流(在目標周圍製造一片海的氣息,對目標造成傷害並減速一段時間)」和「傳奇朗姆酒(給周圍的隊友發放朗姆酒,有機率免疫傷害
  • 小書單 | 兩本獲獎『新書』:現實正走向科幻與奇幻
    一本是打敗大劉《三體3:死神永生》獲得美國科幻奇幻協會『星雲獎』的《群鳥飛舞的世界末日》;一本是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石黑一雄的《被掩埋的巨人》
  • 『認識』鉸刀特點·用途·種類
    鉸刀的特點:鉸刀效率(精鏜孔均是單刃切削,而鉸刀都在4-8刃切削,所以效率遠高於鏜刀)、高精度、鉸刀刃口帶有刃帶,所以獲得更好的粗糙度;『歡迎關注品悅陽光』
  • 『快速門紅外』快速門紅外對射接線及調試說明
    2、若光電傳感器白線連接到X5時,快速捲簾門門體下落到底後,光電傳感器無信號,物體碰到『快速門紅外』時無動作,這時說明線路接線錯誤,需立即矯正。『快速門紅外』是由發射機和接收機組成,發射機是由電源、發光源和光學 系統組成,接收機是由光學系統、光電傳感器、放大器、信號處理器等部分組成。由發射機發射出的紅外線經過防範區到達接收機,構成了一條警戒線。
  • 『如何製作一把石刀』其實很簡單
    製作石刀的終極材質就是『黑曜石』還有『水晶石』這兩種材質的斷面會無比鋒利,因為它們的硬度與密度都很高。黑曜石大家一般比較陌生,其實黑曜石很普遍,它是一種抵擋寶石,是一種自然形成的二氧化矽。
  • Google和NASA一起開群嘲:『我們電腦比你們快100萬倍~』|極客早知道
    早在2013年Google和NASA就開始了他們對D-Wave X2量子計算的研究,D-Wave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使用的量子計算機。不過直到今天,他們才真正證明了這一計算機模式的可行性。Google周三的宣布內容集中在了一種名為『量子退火』(quantum annealing)的技術,由它量子計算機的全新算法模式才得以實現,在面對大量可變的數據選項時,這一技術幫助計算機能在給定的多種可變選項面前,夠得出在總體上的最優計算結果。
  • 盤點國內『測繪類』學術期刊
    盤點國內『測繪類』學術期刊 2020-07-09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