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刊財經 實習記者 張斌
截至4月12日收盤,滬深兩市市盈率超過千倍的公司為24家。這和2015年6月12日上證指數站上5178點高位時市盈率超千倍公司121家,以及2016年1月27日上證指數跌至2638點低位時市盈率超千倍公司39家相互印證,即整體市盈率表現反映著市場的參與熱情。
那麼能否依靠「市盈率」來判斷個股投資價值呢?據記者了解,市盈率這一指標僅適合於業績穩定增長的優秀企業,而這樣的企業在A股中不足5%。
整體市盈率顯示A股參與度低迷
市盈率(PE)=股價/每股收益=總市值/淨利潤,通常情況下使用後者來計算市盈率。一方面,「市盈率」可以「告訴」投資者,在公司淨利潤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以現價買入股票需要多少年收回成本;另一方面,它也代表了市場對股票的悲觀或者樂觀程度。
比如PE=10,指投資該股票在淨利潤保持不變的條件下,10年時間收回投資成本。市盈率的倒數是當前股票的預期投資回報率,10倍市盈率的倒數為1/10=10%——這個10%是假設按當年淨利潤全部分紅而產生的投資回報率。實際上上市公司一般不會將當期淨利潤全部用於分紅,所以10%是預期投資回報率。需要指出的是,對於虧損的公司,市盈率指標不能使用。
一般來說,30倍市盈率是合理估值的上沿,因為30倍市盈率代表著3.3%(1/30)的年收益率,這和3年期存款利率相當。超過30倍以上市盈率,普遍被認為是價值高估區,因為能夠長期保持30%利潤增速的公司鳳毛麟角。
60倍以上市盈率常常被戲稱為「市夢率」,這時的市場或個股已經進入到瘋漲的階段,但這種情況很難持續。例如,美國的道瓊工業指數在2000年,中國A股市場在2000年和2007年都曾經達到過60倍市夢率,隨後便轉頭向下一路下跌直至重回價值低估區。
圖1美國道瓊工業指數走勢及市盈率
圖2恒生指數走勢及市盈率
圖3上證A股指數走勢及平均市盈率
縱觀美國道瓊工業指數的「百年」風雨路(見圖1),儘管經歷了無數天災人禍的沉重打擊,長期來看股指依然是一路向北。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市盈率整體處於10-25倍的波動區間,當整體市盈率超過25倍以上進入價值高估區,市場下跌的風險變大。當市場跌入10倍以下市盈率區間時,均屬於捕捉投資機會的區域。
香港恒生指數45年來(見圖2)在20倍以上屬於價值高估區,而10倍以下則屬於低估區域
A股市場(見圖3)走勢及市盈率與美國道瓊工業指數走勢及市盈率相比,從長期走勢預判,大概率會向美國道瓊工業指數看齊,即一路向北拾級而上。市場的價值中樞在15倍市盈率左右,25倍以上屬於高估區,10倍以下是低估區域。目前上證A股市盈率在15.9倍,屬於合理區間。
「市盈率」的實操演繹
市盈率指標的使用,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投資天才戴維斯根據市盈率變化規律發明了一條終身受益的投資法則,即低市盈率買入、高市盈率賣出以獲取每股收益和市盈率同時增長的倍乘效益。這種投資策略被稱為「戴維斯雙擊」,反之則為「戴維斯雙殺」。股神巴菲特則在市盈率基礎上以自由現金流折現估算企業內在價值。
美國投資大師彼得·林奇擅於使用PEG指標。PEG指標(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未來3或5年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率。PEG把股票當前的價值和未來的成長聯繫了起來。如一隻股票當前的市盈率為35倍——似乎高估了,但如果其未來3年的預期淨利潤複合增長率能達到35%,那麼這隻股票的PEG為1——這表明該只股票的估值能夠充分反映其未來業績的成長性。如果PEG大於2,則表示公司的利潤增長與市場估值預期不匹配,價值可能被嚴重高估。如果PEG小於0.5,則說明公司的利潤增長遠超估值的預期,表明這隻股票的價值可能被嚴重低估。
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的方法略有差異,但都是市盈率貼現模型(股利折現模型)。這個模型可以表達為:P=EPS/(r-g)。其中P=公司股票價值,EPS=預期淨利潤,r=貼現率,g=永續增長率。市盈率貼現模型最主要的三個參數是預期淨利潤、貼現率、永續增長率。貼現率通常採用10%(巴菲特使用美國30年國債收益率,約10%)去計算優秀公司的內在價值,永續增長率g的取值是0%-6%之間。
當貼現率r取固定值10%時,公式演化為PE=P/EPS=1/(r-g)
因為行業發展情況不同,按貼現率為10%計算,金融行業在零增長情況下,對應8-12倍合理市盈率區間;水電行業的永續增長率g取值1%,對應11PE的投資回報,水電行業的合理市盈率在8-15倍之間。消費品行業的永續增長率g取值5%,對應20倍PE的投資回報,消費品行業的合理市盈率在15-25倍之間;醫藥行業的永續增長率g取值6%,對應25倍PE的投資回報,醫藥行業的合理市盈率在20-30倍之間。
綜上,不同行業的估值不同,表面上看是由其當前增速決定,其本質是由其永續增速決定的。醫藥行業和消費品行業溢價的原因是,這些行業的共性要素是具備抗通脹、逆周期,有定價權、轉嫁成本能力,而且重複消費頻率高,對消費者的粘性高,所以醫藥行業和消費品行業市場溢價要明顯高於家電、水電、金融等行業。
表1 市盈率貼現模型
用市盈率估值法估茅臺等公司
A股市場熱衷追逐翻倍回報,但理性投資者就當前的市場而言,100%回報率的目標會設定在3-5年。
有市場人士提出,通過預測3年後的淨利潤增長率和合理市盈率倍數計算出3年後的投資回報率,如果3年後回報率超過80%,說明這家優秀公司具備投資價值,值得買入。
以片仔癀、貴州茅臺、格力電器最新數據舉例,市盈率取當前PE(TTM),利潤增長率取自wind數據「未來3年淨利潤複合年增長率」。貴州茅臺市盈率32.7倍,如果未來三年真實淨利潤以38.3%的速度增長,三年後市場給與25倍市盈率對應的價格,回報達到102%。計算公式為25×1.383×1.383×1.383÷(1×32.7)=202%,年化回報超過40%。同樣的方法測算片仔癀和格力電器,其三年後回報分別為14%和89%,年化回報分別為約4.7%和29.7%。
這個結果用PEG指標來印證。根據PEG=市盈率/盈利增長比率,貴州茅臺PEG=32.7/38.3=0.85,格力電器PEG=14.7/22.9=0.64,片仔癀PEG=64.5/34.7=1.86。即貴州茅臺和格力電器若達到預期利潤增長速度,當前估值依然是低估;而片仔癀只能達到超預期增速或許才有投資價值。
因此,用市盈率來對股票估值,預測未來三年的淨利潤增長率和市盈率是關鍵。而後兩個指標需要投資者對被投資企業深入了解,比如企業的盈利能力、成長性、管理水平、財務狀況、護城河等有一個綜合的認識。因為不掌握公司目前的盈利質量,不可能較好地預測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
同時提醒注意的是,用市盈率來對股票估值只適合於業績穩定增長的優秀企業,而這樣的企業在A股中不足5%。實際上,投資者真正投資的股票可能僅僅幾隻而以,這無疑需要下一番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