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迭創新高新鏡像:華爾街機構競奪定價權 散戶逢高獲利退場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時隔三年,比特幣再度刷歷史新高。

截至12月1日18時,比特幣報價徘徊在19561美元/個,盤中創下2017年12月17日以來最高值19831.2美元/個。

在OKEx Research首席研究員William看來,比特幣之所以持續上漲迭創新高,主要得益於華爾街投資機構入場帶來了買漲人氣。

記者獲悉,10月以來,灰度基金管理的比特幣信託基金(GBTC )、資產管理公司Grayscale、對衝基金Galaxy Digital等投資機構紛紛入場加倉比特幣,一舉推高了比特幣價格。

上周五,華爾街大型資管機構古根海姆公司(Guggenheim Partners)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文件,表示它將投入淨資產的10%(約5億美元),投資灰度基金管理的比特幣信託基金。

「這意味著當前比特幣的定價權,正向華爾街投資機構傾斜。」一位參與比特幣投資的對衝基金經理直言。有機構初步估算,當前華爾街投資機構已掌握比特幣供應量的約50%。

不過,隨著華爾街投資機構大舉入場,不少散戶紛紛選擇獲利回吐。

一家數字貨幣交易所人士向記者透露,過去兩周追漲比特幣的散戶投資者並不多,反而不少散戶都在逢高減持。因為他們認為比特幣漲幅過大,很容易觸發獲利回吐潮湧,因此逢高減持才是最佳選擇。

12月1日,新華社客戶端天津頻道發文指出,沉寂多時的數字貨幣比特幣,最近價格一路飛漲。無論如何,一味炒作無異於「炒空氣」,踏踏實實回歸區塊鏈技術才是正途。

華爾街機構入場「奪權」

「其實,當前金融市場對這輪比特幣上漲行情已形成共識——就是華爾街機構投資者入場推高了買漲人氣。」 William向記者表示,目前市場預期未來一段時間越來越多華爾街投資機構會將5%-15%資產投向加密貨幣,進而觸發對衝基金與投機資本紛紛提前加倉比特幣「待漲而沽」。

在他看來,華爾街投資機構之所以對比特幣產生不小的投資興趣,一個重要原因是疫情爆發以來各國央行持續加碼貨幣寬鬆力度,導致通脹預期持續升溫與債券名義收益率持續下滑,其結果是債券實際收益率大幅縮減甚至變成負值,迫使越來越多投資機構不得不將資金轉向被年輕人視為避險資產的比特幣,尋求較高的投資回報。

「此外,近期黃金價格持續回落也加劇了華爾街投資機構擁入比特幣資產。」上述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當前華爾街投資機構儼然成為比特幣的最大買家。10月以來,不同類型華爾街投資機構紛紛入場加倉比特幣。比如,在公募基金領域,Riot Blockchain inc.(US)與Bit Digital inc.(US)分別買入1053與949.5個比特幣;在私募基金領域,Stone Ridge Holdings Group(US)、GrayScale Bitcoin Trust(US)、Coinshares/XBT Provider(EU)則分別買入10889、509581與69730個比特幣;在ETF領域,3iQ The Bitcoin Fund、ETC Group Bitcoin ETP(DE)則分別買入10600與5215個比特幣。

在他看來,這令比特幣的定價話語權迅速向華爾街投資機構傾斜。

不過,在投資機構大舉入場同時,散戶投資者則在伺機逢高拋售。比如在比特幣此前漲破13000美元/個時,不少散戶投資者已經拋售了不少比特幣,因為過去3年比特幣兩度突破13000美元後均遭遇獲利回吐盤潮湧,令不少散戶投資者以史為鑑,逢高拋售比特幣提前鎖定投資利潤。

「事實上,華爾街投資機構敢大舉入場推高比特幣價格,也有自己的獲利算盤。」這位對衝基金經理認為,比如不少對衝基金早已買入執行價格在19000-20000美元之間的比特幣看跌期權,只要他們將比特幣價格推高至20000美元一線,就能輕鬆行權坐收豐厚利差收益。此外,他們只要掌握比特幣的定價權,同樣可以藉助各類題材「影響」價格走勢獲利。

在他看來,多數華爾街投資機構都知道比特幣存在較大的政策監管不確定性,未必能成為可靠的避險資產。但其高波動性與備受年輕人追捧的特點,能給他們帶來特定時期的交易性獲利機會。

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達裡奧(Raymond Dalio)此前直言,比特幣未必是很好的交換媒介,因為比特幣波動幅太大,很難用來購買大多數商品。此外,比特幣也不是很好的財富存儲工具,因為比特幣波動幅度太強且與大家需要購買的東西定價沒有太大的相關性。更重要的是,若比特幣與主權貨幣競爭,且對政府法定貨幣構成足夠威脅,那麼全球政府很可能宣布比特幣不合法,如此使用比特幣變得過於危險。

監管大棒下危險的比特幣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比特幣持續飆漲,歐美金融監管部門對數字加密貨幣的從嚴監管悄然升級。

上周,市場傳聞美國財政部擬出臺新的監管措施,跟蹤加密貨幣錢包所有者和參與交易者,以遏制有人利用加密貨幣進行洗錢或資金違規跨境轉移。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有助於遏制某些不法分子利用加密貨幣進行洗錢或資金違規跨境轉移。不過,這項監管措施勢必破壞加密貨幣的核心原則——私有的加密貨幣不受騷擾和跟蹤。

「若這項監管措施在更多國家落實,未來比特幣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很可能觸發大規模的資金撤離。」上述參與比特幣投資的對衝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

記者多方了解到,目前不少加密貨幣投資機構與加密貨幣交易所正在積極遊說當地金融監管部門,希望能消除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錢包涉嫌洗錢或資金違規跨境轉移的「誤解」,但此舉收效不高。

一位熟悉加密貨幣監管進程的知情人士透露,其實上述監管措施已在瑞士與荷蘭等國實施。在這些國家,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在運作加密貨幣交易前,需向相關部門遞交非託管加密錢包的所有人相關信息。

在他看來,未來這項監管措施很可能在越來越多國家普及落實。畢竟,在全球加強反洗錢與資金跨境轉移監管的時代,任何金融交易都需要滿足KYC(了解你的客戶)等監管要求。

不過,這勢必給比特幣未來走勢構成不小的下跌壓力。僅在11月26日當天,受美國財政部擬出臺上述監管措施影響,比特幣一天之內跌去約3000美元,跌幅一度超過13%。

(作者:陳植 編輯:李伊琳)

相關焦點

  • 比特幣「4萬美元」疑雲:誰在操縱,誰在狙殺「韭菜」
    「事實上,多數華爾街投資機構都將比特幣視為一種投機獲利工具,但為了買漲獲利,他們不遺餘力地給比特幣貼上替代黃金、抗通脹、對抗美元貶值等光環,吸引大量散戶跟進追漲,淪為最後的接盤俠。」趙誠直言。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比特幣大起大落,不少投資者體會到爆倉的殘酷。
  • 比特幣突破35000美元!機構正在瘋狂搶籌,需警惕數字資產定價權
    在2021年初始,比特幣仍在創造歷史新高。目前來看仍處於減半行情的初期階段;二是疫情再度惡化加劇了全球經濟衰退預期,全球大水漫灌,美元走弱,全球通貨膨脹已經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因此比特幣的需求進一步增大;三是市場對於比特幣的重新認知,機構持續入場,比特幣成為機構宏觀資產配置的組成部分,全球的金融支付巨頭也紛紛布局加密貨幣,提供相關服務,為比特幣價格提供了有力支撐。
  • 比特幣單價突破40000美元分析師:暴漲積累大量獲利盤...
    2017年主要是由ICO引發的國內大部分散戶介入從而推高幣價,與2017年的大牛市相比,今年的行情則被稱之為「機構牛」,這些主要機構絕大多數都來自於美國傳統金融機構(養老金、資管、保險、企業、家族基金等)。值得一提的是,加密貨幣市場的火爆也伴隨著巨大的風險,比特幣家園官網顯示,最近24小時,共有128830人爆倉,爆倉金額達11.8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6.79億元。
  • 比特幣升破4萬美元後迅速回調,警惕短期獲利了結引發「大地震」!
    來源:匯通網匯通網訊——比特幣價格不斷走高,1月7日一度突破4萬美元。有觀點認為比特幣已經成為像黃金一樣的另類資產,但也有投資機構表示,比特幣價格短期內瘋狂上漲,是泡沫的體現。他指出,比特幣的復甦被歸因於許多因素,包括大型機構投資者增加購買,散戶投資者的加入,大型金融機構司接納程度升高。摩根大通認為長期看比特幣或能升至14.6萬美元,但美林證券等機構表示,比特幣價格短期內瘋狂上漲,是泡沫的體現。1月8日,比特幣的確出現快速回調,投資者需警惕進一步下滑風險。
  • 火星人許子敬:比特幣等數字資產全線跳水
    周四午後,比特幣持續下挫,跌破16500美元/枚,日內跌近12%,較日高大跌近2000美元;以太坊失守500美元/枚,日內跌12.4%。 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一起暴跌,引發了人們對加密貨幣市場繁榮的持久性的猜測。
  • 華爾街最火的辯論:買黃金,還是買比特幣?
    最近,隨著黃金大跌和比特幣大漲,究竟誰才是更好的避險資產,比特幣是否會取代黃金,比特幣此次大漲是重現2017年的投機行情嗎?這些問題再次引發華爾街的激烈討論。前大宗商品對衝基金經理、如今的數字貨幣投資者Jean-Marc Bonnefous說:黃金確實是過去世界和嬰兒潮一代的安全資產,現在,它已被比特幣之類的數字資產所取代。目前,不少散戶、投機類專業人士和動量投資者都已經湧入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貨幣,但傳統的機構投資者一直處於觀望狀態。但這種情況似乎正在改變。
  • 比特幣殺瘋了
    2017年主要是由ICO引發的國內大部分散戶介入從而推高幣價,與2017年的大牛市相比,今年的行情則被稱之為「機構牛」,這些主要機構絕大多數都來自於美國傳統金融機構(養老金、資管、保險、企業、家族基金等)。
  • 星球前線|不買黃金買比特幣?華爾街正在激烈爭論中
    本文來自彭博社,原文作者:Eddie Spence & Yvonne Yue LiOdaily 星球日報譯者 | 念銀思唐就在數十億美元機構資金逃離黃金之際,比特幣飆升至歷史新高。但是,關於比特幣是否有一天能與黃金匹敵,成為對衝通脹和投資組合多元化的工具,這一爭論正在升溫。比特幣上周暴跌,創下 3 月份以來最大跌幅,而在此之前,比特幣年內已經上漲了 150%,突顯出這一資產類別的巨大波動性,令主流投資者望而卻步。然而,如果他們開始將所持有黃金中的一小部分資金轉移到市值達 3500 億美元的比特幣行業,這將改變華爾街的多元化戰略。
  • 比比特幣更瘋狂的 是比特幣概念股
    伴隨著比特幣大漲,一批數字貨幣概念股也跟著瘋漲:新年4個交易日內,中概第九城市暴漲400%,迅雷大漲超70%。本周五,比特幣持續大漲,比特幣/美元突破41000美元關口,再創歷史新高。這帶動美股區塊鏈、數字貨幣概念股美股盤前集體走高。
  • 幣遇王實:比特幣重塑貨幣的數字黃金之路
    巨鯨vs散戶「這次不一樣」 是一個危險的說法,正如卡門·萊恩哈特(Carmen Reinhart)和肯尼思·羅格夫(Kenneth Rogoff)在2008年房市危機後提醒我們的那樣。但是,當把2017年的比特幣熱潮與當前的比特幣熱潮進行比較時,有很多跡象表明,這一次是不同的。
  • 關注丨多位大佬預測—大漲之後,比特幣漲還是跌?
    根據CoinDesk的報導,以下是比特幣價格近期反彈的幾個關鍵原因。來自機構買家的需求。他們中的許多人把比特幣作為對衝通貨膨脹的工具。加密貨幣被視為對衝通脹的工具,因為根據網絡的原始程序,永遠只能創造出2100萬個比特幣;所以與美聯儲等央行形成了對比,它們可以根據委員會的投票決定印製更多的貨幣。
  • 比特幣鯨魚是什麼?誰是比特幣鯨魚?它們究竟在哪裡呢?
    比特幣鯨魚,指擁有大量加密貨幣的用戶。他們是控制大量比特幣的個人或機構,鯨魚,顧名思義,是比特幣海洋中最大的魚類。市面上的鯨魚種類繁多,比如 BTC鯨, ETH鯨和 BCH鯨。指個人地址擁有1000個或更多比特幣的散戶或機構。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擁有大約1000比特幣的用戶就是小鯨。
  • 特斯拉、B站、比特幣攜手大跌,新一代散戶要學會「聽媽媽的話」?
    對於跟風追捧特斯拉、嗶哩嗶哩(B站)以及比特幣的散戶來說,「央媽」的眼色再也無法忽視。隔夜特斯拉從歷史高位大幅跌落,收盤跌幅達7.8%,讓史上最長的11日連漲戛然而止。B站收跌超5%,盤中跌幅一度超6%,從史高回落並止步五連陽。這兩隻股票都是美國市場中散戶追捧的典型。同樣大幅回調的還有比特幣。
  • 比特幣狂漲 接連破表還不夠?超級大多頭:應該值40萬美元!
    德意志銀行的Jim Reid表示:「比特幣今年上漲了210.7%,比2017年的歷史高位高16.8%。對於那些長久相信有貨幣的可替代品的人們來說,他們感覺比特幣將繼續保持高度的需求。」  比特幣的供應量限制在2100萬枚,從而使其擁有了抗通脹的屬性。
  • 是什麼令比特幣遭遇了「感恩劫」?
    而在今年的這個「黑五」前夕,金融市場上比特幣提前迎來了「跳樓價」!行情數據顯示,比特幣周五凌晨下破17000關口,最低跌至16230美元,單日跌幅達12%,這是自8月以來的最大跌幅,也較此前高點跌去逾3000美元,最新運行在17000關口附近。其他加密貨幣也跟跌,個別跌幅超過20%。
  • 比特幣三天大漲1000美元突破17000美元關口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見習記者 趙奕 上海報導繼上周突破16000美元後,比特幣價格又創新高。「隨著比特幣價格的不斷升高,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和散戶加入市場,從而進一步推高比特幣的價格,比特幣很有可能在年內突破2萬美元。」上海一家區塊鏈投資機構合伙人劉寧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 怒噴比特幣是騙局?華爾街之王戴蒙反悔了
    摘要:摩根大通CEO戴蒙曾稱,誰要是去炒比特幣就直接解僱誰。現在,戴蒙認為區塊鏈真實存在,人們可以擁有加密的美元或其他貨幣。更何況,排名前三的數字貨幣總市值已經超過了戴蒙掌管的摩根大通。在華爾街大佬中,摩根大通CEO戴蒙最不待見比特幣。戴蒙不僅曾稱比特幣是騙局,還警告員工,誰要炒比特幣,直接炒魷魚。但是,被稱作華爾街之王的戴蒙對比特幣的態度卻出現了180度轉彎。
  • 比特幣強勢突破19000,居然是因為這三個因素!
    比特幣價格自2017年12月中旬以來首次突破19000美元。從那以後,它短暫地跌破了裡程碑,然後現在又突破了它。比特幣的價格目前已經穩定到19000美元左右,勢頭正猛。
  • 比特幣創下最大兩日跌幅 美國恐加強監管,市場之鯨自食惡果
    投資者說,對美國可能收緊法規監管的擔憂,以及比特幣大幅上漲後的獲利回吐,引發了拋售。儘管出現了低迷,但比特幣今年仍增長了一倍多,這種增長引發了意見分歧。加密貨幣的粉絲們將擴大的投資者基礎和對美元疲軟的對衝尋找作為其持續繁榮的理由。批評人士指出,歷史上出現過大幅波動,包括三年前壯觀的繁榮與蕭條。
  • 比特幣鯨魚躍出水面?
    第二種方式就是將原來地址中幾乎所有比特幣轉入新地址當中,Whale Alert監測的1000BTC以上轉帳案例當中,很多轉出地址餘額接近0,而轉入地址是新地址。除了通過轉帳積累比特幣,一部分比特幣鯨魚通過購買比特幣看漲期權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