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升空是嫦娥系列首次從深山走向大海,第一次在文昌發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設,管理,使用的 ,2020年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周年,本期節目邀請到嫦娥的「母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吳煒琦開講。
吳煒琦,中國共產黨黨員,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司令員。
中國三大衛星發射中心,四大發射場
吳老在節目裡向我們科普了,這三大衛星發射中心,四大發射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管理著酒泉發射場;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管理使用著太原發射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管理使用著西昌,文昌發射場。
吳老也向我們科普了四個發射場,因為所處的位置不同,建設年代不同,設備不一樣,故發射總體能力不同。
西昌衛星發射中承擔了所有的北鬥衛星,嫦娥一到四號的探測器,以及中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第一顆廣播通信衛星以及第一顆國際商務衛星的發射。
觀眾吳老比當指揮員更激動
在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時候,吳老激動地喊出起飛。
我們航天發射人就是託舉火箭,託舉衛星上天的人,我們的腰板和雙臂必須要硬。
嫦娥探月是個怎樣的工程
吳老在開講的時候向我們介紹嫦娥探月是個怎樣的工程,嫦娥一號、嫦娥二號主要是繞,要從月球軌道上空,遠看月球;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主要是落,近看月球;嫦娥五號主要是回,落在月球表面,鑽孔取土,帶著樣品回來,細看月球。
衛星發射場的重要組成——發射工位
為何北鬥收官之作,被突然叫停
原定於6月16日的北鬥三號發射被突然叫停。在發射的前一天,全國上下都期待著這次發射,吳老信誓旦旦的向媒體說到一切都準備好,只等發射 突然傳來一個不好的消息,氫氧發動機的一個閥門數據不準確,經過計算,為了安全,秉著科學的嚴謹,不預發射。
之後,要對火箭常規推進洩回,而操作手被他們稱為「刀尖上的舞者」,80後小夥周習震者是其中的佼佼者。
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于6月23日發射成功。
演講最後,吳老說,未來航天發射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要求更大的運載能力,更多樣化的發射模式,更快速的發射周期,更低廉的發射成本,更環保的發射手段,這一些高的要求,對我們來說應該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是巨大的機遇,相信我們中國航天發射能力,一定會越來越好,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青年代表者提問
網友提問,為什麼在夜晚發射,航天人都是夜貓子嗎?原來,合適的時間發射,能接受火箭燃料。
青年提問:氣象預測在航天發展中有什麼影響?航天的很多環節都離不開氣象。
青年提問:未來的航天發射場什麼樣?肯定是個機械化,信息化,高度融合的現代化基礎設施。
以上就是吳老在《開講啦》的演講。值得一提的是12月6日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開講啦》是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節目邀請「中國青年心目中的榜樣」作為演講嘉賓,分享他們對於生活和生命的感悟並給予中國青年現實的討論和心靈的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