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會影響駕考科目二?聽北鬥副總師謝軍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開講

2020-09-05 太空說

上周六

央視《開講啦》欄目播出了

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

在《開講啦》史上最大講臺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講述的北鬥故事



節目中,謝軍

以《北鬥三號「巨星天團」,齊了!》為題開講

並與5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

進行連線交流

謝軍講了哪些知識

分享了哪些故事

這裡整理了一份學習筆記


1.星箭組裝完成後的衛星,大概在發射塔架什麼位置?

衛星大概在衛星發射中心「星」的位置。



2.衛星廠房太陽能電池帆板如何檢查?

模擬太陽光的燈管來檢查。



3.帽子這樣戴有什麼講究?

主要是從衛星的安全角度考慮,防止帽簷碰到衛星產品。



4.衛星廠房裡的藍色背板有什麼功能?

藍色背板是微波吸波牆,由特殊材料做成,可以減少微波對衛星的影響。



5.北鬥衛星都在哪裡發射?

所有的北鬥衛星都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都取得了圓滿成功。



6.北鬥全球系統組網衛星由多少顆組成

由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GEO衛星),3顆傾斜同步軌道衛星(IGSO衛星),24顆中圓軌道衛星(MEO衛星)組成。



7.為什麼GPS在世界上應用的面非常廣,中國人還要設計研製又花錢、技術又複雜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呢?

1993年的「銀河號事件」讓航天人認識到,在發展航天項目的同時,必須要有自己安全獨立的時頻基準系統,一定要把非常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衛星導航系統要搞上去。

關鍵產品、關鍵技術,如果不掌握在自己手裡,特別像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基礎設施的話,那麼將像沙漠裡頭的高樓大廈,沒有基礎是不牢靠的。



8.北鬥人的概念中,不允許有一納秒的偏差?

一納秒是十的負九次方秒,假如一個時鐘它每天變化一納秒的話,那麼三百萬年之後它就會累積變化一秒。一納秒對我們日常生活來講,可能比瞬間、比剎那還要短得多,但是對於高精度的衛星導航系統,它是無法容忍的。一納秒對應的就是我整個衛星上頭自身測量的一些參數,建立的基準就會有零點三米的偏差。而這個偏差再帶到地面用戶那兒,可能就無法保證我們系統設計要求的十米、六米的這樣一個定位精度,可能就變成二十米、三十米。特別是每顆星如果都有這樣一個問題的話,那麼整個系統的服務,就會大大地打折扣。所以一納秒這個事情,在我們整個北鬥人的概念中間就是不容忽視,不允許有一納秒的偏差。

9.北鬥系統有什麼特別之處?

在系統的設計上,北鬥採用空間星座,是跟GPS等衛星導航系統不一樣的,在形成區域的服務能力上是有巨大的優勢的。

中國的北鬥衛星相對於美國GPS衛星,有了更多的功能,像短報文、通信位置報告、還有星基增強等等。短報文和位置報告功能,在2008年我們國家發生的汶川地震的時候,得到了非常好的應用。北鬥系統的精密單點定位和星基增強服務,對整個智慧城市的建設,包括正在開發的自動駕駛、無人機送貨等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


10.北鬥系統目前應用如何?

在北鬥三號的技術和應用方面,我們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比如雷神山、火神山的醫院的建設,它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首先就是要把所有的定點位置的基準要測準。北鬥系統具有這種覆蓋性廣,測試精度高的特點,所以可以很高效地把所有要打樁,要設置基建設備的地方測試出來,指導後續的建設工作。比如,今年5月,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和對應的終端也作為主用設備,作為主要的測量手段參加了珠穆拉瑪峰2020年的測高項目。

北鬥系統在各個領域,雖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我們離天上好用,地上用好,實際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北鬥的使用應該取決於人的想像力,人的想像力不開放,我們北鬥的效益,也就無法得到發揮。

「收官之星」不代表著北鬥工程的結束,而是整個工作,整個系統發展的一個新的節點。備份星的研製工作還是非常重要,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任務。同時我們要面向用戶,面向整個國家和全球經濟發展的需求,開展新一代衛星導航技術的研究。我想,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北鬥,一定會得到廣泛的應用。


11.北鬥全球組網原定計劃2020年底完成,提前半年完成有什麼意義?

從系統效益來講,可以儘早地發揮這半年的效益,對航天人來講,就是要更多地付出汗水,操的心更多一些。


12.北鬥衛星的體積和質量越來越大,是為了什麼?

衛星質量的增加伴隨的是用戶體驗的提升。


13.北鬥應用會影響駕考科目二嗎?

北鬥精確定位技術足以監視操作符合不符合駕考標準,這些技術不光用於駕考,它的精確測量包括毫米級的也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比如,在很多地方的橋梁橋墩上,都安有北鬥終端設備,定時進行位置檢測,跟標準的數據進行比對;比如在一些多災的山區,在山坡上也放有北鬥終端,預警山體滑坡。未來,北鬥應用將應用於更多地方。

溫馨提醒:要不努力學習駕考知識,熟練掌握駕駛水平,北鬥不發展你也考不過。


14.如何從一個具體的崗位成長為一個大系統的總負責?

首先要打牢知識基礎,同時請教身邊有經驗的專家不斷提升能力,只要堅持下去,就能成為領域內的專家。


15.如何看待航天發射任務失利?

航天是一項高風險的事業,每一次發射、每一次試驗都是高風險的。

成功是差一點失敗,失敗是差一點成功。在發射前對衛星、火箭的所有數據、所有狀態要認真地檢查,才能做到發射結果、衛星在軌工作的萬無一失。


16.太空飛行器的名字都跟神話有關,航天人都是很浪漫的嗎?

我身邊有很多非常浪漫的航天人,也有不太浪漫的人。

太空飛行器的名字都跟神話有關,這是人們要走向太空,實現自己夢想的一種寄託。

相關焦點

  • 《開講啦》邀請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吳煒琦開講
    嫦娥五號升空是嫦娥系列首次從深山走向大海,第一次在文昌發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設,管理,使用的 ,2020年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周年,本期節目邀請到嫦娥的「母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吳煒琦開講。
  • 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答疑:中國的北鬥,牛在哪兒?
    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之際,本報記者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專訪北鬥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請他為我們作權威解答。 北鬥二號自2012年投入運行後,地面監測評估發現國產原子鐘的穩定性和漂移率均處於國際一流水平。 在北鬥三號衛星上,還搭載了國產星載氫鍾。氫鍾性能指標超越銣鍾,將對提升北鬥系統精度和服務質量提供有益助力。
  • 北鬥系統第五十四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貴陽...
    2020年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四顆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北鬥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鬥一號系統、北鬥二號系統、北鬥三號系統三個階段,目前北鬥一號4顆試驗衛星已全部退役,從北鬥二號首顆星起算,我國已發射54顆北鬥導航衛星。
  • 北鬥衛星規模已超美國GPS!他玩命16年,讓北鬥閃耀全球!
    北鬥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2004年,在謝軍到任北鬥二號導航衛星總設計師時,中國的導航衛星僅僅只有4顆北鬥一號只能做到區域定位,在北鬥二號研發之初,謝軍和團隊就遇到了不小的麻煩,衛星的核心部件原子鐘遭到了歐美的「禁售」。原子鐘是導航衛星的心臟!
  • 發射成功!中國北鬥,從西昌出徵!
    2020年3月9日19時55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工位北鬥港——西昌,歡迎您!中國北鬥,從西昌出徵!今年5月最後一次!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在即,2020年北鬥收官之戰!北鬥系統北鬥一號系統1994年—2003年,北鬥雙星系統,為中國服務。
  • 「一箭雙星」成功發射兩顆北鬥導航衛星
    本報北京9月23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5時1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47、48顆北鬥導航衛星。這是繼去年11月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基本系統」部署任務完成後,今年北鬥中圓軌道衛星的首次發射,正式開啟北鬥三號從「基本系統」向「完整系統」大步邁進、向全球組網的「全面衝刺」。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副總師王金剛介紹,此次是北鬥中圓軌道衛星第一次配置輕量化氫鍾,具備更高的精度和穩定度,能夠有效提升衛星的性能指標和服務質量。
  • 「北鬥」璀璨
    一肩挑著「北鬥」,一肩壓著「探月」。「星星」與「月亮」緊密相伴。常常上午開「北鬥」會,下午又要研究「探月」。孫家棟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一場春雨剛剛停歇。清晨,秘書李鋼接上孫家棟往機場趕,準備去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車剛出機關大門,李鋼的手機響了,電話是孫家棟夫人魏素萍打來的:「快掉頭回來,忘了帶東西了。」
  • 火箭副總師回應「北鬥推遲發射」:任務舉國關注,說沒有壓力是騙人的
    作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在經歷一次「發射推遲」的波折後,中國北鬥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終於迎來曙光,6月23日9時43分,我國第55顆北鬥衛星即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至此,我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
  • 探秘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氣象臺:北鬥騰飛背後的「風雲人物」
    驅車從西昌市一路向北,顛簸輾轉一個多小時抵達大涼山峽谷腹地,遠遠看到兩座發射塔架巍峨矗立在那秀山麗水間,就進入了發射場區。「發射場選址在此,就是因為峽谷中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氣象條件,有利於發射場的整體布局。」發射場區相關領導吳承德告訴記者。1970年12月,國家正式批准在西昌建立我國第三個航天發射場。
  • 發射場是所有衛星成功發射的保障!今晚十點半檔,CCTV-1《開講啦...
    》之前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共六次發射均在西昌的深山裡升空而這次嫦娥五號升空是嫦娥系列首次從深山走向大海在文昌發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隸屬於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設、管理、使用今年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年本期《開講啦》邀請到嫦娥的「母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 北鬥閃耀世界—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之際
    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刻——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看著衛星搭乘長徵火箭呼嘯升空,觀禮臺上響起一片歡呼聲、喝彩聲。人們有充分的理由歡呼與高歌!為了這一刻,北鬥人付出了太多,中國付出了太多。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中國北鬥開始以全新姿態閃耀世界。
  • 北鬥閃耀世界——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之際
    最早,人們發明了羅盤、指南針;接著,人們又發明了無線電、雷達……直到有一天,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出現,才讓這個問題變得相對簡單。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刻——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看著衛星搭乘長徵火箭呼嘯升空,觀禮臺上響起一片歡呼聲、喝彩聲。
  • 北鬥問蒼穹: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任務重啟
    組網收官 嚞星高照  6月22日,距離發射還有1天時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衛星已安全地置於火箭整流罩中,在塔架上整裝待發。試驗隊員和發射場工作人員忙碌一如往常,發射任務各系統進行了全航區合練,各測控站點模擬真實狀態下信號的往來測試,信號口令等各類信息正常。
  • 「北鬥」璀璨: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孫家棟的故事
    常常上午開「北鬥」會,下午又要研究「探月」。孫家棟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  一場春雨剛剛停歇。  清晨,秘書李鋼接上孫家棟往機場趕,準備去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車剛出機關大門,李鋼的手機響了,電話是孫家棟夫人魏素萍打來的:「快掉頭回來,忘了帶東西了。」  車子重新開回家,魏素萍站在家門口,將手裡的塑膠袋交給李鋼:「昨晚裝箱子時,忘了把這雙布鞋放裡面了。」
  • 第54顆北鬥衛星發射,北鬥全球組網僅有一步之遙
    原標題:戰疫情下的又一次成功航天發射,北鬥全球組網僅有一步之遙在全國上下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的關鍵時刻,北鬥三號衛星自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3月9日19時55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的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新華社西昌10月15日電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王玉磊、黃國暢    2020年是風雲氣象衛星事業開展50周年,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年。50年來,我國成功發射了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其中有9顆是從西昌奔向太空的,目前仍有7顆在軌衛星鑄就全球觀測能力,綜合性能達世界先進水平。    誰又曾想到,這個中心在1984年第一次執行發射任務時,請的是當地老農和彝族同胞上山幫忙觀測天氣。1997年第一次發射風雲衛星時,卻又因為天氣原因被迫推遲。
  • 北鬥閃耀世界!
    最早,人們發明了羅盤、指南針;接著,人們又發明了無線電、雷達……直到有一天,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出現,才讓這個問題變得相對簡單。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刻——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看著衛星搭乘長徵火箭呼嘯升空,觀禮臺上響起一片歡呼聲、喝彩聲。
  • 西昌航天衛星發射中心!您了解多少?
    西大涼山腹地,有一個舉世矚目的地方——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50年來,「北鬥」在這裡組網,「嫦娥」從這裡奔月,「風雲」自這裡升空……中國科技,中國航空!自1984年1月發射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以來,到2013年底已發射中國國內外衛星82次,為祖國爭得了榮譽。1990年4月7日,該中心成功發射了美國製造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
  • 「北鬥」璀璨: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孫家棟的故事
    一肩挑著「北鬥」,一肩壓著「探月」。「星星」與「月亮」緊密相伴。常常上午開「北鬥」會,下午又要研究「探月」。孫家棟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一場春雨剛剛停歇。清晨,秘書李鋼接上孫家棟往機場趕,準備去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車剛出機關大門,李鋼的手機響了,電話是孫家棟夫人魏素萍打來的:「快掉頭回來,忘了帶東西了。」
  • 北鬥衛星發射成功率百分之百,靠的是什麼?
    從2000年開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承擔起中國北鬥系統的發射任務20年間59顆北鬥衛星由於三種軌道都是中高軌道,而當時在中國只有西昌發射場具備發射中高軌衛星的能力,因此,西昌與北鬥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何才能將59顆北鬥衛星成功發射到預定軌道?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面對的最大難題就是時間緊、任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