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前後,石蒜像火一樣燃燒盛放。它線形的葉在花期後自基部抽生。傘形花序頂生,花鮮紅,花被片狹倒披針形,向外翻卷,雄蕊及花柱伸出,秀麗而絢爛。
石蒜Lycoris radiata相對它略顯平淡的中文名,更多地被小清新文藝少男少女們稱為「曼珠沙華」或「彼岸花」。石蒜在中國也有十幾二十個別名,比如紅花、石蒜龍爪花、蟑螂花、蜘蛛花、平地一聲雷,甚至牛屎花,就是沒有「彼岸花」和「曼珠沙華」。
原來,曼珠沙華的名字出自梵語「摩訶曼珠沙華」,是梵語manjusaka的音譯。相傳此花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花開彼岸,緣定生死」的傳奇故事因此而來。佛典中說,曼珠沙華為天上之花,是天降吉兆四華之一,見此花者,惡自去除。
佛教《法華經》裡有許多地方提到「曼珠沙華」,佛教典籍裡則將之解釋為赤團華」,即—種團狀的紅色花朵。但佛經中並未明言「曼珠沙華」的真實身份,而是和曼陀羅華(mandarava)一樣,作為抽象的「天界之花」。可見,佛經中的「曼珠沙華」和石蒜沒啥直接聯繫。
而「彼岸花」的名字則來源於日本。石蒜恰在日本節氣「彼岸」(即秋分)時開花,此時也正是掃墓的時節,「彼岸花」在墓地周邊盛放,這種絢爛悽美的花很容易引發人們的翩翩聯想。於是受到佛教洗禮的日本人迅速地把這一典故附會在了紅花石蒜上,而它豔麗的紅色和團簇的輻射狀花冠確實很符合佛經中「赤團華」的形象。於是「彼岸花」這一名字在日本受到廣泛傳播。
牽強附會是許多雅人共同的大愛,於是紅花石蒜演變為了「彼岸花」和「曼珠沙華」,並在許多文學作品中出現。彼岸花開到荼蘼,雖非科學演繹,倒也無傷大雅。
石蒜屬Lycoris的植物隸屬石蒜科,主產自我國和日本,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地區,全國栽培廣泛;為球根花卉,花葉不同生,或早或晚,傘形花序頂生,顏色豔麗,觀賞性較高。除了石蒜,這個屬的很多成員也極能以姿容打動人心,成為裝點秋日的美景。
忽地笑Lycoris aurea和中國石蒜Lycoris chinensis看上去很相似,實際上卻有差別。忽地笑秋季出葉,而中國石蒜春季出葉;忽地笑雄蕊比花被片長1/6,而中國石蒜近等長;忽地笑花被裂片背面具淡綠色中肋,而中國石蒜是淡黃色;忽地笑花被筒長1.2~1.5釐米,而中國石蒜花被筒長1.7~2.5釐米。雖然說了這麼多,但等它們開花時,還是又讓人傻傻分不清了。長筒石蒜Lycoris longituba是本屬中花被筒最長的一種,長達4-6釐米,花被裂片白色。
長筒石蒜
稻草石蒜Lycoris straminea花稻草色,花色有時會隨著花期的延長而變淡,花被片反卷皺縮,雄蕊長於花瓣1/3左右,產江浙地區。植幾株於花園中,迎著落日的餘暉,仿佛散發著稻草的香味。
稻草石蒜
換錦花Lycoris sprengeri可別看成了換棉花,這是石蒜屬的化妝高手,花被片淡紫紅色,頂端常帶藍色,濃妝淡抹總相宜來形容它真是再合適不過了。早春出葉,因其色彩豔麗,受到諸多園藝愛好者的青睞。
換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