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到底是人工智慧還是人工智障?這事兒還得看它語言學得怎麼樣

2021-01-14 品玩

在今年上映的科幻電影《降臨》(Arrival) 中,「七肢桶」外星人通過圓形的文字和地球人交流,女主角語言學博士露易絲解構這種文字,領悟了一種能夠忽略時間的能力,學會了預知未來。

我的同事盛威曾指出,支撐這一邏輯的理論主要是在語言學頗受爭議的「語言相對論」(Linguistic relativity),也叫「薩丕爾-沃夫假說」 (Sapir–Whorf Hypothesis)。它只是一個基於觀察和並不縝密的邏輯論證而提出的假說,未經證實,但它做了兩件重要的事:

1)讓文科生在科幻電影裡有了立足之地……

2)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人類的思考模式受其使用語言的影響,使用不同語言的人會對同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看法。

儘管在語言學界,薩丕爾-沃夫假說仍未得到證實,它的部分設想卻備受另一個領域研究者的推崇。這個領域就是人工智慧。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 20 多年加入公司,今年剛獲選成為美國工程院院士。他在研究上的方向主要是計算機視覺,是這個方向的世界級專家,但最近幾年,他開始更多關注人工智慧領域的另一個方向:自然語言。

這是因為現在的人工智慧研究和應用高度發達,卻離通用人工智慧 (General AI),還差的太遠。在沈向洋看來,最強大的人工智慧還不如一個四五歲的孩子。

沈向洋接受 PingWest品玩專訪

強大的人工智慧系統,比如 AlphaGo,仍需要巨量的棋局、棋譜數據以及運算才能夠成為現在的樣子。AlphaGo 不止可以下圍棋,對一些其他遊戲(比如紅白機遊戲或星際爭霸)也很擅長,但它仍然不是一個通用的人工智慧。本質上,人們對通用人工智慧的期待其實就是它像個人類那樣思考和做事,它下圍棋可以不用很厲害,只要能跟業餘選手來一場就可以了。在現實中,絕大多數人更期待發生的,是一個系統能夠比較靠譜地解決所有問題,或者至少能夠解決大多數、最常見的問題,而非在某個特定場景下表現異於常人。

一個嬰孩,為什麼他哭過幾次就能很快明白,哭了之後媽媽就會來照顧他?或者萊特兄弟以及人類航空的先驅者們,他們造出的固定翼飛機和扇動翅膀的鳥完全不同,如果人類想要飛翔,單純模仿鳥類的話,造出的飛機恐怕不是現在的樣子……快速學習和解決問題,以及舉一反三、隨機應變等這些能力……目前的人工智慧都無法做到。

而沈向洋傾向於認為,人類作為一個生物種群在通用智能上優異的表現,可能和我們所使用的語言有關。在實現通用人工智慧的路徑上,必有自然語言。

要解釋清楚他的看法,並不難。我們先來看一張圖,來自 Hackernoon:

這是一座人工智慧的金字塔,最下層的是機器學習,早在上世紀 80、90 年代就已實現,最近幾年來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應用,比如蘋果的 Siri、微軟的小娜 (Cortana),或者今日頭條基於算法的內容推薦;第二層是機器智能,使用更複雜的機器學習算法,讓計算機能夠處理一些更複雜的任務,比如使用深度神經網絡訓練的 AlphaGo 能夠擊敗世界排名前列的職業圍棋棋手。

第三層叫做機器意識,解釋為計算機能夠從經驗中進行自學,自己獲取新的知識,而不需要研究人員或者用戶提供更多的外部數據餵給它。需要明確的是達到了第三層的人工智慧仍然不是通用人工智慧,但它已經具有了基本的意識,就像已經上完小學的少年一樣,他獲得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並且明白還有更多自己沒有學到的知識和能力。

自然語言之於人工智慧的重要性,並不僅僅體現在取代我們記者和編輯的職業,以及寫詩上——顯然,人類從數千甚至上萬年前所積累到今天的知識,絕大部分是以文字的形式,被保存在史書、技術叢書、論文、Twitter、Facebook、微博和網站裡。

在沈向洋看來,文字和語言是人類至今最偉大的發明:

我們都看過《人類簡史》、《未來簡史》,我看過很多遍,思考為什麼人類脫穎而出,變成了主宰地球的群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獲得了什麼能力?

實際上,原因是我們發明了語言,進而產生了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通過語言,我們可以組織,成立公司、宗教甚至國家……語言的力量非常了不起。

而想要讓計算機理解人類,發展出通用人工智慧,最重要的毫無疑問是讓它掌握一種方式,能夠高效地吸收和利用人類的知識。

語言對於人類智能發展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知識上,還有情感。知識是理性的,情感是感性的,但它們都可以通過語言呈現。一句話不同的遣詞造句方式都可以表達同一種意思,但表達的效果卻能有很大不同。

我們憧憬人工智慧是希望它成為一個人類的伴侶,能為人類所用,而作為理性和感性兼具的高等物種,我們自然也會期待人工智慧具有一定的感性,就像科幻電影《她》(She) 裡的薩曼莎以及千千萬萬個 OS1 人工智慧作業系統,甚至具有讓愛人和讓人愛上的能力。巧合的是,薩曼莎並沒有一個視覺交互界面,她和西奧多的交流完全通過語音對話發生,能夠聽懂西奧多的情緒,甚至西奧多不說話薩曼莎也能體會出他的感傷……二「人」從未真正見面,卻可以發展出難以割捨的情愫。

綜上,吸收人類的知識、理解人類的情感,在理性和感性兩個方向上同步前進,都對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提出了很高要求。這也是為什麼沈向洋認為自然語言可能成為打開通用人工智慧這扇大門的鑰匙。

他負責的微軟人工智慧部門,正投入很大的科研和研發力量嘗試讓計算機掌握更好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該公司推出過一套包含視覺、語音、知識圖譜、搜索方向的人工智慧 API,叫做「認知服務」 (Cognitive Services),其中一個技術名叫語言理解智能服務 (Language Understanding Intelligent Service, LUIS)。

LUIS 想要實現的就是,「你講一句話,機器可以拆解你這句話,動詞和名詞,」沈向洋說。這樣,機器可以通過一輪或者多輪對話來理解用戶語句的上下文背景、說話的心情和意圖,進而機器可以用用戶熟悉的說話方式來交流。LUIS 技術可以被用來開發更具有親和力的聊天機器人。

LUIS-Language Understanding Intelligent Service

以聊天機器人小冰為例,儘管它只會聊天打屁,偶爾唱歌,還能寫詩,倒是做不了什么正事,微軟仍對它非常滿意。因為它取得了一個其他智能語音助理和聊天機器人難以取得的成就,在平均對話輪數 (conversations per session, CPS) 這個指標上達到了 23,遠超 Siri、Alexa 甚至自家的小娜。

通過越來越多的聊天機器人對話,微軟希望能夠訓練出一個基於對話的人工智慧系統 (Conversational AI)。沈向洋再次明確,微軟已經決定用對話的路徑去實現通用人工智慧,而理由正如前述,因為語言無比重要。

在電影《降臨》中,虛構的外星人種族所使用的語言中沒有時間的概念,這使得它們能夠在新的維度審視時間,而當女主角學會這種語言後,成功預知了未來並免除了兩個星球註定滅亡的命運。

在現實中,我們不用為了活命必須學會新的語言,但在未來,我們創造出的究竟是一個能夠理解人類,具備自學能力的通用人工智慧,還是一個無法對人類產生同情,極度理性和自私的殺手人工智慧,關鍵可能也在語言上。

相關焦點

  • AI到底有多厲害?真的比人類還聰明嗎?答案你很難想得到
    AI到底有多厲害?真的比人類還聰明嗎?答案你很難想得到人工智慧擁有著過人的能力,它廣泛運用於許多科技試驗中,大到軍事,小到炒菜,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人工智慧做不到的。ZERO沒有像阿爾法狗那樣,去學習人類通過實踐得出來的圍棋知識,而是通過統計了差不多500萬場的圍棋對弈數據和通過自我對弈,用了僅僅3天自學性地學會了下圍棋,在與Lee的對弈中,ZERO以百分百的勝率完虐阿爾法狗,這就好比200斤的 胖子和100斤的瘦子去掰手腕,胖子根本不會輸那樣。再後來,ZERO徵戰60連勝的Master,以百分之九十的勝率被認為是目前歷史上最厲害的人工智慧。
  • 現在ai突破基礎研究平臺的難度還有點大
    醫療行業的人工智慧肯定是基於人工智慧大數據的深度學習和仿真模擬實驗,來形成醫學的疾病診斷、治療、康復等系統。可以嘗試企業通過科研平臺基於學術界新的突破性技術,進行開發。用人工智慧技術輔助醫院進行基礎性的病理診斷、口腔診斷、放射診斷等,以及輔助診斷口腔等的輔助性器官和手術。另外,可以嘗試利用人工智慧輔助醫療技術,推廣心臟支架、先天性畸形的治療等疾病預防和治療方案,或者幫助醫生診斷病理。
  • 離家20年,熊貓美香還要在美國打工3年,它到底過得怎麼樣?
    美香一家在美國到底過得怎麼樣?01多方反覆闢謠:沒有受虐千禧年剛到美國時,美香2歲。20年後的今天她已經22歲,折算成人類年齡超過80歲了。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和中國籤的租約原本是10年,後來在2010年和2015年分別兩次延期5年,一直至今。
  • 「語言學」要跟得上「學語言」
    信息 「語言學」要跟得上「學語言」 2016-09-09  其實,用「吸引眼球」的題目做「以小見大」的論文,這是通例。誰說一個「呵呵」不能寫成大論文?深挖下去,奇妙無窮。對業內人士而言,類似論文比比皆是。在《網絡會話中「呵呵」的功能研究》列出的參考文獻中,就有《語氣詞「哈」的情態意義和功能》《「好不好」附加句的話語情態研究》《助詞「呵」的語法演變》等類似論文。
  • 人工智慧翻譯不智障,還需技術精進
    人工智慧翻譯不智障,還需技術精進 2020-12-01 1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陳根:怎麼擺脫人工智慧下的人工智障?
    文/陳根人工神經網絡是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算法的基礎結構,大致模仿人類大腦的物理結構。當你為神經網絡提供訓練樣例時,它會通過人工神經元層運行它,然後調整它們的內部參數,以便能夠對具有相似屬性的未來數據進行分類。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使用貓和狗的樣本圖像訓練神經網絡,它將能夠告訴你新圖像是否包含貓或狗。
  • 未來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還是熱點嗎?AI的意義是什麼呢?
    當然人工智慧榜上有名,ai的意義個人認為是人類在已有知識用計算機智能算法去重複演練的的一個過程。無論是簡單還是複雜的事情,人類選擇讓ai去做的事情都是人類已經反覆實驗反覆測試過的,能讓人類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人類的文明也將進入一個新時代。
  • 未來人工智慧將與人工生命融合
    更多優質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AI 前線」(ID:ai-front) Artificial Life(人工生命),常簡稱為 ALife。當你讀到這裡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個 T 恤品牌?還是 Greg Egan novel 的一本小說?
  • 周國平:無論人工智慧多發達,人的全面發展還得靠每個人自己
    「人工智慧不可能取代教育和學習的過程,無論人工智慧多麼發達,人的全面發展還得靠每個人自己。」因此,周國平認為,我們應該考慮的不是網課能不能取代實體教學,而是要改變我們的實體教學,讓它成為新生態中的良性基礎。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作為有限度:無法取代教育和學習的過程談及人工智慧與人的全面發展時,周國平表示,「我相信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有所作為,但一定有它的限度,這個限度就是它不可能取代教育和學習的過程。
  • 小狸AI英語課怎麼樣?掌門旗下小狸AI課測評:來爆料了!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針對低幼齡孩子的線上教育課程也開始採用ai技術,在斑馬ai課大熱之後,2019年下半年掌門教育也開始研發AI課,並在今年2月上線了小狸AI課app,今天,魚sir就來給大家調研測評一下掌門1對1旗下的小狸ai課怎麼樣?小狸ai英語的效果到底好不好。
  • 盤點科幻電影《人工智慧:滅絕危機》,網友:臺詞空洞無益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科幻電影《人工智慧:滅絕危機》,網友:臺詞空洞無益,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個電影的簡介和部分網友的評論吧。2.以人類角度創造的人工智慧總是那麼的相似和呆滯啊,畢竟再怎麼描寫人工智慧還是「人工的」智能,並非真正的智慧,要麼就被寫的鑽牛角尖,要麼寫的就各種矛盾,唉,可見確實人類還是要毀滅自己的,寫這麼邏輯混亂的程序不玩死自己才怪。
  • 它是國內人工智慧領域的領頭雁!AI助聊很神奇,抗衡google就靠它
    百度已經成為中國人工智慧領域「領頭雁」,這不是靠吹出來的,從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信部電子智慧財產權中心發布的《2020人工智慧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中得知,在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方面,百度分別以9364件專利申請和2682件專利授權處於第一位,這也是百度連續三年在該人工智慧領域專利分析報告中排名第一。從這足以證明它的「領頭雁」地位。
  • 日本大學語言學專業怎麼樣?
    日本大學語言學專業解析在赴日留學的專業選擇中,很多同學對於日本大學語言學專業的概念以及以研究方向不甚了解,今天蔚藍留學小編就給大家解析一下日本大學語言學專業: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語言學的定義(來自百度百科)而目前國內本科很少有學校開設語言學這個專業,現在只有北京語言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開設了,國內類似的專業就是在中國語言文學及外國語言文學這兩個大的專業。所以很多考慮申請日本大學語言學專業的同學,大多是轉專業申請的,這就導致相應的專業能力比較薄弱。
  • Facebook人工智慧副總裁:AI 這一領域很快就會「碰壁」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挑戰,我們正在努力未雨綢繆。目前這項工作在這個平臺上使用得並不是很理想,但我們知道它可以變得非常強大。我們已經與業界和社會接觸,努力領先。Will Knight:讓我們更普遍地談談人工智慧。一些公司,比如 DeepMind 和 OpenAI,聲稱他們的目標是開發「人工通用智能,AGI」,Facebook 也在做這件事嗎?
  • 《未來簡史》作者Yuval Harari:人工智慧與人工意識
    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Yuval Harari)發表了《人工智慧與人工意識》重要講話。非常感謝大家,今天我要與大家分享的是人工智慧與人工意識的關係。人工智慧和人工意識,在很偉大的革命變革邊緣,這不僅僅是在歷史上,實際上也是從地球有生命開始最偉大的一個革命。
  • 汽車貼膜效果到底怎麼樣 防曬隔熱還得靠它
    到了夏天,汽車內的溫度越來越高,不管是為了安全還是防曬都會選擇汽車貼膜,這個市場也因為龐大的需求量蓬勃發展,但是很多車主對於這層膜的作用表示疑惑,真的有宣傳中那麼大的作用嗎?無論走到哪個城市,道路上沒有貼膜的車輛非常少,即便有大多也都是沒來及貼膜的新車。每個車窗都會有一層薄薄的膜,又被稱為防爆隔熱膜或者是太陽膜。
  • 人工智慧威脅論,評論區百家爭鳴 (第2篇)
    @星嘉:我記得如果沒有霍金的理論,人們還以為一個微型黑洞可以毀滅地球呢@緋紅的板磚:現階段人工智慧連智障都算不上,就是一個通過「特定算法大量運行修正參數」的程序。@豬大腸的快樂:現在相當於把冰箱微波爐當機器人@我是錘神:我用百度地圖問它』為什麼這麼智障的時候』,它就說』瞎說什麼大實話』.
  • 人工智慧的產生源於古代人類對計算機編程幻想的各種可能性
    人工智慧領域發展到現在,不得不佩服人工智慧作為人類智慧源泉的地位。人工智慧應用大概包括這麼幾個方面: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慧視覺、情感語言分析、行為模式識別、圖像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等等);信息檢索(例如利用人工智慧快速查找常用的信息);計算機視覺,視覺搜索;語音識別(智能助理);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語言翻譯等);實時機器人導航;自然語言翻譯;語言和語言理解;通用人工智慧(公司研發用於移動端的人工智慧產品);其他:計算機語言學、心理學、社會學
  • 美國「四院士」特倫斯講解神經網絡算法:我們還處於人工智慧早期...
    舉個例子,皮膚病醫生看皮膚病,到底是癌症還只是良性的,已經治療了兩千例皮膚病醫生收集的數據,用來做訓練集,機器和16個皮膚病學家同場競技,發現網絡表現和醫生是並駕齊驅的,診斷率可以達到92%之高,只要有一臺手機,只要看到有一塊皮膚病就可以拍照,馬上可以得到診斷。以後,不需要去看醫生,也不需要去付很多醫藥費,有誰去看過皮膚病的?
  • 懂語言者得天下:NLP 憑什麼被稱為人工智慧的掌上明珠?
    「服務經濟時代,打鐵還需自身硬」2015 年,從微軟離開後,簡仁賢回國創辦了竹間智能,在人工智慧領域已經有 20 多年的經驗的簡仁賢,創辦竹間智能對於他來說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把人工智慧普及在生活和企業上」——這個想法已經在腦海裡沉澱了很多年。 簡仁賢談到,人工智慧已經在美國發展得比較久了,但國內還在起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