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郭女士屬於未婚先孕,男友對她感情不深,婚期一拖再拖,如今更是以腹中胎兒已大為藉口,想等到郭女士生完孩子再說。這一系列的複雜變化讓郭女士很被動,每日以淚洗面,甚至影響到了腹中胎兒的健康,胎動開始不規律。
到醫院一查,醫生說是與郭女士的情緒有關,當郭女士哭泣的時候,她腹中的胎兒也在不安的躁動著。從四維彩超結果來看,胎兒甚至與哭泣的郭女士做出了同步傷心的動作,看得郭女士目瞪口呆,這才相信孕媽的情緒對胎兒影響巨大。
根據醫生的解釋,孕媽大哭時情緒激動會加速血液的流動,身體變化會通過臍帶和胎盤傳達給胎兒,當胎兒感知到孕媽心情不好時,便會做出同步反應,目的在安慰孕媽。
知道真相的郭女士再一次被戳中淚點,在無人愛她的時候,原來還有腹中的小生命在為她吶喊助威,這給郭女士帶來了極大的勇氣。醫生提醒,胎兒在子宮內的成長發育與孕媽的一舉一動都有關聯,想要母子平安,以下方面就要多注意。
情緒控制:避免心情大起大落
以郭女士為例,因為心情抑鬱導致胎兒在腹中躁動不安,若是出了問題,母子身體健康都會有危險。因此,郭女士應當遵守醫生的叮囑,十月懷胎期間儘量保持情緒平穩,無論生活中起了多麼大的風波,一切都要等到胎兒落地後再算帳。
著名婦產科醫生徐春元曾說過,孕媽在大哭的時候,身體會呈現缺氧反應,尤其渾身發抖不能自主時,五臟六腑會跟著疼痛,而胎兒所居住的子宮也會發生震蕩,於健康來說並無好處。這裡建議孕媽心情難過時,換一種發洩方式。
無論是吃東西,還是旅遊散心,都比大哭大鬧合適多了。大家認為呢?
增加與人相處的時間:生活充實
很多孕媽懷孕後就蝸居在家,明明還沒到孕晚期就開始了臥床養胎的日常,一天到晚無事可做,對胎兒來說反而不利。
都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對於孕媽來說,在家待上三個月,人的思維邏輯都變遲鈍了,與社會外界脫節後,反而不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
因此,這裡建議孕媽懷孕後多與人相處,三五不時與閨蜜好友出門踏青,多呼吸新鮮空氣,對胎兒的健康也有好處。
提前學習相關的育兒知識
大多數孕媽懷孕後都會辭職待產,平日裡在家的生活就很無趣,郭女士就是如此。後來多虧了醫生的提醒,讓她明白了育兒知識的重要性,包括孕產相關,對順利分娩也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