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又稱門風,指的是家庭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杭州市江幹區丁蘭街道有這樣一戶家庭:父親風清氣正,不忘教育初心;母親教事育德,始終傾心育人;女兒女婿出類拔萃,奮戰抗「疫」一線;兒子尊師孝親,堅持勤學創新。家庭和順美滿,夫妻和睦,子女孝賢;對外講信修睦,鄰裡和諧。一家人其樂融融,共同擁有著積極向上的家庭追求,用良好家風涵養初心使命,以小家之愛為社會和美增輝。
2018年1月,吳樹超家庭被評為杭州市「最美家庭」、杭州市黨員幹部「廉潔好家庭」。
教書育人,不忘初心
吳樹超嚴謹治學,言行一致,始終保持對理想信念的激情和執著,三十年來在教育事業上始終孳孳不息,探索前行,先後獲得教科研「百佳個人」、省「特級教師」等五十多項榮譽稱號。
2014年,為教育的執著追求與奉獻,吳樹超放下在湖北的累累頭銜,來到了杭州,擔任正在籌建的江幹區最偏遠學校——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校長。六年多來,他紮根丁蘭、深入一線,帶領全體教職員工,在穩定中求發展,在創新中求突破。吳樹超始終堅持教育理想,以「生命•生態•生長」的「三生理念」為導向,創新智慧教育,構建三維空間,打造詩畫丁蕙,並提出「重構未來學習場」的教育理念,以變革教學環境的方式,打造「樂學」模式,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教育生態,讓孩子快樂生長,贏得未來。六年辦學,學校快速發展,從一所普通的學校,一躍成為「全國智慧校園示範校」、「中國智慧教育工程實驗校」、「中國新樣態學校」、「浙江省教師發展學校示範校」、「浙江省標準化示範學校」等國家級榮譽21項、省級榮譽26項、市級榮譽48項、區級榮譽125項綜合榮譽。優質教育資源已輻射國內24個省,300多批次,4000多人次,並多次在《央視+》、《中國教育報》、《人民日報》、《浙江日報》等幾十家媒體上進行了上百次報導,成為教育佳話。
此次疫情防控之際,吳樹超亦不忘探索疫情下的教育變革,思考學生的未來教育,關注學生的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孜孜不倦的追求,兢兢業業的探索,睿智創新的思考,堅定執著的信念,都是吳樹超的教育初心,亦是他的始終踐行。
妻子梅嬌豔則是吳樹超教育理想之路上最親密的陪伴者,也是最堅實的守候者。2014年,吳樹超來杭時,梅女士毅然放棄武漢的所有事業,隻身跟隨吳樹超,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用互敬互愛詮釋了美滿家庭的意義。同時,梅女士兼顧著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也繼續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砥礪前行。現在,梅女士是杭州市丁荷小學的教師,教書育人32年,榮譽滿滿,曾公開發表專業文章十多篇,參與小學《晨會》《思想品德》教材的編寫工作,先後獲得了「第五批江幹區中小學名班主任」、「2019年江幹區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夫妻二人始終堅定理想信念,不忘教育初心,擔當育人使命,勇於擔當,敢於創新,樂於奉獻,勤於自省,以實際行動追求卓越教育。夫妻同心,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用互敬互愛詮釋了美滿家庭的意義,共譜教育華章。
涵養家風,一脈相承
吳樹超夫妻非常重視家庭教育,言傳身教,身正為範,倡廉齊家,清廉傳家,堅持以良好的家風涵養子女,以「風清氣正」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廉潔奉公、孝心常伴」是吳樹超一貫的立身之本,處事之道。話從他老父親說起,父親吳永發先生幼年便遭家變,在黨和國家的撫育下才得以長大成人。在統購統銷的年代,多少商人打起平價糧的主意,卻被吳老先生果斷拒絕,為此,人稱他「黑臉老吳」。甚至在糧庫著火時,為滅火救糧奮不顧身。時至今日,父親雖老了,但是言行依舊,家風依舊,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整個家庭。
父親「廉潔奉公」的家風在吳樹超校長身上得以傳承。丁蕙創辦之初,吳樹超求賢若渴,但對於教師的招聘與人才的吸納,猶顯「風清氣正」。曾有諸多相識之人請吳樹超幫忙引薦,或是「開個後門」,吳樹超向來都是嚴辭拒絕,築牢拒腐防變的防線。有一次,吳樹超的老友為親侄上門遊說,吳樹超公正拒絕,並鼓勵自主參加公開招聘,更是在第二日的行政例會上強調學校招聘的公正公平,從師德師風的建設上要求學校老師們「廉潔公正」,嚴守紀法底線,堅決摒棄特權思想。吳樹超說:「每一個人每一個細節都決定了我們學校廉潔的風氣。」
而在吳校長的家庭教育中,也始終把這一思想作為全體家人的立身之本。妻子梅嬌豔曾被授予「開拓大別山英雄」的稱號,當年其丈夫在教育局工作時,分管編寫與發行,經常有經銷商來安排其家屬參加各種名目的療養活動,但是梅女士從不參與,並嚴辭拒絕。
父母德高,則子女良教。兒子吳昊東曾被評為「湖北美德少年」,兩年前又以優異成績考取浙江大學附屬高中。同時,他也已是一名小有名氣的網絡作家,經常在各大網站發表文章。女兒吳梅利洋與女婿是醫學博士,致力研究對老人的「臨終關懷」,始終堅持在工作崗位上救死扶傷,在行事作風上嚴於律己。經常有所謂的醫療代表及病患家屬私下送紅包,但是每一次都被她嚴辭拒絕。
吳樹超始終堅持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堅持以德治家、以廉養家的家庭廉潔文化正能量,堅持用自身的家風「因子」凝聚社會正能量,讓「風清氣正」一脈相承。
逆行而上,「疫」往直前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戰鬥的日子裡,我們都被一種精神鼓舞,那就是中國精神;而在這段特殊的時間裡,我們都為一種人所淚目,它的名字叫「逆行者」。吳樹超一家人正是這「逆行」的代表者。
子女勤學奮進,踏實篤行,各有擔當。這次在抗擊「新冠病毒」中,女兒、女婿主動作為,自動請纓,雙雙戰鬥在武漢同濟醫院,而從未退縮。女婿堅持奔赴前線,逆行出徵,在重症監護室中用生命守護生命;女兒因在哺乳期,請戰被駁回,而選擇了居家負責一線宣傳,用手中的紙和筆當作力量鼓勵同胞,做這場戰「疫」的記錄者,為武漢留下珍貴的歷史底稿。
吳樹超夫妻倆心系骨肉至親,亦是勇於逆行,奔赴武漢照顧幼小的外孫女。為了患者的安危,防止女兒、女婿在救治工作中分心,他更是以一名黨員、父親、的身份專門寫了一封信寄給醫院,表達自己毫無保留支持女兒女婿到一線承擔救治任務。他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是共產黨員的初心,也是醫者仁心。」
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這樣一個「有為」家庭的締造離不開優良的家風涵養,也少不了「一顆真心一片情」的親密無間,更是中國家庭夢的彰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