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甲木乙木(紀星羽)
2020年12月13日戌時,江城武漢迎來了期盼已久的2020年的第一場雪。夜空中的黃鶴樓巍巍矗立,在風雪中浪漫而熟悉。想起唐朝崔顥寫的《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應景的雪知道答案,因為12月13日是第七個國家公祭日。或許,雪花正是為了祭奠1937年的30萬南京大屠殺的遇難同胞吧。
編輯搜圖
在「煙波江上使人愁」的長江上,武漢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大橋都是鐵路、公路雙層兩用橋梁。不同的是,前者由前蘇聯主建;後者則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被稱為「爭氣橋」。
在2020年12月13日,筆者從百度得知2021「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徵集活動,遂於當日【建議對養育18周歲以下孩子的高學歷母親給予實質獎勵】,並於次日將建言內容載入《老子為何將「道」與「母」相提並論?這對當今社會有何借鑑意義?》一文。
這天,江城初雪僅僅半個小時,卻讓我的心頭暖暖。科技進步,讓我們敬愛的總理成為真正的「觀世音菩薩」,因為每個人的心裡話都可以對總理說,這就是「觀世音」啊!
多年前,日本醫學博士江本勝先生通過其暢銷書《水知道答案》一書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實驗結果:接受愛、感激的水結晶是完美六角形,聽古典音樂的水結晶風姿各異;被罵後的水幾乎不能結晶;聽重金屬音樂的水結晶則歪曲散。
然而,事實真相卻是:水無法感知人類的情緒,決定雪花形狀的兩個最重要因素是溫度和溼度。零下十度到零下五度的晶體易為柱狀或針狀;零下十五度則水氣傾向於形成片狀雪花。雪花的複雜與否則取決於溼度,溼度越小、雪花形狀越簡單。
今天是小寒節氣。小寒話雪,雪知道答案:2020江城初雪曇花一現,浪漫畫面永記心間。2020年的第一場雪,在夜空中猶如墜落江城的滿天星花。
江城的第二場雪出現在2020年12月29日,筆者在次日原創的《2020,重新審視人生的一年;2021,人生的意義將伴隨每一天》一文中記錄了這場雪:
我們興奮得像孩童般在雪中漫步。任頭頂蓮花(雨傘)盛開,聽雪花在蓮花瓣落下的表白。
小寒已至,寒冬臘月將至,立春則不遠。
雪知道答案:臘梅和春梅,就是風雪中的俏佳人。
卜算子·詠梅(毛澤東)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注】:本文為筆者原創。文中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