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斯基摩人的雪:一樁百年未決的懸案

2021-01-10 中國社會科學網

  這周一凌晨,盼了許久的北京初雪總算落下來了,儘管雪落時無聲,日出後無痕,但著實讓人激動。有關今冬北京初雪懸案終於帷幕,然而一樁關於愛斯基摩人的雪的懸案,100年來爭議不斷,至今懸而未決。

  初中時,我曾讀到一篇講愛斯基摩人的文章,最引人入勝的內容是描述愛斯基摩人語言那段。文中說,愛斯基摩語裡對雪的描繪格外細緻,大概有幾百個詞形容不同狀態的雪,甚至有個詞專門表示「粉紅色的雪」。作者說得有鼻子有眼,仿佛有位愛斯基摩人指著作者鼻尖的雪花說:你看!這不是雪,這是粉紅色的雪!」同一個地球上,竟然有一個民族會專門為粉紅色的雪造一個詞, 對自然的觀察竟然可以細緻入微到如此境地,是何等浪費又浪漫。

  愛斯基摩的雪如同愛斯基摩的活招牌,隨著講故事的人傳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乍一看,這個段子合情合理,愛斯基摩冰天雪地、天寒地凍,與天鬥、與地鬥、與雪鬥,可不就是天天觀察雪、琢磨雪嗎,有這麼多和雪有關的詞彙,不足為奇。

  語言學上有個著名的薩丕爾-沃爾夫假說,認為語言結構決定說話者思維習慣,翻譯過來就是:說不同語言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說漢語的人只能看見白雪,但是說愛斯基摩語的人卻能看到白色的雪、粉紅色的雪,甚至降落的雪、半融的雪、被風吹成一堆的雪、用來蓋雪屋的雪。讀完愛斯基摩人的雪,一個想法油然而生: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外語這麼美,我想多學學。

  愛斯基摩雪的走紅,還真和薩丕爾-沃爾夫假說的提出者之一、班傑明·沃爾夫有關。1940年,沃爾夫發表了一篇論文《科學與語言學》,他舉例說,每個人的思維都和說話有關,而且根深蒂固,伴隨終身。對於說英語的人來說,正在下的雪、落在地上的雪、壓實的雪、融化的雪,都是沒有區別的snow,可對於愛斯基摩人來說,正在下的雪和半融化的雪在感覺和功能是不同的,得用不同的詞來描述,其他各類雪也各需其名。與愛斯基摩人相反的則是阿茲特克人,在阿茲特克語中,雪、冰、冷這三個詞都來自同一個基本詞。沃爾夫的文章說明,生活在海洋性氣候中的英國人、生活在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生活在熱帶的墨西哥祖先,對雪的認知如此不同,他們看世界的角度想必也不會一樣。

  沃爾夫關於愛斯基摩人的論據從何而來?從他的師爺弗蘭茨·博阿斯那裡來。博阿斯是一位美國人類學家,以對美洲印第安人的田野調查聞名,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美洲印第安人手冊》。在這本書中,博阿斯距離說,愛斯基摩人的語言中有好幾種和雪有關的詞彙,但是不能看作是從雪派生出來的,比如aput(地上的雪)、gana(落下的雪)、piqsirpoq(飄動的雪)等。博阿斯本義不是為了證明愛斯基摩人有多麼愛給雪取五花八門的名字,但卻陰差陽錯地給自己學生的學生沃爾夫提供了絕佳論據。

  愛斯基摩語裡到底有多少個和雪有關的詞?博阿斯和薩丕爾說是四種,可是隨著故事越傳越廣,數字也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9個、40個、100個、200個,最多的說法是400個。一位叫詹姆士的好事者煞有介事地擬定了一份詞表,收錄了100個愛斯基摩語中和雪有關的詞,有些看著有板有眼,比如tlapat(靜止的雪)、shlim(雪泥)、trinkyi(當年的初雪);有些詞則讓情況有些失控, Wa-ter(正在融化的雪)分明是英語water,MacTla(雪漢堡)則來自英語Big Mac(巨無霸漢堡),還有quinaya,專指混著哈士奇糞便的雪。看到這裡,讀者不難明白,這就是一份惡搞詞表,和真正的愛斯基摩語無關。對了,我還在這個詞表裡發現了一個惡搞詞,mentlana,粉紅色的雪。那一刻,少年時對愛斯基摩雪的憧憬與幻想瞬間雪崩。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蘿拉·馬丁和喬弗雷·蒲朗兩位學者站出來撥亂反正,告訴人們愛斯基摩語言中真的沒有那麼多和雪有關的詞,即使有也並不比英語中的說法豐富多少。但是,愛斯基摩雪的故事如同一個擁有生命力的謠言,不斷自我複製、完善、強化,依靠「語言學家們和那些普通學校老師以及學識平庸的專欄寫手」不斷傳播。蒲朗說,馬丁的那篇反駁愛斯基摩語關於雪的豐富詞彙的論文發表不到一個月,他就看到一份出版物大談特談愛斯基摩人概念體系無與倫比的豐富性——數百種描述不同階段和不同類型的雪的詞彙,「對詞典編纂者來說簡直是個美妙的冰雪樂園,絕妙地展示遠古人類那種迥異的歸納世界的方式」。一位叫做Cosmodox的網友翻譯了蒲朗這篇在嬉笑怒罵中恨其不爭的文章,很值得找出來一讀。

  可是,愛斯基摩的雪的懸案並沒有就此結束。時間到了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距離博阿斯那本著名的《美洲印第安人手冊》出版已過去百年,又有學者站出來維護愛斯基摩雪的尊嚴。在2010年發表的《了解我們的冰:因紐特海冰知識和利用彙編》和2012年發表的《愛斯基摩語中真的有50個和雪有關的詞嗎》兩篇文章中,學者再次調查了愛斯基摩人的語言和方言,發現加拿大魁北克的愛斯基摩方言中至少有53個和冰雪有關的術語,比如matsaaruti(適合滑雪橇的溼雪)和pukak(像鹽晶一樣的雪粉)。2011年,英國歌手凱特·布希推出了一首新歌《關於雪的50個詞》,不知靈感是否來自關於愛斯基摩雪的最新研究成果。

  時至今日,關於愛斯基摩雪的謠言、闢謠、再闢謠同時流傳,讀者各取所需,愛斯基摩語言中的雪到底是什麼樣?仍然懸而未決。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如何,就得咬一口嘗一嘗,要知道愛斯基摩語中到底有多少個和雪有關的詞,研究卻困難得多。好在對語言的研究一直在完善,這樁懸案也許能在下一個百年解決。

相關焦點

  • 愛斯基摩人現在還住雪屋嗎
    愛斯基摩是一個民族。不同地區的愛斯基摩人對自己有不同的稱呼。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因紐皮特人」,加拿大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因紐特人」,格陵蘭島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卡拉特裡特」,意思都是「人」。愛斯基摩人認為「人」是生命王國裡至高無上的代表。
  • 北極圈的古代人,愛斯基摩人為何如此這麼神秘?
    ,流傳程度最廣的「愛斯基摩人(Eskimo)」竟然是一句黑稱!當時愛斯基摩人生活在阿拉斯加地區至魁北克以北地區,但印第安人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習慣,導致了他們無論處於什麼階段都跟當地的民族不合群,這兩個民族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終,好戰的印第安人對愛斯基摩人進行了不少的掠奪和報復性活動,雙方一直帶著偏見和衝突生活著,歷史上積怨很深。因此,在印第安人眼中,愛斯基摩人茹毛飲血的生活習慣非常野蠻,於是順手送了這個黑稱給對方——愛斯基摩人(意為吃生肉的人)。
  • 讓你吃驚的現代愛斯基摩人
    在地球的最北端,一年四季千裡冰封,一群穿著獸皮的人們住在冰屋裡,靠捕鯨為生,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當我帶著上述想像踏上北極最大的愛斯基摩人聚居地巴羅時,卻發現,這裡和我想的大不一樣。  巴羅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最北端,是個只有5000人口的小城市。去年7月底,我在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參加了當地旅行社組織的「巴羅一日遊」。
  • 愛斯基摩人住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是怎麼生活的?
    愛斯基摩(Eskimo)人,生活在北極地區,又稱為因紐特人,分布在從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的北極圈內外,分別居住在格陵蘭、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屬蒙古人種北極類型,先後創製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寫的文字。美國的聯邦法律在稱呼少數族裔時,不再使用「愛斯基摩人」等具有歧視性的詞彙,「愛斯基摩人」由「阿拉斯加州原住民」(Alaska Natives)取代。
  • 明明都是地球人,愛斯基摩人的來源為何至今成謎?
    估計很多人都想不到,流傳程度最廣的「愛斯基摩人(Eskimo)」竟然是一句黑稱!當時愛斯基摩人生活在阿拉斯加地區至魁北克以北地區,但印第安人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習慣,導致了他們無論處於什麼階段都跟當地的民族不合群,這兩個民族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終,好戰的印第安人對愛斯基摩人進行了不少的掠奪和報復性活動,雙方一直帶著偏見和衝突生活著,歷史上積怨很深。因此,在印第安人眼中,愛斯基摩人茹毛飲血的生活習慣非常野蠻,於是順手送了這個黑稱給對方——愛斯基摩人(意為吃生肉的人)。
  • 生活在地球最北邊的居民,一起看看愛斯基摩人的傳統生活
    北極可是一個寒冷的地方,並且環境惡劣,處處充滿著危險,可是居然有一群神奇的人,可以生活在北極圈以內的地方,這可真讓人們大跌眼鏡,下面就讓靜靜給你介紹一下居住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吧。愛斯基摩人就像我們國家的56個民族一樣,是一個生活在很北很北,很冷很冷的北極地區的民族,看似很神奇的愛斯基摩人,其實他們並不特殊,他們和我們中國人一樣是蒙古人種,也就是黃色人種。
  • 歷史上的野人女真是現在的愛斯基摩人嗎?
    其地極寒,雪深丈餘。衣狗皮,食狗肉,養狗如中國人養羊。不種田,捕魚為生,其年魚多,謂之好收。 這裡記載的弩耳幹,大致類同於明朝設立都司的奴兒幹。但是這個「狗國」,就比較有意思了。「極寒,雪深丈餘。衣狗皮,食狗肉」前面一句也好理解,東北也有這麼冷,但是衣狗皮,食狗肉,這個就不是正常的東北各原始民族常見的形為了。
  • 紀錄片《愛斯基摩人》(30集)合集,北極圈上的黃種人
    」的意思,他們還有一個不太喜歡的名字叫「愛斯基摩人」。「愛斯在加拿大,他們主要生活在Nunavut地區,人口約3萬多人。世上共有6萬多人。因紐特人不喜歡人們稱他們為「愛斯基摩人」(Eskimo),因為這種說法來自他們的敵人,印第安阿爾袞琴部落的語言,意思是「吃生肉的人」,而「因紐特」是他們的自稱,意思是「人類」。法國傳教士這樣拼寫"ESQUIMAU",陰性"ESQUIMAUDE",複數為"ESQUIMAUX"。
  • 1922年,無聲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記錄愛斯基摩人的日常生活
    攝於近百年前的《北方的納努克》,再現了愛斯基摩人原始的生活,為人們打開了北極大陸的神秘大門,令觀眾驚訝於所看到的一切。導演弗拉哈迪花16個月,與愛斯基摩人一起生活。本片拍完後,納努克一家因拍攝影片沒時間儲存足夠食物過冬,第二年冬天在飢餓嚴寒中去世,為影片蒙上一層悲劇色彩。而部分搬演的擺拍鏡頭,也令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備受爭議。
  • 《北方的納努克》一百年前的愛斯基摩人,彪悍的生活不是傳說
    在我小的時候,認為愛斯基摩人就是聖誕老人,他們會在聖誕之夜駕著漂亮的馴鹿雪橇,在厚厚的積雪中前行,給每一個睡夢中的小朋友送來夢寐以求的禮物。所以,從年幼之時起,由讀童話故事而建立起來的對愛斯基摩人的好感,並沒有因為長大了而消失,反倒是隨著知識量的增長,對愛斯基摩人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產生了更大的好奇心。
  • 世界第一懸案,整個部落突然消失,至今迷霧重重,科學無法解釋
    現在很多穿越題材的影視作品很是受觀眾歡迎,一般的劇情就是人類通過時光穿梭,消失在當下的時空,而進入另外一個世界,消失的無影無蹤,沒人知道其下落。但是,在世界上還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只不過是1200多人集體消失。民警找了幾十年,到現在仍是迷霧重重,堪稱世界第一懸案。
  • 《碧藍航線》愛斯基摩人艦船怎麼樣 愛斯基摩人艦船強度測評
    導 讀 碧藍航線愛斯基摩人是最新活動峽灣間的反擊中登場的新驅逐艦,也是皇家陣營中少有的炮擊型驅逐艦,下面就給大家帶來碧藍航線愛斯基摩人艦船強度解析
  • 一百年前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黃皮膚,他們先祖會是中國人嗎?
    【愛斯基摩人男子側面照】愛斯基摩人,又稱因紐特人,屬於蒙古人種北極類型。目前,愛斯基摩人主要分布在從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的北極圈內外,涉及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等國。(這是一組反映百年前生活在美國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照片,仔細看這些照片,發現這些愛斯基摩人都是黃皮膚,他們先祖來自中國嗎?照片的拍攝者為弗朗西斯·卡彭特。)【愛斯基摩人一家】愛斯基摩人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這個種族沒有文字記載。據學者研究,大約一萬年前從愛斯基摩人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也許是通過冰封的海峽陸橋抵達美洲。由於生活在苦寒地帶,愛斯基摩人的人均壽命很短,以漁獵為生。
  • 尋找馬約拉納費米子:一樁物理學「懸案」終被破解—新聞—科學網
    然而,不知為何馬約拉納卻神秘失蹤,這種神秘粒子是否真的存在也就成了一樁「懸案」。後來,凝聚態物理學家將馬約拉納費米子的概念引入到固體材料中,即馬約拉納束縛態。由於它具有非阿貝爾統計的性質,可運用於拓撲量子計算機,因此,尋找馬約拉納費米子成為物理學界最前沿的研究熱點。
  • 16年前的一樁懸案,今天終於有結論,王勵勤有沒有「讓」王皓?
    16年前的一樁懸案,今天終於有結論,王勵勤有沒有「讓」王皓?而這種缺憾在千萬球迷的掛念下,不得不讓人對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的一盤比賽,產生些許的疑問。這就是男單半決賽,王皓對陣王勵勤。當時馬琳在1/8決賽就輸給了老瓦,於是男單四強對陣是 王皓 vs. 王勵勤, 柳承敏 vs. 瓦爾德內爾。請注意,是先打的王皓vs.王勵勤,後打的柳承敏vs.老瓦。對於這盤球,堅持認為王勵勤沒有讓球的一方(簡稱正方),理由很多。
  • 愛斯基摩人的起源之謎
    世界上最不懼怕寒冷的愛斯基摩人的起源一直是人類學家們一直困擾的一個謎。傳統歷史學家認為,愛斯基摩人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即南方的商文化阿拉斯加、西伯利亞和中國。但相比之下,愛斯基摩人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當然,在進一步確定的考古證據出現之前,這一學說受到了質疑。
  • 永遠破不了的百年懸案,行走在人間的惡魔,到底誰是開膛手傑克?
    這個世界上,還是有著很多的懸案是沒能破獲的,而且也是震驚一時的,而且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謎團,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的一宗懸案,時間過去了百年,還是一個謎團的,我們要說的就是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兇手,號稱是永遠都破不了的百年懸案,行走在人間的惡魔,到底誰是開膛手傑克?
  • 聆聽那些塵封的世界十大懸案——歷史懸案
    雖然犯案期間距今已達百年之久,研究該案的書籍與相關研究也日漸增多。但因缺乏證據,兇手是誰卻是各說其詞、毫無交集,因而使案情更加撲朔迷離。可是開膛手傑克的身影卻透過媒體、搖滾樂、玩具等物品不斷出現在今日的大眾文化之中。
  • 愛斯基摩人居然也要用冰箱?
    今日問題 ⊙愛斯基摩人也要用冰箱嗎?⊙ 生活在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在我們的想像中,冰箱應該是他們完全不需要的電器之一。
  • 愛斯基摩人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
    對愛斯基摩人,人們總是充滿著好奇。這個生活在極寒地帶的人種,目前有約14萬的人口,分別生活在加拿大、美國、格陵蘭和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北極圈地區。其中8.5萬人生活在北美,5萬人在格陵蘭,其餘的在西伯利亞。愛斯基摩人生活完全適應極寒,冰雪覆蓋的環境下,幾乎不存在植物,所以愛斯基摩人基本不吃蔬菜,他們每日的膳食包括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